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營養支持對NICU早產兒生長和營養狀態的影響評估

2021-12-23 18:47尹歡王義乾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關鍵詞:生長發育營養狀況早產兒

尹歡 王義乾

摘要:目的:探討NICU早產兒實施積極營養支持干預對其生長發育及營養狀況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新生兒科住院的98例早產兒,電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9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營養支持,研究組給予積極營養支持。比較兩組住院治療期間生長發育情況(頭圍、身長、體質量)及治療2周后腸內營養狀況(腸內總能量、氨基酸量)。結果:兩組頭圍、身長、體質量等體格指標的增長速率及治療2周后腸內總能量、氨基酸量等腸內營養指標對比,對照組均低于研究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為早產兒提供積極營養支持,能有效促進其生長發育并改善機體營養狀況。

關鍵詞:早產兒;積極營養支持;生長發育;營養狀況

醫學上對早產兒的定義為出生胎齡尚不足37周的活產新生兒。由于過早脫離母體,早產兒頭圍、身長、體質量等體格指標均明顯低于足月新生兒,存在營養缺失、生長發育遲緩等現象,對其身體健康甚至存活率構成重大威脅[1]。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營養支持手段給予積極干預,幫助早產兒獲取營養物質,促進其體格生長及智力發育?;诖?,以我科98例早產兒為研究對象,探討實施積極營養支持干預對早產兒生產發育及營養狀況的影響?,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20年8月~2021年2月我院新生兒科住院的98例早產兒(出生胎齡29~36周,體質量≤2000 g),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9例。對照組男28例,女21例,平均出生胎齡(32.26±1.53)周;研究組男26例,女23例,平均出生胎齡(32.21±1.60)周。兩組基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保暖、腸外營養支持等治療。置入暖箱中,妥善安置,并合理設置暖箱溫度;腸外營養支持治療于患兒出生24 h內開始進行,通過外周靜脈輸注葡萄糖,輸注速度控制在4~8 mg/(kg·min)、葡萄糖溶液濃度控制在5%以內。鈉和鉀的補充分別于出生24 h及出生72 h后通過靜脈輸注補充,維生素D及鈣的補充于出生14 d后經外周靜脈輸液泵輸注,以補充維生素與電解質,維持酸堿平衡。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常規營養支持,早產兒出生24 h后開始提供腸內營養支持,若喂養過程中若出現不耐受現象,立即停止。于出生24 h后開始靜脈滴注氨基酸,劑量標準為1 g/kg,每天1次,并按0.5 g/(kg·d)的劑量逐日遞增,最大劑量≤3 g/(kg·d)。出生48 h后開始靜脈滴注脂肪乳劑,劑量標準為0.5 g/kg,每天1次,按0.5 g/(kg·d)劑量的逐日遞增,最大劑量≤3g/(kg·d)。

1.2.2 研究組

給予研究組積極營養支持,早產兒出生24 h內開始腸內營養支持,以微量模式喂養。出生24 h內,靜脈滴注氨基酸,劑量標準為1.5 g/(kg·d),每天1次,并按1 g/(kg·d)的劑量逐日遞增,最大劑量≤3.5 g/(kg·d)。出生24 h后,靜脈滴注脂肪乳劑,劑量標準為1 g/kg,每天1次,按1 g/(kg·d)的劑量逐日遞增,最大劑量≤3 g/(kg·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住院治療期間兩組生長發育情況(頭圍、身長、體質量)及治療2周后腸內營養狀況(腸內總能量、氨基酸量),計算體格指標增長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所涉數據,計數與計量資料分別用%和(±s)表示,分別以χ2和t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體格指標增長速率對比

兩組頭圍、身長、體質量增長速率對比,研究組快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2周后腸內營養狀況對比

對照組總能量及氨基酸量分別為(85.15±9.70) kcal/kg、(2.18±0.20) g/kg,低于研究組的(98.00±7.26) kcal/kg、(2.28±0.27) g/kg,各指標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早產兒因未足月出生,普遍存在營養不足及體格、臟器發育不良的現象。盡管醫學技術水平不斷進步,早產兒搶救成功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仍然存在生存風險。常規營養支持對于氨基酸及脂肪乳劑的供給強調不宜過早進行,在出生48 h后才開始提供營養支持,至出生2周后方可達到足量標準。這一常規營養支持方案不利于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易引起發育遲緩的問題[2]。積極營養支持是在常規營養支持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為早產兒提供足量營養的治療方案,早產兒出生24 h內即開始補充氨基酸及脂肪乳劑,并逐日遞增的劑量,以確保在短期內滿足早產兒足量標準的營養需求,旨在增強其營養水平,促進體格生長及智力發育。本研究中,研究組實施積極營養支持,結果顯示,該組頭圍、身長、體質量等體格指標水平及出生2周后腸內總能量、氨基酸量等營養指標水平均優于實施常規營養支持的對照組。

綜上所述,積極營養支持的實施能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并改善營養狀況,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蕙宇.積極營養支持對早產兒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20,26(20):3077-3080.

[2]史林東.不同營養支持對早產兒宮外生長發育遲緩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13):3-5.

猜你喜歡
生長發育營養狀況早產兒
術前營養狀況對膽道閉鎖Kasai術后自體肝生存的影響
早產兒長途轉診的護理管理
北京市房山區532名中小學生營養狀況調查
晚期早產兒輕松哺喂全攻略
2015-2016年北京市門頭溝區在校中小學生視力不良與營養狀況
冬油菜栽培技術探析
357例惡性腫瘤患兒營養狀況調查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及診治進展
早產兒的家庭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