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

2021-12-30 21:51
科學咨詢 2021年40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思政交流

張 冬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肇慶 526100)

受辦學規模等因素的影響,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受到更多因素制約,管理質量有限。在信息化時代中,互聯網逐步融入高校教學中,滲透在高校師生的教學學習及生活中?;ヂ摼W不僅為學生管理帶來了機遇,讓高校能借助不同信息平臺完成學生管理,同時也為學生管理帶來了挑戰,加大了學生思想管理的難度。因此高校應基于時代特色、學生特征做好學生管理創新,以此提高學生管理質量,為高校教育事業的進行打好基礎。

一、互聯網為高校學生帶來的影響

(一)正面影響

首先,在網絡環境中,學生可在網絡平臺中自由發表個人見解和觀點,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進行便捷的信息交流[1]。而該類交流方式和傳統方式相比更為便利,已經是更多高校學生的生活學習平臺。其次,在互聯網中,信息更新及傳播的速度較快,學生可利用網絡在最短時間中掌握國內外、各領域內的不同信息資源,而當遇見陌生知識時,也能通過網絡搜索、線上教育等形式及時學習,這為學生提供了增長知識的條件。最后,互聯網作為傳播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靈活多樣的信息資源形式,讓專業知識也能更富趣味和生動性,進而發展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培養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二)負面影響

首先,網絡環境下的社交交流雖然更為便利,但網絡社交改變了以往見面交流的傳統形式,學生和外界的交流僅需借助信息數據完成,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與人間的情感交流頻率,在長期影響下,不利于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等的培養。其次,互聯網中的信息類型多,不良信息混雜,對高校學生而言,他們是非辨別力偏低,社會經驗少,在復雜的互聯網環境下,雖能學習更多知識,但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印象,進而培養錯誤價值觀和人生觀。最后,網絡學習模式雖更為便利和趣味,但相對而言,網絡學習存在知識碎片化的明顯特征,過多利用網絡途徑進行學習,不利于學生系統知識框架的構建,同時也因師生交流及生生交流不足的因素影響,無法保障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體驗。

二、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管理特色

(一)管理方式多樣化

在廣大高校中,以往的學生管理存在手段單一的問題,部分高校也采取強制管理的方式,無法保障管理效果,也易引發學生的不滿反感[2]。在網絡環境下,高??衫镁W絡管理平臺,用互聯網對學生學習等狀況進行掌握,及時找出其中的問題。在全新形勢下,高校也應了解網絡及學生間的關系,利用校園網解決學生管理問題,達成網絡教育的目標。

(二)管理過程復雜化

在現階段中,更多高校完成了校園網絡的構建,但也因此導致學生管理的環節變多,讓管理過程更為復雜。在網絡虛擬環境中,高校學生的情感、身份等也不斷虛擬化,因此高校無法對學生真實狀況準確掌握,導致管理措施有效性、準確性不足。最后,網絡學生管理需要高校深入網絡,但網絡環境虛擬性高,管理者無法在龐大網絡體系中對不利影響因素進行有效剔除,該項工作的難度較大。

(三)管理層次多元化

在以往的學生管理中,高校運用由上至下的傳統管理模式。而在互聯網時代下,學生生活學習和虛擬網絡世界的關聯較大,使其改變了生活及學習方式,同時讓學生管理也更為多元化。因此在現階段中,高校不僅應管理學生校園學習及生活,還應管理學生網絡學習及生活,導致學生管理層次逐步多元化。此外,在學生管理中,高校還應從精神管理、物質管理的雙重角度出發,以此保障學生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管理創新

(一)重視網絡文化建設

在學生管理中,高校應重視網絡文化建設,根據學生管理需求、學生發展需要,明確網絡文化建設的正確主題,并對學生網絡生活不斷豐富,避免學生出現沉迷網絡等問題[3]。例如高??稍O計“新時代的愛國主義”等探究主題,鼓勵學生通過不同途徑進行交流,而高校應收集好學生交流信息,以此對學生思想動態及時準確的掌握。為豐富學生網絡生活,高??衫镁€上征文比賽,借助激勵制度,促使校園網絡文化得到豐富,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更好平臺。高校應構建和諧校園網絡環境,以此為學生提供互相交流及學習的條件,促使學生團隊合作等能力得到培養,引導學生發展優秀人格。

(二)構建網絡教育平臺

在高校學生管理中,思政教育是一項重要工作,它影響著學生思想動態的變化,影響學生道德觀、價值觀及人生觀的形成[4]。在以往的思政教育中,高校設置了思政理論課程,并將更多時間投入在團隊活動的開展中,引導學生系統性的學習,促使學生樹立正確政治信仰,培養正確價值觀及人生觀。而在新時期中,高校應利用互聯網教育平臺的搭建,借助校園網站、微信公眾平臺等網絡平臺,展示思政教育的不同內容,如校園思政實踐活動視頻、思政教育理論、校園思政建設等內容,讓線上思政教育得到落實,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促使學生提升思想政治覺悟。

對新時期高校學生而言,互聯網對學生本身有著更大影響,且互聯網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因此為保障教育教學工作貼合學生需要,高校教師可借助互聯網平臺,以講故事、樹榜樣等手段,讓主流思想得到宣傳,并在線上平臺組織對應的思政教育活動,為學生拓展學習思政的便利途徑。在線上教育平臺的構建下,互聯網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功能作用也能得到有效發揮,高校也可借此完成現代化、系統性的教學及管理,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充分提升。

(三)引導學生自我管理

在網絡環境中,學生和網絡世界的聯系較為緊密,因此為做好學生管理,培養學生正確行為習慣和價值觀,高校應勇于創新,以引導學生自我管理的方式,促使學生培養自我管理的習慣意識,進而使其在日常的學習及生活中,能學會鑒別網絡不良信息,避免被錯誤價值觀所影響。在學生自我管理中,高校應立足培養全面發展、高素質學生的目的,以此設計合理的學生管理目標,利用高校的正確引導,促使學生提高自我管理積極性及主動性,以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自我整合,在制度管理影響下,完成自主分析及評價。[4]

在學生管理中,學生自我管理的地位明顯,它是真正影響學生管理效果的因素。而在廣大高校中,學生因社會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其行為自控能力、識別能力等較差。針對這一問題,在現階段中,高校應協助學生達成自我管理目標,不斷完善其能力及觀念,重視學生內在精神、自我修養的培養,以講座、辯論賽等形式完成學生教育,促使學生滿足自我發展需要及社會人才需求。

(四)利用網絡互相交流

在廣大高校中,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需要高校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對人文情懷不斷融入,促使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凸顯。在管理工作中強調人本思想,才能提高學生對管理工作的認可度和接受程度,促使其完成自我管理,讓共同發展、相互協調的目標得到實現。而為達到上述目標,高校應在管理工作中積極進行師生交流,主動承擔應承擔的責任,協助學生解決不同問題。在互聯網環境中,網絡成為了學生交流溝通的便利平臺,網絡的虛擬性能提高學生自我表達積極性,對個人情緒主動表達。因此高校在學生管理時,也應對網絡媒介靈活利用,對學生及時關注,把握學生的真實思想特點,以此針對性地引導學生。例如高校教師可利用微信、QQ等平臺進行師生交流,通過網絡問卷等形式,做好學生調查工作,以線上形式避免學生因內向等因素拒絕交流的問題,利用互聯網的虛擬性、便利性,為學生構建樂于交流和表達的平臺,逐步促使學生管理工作提高有效性,讓學生發展及學習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五)學生管理者的改變

在各高校中,要創新學生管理工作,各管理人員應主動學習,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促使個人提高學生管理及創新的能力。首先,高??啥ㄆ诮M織針對網絡教育、學生管理的學習會議,引導各教師熟悉掌握現階段學生使用廣泛的線上平臺,并提出以線上平臺和手段完成學生管理、線上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此工作影響下,各教師能逐步改變傳統的學生管理理念,在學生管理中積極嘗試新方法的應用,為學生管理的創新提供環境。其次,在網絡時代下,思政教育、德育教育是高校學生管理的重點,高校應不斷培養教師信息化教學及管理的能力,構建高質量的思政德育教師隊伍,促使思政教育、德育教育不斷突破模式限制,使其沖破傳統教學法的束縛,適應新時期學生的發展需要。最后,高校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偏低,社會經驗不足,在學習及生活中易受不良信息所影響,因此高校教師應不斷提高個人是非辨別能力,以此保障在學生管理中能站在客觀、正確的角度,引導學生正確分析社會輿論、應對網絡誘惑,促使學生發展正確價值觀及人生觀,保障學生管理效果。

(六)優化班級管理模式

在網絡環境中,線上平臺是學生了解不同信息、了解社會的重要媒介。當下高校學生具備使用社交平臺的能力,能通過線上平臺完成信息知識的搜集和學習,但網絡世界中的信息復雜,金玉及糟粕并存,負面信息會使學生健康發展的空間受到影響。尤其在智能時代中,智能設備的普及、社交平臺的流行,讓大量信息出現在了學生面前,為其帶來娛樂學習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隱患。為應對這一狀況,高校教師應基于德育教學、媒體發展狀況,統一現階段教學思想,堅持全程育人、全體育人的理念,對班級管理的深度進一步加強,讓班級發展的空間得到提升。

為滿足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為其發展及學習構建堅實基礎,高校教師應對不同網絡資源積極運用,促使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多元性得到提升。在信息化時代中,各高校應借助豐富的網絡信息平臺,為教師拓展班級管理平臺,為學生拓展德育學習渠道,讓學生思想教育趨于隨時性和日常性。此外,高校教師應利用關于德育、環保等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學習項目,讓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讓學生在親手操作和體驗中培養正確行為意識,以此提高高校的思政教育水準,協助教師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

四、結束語

結合以上,在信息化時代中,以往的學生管理模式不斷落后,需要高?;跁r代特點、學生特點做好創新,讓學生管理充分發揮功能作用。在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時,高校應以網絡環境為前提,全面分析現階段網絡對學生的正面、負面影響,在此基礎上,對互聯網優勢靈活利用,使其融入學生管理的方方面面中,提高學生管理便利性和全面性。高校應重視網絡環境下的學生自我管理,提高其行為自控、是非辨別等能力,以此避免不良信息對學生思想行為價值觀等帶來負面影響,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思政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思政課“需求側”
郵學保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綜合保險簡介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