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應用要點

2021-12-23 12:36張樂
家園·電力與科技 2021年13期
關鍵詞:智能電網建設電力工程

張樂

摘要:智能電網的建設是一項國家工程,也是一項造福于民的工程。在智能電網建設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智能化技術與電力事業的發展融合,也將在極大程度上改變以往的電力運行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诖?,以下對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應用要點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智能電網建設;電力工程;技術應用要點

引言

為了更好推動國內智能電網達到全面建設,不斷探究電力工程技術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形式而言,國內以及國外市場資源應予以整合提高電力工程技術的發展。智能電網在建設期間,需要具備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一直是電力工程技術發展的根本,所以需要加強對專業技能培訓力度,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技術工作人員。與此同時,還要主動引入國外高科技技術,吸引先進經驗的同時要跟我國國情相結合,通過達到電力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創新,將我國智能化電網的建設質量提高。

1智能電網的特點

1.1自愈性

智能性和自愈性是智能電網的重要代表特征,同時也是電力系統能夠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智能電網的自愈能力重點體現在電力系統發生故障問題后,智能系統通過自身的檢測能力對發生故障的原因進行檢查,進而不需要或者僅需要少量的人為干預就可以對工作問題進行解決。并且智能電網還可以通過對元器件進行排查檢測、分析等操作,進而結合故障發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選擇最優的線路對故障進行隔離,確保局部電力故障不再繼續擴大,降低對整個電力系統造成的影響。

1.2環保性特點

在智能電網中可以二次利用電網資源,使能源損耗降至最低,滿足生態建設要求。智能電網可以減少一次能源的使用,例如天然氣、石油、煤炭等。工業生產期間,可以減少環境破壞與污染影響。

1.3兼容性

智能電網的兼容性也是保障電力系統運行的一個重要特點,傳統的電力管理系統只能對火力發電進行控制,而對現代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及核動力發電的控制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F代信息技術的智能電網開始得到使用,因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夠將火電、風電、核電等發電技術進行統籌管理,并且可以滿足微電網并網運行和各種分布式發電的實際需求。

2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思路

智能電網建設過程包括電源系統、供電過程、智能發電等,將電力工程技術應用其中也需要從三個方面的要求入手。①從電源角度來說,電力工程技術就是將電能提供給智能電力網絡的整體過程,包括交流電、直流電,在交流電源方面包括恒頻交流、變頻交流。借助于直流電源和交流電源實現變電操作,且電力企業在建設智能電網中,還需要有效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將其作為電力工程重點技術類型。②在供電過程方面,智能電網下,要求電網運行質量、運行狀態有更高的要求,保證電網運行穩定、安全。借助于電力工程技術中無功補償技術、諧波管控技術等,同時可以引入超導無功補償設備、薄型交流變換器等設施。③智能發電過程方面,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體系中,借助于電子器件、電力器件等,落實電能轉化過程的相關管控,能夠有效減少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3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要點

3.1高壓直流輸電技術

在智能電網施工過程中,由于需要用到的電力設備繁雜多樣,設備以及其具體使用環境將決定實際的功率類型。我國大部分時候主要利用的是直流電源,為了給予智能電網充足的交流電源,需要在電源輸出之時完成連接轉換,此時就需要應用到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在電網技術結構中應用此類技術,可以讓電力傳輸范圍更廣,尤其是對于某些偏遠地區復雜的地形,還可以保持電力輸送的頻率穩定性。例如在我國西北某些地區,由于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因此在電力存儲量方面嚴重不足,需要利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來幫助解決此類電量不足的問題,以此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3.2電網架構技術

智能電網建設中,為了能夠提升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必須充分應用電力工程技術,具體建設中,對電網結構進行合理地優化,有利于解決目前

我國能源分布均衡性較差的問題,利用點對點送電模式,能夠提升電能的利用效率,保證電能配置更加合理。借助于電網架構技術,優化電網結構,智能電網對現場環境的適應性更強,還能夠為電力用戶提供更好的供電服務。目前,對于一些偏遠地域或者孤立海島,借助于遠距離直流輸電技術。高壓直流電技術在我國電力市場中應用較為廣泛,在遠距離輸電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3柔性交流輸電技術

通過應用柔性交流輸電技術,可以全面體現在交流輸電網絡中,融合中央處理技術、微電子技術、電力自動化技術以及網絡結構技術,形成新型電力工程技術。在建設智能電網時,為了更好地應用柔性交流輸電技術,必須科學控制電網結構與系統,以此隔離和消除智能電網電能,維護輸電過程的順暢性。應用柔性交流輸電技術時,注重結合電力輸電技術、電力通信技術,加工處理電力信息與控制信息,確保智能電網可以及時做出反應,利用柔性操作防止電網過度變化,全面保障輸電效率與質量。為了實現智能電網的良好建設與發展,應當結合智能電網與柔性交流輸電技術,有效保障智能電網系統發展、全面發揮功能建設效果。

3.4新型能量轉換技術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雖然在自然資源方面有著較為豐厚的儲備,但是若不及時將可持續發展戰略融合到智能電網建設中,則很有可能陷入發展危機。對此,必須應用新型能量轉換技術來推動智能電網建設,為社會提供給更為穩定、優質的供電服務。舉例而言,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太陽能發電,此類能量轉換技術不僅可以將大自然的優勢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同時還減少了煤炭資源的消耗,而且太陽能發電還能夠將多余電量進行儲存,與綠色發展理念十分吻合。因此,未來的智能電網建設必須加大力度導入新型能量轉換技術,讓智能電網得到進一步升級,讓電力建設事業進入良性循環。

3.5智能配電網預警系統

在配網運行期間,配電預警系統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因此在維護和管理配網運行工作時,必須對配電預警系統進行完善。利用配網預警系統可以收集配網運行信息、線路沿線信息,維護配網運行管理工作,加強基礎建設。借助信息化技術、網絡化技術,可以收集配網線路運行信息,確保信息及時性與準確性。優化完善配電預警系統后,能夠將系統信息傳輸至計算機內部存儲,建設配網線路信息庫,合理應用自動化技術。采用網絡體系實行全方位監控,技術掌握配網故障,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注重建設配電預警系統,能夠提升配網運行維護效率,進一步提升配網運行水平、管理水平,全面加強運行管理效益,及時、準確地處理配網運行相關問題。

結束語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的智能電網建設事業將向著越來越多元化、創新化的方向發展,為了盡早適應時代潮流,給社會提供最為優質的用電服務,相關技術管理人員應將自身主觀能動性完全發揮出來,敢于在原有工作基礎上進行大膽摸索,不斷學習,提升自身業務技能。

參考文獻:

[1]杜博文,張士也,潘瑞輝.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24):160-161.

[2]鄭斯聰.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32):170-171.

[3]戴芮,陳麗,李富鵬.淺析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J].電力設備管理,2020(10):152-154.

[4]徐清澤,王晨,孫迎秋.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的應用對策簡析[J].數字通信世界,2020(04):209+123.

[5]譚偉力.基于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應用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9(04):173-174.

猜你喜歡
智能電網建設電力工程
電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工程管理在電力工程現場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10kV配網電力工程常見技術問題及處理措施
自動化技術在電力工程應用研究
淺議電力工程技術管理問題及對策
電力工程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
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探析
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