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課程思政建設
——教師的定位與認知,關鍵在于人

2021-12-30 21:51洪國慧董安定徐梅梅
科學咨詢 2021年40期
關鍵詞:思政課程建設

洪國慧 董安定 徐梅梅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 江蘇鹽城 224000)

五彩斑斕、炫耀奪目用來形容如今的教育現狀一點都不為過,信息化教學、云課堂慕課、微課比賽、微課程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三教改革、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課程思政建設,作為一個一線教師,從事一線教育26年,深刻能感覺到用心與達成度之間的隱形縫隙,這一切的根源,終究是在人。

一、認知是起源,思維是引領

事件的產生存在著多個方面,從制定者角度而言,出發初心不言而喻,教育教師要明白職責、教育學生讓他們明白正確的運行方式,并竭盡全力去幫助學生接受知識,將教師的全部心血內化為更高效便捷的傳輸知識點,期望通過對散點的孕育最終成為回饋社會的動力。

作為一個不宜發聲的存在,我自是非常清楚問題的根結在哪,一直到課程思政的提出,高職的課程思政項目開展的較本科要遲,第一次聽到這個提法,深刻地感受到正確,雖然也明白,或許又將再一次浮于表面也未可知,但是終究是要踏出這一步,起碼,這一步的初心,從最上層的設計理念而言,是沒有問題的。[1]

教育首先要解決的是人的問題,這個人,不僅僅是學生,也包括了教師的認知。無數次聽到教師的抱怨,在每一個新的知識點(姑且用這個詞,因為找不到更加貼切的詞匯)下發的時候,更多的是抵觸——又來了、為了改革而改革、就是折騰教師等等不一而足。試想,抱著抵觸的心態,如何能做好一個事業,如果從內心都是排斥,形還能入木三分嗎?

作為一個老教師,在每一個新的政策方案引領到來的時候,通常是先上知網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去體會制定者的初衷和用心,以探究正面指導思想為目標,購買相關的書籍、關注相應的公眾號文章,以出發點設計思路、到個性的制作感悟,最終匯聚到名家的書作來內化其正面的積極因素,而后將內化的精神變成自身的行動指導思想,[2]思維是一切行動的最好引領,抗拒下的行動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所以很難持久,且會嚴重影響你的幸福感。

以這樣的心態,積極向上、正確應對,面對每一次課堂四五十分鐘的,依舊是效果寥寥,這所有的一切,歸根結底依舊是:教育的本質是面對人,再好的刀具對一個完全不懂廚藝的人而言,也只是一個擺設,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所以——課程思政,一個正確的方式指引,其真實尷尬的境遇,文章上恐怕是永遠難以窺見真容,原因不敘。

二、對象是學生,本質在于人,關于虛空的正確應對解讀

教育的本質最終是面向學生,需要通過教育學生,最終將知識和技能傳承孕育,激發新的動力去回饋到社會生活建設的方方面面。[3]

教育的改革,無論是教學方法改革、現代信息化技術應用、實訓器材建設、產教融合培育機制、更接地氣的教材教程建設,這所有的目標均歸結到如何提升教育質量,立德樹人德為先,人為本。離開人的認同感談教育,就好比天花亂墜精彩紛呈的劇作展現給一個不認識的人,你需要他起來對你說什么?所以解決問題的根本從來都是人的問題、人的認知問題、價值觀引領問題。

有人說思政為空,好像意思是又一次是空談,其實這話在某種程度上以他的生活經驗而言是對的,因為中間的執行層很多人自身認為的就是空,到了下層這還怎么能不空?喜歡跨越執行層去看問題,不需要所有的層面都認真仔細的去研究,有些人或事就該忽略,對于這一點,常常會提到:針對某些人,你就該選擇忽略,比如你一直探究廁所里有什么,這是不是你應該探索的范疇,如果你從事相關廁所保潔類工作那不談——你盡管探索,如果你不是,你想從那里探究出來什么?你以為那里會有什么?你找到你想要的東西以后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么?與其把時間都用在這個尋錯的事件上,用在你該去的地方有多好?曾經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一個老師送了一本書給學生,對學生說:你要認真看啊。過了一段時間,老師問學生書看的感想如何,學生說看完了,不過里面有好幾個地方有錯字,我都給他標注出來了。方向、方向、方向很重要,你看書的時候,關注點如果就在錯字上,或者你覺得最值得說的就是錯字?如果換一個方式:書我看完了,書的主題思想是——我寫了一點我的感悟,請老師斧正。同時書里有幾個小的勘誤瑕疵,我也一并標注出來了。這又如何得分?

所以,所謂的虛空、或者說不虛空,是你認為的空就是空,你認為的不空就是不空,這一點上,更多的警示應該是給我們的同行,而不是學生。如果教師的思想回不到正確引領的道路上,指引者都有問題,結果又能指向何方?當然高素質的行為個體具有極強的糾偏能力,但這樣的高素質個體,在高職教育中真的是鳳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

教育面對現在的現狀,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談到解決方案的時候,就開始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便是冰凍三尺,也需要一點一滴的變革去熔化去達成,一味地退縮與畏懼,那現狀該如何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這句話真的只能寫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嗎?顯然,我們的指引者不是這樣想的,一線的教師也還有大量的工匠精神的存在。

人生而為人,與動物的最大的區別是思維。餓了就吃、渴了喝水,本能與內化的行為指引之間存在著一個最根本的東西,就是思維的轉換與引領,所以,課程思政,這不僅僅是教育學生的事情,首先是教育教師的事情,事物都有多面性,你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該承擔這個職業背后賦予的社會定位和需求。

三、落地為實、知行合一、設計為本

從根本上解決了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知后,課程思政建設才開始有了意義,下面就來談一點關于課程思政建設的制作體會與感悟。

本人所教授的課程是醫學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醫用X線機的應用與維護。拋開個體課程的個性不談,從整體上梳理一下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環節。

課程思政微課程建設是需要分層級的。從大的方面講解專業職業崗位工作內涵以及素質需求,梳理自身課程的設計思路、章節目錄,這很重要,磨刀不誤砍柴工,認清方向和正確定位比糊里糊涂的開始一段旅行——對前方遭遇一無所知,兩者的風險和心理認同感是有著天差地別的區別。所以在課程思政微課程建設中,首先設置了兩個大的引領性的思政微課,目的是帶領學生告知他們即將下來將要面對的是什么、對未來的作用是什么、需要達成怎樣的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素質目標在不同的行業中絕大部分是通用的,技能目標因崗位不同會有很大的不同,但前者是引領,擁有了前者,其實后者的能力是可以整體遷移復制的(這樣說都不為過)。離開了前者素質目標的支撐,后者永遠也只能是一個工,成不了一個匠,且會隨著時代變化面臨被淘汰的風險,他的技能是死的,無法遷移復制可持續發展。

在明確了課程目標后,構建課程制作目錄,這一點需要與實踐工作崗位做對接,以職業崗位工作經歷為指引,才能更好地貼近社會發展的需求來培養職業技能。按照崗位實際所需,以夠用為原則(技能上是如此——重實踐優于重理論,并非是理論不重要,但是針對很多人,他不思考,要理論又有何用)。將課程梳理成一個目錄制作,這是第二個層級建設的目標,通過課程目錄梳理,可以考察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與社會實際工作崗位的對接能力的高低,本思政微課程課程目錄梳理得到了行業一線三十余年從業資深工程師的指引,實踐教材也是由其親手執筆完成編撰。第三層級建設為知識點微課程建設。如何能將知識點與課程思政相融合,即所謂的充分挖掘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這一點是考核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思想政治建設能力。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政元素與素質目標相融合,使知識與素養不違和,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更甚于對學生,言傳身教,首先教育的應該是教師自身。

講臺與網絡呈現兩者之間還有著很大的差別,依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走天下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針對時代的變化,在講臺的面對面的傳授中,個人的語言力量和沖擊力會得到更好的發揮,具有更大的展示空間,這一點上我個人的感受是多開設一些公開課以供師生選擇,名家講堂依舊永遠是一票難求的?;貧w到主題上)課程思政微課程建設,這是要作為系列課程在網絡上加以呈現,配合以其它的教學手段如測試、資源、調研、互動等板塊進行的教學行為。這對于每一個教師都是一種考驗——信息化制作能力、思政融合能力、符合學習規律的設計能力等。

四、結束語

在考核方式上,在知識技能達成度的考核基礎上,兼顧一些開放式命題的論辯答疑,隨著信息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移動式學習情境越發深入一線,微課程作為最基本的移動學習素材,思政內容孕育其中并起著引導性作用,它必將與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形成高水平職業教育的主要兩條指導線,身在其中的每一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概莫能外,無論出于只是技能的教育需求還是自身的事業發展需求,都需要正確認知、積極應對現時段下課程思政微課程建設,全面落實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猜你喜歡
思政課程建設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