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C模式下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與策略研究

2021-12-27 16:34李保振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2期
關鍵詞:EPC模式質量管理體系信息系統

李保振

摘要:EPC模式是在總價合同基礎上,對裝配式建筑工程實施過程進行承包的一種管理方法?,F如今,伴隨著裝配式建筑項目數量不斷增加,EPC承包模式也得到了廣泛推廣與應用,特別是在構建質量管理體系期間,利用EPC承包模式可以清楚了解項目參與方的責任主體,從而實施動態化質量管理工作,有效提高裝配式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對此本文這對EPC模式下的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構成要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科學合理的質量控制措施。

關鍵詞:EPC模式;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信息系統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裝配式建筑廣泛出現在建筑行業當中,與現澆混凝土建筑結構相比,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具有速度快、受外界干擾因素小以及人力資源投入較少等特點,在建筑工程領域十分受歡迎。應用傳統工程質量管理方法很難在問題出現時明確責任主體,相關方的合同關系十分復雜,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帶來了嚴重影響。為了能夠正確處理這一問題,建筑工程項目發包方需要合理應用EPC工程承包模式,并結合BIM等現代化信息技術來對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展開全程管控,以此來獲取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EPC模式下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主要構成

(一)質量信息采集系統

EPC模式是質量信息采集系統的基礎,信息采集過程貫穿于合同簽訂、方案設計以及材料采購等方面。其中,在方案設計過程中,設計方可以根據建設方所提出的要求,設計出符合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環節的基礎框架,隨后將此框架融入到各個施工環節以及分包商質量管理職責當中,具體落實到各個部門[1]。當這些信息采集完畢之后,會依次分配到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系統當中,工程項目的承包方、設計方以及施工方等材料供應方都可以利用這些信息來對質量管控作出正確判斷。

信息采集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為質量管理工作中的決策內容提供可靠依據。比如在質量控制方案設計階段,就可以利用BIM模型來完成碰撞實驗,以此來得知具體哪一道工序出現了問題,并在第一時間采取補救處理措施,將質量風險降到最低。

(二)質量管理職能信息系統

在EPC模式下,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跟蹤管理涉及到的重點工作有很多,比如圖紙設計、構件運輸與存放、構件生產以及整體質量抽查等等。這些質量管控工作所對應的職能各有不同,所以必須要有集成化質量管理職能信息系統作為支持。對此,必須要構建集成化的質量管理職能信息系統。比如在圖紙設計時期的質量管理職能要歸屬于設計方,構件生產以及運輸存放等職能要歸屬于生產廠家等等。在這些系統當中,職能會被合理分配到各個單位,而各個單位利用BIM模型可以了解每一工序的質量控制要點,設計、采購以及施工期間所涉及到的質量管控工作也將變得更加清晰。

(三)供應鏈質量控制信息系統

在傳統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采購以及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信息傳輸阻礙的情況,工程項目的各個參與方之間無法進行有效溝通,進而出現了大量的質量漏洞[2]。為了有效規避這樣的問題,工程總承包單位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質量管控信息系統,將感知層、區塊鏈層等部分融入其中,將參與裝配式工程項目的相關方都納入到信息系統當中,利用信息共享模式來便于上級質量監管部門的監督。

其中,區塊鏈層可以劃分為多個不同的交易區塊,每個區塊都保持相對獨立的狀態,并且設置了加密登錄,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保障。

二、EPC模式下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控制措施

(一)設計階段質量控制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具體實施過程中,工程項目設計環節十分關鍵,與傳統質量控制模式相比,EPC模式下的質量管控不僅覆蓋了前期所涉及的所有設計資料,同時也包含了后期工程項目的基礎信息。所以設計質量與工程項目整體質量緊緊聯系在一起。在BIM技術的大力支持下,設計方可以模擬出每組構件的三維模型,利用BIM模型建立起測距、碰撞等篩檢功能,準確了解質量風險測量點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質量問題,隨后講這些數據信息錄入到質量控制系統當中,工程項目參與方可以結合BIM模型來進行分析與溝通,交換彼此的意見,經過整合之后,最終完成施工圖紙的設計。在具體設計階段,先是要將工程質量管控責任落實到每個崗位之上以及每個技術人員身上。為了能夠有效規避質量風險,設計人員需要在質量管理系統中錄入裝配置建筑預制構件的尺寸信息和材料信息,并由相關方參考構建模型,結合設計要點,針對設計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和改善。

(二)采購階段質量控制

裝配式建筑主要是由混凝土、鋼材以及木材等相關材料構成,而這些構件的材料質量直接影響著整體建筑結構的質量[3]。所以在EPC模式下,工程項目總承包方需要重點關注材料采購環節,對材料進行嚴格篩選。在挑選供應商時,要始終遵循擇優選取的原則,結合大數據,挑選出信譽良好且質量可靠的供應商,隨后在經過項目相關方的現場驗證,確定最為合適的材料供應商。于此同時,在技術保障方面,工程項目總承包方還需要利用BIM技術來構建裝配式建筑結構模型,技術人員要結合上面所標記的信息,及時掌握材料類型、數量以及尺寸等參數信息。在此基礎上,在建筑構件裝配過程中,還要對材料使用過程進行動態化管理,避免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費。除此之外,在采購組織與管理環節中,總承包單位還需要根據建筑工程的規模,打造專業的采購隊伍,在工程總承包方領導的統一帶領下,全權負責材料的質量監管。采購階段的質量控制工作需要堅持早發現、早確認以及早處理的原則,也就是采購部門和設計方需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溝通橋梁。在具體施工之前,通過質量管控信息系統的統一調度,及時發現采購環節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制定出應急處理方案,以此來消除質量安全隱患。

(三)施工階段質量控制

在EPC模式下的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控中,施工階段是其最為關鍵的環節,總承包方需要合理應用BIM技術來模擬裝配式建筑工程的結構模型,隨后結合PDCA質量控制法則。在計劃制定時期,總承包單位就要提前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質量控制方案,并將計劃內容融入到質量管控系統中,經過相關方的集中論證與分析,最終確保質量控制工作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在質量控制計劃實際執行階段,施工方需要嚴格執行質量控制計劃,對施工現場構件堆放、吊裝以及質檢等相關環節來進行嚴格管控,避免出現嚴重的質量事故。在檢查階段,各相關方還要利用BIM模型的進度數據對裝配式建筑工程進行全方位檢查,明確施工環節中存在的質量缺陷,最終確保工程質量能夠滿足實際標準要求。

(四)順應裝配式建筑特點質量控制。

裝配式建筑的主要特點就是:一是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質量,預防墻體開裂問題,提高防火性和耐久性。二是可以加快施工進度,提升質量,縮短工期,有效抑制房價。三是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有利于文明施工、環境保護以及資源節約目標的實現。所以,工程總承包方需要結合裝配式建筑工程的具體特點,在制定管理措施時要重點突出構件生產、設計以及裝配安裝期間的管控重點,以此來提高整體工程質量管理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EPC模式應用下,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在構建過程中整合了不通過參與方的意見,可以讓質量管理體系變得更加系統與具體,并且構件在制作、安裝以及運輸等環節中,都可以建立起完整的質量監控機制,可以有效規避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提高裝配式建筑工程整體質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郭云飛.EPC模式下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J].建筑與預算,2021(07):119-121.

[2]楊奉珍.探討EPC模式下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與策略[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1(07):126-127.

[3]安康,李輝,張國良,龔抗.裝配式建筑施工要點及質量控制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2021(04):203-204.

猜你喜歡
EPC模式質量管理體系信息系統
基于信息系統的計量標準管理
基于項目化+翻轉的物流信息系統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
信息系統管理在社會中的應用
EPC模式下管理工時統計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
試論EPC模式下工程總承包項目的費用控制
淺談EPC模式下如何有效開展安全管理工作
基于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開放實驗室管理與探索
船舶行業質量管理信息化平臺的研究與建設
軍工企業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研究
油田EPC模式下總承包工程結算的重點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