?

阿昌族的幸??缭铰?br/>——對話云南省民族學會阿昌族研究會會長曹先強

2021-12-22 01:07田芯竹
今日民族 2021年11期
關鍵詞:民族文化

文 / 田芯竹

【編者按】

阿露窩羅節是阿昌族最為隆重的民俗節慶。

11 月13 日,在“中國昆明第35 屆阿昌族阿露窩羅節”慶?;顒由?,在昆阿昌族代表與受邀各民族代表歡聚一堂,共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話題,氣氛歡快熱烈。

令人激動的是,作為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的民族文化非遺著作《阿昌族春燈實用手冊》(曹先強、趙興旺主編,云南民族出版社),民俗學民族學著作《神秘阿昌風俗志:阿昌族》(蔡雯主編,曹先強、楊筑慧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民族志影像紀錄片《阿昌人家》上下集(歐陽斌、蔡雯導演,云南人民電子音像出版社)的昆明首發儀式,也在當天的活動上同步舉行。

本刊記者采訪了云南省民族學會阿昌族研究委員會(以下簡稱“阿昌族學會”)會長曹先強,就“兩書一碟”的創作經過和阿昌族的生活變遷等話題展開了交流。

【人物簡介】

曹先強,阿昌族,1961 年8 月生,云南省梁河縣人。作家、學者、電視導演、高級編輯。先后榮獲云南省作協第一屆(1997年)、第二屆(1998 年)“邊疆文學獎”,第五屆(1997 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主編和編撰著作有文學作品集《故鄉那高的粘棗樹》《阿昌族文化大觀》《阿昌族文化論集》等。

阿昌族人的家國情懷

今日民族:

您是梁河縣曩(nǎng)宋阿昌族鄉人,自幼耳濡目染,請簡單介紹一下阿昌族的歷史人文。

曹先強:

阿昌族古稱“峨昌”,是云南省特有少數民族,也是人口較少民族。在云南,阿昌族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隴川縣、梁河縣、芒市、盈江縣,保山市騰沖市、龍陵縣和大理州云龍縣等地。居住在不同地區的阿昌族有不同的自稱,如“峨昌”“阿昌”等,1953 年,國家根據阿昌族人民的意愿,統一稱為阿昌族。

根據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阿昌族總人口有3.9 萬余人,其中云南省3.8 萬余人。德宏州隴川縣和梁河縣的阿昌族人口有2.5 萬余人,占阿昌族總人口數的60%以上,主要生活在隴川縣戶撒阿昌族鄉和梁河縣曩宋阿昌族鄉、九保阿昌族鄉。

阿昌族具有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沒有本民族文字。由于長期與漢族、傣族交往,不少阿昌族人除通曉本民族語言之外,還通曉漢語文和傣語文。阿昌族小學入學率達到了99%以上,在校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多,民族整體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目前,已經有本民族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研究員、教授等高級知識分子。阿昌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也得到了繼承和弘揚。比如,阿昌族創世神話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戶撒刀鍛制技藝于2006年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钆郏ò⒉寮缼煟┎苊鲗?、刀具鍛制技藝師項老賽獲得“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稱號。

阿昌族是一個勤勞善良勇敢的民族,這在近代以來的多次反帝反侵略斗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比如,1900年初,駐緬英軍以勘界為名,率領數百人的正規軍和千余名雜牌軍入侵原屬于中國的茨竹、派賴、滾馬等地。騰越茨竹隘土守備、阿昌族人左孝臣率領600 多當地各族軍民奔赴片馬前方的邊防隘口甘稗地進行布防,奮勇抗擊英緬侵略軍。手持刀矛弓弩的勇士們并未被入侵者的槍炮所嚇倒,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與強寇展開殊死搏斗。戰斗中,身先士卒的左孝臣身中八彈,壯烈殉國,被譽為“愛國忠臣,抗英將軍”;另有137 名各族軍民壯烈犧牲,書寫了一首“甘灑熱血守邊關,碧血千秋衛中華”的偉大史詩。

在抗日戰爭期間,阿昌族中涌現出諸如趙安順、廖興根、蒲勝清、李正清等一批優秀青年,他們在中華民族危亡之際,主動應征入伍奔赴抗日前線。在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等重大戰役中都有阿昌族青年的身影,他們有的在戰場上英勇犧牲,有的身殘返鄉,卻無一人變節投降或畏葸退縮,充分展現了中華兒女“位卑不敢忘憂國”的拳拳愛國之心。在整個抗戰期間,阿昌族與其他各民族一道為滇緬公路、中印公路的修建,以及滇西抗戰的最終勝利作出了杰出貢獻。

阿昌族在歷史上一直飽受壓迫,過著吃不飽、穿不暖、讀不起書、看不起病的悲慘生活。但阿昌族人民從未放棄追求幸福生活的夢想,明代以來與其他各民族多次聯合展開過轟轟烈烈的反封建起義斗爭,雖然一次次失敗了,但不同程度打擊了封建統治者的囂張氣焰。直到云南實現和平解放,阿昌族人民才在黨的領導下真正擺脫了漫長的苦難日子,徹底翻身做主人,走上了建設幸福美好家園的道路。

阿昌族女青年服飾 張紅艷 攝

阿昌族傳統婚禮拜堂儀式 王紅 攝

系統研究阿昌族文化的民族學著作

今日民族:

《神秘阿昌風俗志:阿昌族》是一本從民族學、民俗學與人類學、社會學角度對阿昌族文化作出系統研究的著作,作為第一作者,您在編寫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曹先強:

阿昌族是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員,撰寫一本全面反映阿昌族傳統文化民俗的專著,介紹阿昌族的歷史和民風民俗是一件既十分必要,又十分迫切的事情。記載阿昌族的歷史文獻和現實資料都相對較少,缺乏比較系統、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因此,《神秘阿昌風俗志:阿昌族》的編寫并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

我是土生土長阿昌族,有幸在中央民族學院、云南大學受到民族學系統與專業訓練。我于1999 年和2011年分別主編出版《阿昌族文化大觀》和《阿昌族文化論集》。積累了一些關于阿昌族的重要文獻資料。我熟悉阿昌族本土文化,近年田野調查實踐中,也一直在思考傳承、保護與發展問題。另外一位作者楊筑慧教授,因中國人口較少民族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調查的契機,于2000 年到阿昌族聚居區進行調查,其間幾乎走遍了云南阿昌族所在的每一個行政村,與當地群眾展開廣泛交流,對阿昌族的生產生活狀況較為了解,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

在此次初稿寫作中,我們對以往已經掌握的資料、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部分高校專家學者無私提供的大量第一手田野調查資料和珍貴視頻照片進行了重新檢閱與梳理,力求真實客觀地展現一幅阿昌族社會文化圖景,特別按照精品工程叢書風格要求,借鑒讀圖設計實踐經驗,從書名風格,條目提煉,文字敘述,版式布局及套色,力求把凝重嚴肅的學術與特色民俗融會貫通,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給讀者以輕松化閱讀,獲得人文審美的愉悅感。這次編寫,也使我們有機會對阿昌族文化進行一次新的全面認識。

歡度阿露窩羅節 曹先強 攝

填補阿昌族春燈沒有簡譜的空白

今日民族:

我們注意到,《阿昌族春燈實用手冊》中收錄了保存至今的眾多春燈劇目、曲調、唱詞和表演者生平,是目前有關阿昌族春燈最為詳盡的資料集,編撰難度較大。請分享一下成書的主要經過。

曹先強:

春燈是阿昌族最為重要的民間戲曲表演藝術形式,是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經常舉行的一種傳統年俗活動,在滇西梁河縣、騰沖市、芒市等阿昌族聚居地區普遍流行,上述地區的阿昌族主要村寨都有自己的春燈隊(即“燈根”“燈堂”),人數少則30 人,多則50人左右?;顒影磻騽〕淌?,有戲裝、鑼鼓、道具,以及各種紙糊燈籠和動物偶像。開戲前要敲鑼打鼓、舞獅、說賀詞,表演者按場合粉墨登場,吟唱阿昌族傳統戲劇、調子、折子戲,表演武術。走村串寨,給接燈者開財門,說四句拜年,舞獅賀春。

春燈廣受阿昌族和其他各族群眾歡迎,劇目既有阿昌族的民間傳說故事,也有漢族、傣族、白族、佤族等民族的故事傳說,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觀反映。

阿昌族農耕文化祭祀習俗 曹先強 攝

為了搶救、保護和發展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多年來,各地燈頭、玩燈人、民族文化學者一方面積極組織傳統春燈傳承保護與推廣活動,另一方面克服困難,收集整理撰寫了大量具有文獻價值的資料,2007 年10 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德宏州民族藝術研究所、阿昌族學會編,尹可聰主編的《阿昌人家一堂燈》。2013 年初,阿昌族退休老同志曹連能、趙興旺,把多年來參加玩春燈,收集整理的玩燈資料,打印形成《阿昌族春燈使用手冊》(油印本)。2018 年8 月《阿昌族春燈使用手冊》,由阿昌族學會申報,在省民族宗教委的指導幫助下,成功立項為省級少數民族文化精品(百項精品)工程。

阿昌族學會隨即成立編委會落實項目相關工作,各地阿昌族學會、協會積極組織所在區域村寨配合做好資料收集和人物訪談工作。通過訪談、記錄、錄音、錄像、攝影等方式,收集阿昌族民間春燈折子戲、傳統劇目34個,曲調唱詞61 個(段),四句350 首(選入208 首),黑白、彩色圖片80余張,最終形成40余萬字新版書稿《阿昌族春燈實用手冊》,分章節詳細介紹了阿昌族地區流行已久的春燈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編撰中,收集整理了瀕臨失傳的66 首春燈唱腔曲調簡譜,填補了阿昌族春燈沒有簡譜的空白。

阿昌族的幸福生活

今日民族:

簡單介紹民族志影像紀錄片《阿昌人家》的拍攝經過。

曹先強:

大型民族志影像紀錄片《阿昌人家》由導演歐陽斌、蔡雯拍攝,攝制組經過21 個月的采訪拍攝,以阿昌族歷史民俗、文化淵源、脫貧攻堅等內容,講述了阿昌族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真實紀錄了阿昌族社會生活、經濟建設、人文歷史、文化生態,是阿昌族文化傳承發展和阿昌族脫貧攻堅的重要成果展現,曾在中央電視臺《中華民族》欄目播出兩次。

《神秘阿昌風俗志:阿昌族》《阿昌族春燈使用手冊》《阿昌人家》三部阿昌族文化精品,是阿昌族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體現,并作為民族傳統文化搶救保護的成果,向建黨百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 周年獻禮?!皟蓵坏蓖瑫r出版發行,對挖掘、傳承、保護、研究、推廣阿昌族傳統文化習俗及人文歷史、民族記憶,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阿昌族和全國人民一道迎來了嶄新的生活,廣泛參與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革命征程中,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落后貧困的面貌逐漸得到改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切實做好深度貧困地區“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的脫貧攻堅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統一安排部署下,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對口掛鉤阿昌族“整鄉推進,整族幫扶”項目。2015 年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累計投入項目資金12.46 億元,在阿昌族聚居區全面實施“基礎設施、居民保障、產業增收、綜合推進”四項工程、2512 個項目。阿昌族聚居區住房、道路、人畜飲用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善,人居環境水平明顯提升,順利實現阿昌族整族脫貧出列。

以我的家鄉梁河縣曩宋阿昌族鄉關璋村為例,近年來,上級有關部門投資3500萬元,在關璋村開展“卑妥瓦”新村建設項目。阿露窩羅廣場、阿昌族博物館、阿昌織錦館、遮帕麻與遮米麻紀念館、衛生室、老年活動中心、農村消防池、污水處理站等14 個公共設施相繼建成。去年,關璋村獲得“國家級文明村”稱號,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推出全省非遺主題十條旅游線路,滇西非遺主題與民族文化旅游線中,關璋村名列其中。群眾不但住進了新房子,還即將圍繞非遺主題、民族文化傳承保護、農家樂鄉村旅游,全面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如今,阿昌族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美好,進一步堅定了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決心和意志,正與各民族兄弟攜手并肩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猜你喜歡
民族文化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黨是民族的脊梁
MINORITY REPORT
誰遠誰近?
傳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風玩轉的春夏潮流
沒有希望的民族
民族萬花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