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

2021-12-23 20:47季俊良
家園·電力與科技 2021年13期
關鍵詞:后澆帶施工技術房建施工應用

季俊良

摘要:在建筑物的適當位置設置后澆帶能夠有效地避免不均勻沉降或者熱脹冷縮對混凝土結構造成破壞,而后澆帶在設置和施工中要注意控制其寬度、間距、位置、澆筑材料等各種因素。本文從技術層面分析了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控制要點。

關鍵詞:后澆帶施工技術;房建施工;應用

引言:

后澆帶施工技術對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性、減少結構性裂縫、控制伸縮性損壞具有重要的作用。后澆帶施工在技術層面具有比較高的要求,其設置位置、間距、寬度等都直接影響著后澆帶施工的質量,研究后澆帶施工工藝具有重要的工程實踐指導作用。

一、后澆帶的作用

第一,降低沉降差危害。高層建筑物和設置在周邊的低矮裙房之間一般都采用混凝土連接成一個整體,但是主體結構的載荷遠遠超過裙房結構的載荷,雖然這兩部分結構在建造完畢之后都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地基沉降,但是沉降幅度存在差距,前者沉降量大,后者沉降量小。如果采用整體澆筑的方式,容易導致其連接部位因為沉降量不均勻而形成結構性的破壞。設置后澆帶之后可將建筑主體結構與裙房結構暫時分隔為幾個不同的部分,先不澆筑連接部分的混凝土,而是讓主體結構達到足夠的沉降量,然后再去澆筑,進而降低沉降差過大對樓梯連接部分造成的危害。這種后澆帶稱為沉降后澆帶,是高層建筑主體結構與裙房等附屬低矮結構之間預留的混凝土連接帶[1]。

第二,控制溫度收縮。建筑施工中采用的混凝土材料呈現出硬度大、塑形變形小、剛度大等一系列特點?;炷两Y構新澆筑完之后的1到2個月之內會因為周邊環境溫度的變化而產生一定程度的熱脹冷縮效應,其體積會發生小幅度的變化。這種體積變化可能會造成其在局部出現裂縫,尤其當混凝土結構長度較大時。為了降低溫度收縮效應對其造成的損害,可在較長的混凝土結構上按照每30到40m預留一道寬度為800到1000mm的縫,作為其體積伸縮的預留變化空間,當其徹底穩定之后,再去澆筑這些預留縫,這種稱為伸縮后澆帶。

二、后澆帶的施工方法

(一)合理設計后澆帶的寬度和間距

第一,寬度設置。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大多通過連續澆筑、設置鋼筋的方式來使其形成統一的整體,而后澆帶的設計如果不能合理地設計其寬度和間距,就會在后續澆筑施工中將統一的整體結構切割成連接性不足的模塊,這顯然不滿足需求。合理設計后澆帶的寬度能夠避免在施工中切割具有受力效應的鋼筋材料,提高其整體性。按照規范要求,后澆帶的寬度一般設置在800mm到1200mm的范圍之內,常用的有三種規格,800mm、1000mm、1200mm。第二,間距設計。關于這一點,一般要綜合考慮建筑結構的整體長度、施工地區的平均溫度、晝夜溫差等因素,然后在此基礎上合理設置,根據實際情況判斷,一般30到40m設置一道[2]。

(二)合理選擇斷面形式和澆筑時間

第一,斷面形式。前期已經澆筑完成的混凝土結構會形成一定的斷面,后澆帶的斷面應該與其形成良好的吻合,避免應力集中,避免直縫,對于板可留斜縫;對于梁和基礎可留企口縫,可根據結構斷面情況確定。

第二,澆筑時間。沉降后澆帶的澆筑時間控制主要取決于主體結構和裙樓達到完全沉降的時間,并且主體結構的影響更大。樓層多、工程量大的特點導致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時間和完全沉降時間更長一些,而且裙樓一般比主體結構更早竣工。為了提高施工效率,在確保質量的情況下完成后澆帶,可采用調整標高、改變施工的時間差、合理設計基礎埋深等措施。例如,載荷更大的主體結構在基礎標高上設計的比裙樓略高一些,施工時

先完成主體結構,再去建造裙樓。溫度后澆帶的澆筑時間可根據工程規范和經驗來判斷,前者為主要判斷標準,后者作為輔助[3]。

(三)合理控制后澆帶的位置和材料

第一,位置選擇?,F代化的鋼筋混凝土建筑一般都采利用連續澆筑、一次成型的方式來提高其整體性和均勻性,這種方式建造起來的建筑結構也具有更好的性能。而后澆帶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建筑物無法按照這種技術措施來實現整體澆筑。因此,在選擇后澆帶的位置時要優先考慮結構受力最小的部分,避免在某些關鍵的受力部位設置后澆帶。第二,材料選擇??紤]到設置后澆帶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建筑結構因為不均勻沉降或者溫度收縮等因素而產生破壞,那么后澆帶在澆筑之后也要盡可能避免體積變化。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適量的膨脹劑可有效地降低其在固結過程中產生的膨脹效應,形成一種微膨脹的效果。另外,后澆筑的混凝土一般會成為整個結構中相對薄弱的部位,在選擇后澆帶的混凝土材料時要將其強度提高一個標號[4]。

(四)預設模板與后期澆筑

第一,設置模板。建筑后澆帶之前要在作業位置設置網格均勻的鋼絲網模板,其承載力和強度等都必須達到加強混凝土材料的程度。鋼絲網的細密程度也要符合工程需求。鋼絲網模板的外圍設置木模板或者鋼模板,進一步提高其對混凝土的固定和承載。第二,澆筑。這一工序并沒有特殊的要求,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控制澆筑高度、及時振搗。在澆筑的過程中要注意避免直接沖擊設置在內側的鋼絲網模板,并且在振搗混凝土的過程中也要防止振搗棒對鋼絲網造成破壞,一定要拉開距離。

(五)施工縫和澆筑溫度的控制

第一,施工縫處理。這一工序主要是使用壓力水沖擊達到初凝的混凝土料,直至骨料和鋼絲網都被沖洗出來,施工單位要安排專門的施工人員去檢查確認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確認處理垂直施工縫的最佳時機,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之前應將鋼絲網片拆除并將表面浮漿、松動石子清理干凈。第二,澆筑溫度。后澆帶澆筑時間晚,而前期澆筑完成的混凝土結構此時早已凝固,那么在新老混凝土之間容易產生結合效果差的問題,控制好澆筑溫度對于提高澆筑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10攝氏度為宜,這是混凝土結構收縮和膨脹最佳結合點。

三、結束語

建筑后澆帶常見形式為伸縮后澆帶、沉降后澆帶,后澆帶在具體施工中要做好間距、寬度、施工材料、斷面形式、混凝土澆筑和振搗等一系列工序的控制工作。建筑施工單位要對后澆帶施工的技術和質量控制標展展開深入的研究,落實好工程規范。

參考文獻:

[1]李昊林.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建筑與裝飾,2020,000(003):P.149-149,153.

[2]孫正凱.分析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過程中的應用[J].商品與質量,2017,000(014):274.

[3]王志勇.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過程中的應用探索[J].建筑與裝飾,2019(2).

[4]曹松平.房建工程中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技術[J].建材發展導向,2019(13):268-268.

猜你喜歡
后澆帶施工技術房建施工應用
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的相關探討
房屋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體會
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及注意事項研究
試論房建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
防滲漏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
混凝土澆筑工藝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分析
模板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分析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