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商業建筑外觀設計的特點分析

2021-12-30 04:19邱春貴
家園·建筑與設計 2021年3期
關鍵詞:商業建筑內涵原則

邱春貴

摘要:當代商業建筑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也特別關注社會價值、公共利益和文化品位,影響人們的生活模式。當代商業建筑外觀的審美,不僅僅是外裝修材料、立面形式、比例、色彩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強調人的參與意識。商業建筑不同于住宅寫字樓,也不同于普通的單體商業建筑,商業地產項目的服務內容和功能結構已遠遠超出了常見的特定建筑類型范疇。對于建筑師而言,無疑是一個新的挑戰。

關鍵詞:商業建筑;設計;內涵;原則

1當代商業建筑外觀設計的內涵

當代商業建筑外觀的審美,不僅僅是外裝修材料、立面形式、比例、色彩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強調人的參與意識。也就是說,建筑的外表只是形式的一部分,只是作為主導的人或顧客站在某一角度、某一地點觀察和感受的對象。然而商業建筑重要的不是要顧客遠眺,而是要吸引顧客進入建筑物內購物。

因此,當代商業建筑的外觀設計可以說是各種購物環境因素的合成。如出于對人的行為考慮而設置的空間、下沉廣場里的滑旱冰的兒童、演出廣場上的時裝表演、新產品的使用演示、群眾的自發表演、以及這些活動的觀眾就是外部形象中最活躍的因素;室外的自動扶梯、上下穿梭的觀景電梯、二層平臺上行走的人群,構成了立面動態的橫線、豎線和斜線;大面積的透射玻璃,把室內的人潮涌動、熱鬧的景象展現給街上的行人,就是最生動地招攬顧客的廣告。所有這些,與建筑本身立面一起構成整體外部形象。因此,當代商業建筑外觀設計的內涵,從本質上說就是商業建筑外部空間環境設計。而不僅僅是商業建筑的立面設計,立面設計只是外部空間環境設計的一個組成部分,或者說商業建筑立面作為外部空間的一個側面出現。雖然建筑的立面設計在習慣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對當代商業建筑來說,它不可能脫離外部空間環境設計而獨立存在。

2當代商業建筑外觀設計特點

2.1廣告化

在這方面,建筑能以巨大的形象發揮獨特的效果。作為一件商品,它要以新穎的形象向社會推銷建筑師的創作;作為一個廣告,它又能代表企業的實力,起到招攬顧客的作用。商業建筑廣告化的深層動機就是為被上層階級主導的和被大眾口味引導的市場經濟服務。在這種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建筑物自然成了帶有商業廣告性質的紀念碑,成為建筑師向社會及業主兜售的商品。因此廣告性是當代商業建筑的外觀設計的一個重要元素。

2.2商業化

包裝商品質量達到一定程度,包裝設計在商品競爭中的作用顯得極為重要。包裝能刺激觀看者的視覺,引起顧客的注意,喚起消費欲望,包裝還可以使單純的技術產品附帶上文化的屬性,并攜帶著設計者個人藝術傾向,充滿人情味,滿足人們對藝術的潛在追求。建筑也是一種商品,也要通過吸引顧客的注意力引發消費沖動、實現價值交換。商業社會重要的包裝意識和包裝手法也同樣滲入了建筑領域,流行的建材和建筑式樣會被建筑師包裝進作品里,成為塑造建筑形象、獲取大眾認可的重要手段。復制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對酷愛包裝的建筑師而言,設計實在是太便利了。不過,簡單地肯定和否定建筑設計中的包裝手法都是不可取的。

2.3大眾化

大眾成為了消費主體,成為商業極力討好的對象,畢竟是大眾決定了消費的最終實現。大眾的口味和喜好成為消費實現的最重要的衡量尺度和標準,這必然使得當代的建筑商業化中帶有強烈的大眾氣息,商業建筑外觀設計的大眾化成為必然。大眾化使得商業建筑外觀設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展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和趨向。它使得商業建筑設計從少數社會精英的手里一步一步向大眾手里轉移,廣大平民百姓以大眾的口味和喜好積極地參與到建筑設計的各個方面,使得最終建筑的設計實際上是由建筑師和大眾共同完成。大眾化在為建筑設計開辟了新領域,促進當代商業建筑向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發展的同時,顯然也對建筑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建筑師必須善于從平民大眾的口味和喜好中獲取靈感和素材。

3商業建筑的設計原則

3.1客流規劃是選擇店址的最重要的因素商業中心是消費中心,從經濟效益上講,商業中心必須滿足整個城市消費市場的要求,爭取盡可能多的顧客;從成本效益上講,要爭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利城市的各種基礎設施。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間形態是商業中心形成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3.1.1相同客流規模的不同地區,因客充的目的、速度、時間不同,對選址條件有不同差別。

3.1.2選擇店址需要調查分析街道兩側的客流量規模,選擇客流較多的街道一側。

3.1.3選擇店址要分析街道特點與客流規模的關系,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是選址的最好位置。

3.1.4對于大型的購物中心和商業街,除了被動適應客流規律之外,還可以在原有路網基礎上加以改善開發,選擇有開發前景的區域,開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統,主動地引導客流,制造客流,進而創造新的商業環境。

3.2交通狀況

城市道路交通是聯系顧客與商業設施的載體。因此,它是制約商業聚集的又一個重要因素。商業活動的經濟原則要求有盡可能大的吸引范圍,保證盡可能多的顧客方便地到達商店。因此商業設施的選址必須是交通可達性最佳的地點。在商業的追求最大貨物銷售范圍的原則下,選址應使交通費用達到最小。所以商業中心交通可達性最佳的實質是:所有購物出行者到達中心的出行時間總和最小。

3.3商業環境

選擇店址應考慮設店地點附近的商店的規模和數量,如果在同一地區內已有過多的同行業商店,勢必影響商店的經營效果,此為趨異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顧客希望就近廣泛地比較選擇商品,以及希望一次購足所需的商品,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趨勢,相鄰而廟,此為趨同性。一般來說,比較專一的商品,顧客希望有廣泛的比較和選擇余地,希望有集中的專門店。這種顧客以購買一類商品為目的,對商業氣氛、娛樂性、環境沒有過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并比較其質量、價格等因素。另外一此顧客,購物的范圍比較雜,也比較隨意,或完全以休閑為主要目的,當然不會去逛上面提到的結構單一的商業區,而是希望到集購物、娛樂、休閑等需要為一體的綜合商場。一般大商場就是以此為目標而設置的,盡可能豐富功能來滿足這類顧客的要求。還有一種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賴于為其他原因而來的顧客,如商業中心區的小型商店設于大型商店附近,主要經營小商品,以品種齊全而取得優勢?;蜷_辦大商場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務業,有的經營連帶消費商品的商店相互鄰攔,互為補充,便利顧客。

3.4地形特點

選擇店址還要分析地形特點,主要選擇能見度高的地點,如選擇在兩面臨街的地點能見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擴充櫥窗面積,增辟出入口以減緩擁擠,這是最好的設址地點。位于街道的入口處、公共場所的迎面處都是能見度高的地點。有的地點如位于街道的凹進部位能見度就差。

3.5城市規劃的要求

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都根據城市現狀和發展要求對商業中心的分布、商業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規定,商業建筑的選址應該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服從城市總體發展的需要。

4結論

商業建筑不僅僅是建筑師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載體,也是滿足商業地產項目需求的手段。成功的商業地產項目既是一個具有鮮明文化內涵的建筑物,也對一個地區、一個時期文化藝術的濃縮,對延續歷史文脈,彰顯時代風貌,傳播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曾堅等.當代商業建筑的規劃和設計[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0.

[2]清華大學等.外國近當代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浙江綠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猜你喜歡
商業建筑內涵原則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則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關于商業建筑設計要點的研究
淺談基于商圈理論的商業建筑設計
探討商業建筑中暖通空調通風設計
有理數的數學內涵
商業建筑中庭空間綠色設計
木木相冊
惹人喜愛的原則(二)
惹人喜愛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