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戲曲中的女狀元

2021-12-29 03:54王東志
中外文摘 2021年23期
關鍵詞:狀元戲曲歷史

□ 王東志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有明確記載的女詩人、女商人甚至女將軍,但是否出現過女狀元,一直眾說紛紜。在民間,關于女狀元,有很多說法。她姓甚名誰,生活于哪個朝代,主考官是誰,甚至考題是什么都非常詳細,不過這些都沒有明確的史料。

當然,這并不影響女狀元在戲曲中頻頻出現。這些故事中的女狀元,有的身世有記載,有的就是虛構的人物,但是在藝術家的筆下,女狀元們聰明機敏、重情重義,令人印象深刻。正是得益于戲曲的廣泛傳播,女狀元的故事在民間得以廣泛流傳。

在歷史與戲曲之間的黃崇嘏

晚唐至五代時期的臨邛人(今四川邛崍市)黃崇嘏,是最接近歷史的“女狀元”。為何這么說,因為她的傳奇經歷,正史上有記載,而且她也的確有詩流傳于后世(《全唐詩》有收錄)。不過,至于她中狀元,多半是后世的附會之說。

記載五代十國歷史的《十國春秋》,在《前蜀》第十二卷就記載了她的生平。晚唐時期,黃崇嘏的父親曾在蜀中任使君(州郡的長官),她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工詩善文。12歲時,父母相繼亡故,她與老保姆相依為生。成年后,她常女扮男裝,四處游歷。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黃崇嘏女扮男裝,來到一座縣城,不巧,這座縣城正好發生大火,路經現場的黃崇嘏被誣為縱火人。身陷囹圄的黃崇嘏,聽說知州周庠為官清正,就寫詩辯冤。詩云:“偶辭幽隱在臨邛,行止堅貞比澗松。何事政清如水鏡,絆他野鶴向深籠?!?/p>

周庠得詩后,驚其才情,便召見黃崇嘏,查詢實情。周庠見她舉止斯文,態度從容,便“隨命釋放”。幾天后,黃崇嘏“復獻長歌”,周庠更為驚奇,再次召見她,還讓她與自己的兒子、侄子一起研討學問。不久,周庠還舉薦她代理司戶參軍。上任一年,黃崇嘏工作干得卓有成績。

周庠見黃崇嘏英俊多才,就主動提出把心愛的女兒嫁給黃崇嘏。這時,黃崇嘏給周庠送去一封求隱的信,并附了一首詩,其中一句這樣寫道:“幕府若容為坦腹,愿天速變作男兒?!币簿褪钦f,如果周庠要讓自己做女婿(坦腹是舊時女婿的美稱),只好祈愿老天能馬上把自己變成男子。周庠此時才得知真相,黃崇嘏為黃使君之女。黃崇嘏歸鄉后,與一老嫗一起生活,守貧而終。后來,經過一些戲曲的演繹,黃崇嘏中狀元的說法流傳非常廣泛,明代楊慎的筆記《楊升庵外傳》都記錄了這件事。

在講述黃崇嘏故事的戲曲中,明代學者徐渭的影響頗大。他著有《四聲猿》雜劇,包括《狂鼓史漁陽三弄》《玉禪師翠鄉一夢》《雌木蘭替父從軍》《女狀元辭凰得鳳》四個劇目。其中《女狀元辭凰得鳳》一劇寫的正是黃崇嘏的故事。徐渭寫了一個完美的結局:黃崇嘏應舉高中,為官期間得到丞相周庠賞識,有意招其為婿。黃崇嘏只得將身份據實相告,丞相聞言大驚,后又以其子新科狀元配之,成就美事。黃崇嘏無奈之下改回女裝,由乳母黃姑證明其冰清玉潔,嫁與丞相之子。

幾年前,筆者在邛崍朋友的陪同下,曾驅車實地探訪過邛崍火井鎮的銅鼓山。銅鼓山亦叫崇嘏山,正是后人為了紀念黃崇嘏而命名。黃崇嘏的墓也在這座山上。她的墓前還有一塊“王蜀女狀元黃崇嘏之墓”的碑。

“女狀元”孟麗君有多個版本

如果說黃崇嘏的故事有事實為依托,那么另一位“女狀元”孟麗君便是文學作品中塑造的角色。她是清代杭州才女陳端生筆下長篇彈詞《再生緣》中女主人公的名字。

在這篇彈詞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元朝成宗皇帝初登皇位,決定開科考試,招攬人才,并恩準漢人參與。孟麗君為救被權奸陷害的未婚夫皇甫少華一家,冒名頂替他人參加科舉考試,一舉高中。中狀元后因身份可疑,皇帝多番試探,結果她的身份被證實,成宗皇帝欲納其為妃,限她三天回復。孟麗君無意屈服,怒氣交加,進退兩難,被逼得口吐鮮血而亡。

此劇廣受歡迎,數百年來,在《再生緣》最初的故事基礎上,衍生出多個版本,孟麗君的結局也極為多樣:有的版本說她與皇甫少華成婚,有情人終成眷屬;還有的說她做了成宗皇帝的妃子,后晉升為元代皇后;另有的說她被皇太后收為義女。孟麗君是中國歷史上女狀元的說法在坊間深入人心。

在黃梅戲劇目《女駙馬》中,同樣塑造了一個經典的女狀元——馮素珍。熟悉歷史的都知道,駙馬是古代帝王女婿的稱謂,劇名“女駙馬”直接揭示該劇的戲劇性和矛盾性。戲劇梗概如下:舊時,李兆廷之父做官時,對馮家幫助甚多,馮家將女兒馮素珍許配給李兆廷。不巧,李家出現一連串事故,家道迅速衰落,馮家便逼李兆廷退婚。馮素珍與李兆廷在花園相會時,被馮家發現,馮家勾通官府,將李兆廷誣為大盜,問成死罪。馮素珍得丫鬟之助,扮成書生,連夜逃走。后來,馮素珍頂李兆廷之名參加科舉,甚至得中狀元,皇帝招為駙馬。完婚之夜,馮素珍說出實情,公主奏明皇帝,皇帝將李兆廷招為駙馬,馮素珍為二夫人。

《女駙馬》是由傳統劇目《雙救舉》(亦稱《雙救主》)改編而成?!峨p救舉》是1937 年由民間搜集而成,基礎內容非常薄弱,只能算個戲劇的提綱。后來,黃梅戲著名編劇王兆乾先生在此基礎上,不拘泥于原本,經過不斷地挖掘,發展成經典劇目《女駙馬》。

歷史上真有女狀元嗎?

明成祖時期,甘肅省甘谷縣有一個叫張玉景的女子,自幼習武,不愛紅裝愛武裝,15歲得武監生職銜。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年),進京城接受選拔,不小心暴露了女子身份,犯了當斬的欺君死罪。在臨斬之前,她乞求皇上改善自己家鄉的居住條件。明成祖好奇,于是召見張玉景,在了解了情況后,不僅沒有判她死罪,還賜予“女狀元”稱號,將其留在宮里擔任武術教官。張玉景39歲病逝。

根據史料記載,到了太平天國時期,南京出現了一位女狀元傅善祥。她是江蘇南京人,出身書香人家。父親傅槐極有文才,因科舉不第而捐了一個監生。傅善祥自幼聰慧過人,熟讀經史,是遠近聞名的才女。1853 年太平軍定都天京(今南京)后,舉辦首屆科考,不論考生出身、門第、籍貫、年齡,都可以參加考試。傅善祥首次應試就一舉高中,洪秀全對她大加贊賞,并圈定傅善祥為狀元。由于太平天國這段歷史距現在不是特別遠,傅善祥為歷史上第一位女狀元之說深得人們的認同。

不過,這段歷史并非沒有爭議。史學家認為,太平天國存在時間過短,實在不足以稱為一個“朝代”。另據史學家商衍鎏在《女狀元傅善祥考偽》一文中指出,傅善祥確有其人,當時她在東王楊秀清身邊工作,是一位女簿書(即女秘書),但并非女狀元。另外,在盛巽昌、李子遲所著的《太平天國十四年》中也否定了女狀元之說。羅爾綱在著作《太平天國史綱》中,也未提及女狀元之事。

從眾多的史料分析來看,傅善祥很可能是因任用的需要成為通過科舉選拔任用的女官員,只是并未被授予狀元稱號,就像早期的武舉考試,也并無武狀元,只是武進士出身。因此,張玉景和傅善祥是不是女狀元難以定論。

盡管歷史上沒有史料證實確有女狀元,但并不妨礙千百年來人們對于女子也能考中狀元的殷切期許。正是這種期許,使得女狀元廣泛存在于戲曲、評書、小說中,且具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

猜你喜歡
狀元戲曲歷史
如果你在明朝考狀元
狀元餅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高考報道,不追“狀元”追什么
今年我們為什么不追狀元?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新歷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