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額吉淖爾鹽場的生產與運輸情況

2021-12-27 00:34胡斯楞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2期
關鍵詞:鹽場運輸生產

胡斯楞

摘要:額吉淖爾鹽場是全國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由于額吉淖爾鹽場所在區域的經濟、政治、歷史、交通運輸、民族文化、社會發展以及區域對外交流方面因素的影響,額吉淖爾鹽場有自身的發展軌跡。本文對額吉淖爾鹽場一直以來的建設和發展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額吉淖爾、鹽場、生產、運輸

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類調味劑,由于這一特性,鹽的開發加工與運輸表現得極為重要。因此政府機關對食鹽的管理非常嚴格。錫林郭勒盟境內的蒙鹽加工生產、運輸銷售與內地有所不同。蒙鹽產于天然鹽湖,清末以前,內地各種鹽政措施并未實施于內蒙古自治區,不允許漢人開采蒙鹽,蒙鹽由蒙古人與漢商自由交易,分銷于區外各地。額吉淖爾鹽場是錫林郭勒盟重要的鹽產地,因盛產大青鹽而馳名中外。地處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腹地東烏珠穆沁旗境內。

一、額吉淖爾鹽場歷史沿革

額吉淖爾鹽場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書·地理志》就有“青鹽澤”的相關記載,于遼代開始大規模開采運輸,金大定十二年(1178年),朝廷開始委派鹽使,設立“大鹽濼設官榷鹽”。由于清朝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至1796年)規定漢人不許參與額吉淖爾運鹽事務,蒙古族作為游牧民族,其畜力運輸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當地蒙古族牧民和其它盟旗蒙古族牧民組成的運鹽勒勒車隊和馱鹽駝隊應運而生。從額吉淖爾拉上鹽,大多要遠行。遠行分西、南兩種。西行是指從額吉淖爾到張家口等地,此道主要是駝運。西行的鹽車,主要以鹽換取其他日用品。南行主要指從額吉淖爾到哲里木盟的鹽車,同樣是以鹽換取其他日用品。一排排運鹽的的勒勒車隊和駝隊行駛在廣袤的草原上,穿梭于祖國的各大地區,逐漸形成了豐富的運鹽路線。光緒32年(1906年)清政府奏定試辦蒙鹽章程,宣統二年(1910年)奏定山西蒙鹽辦法,鹽的貿易從每年的5-9月份開始由牛車進行盤運,其他時間以駱駝進行馱運。

二、額吉淖爾鹽場的生產與運輸

194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開辟錫察革命根據地以后,成立了額吉淖爾鹽管站,1947年派遣了警衛隊和運輸隊,成立了鹽管局。為蒙鹽的生產加工與安全運輸提供了保障。1950年成立自治區鹽業管理機構后,全區鹽業受到統一規范化管理,開始有計劃的生產和銷售大青鹽,生產規模逐漸變大。解放戰爭時期,額吉淖爾鹽場向錫盟地區革命部隊提供物資,成為了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供應軍需民用,發揮歷史作用,為解放戰爭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解放后,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成立了達布蘇淖爾鹽務局,廢除了封建管理制度,實行了由用戶自產自運的產銷形式。對歷來多顧生產的鹽湖進行了恢復和建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理念。1956年,達布蘇淖爾鹽務局改為錫林郭勒盟鹽場,實行了企業管理,對各種類鹽的生產量進行了整頓,以恢復產鹽平衡。為了保障市場供應,當時認真貫徹了一系列鹽務工作政策與方針,進而對鹽場的長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上世紀70年代初,額吉淖爾鹽場的原鹽生產開始向機械化生產邁進,使用了現代工具下湖駁運,這一舉措不僅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減輕了鹽運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也結束了畜力車下湖對鹽湖造成污染的歷史,保護了鹽場的生態環境。堆坨工作也由輸送機來完成,解放了人工勞動力。從而使原鹽生產逐步向現代機械化生產方式邁進,開辟了鹽場新型生產的道路,有效地縮短了蒙鹽生產工期。近年來,隨著錫林郭勒盟及全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交通運輸路線的復雜多樣化,鹽場所在地公路、鐵路網線的建成為拓展區外市場創造了便利的運輸條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對工業生產的重視使得額吉淖爾鹽場進入了飛快發展的時期,深入探究原鹽生產走深加工、精加工的科學發展策略,并將其盡快的落實到生產加工工作中。新車間的建成和投產,帶來了豐厚的效益,這得益于適時調整產品結構。這一舉措填補了錫盟精鹽生產空白。為科學發展和保護天然鹽湖,改變被動開采的現狀,鹽場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探索興建灘曬鹽田之路,1972年建成了第一個灘曬鹽田。繼此之后,建設灘曬鹽田成為鹽場的一項重點建設項目。灘曬鹽田在原鹽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很大程度的保護了額吉淖爾鹽湖。與此同時,隨著工業現代化的發展,鹽場也加快了機械化生產建設步伐。并在1996年完成了原鹽生產洗滌線項目和畜牧鹽生產線的建設。

進入“十五”期間,額吉淖爾鹽場更加重視走科技興企之路,1999年盟公署委托自治區鹽業公司管理額吉淖爾鹽場后,專業化管理使得額吉淖爾鹽場發展方向更加清晰明朗。2002年額吉淖爾鹽場整體上劃自治區鹽業公司經營管理。在這幾年里,科技生產步伐進一步加快,在2002年灘曬鹽田實現了機械化收鹽。在“十一五”期間,按照鹽場發展規劃總體部署,2006年在額吉淖爾鹽場建成一個年產能5萬噸食鹽集中分裝配送中心,并投入生產。各大生產項目的建成投產,不僅滿足了銷區市場的需要,而且對鹽場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總結:縱觀額吉淖爾鹽場一直以來的發展,上級政府及鹽場工人正在用科學的方法保護著母親湖,使她不斷地在歷史長河中煥發出生機盎然、朝氣蓬勃的面貌。在生產經營上,額吉淖爾鹽場始終堅持“以食鹽為主體,以畜牧鹽和多品種鹽為兩翼”的發展戰略,在做好安全的食用鹽同時,開發多品種鹽使產品多樣化,改變產品結構,拓展銷售渠道。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新進的工業技術,發掘了企業的發展潛力,增強了企業駕馭市場的能力?;貞涍^往,總結經驗,鞏固成果。展望未來,砥礪前行,前程似錦。新一代鹽工對額吉淖爾鹽場的未來滿懷期待,為額吉淖爾鹽場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奮斗著。

參考文獻:

1. 齊迎春,20世紀前30年錫林郭勒蒙鹽的經營與管理,內蒙古大學,2009年.

2. 編者按,額吉淖爾鹽場充滿生機和活力,2006年.

3. 馬洪遠,錫林郭勒盟食鹽產地分布和變遷,浙江傳媒學院,2012年.

4. 禹文龍,韓燕如,額吉淖爾鹽場灘曬鹽生產工藝分析與探索,內蒙古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額吉淖爾鹽場,2010年.

5. 達日瑪,蒙鹽鹽業史研究綜述,內蒙古大學,2018年.

猜你喜歡
鹽場運輸生產
阿寬的生產小組
注意注意!吸管來襲
鹽場場長的“土地經”
2017年農藥生產企業新增生產地址備案名單
散雜貨運輸專欄
散雜貨運輸專欄
散雜貨運輸專欄
食品與水
漫談我國的鹽場
綜合運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