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礦地面車間危險源辨識與控制

2021-12-23 22:19趙少龍
家園·電力與科技 2021年13期

趙少龍

摘要:采用系統分析方法,利用地面車間或煤炭生產系統作為研究單元,根據危險來源管理的要求,查明每個單元或系統的活動和工作中的危險來源,分析其生產模式和可能產生的后果,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煤礦地面生產系統;危險源辨識;控制途徑;降低事故率

煤礦生產以井下生產為主,各種安全管理文件和安全理論研究也側重于井下安全生產。煤礦作為綜合生產、生計、供應和銷售單元,每天都有大量的作業人員在車間和工廠生產系統工作。他們所處的環境中有很多危險,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查明危險并對這些危險采取措施進行控制,就會發生事故,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環境損害等。一旦觸發潛在的危險就會導致嚴重安全事故,造成生命損失和重大財產損失。針對在礦山安全管理方面的思維慣性,從煤礦地面生產車間開始,探索了識別和控制危險來源的有效方法,從而提高地面生產車間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以確保安全生產。

一、危險源相關論述及煤礦危險源概念

1.關于危險來源的討論。危險源和重大危險源的概念需伴隨著預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措施而改變。危險源的定義是: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人員傷害、疾病、物質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因素。這一定義沒有充分考慮所有風險因素,僅考慮外部物質影響因素。文獻中該物質定義為生產系統中的物質,這些物質生產和釋放的能量,在某些潛在條件下可能造成生命損失、職業危害及財產損失。這兩個定義認為危險源是客觀存在的,是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都忽視了人的因素對生產系統的影響。

2.確定煤礦的危險來源。煤礦危險源主要來自煤礦生產過程中,煤礦人員的管理、控制、決策等一系列活動,以及生產環境中的水、火、瓦斯、頂板、煤塵和在某些情況下在生產過程中意外產生和釋放的能量。這些因素均納入了危險源的概念,即在某些條件下生產系統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如人身傷害、職業風險以及由于管理、控制和控制意外生產和釋放能量而造成的設備和貨物損失等。

二、危險源的辨識原則

1.危險識別和風險評估指導原則。(1)組織安全管理的適用法律、規章和其他規定;(2)風險識別、評估和控制策劃應在規定時限內進行,同時考慮到遵守時限的必要性;(3)納入科學、制度、完整性和適用性原則的方法;(4)鑒于工作的性質,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需在不同背景和情況下靈活進行。例如,應在事故發生后重新評審風險等級和風險控制措施。

2.風險識別和評估程序的選擇原則。(1)預防原則:根據礦井專業活動的范圍、類型和時間表選擇適當的手段,以確保充分查明和預先評估危險來源。(2)分類原則:通過職業安全和健康管理目標、方案,辨識評價危險來源和相應的危險程度。(3)一致性原則:應在礦井活動的基礎上選擇適當的活動方法,以確保適當、有效的辨識危險源和風險評估。(4)輸出原則:該方法的實施為人力資源和設備控制提供了輸入信息,并充分規定了設備要求、人員培訓要求和操作控制。

三、煤礦地面車間危險源辨識與控制

1.本研究的主要領域、目標和方法。(1)研究范圍。主要用于煤廠、磚廠、窯爐、工人和車間、木工加工廠、坑代車間、氧氣乙炔庫和機械加工廠以及其他生產和服務車間。其中有些設施配備了大型機電設備,還有些設施配備了鍋爐、壓縮風包,防爆產品。車間配備了高速切割工具,如車床、電鋸等,因此車間存在更多風險源。(2)風險來源研究對象。對危險群進行分類,分別是設備故障、管理失誤、操作中斷、人身傷害、財產損失造成的危險源。(3)危險源識別和管理方法。煤礦地面車間采用下列方法和程序進行危險檢測:成立由總工程師任組長的安全技術委員會,由具備現場安全管理實踐經驗的總設計師領導,并由熟悉操作技術流程的專

業人員參加。其中包括組織現場觀察、創建安全問題調查表、編制設備管

理安全審核表、執行安全審核表以及向經驗豐富的操作人員咨詢。調查的重點是地面生產及服務車間。問卷的設計充分考慮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潛在危險因素。該調查表涉及地面車間的環境、人因與人因事故、危險行為、工作人員的心理不確定性、設計缺陷、故意違章和管理缺陷。與此同時,要求各部在職能部門的指導下,對其活動領域進行風險檢查,分析危險事件的根本原因,了解現有的危險來源,并編制危險來源清單(初步設計)。項目小組在調查范圍內審查危險來源清單(初步設計),并進行修正和修改,提出危險來源的專業清單。項目小組的危險來源清單應提交安全技術委員會審查和批準,在礦長辦公會議批準后公布。一旦公布危險來源清單,所有有關從業人員都將接受培訓,以便了解危險來源的特點和潛在風險,并在其日常工作中進行有效監測。

2.危險源的類別。根據煤礦危險源管理的具體特點及危險源觸發時帶來的危害程度,依據簡易管理的原則,將地面車間危險源危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三類,各級別界定的參照標準為:一類:鍋爐爆炸、起重機傾翻、石油火災、高壓帶電、高處作業無安全帶等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的危險源;二類:造成嚴重人員事故或重大財產損失的危險源。例如鉆床戴手套作業,鍋爐房高溫高濕危險源,主要設備保護設備不符合要求,起吊行車在車間被切斷,跌落等。三類:造成輕微身體傷害、職業病或一般物質傷害的危險源。例如木料廠的粉塵、爐膛的煤塵、煤礦車間的搬運和運輸工作人員等。強調控制和消除第一類和第二類危險來源,逐步減少第三類危險源。

3.危險源管制。對于已查明的危險來源,必須根據各種危險類別建立有針對性的措施,并在工作場所危險來源清單中分階段列出。對危險來源的管制需要采取多種措施,包括培訓、技術措施、加強管理等,以防止危險來源造成事故、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刂莆kU源的原則是:對于三級危險源,采取安全宣傳、安全培訓、崗前安全教育等方式,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加強全員安全防范能力。對于二級危險源,應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定期進行學習貫徹,加強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監督檢查。對于一級危險源,應制定專項管理和施工技術方案,專項安全措施。除了制定應急計劃和應急反應措施外,還需要通過對相關風險來源組織進行專題演習來提高應急設備能力。

煤礦生產中相關風險因素和風險識別是煤炭安全生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前提條件。只有在煤礦生產過程中查明危險源并采取措施控制危險,才能科學地確定煤礦生產中的危險源。危險源不僅存在,而且形式多樣,許多危險來源很難找到。有必要用具體的方法查明這些事件,確定事故的性質和可能造成事故的因素。查明和控制危險來源是礦山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查明和控制風險因素、作業環境影響和設備裝備適用、危險行為和管理因素、查明管理差距以及把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動的防護”變為“主動預防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系數,降低事故發生率。

參考文獻:

[1]王富.安全評價[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20:120-217.

[2]李春.煤礦通風安全狀況評價[J].礦業安全與環保,2019,29(5):23-26.

[3]程瑞.煤礦安全評價中評價指標安全度值的確定[J].煤炭學報,2019,(3):276-279.

[4]許麗.層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9:100-127.[5]錢智.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9,4(3):16-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