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教學法在中職學前衛生學的應用研究

2021-12-30 21:51
科學咨詢 2021年40期
關鍵詞:衛生學學習動機教學活動

白 雪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石家莊 050000)

學前教育衛生學是一門研究學前兒童發展特點以及保護和促進幼兒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學科,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必修課程。對于該門課程的學習效果將會直接影響幼兒教師未來工作效果。但是在進行該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如教學方法、手段與該專業不匹配,根據研究表明大多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法手段為主;[1]學生對于本門課程認知也存在一定偏差,認為該門課程并不重要,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性并不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本門課程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本門課程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些問題,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學前衛生學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并提高對知識運用能力。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述

(一)情境教學法的含義

1.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這一概念最早由布朗等情境認知專家提出,首次對情境教學賦予了新的內涵。隨著不斷地研究深入對情境教學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雖然出發角度不同,認識不同,但是都強調情與境。文章認為情境教學法是指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個實在的或者仿真的情形,通過學生親身經歷學習實踐與教師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具有較強的“真實性、開放性和趣味性”等特點。[2]情境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系統化的知識并能夠將知識在情境中進行遷移具有重要作用。

2.情境教學與情景教學

提到情境教學就不得不提情景教學這一概念,這兩個概念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根本內涵卻是有所不同,通過兩者概念的辨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情境教學的內涵。姜大源指出情景與情境處于兩個維度,一個是共同的維度“情”,另一個則是不同的維度“景與境”。[3]從其內涵上講,情境要比情景復雜得多,情景更多地強調背景與產生條件,而情境除此之外還強調產生的過程。也就是說情景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而情境則是動態的過程。因此,情景也就更加強調環境與氛圍的創設,能夠對學生起到觸景生情的作用,而情境則除了周圍的氛圍與環境之外,更強調學生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能夠形成新的認識與理解,起到“身臨其境”的作用。對于情景教學適用于入門的、基礎的教學活動,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情境教學則適用于漸進地、深入地學習,強調通過物化的或者仿真的情境對學生的動機激勵,幫助學生形成自覺的學習態勢。[3]因此作為教師要能夠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二)情境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1.心理學基礎

人的認知過程是指對外界信息的選擇和加工的過程,這一過程主要包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學活動作為人的一種認識活動便會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非智力因素包含興趣、需要、動機、情緒情感等因素,其中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緒狀態下人的思維也會敏捷、善于創造,情緒會影響人的學習活動。課堂上的情緒由好奇、愉快、興趣、焦慮等因素組成,必須通過合理調整這些情緒才能夠對教學過程中間學生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4]這便也是進行情境教學的心理學基礎。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強調知識是動態的發展過程,知識是在新情境下生成新的理解的過程,并且學生都是積極主動的建構者,運用自身的已有經驗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對知識生成新的理解。因此建構主義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調將為學習者創設良好的情境,并且促進學習情境與實際情境相結合。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提出有相應的三種教學方式: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情境教學)、隨機式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

3.情境認知理論

知識具有情境性,知識是處在特定情境中并在行為過程中得到進步和發展的。情境認知理論情調應為學習者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與實踐場景,使學生在情境中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研究,并能夠進行社會實踐。同時情境認知理論還強調互動與合作。在創設的學習環境與實踐環境中師生應是平等民主的關系,通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促進雙方的互動與交流。

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優勢

情境教學法在學前衛生學教學活動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對學前衛生學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其意義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學生的學前衛生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學前衛生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主要是以講授知識為主,忽視學生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而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生動有趣較為真實的情境,一方面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有效地掌握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情境的創設也能夠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促進學生知識的應用與遷移,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強化學生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能夠激發、維持與促進學生學習活動的一種動力系統。只有當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才能夠更好地被激發,同時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也有助于提升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注重對于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而情境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就可以更好地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滿足學生的專業需求,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5]。教師通過情境的創設能夠將枯燥的書本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學習情境,避免學生對于學前衛生學學習的陌生感,同時情境教學法的情境與學生的知識能力相互匹配,這便避免了教學情境超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接受范圍,避免了學生因為知識難度過大而失去學習的興趣。[6]

(三)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更多地強調自身的權威性,而忽視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我們也深深地感受到:歡快活潑的課堂氣氛是取得優良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7]而情境教學法在學前衛生學教學活動的運用,能夠改變其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以學習目標為導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愿意學,認真學,并能夠學以致用。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更為有效地掌握學前兒童發展特點與學前兒童安全保健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情境教學法在學前衛生學教學中的應用啟示

(一)情境創設類型多元化、形式多元化

因材施教是我們進行教學活動所要遵守的重要教育理念與教育原則,因此在進行學前衛生學的教學活動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樣的,在創設情境過程中也要因材施教,創設情境類型多元化、情境呈現形式多元化。在學前衛生教學活動常見的情境類型有以下幾種:

1.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注重理論與生活實際的有機聯系,在對學生認知經驗分析的基礎上,創設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關聯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8]開展學前衛生學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與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在講授幼兒常見的疾病與保健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先從自身出發思考在冬春冷暖交替的季節,我們容易生哪些病,如何保護自己,那么對于幼兒來說又有哪些常見疾病。通過從學生自身實際出發,逐步過渡到幼兒,能夠降低學生對于學前衛生學知識的陌生感,便于學習相關知識。

2.角色扮演情境

角色扮演是指請學生通過扮演一個角色,按照角色的要求表現自己的行為。通過角色扮演,嘗試體驗不同的角色,獲得相應的角色知識。如在學習面對突發情況教師應做的應急處理措施的這一學習過程中,就可以創設角色表演的情境,請一位同學扮演幼兒教師,一位同學扮演在戶外活動中受傷的小朋友,通過兩位學生的角色表演既能夠幫助吸引學習的興趣,化抽象的知識為具體生動的情境,幫助同學掌握系統的急救知識,又能夠進一步地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表演技能。

3.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們進行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給學生提供材料,讓學生自主學習。[9]在學前衛生學的課堂中,教師抓住時機拋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識,掌握知識。例如在學習幼兒身體保健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如幼兒肥胖、幼兒弱視、近視等,通過這些現象引導學生思考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有哪些;又該如何對進行合理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正是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掌握知識,提高職業能力。

4.糾錯情境

糾錯情境強調利用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進行再認知。學生在學習學前衛生學知識中可以通過發現幼兒保健知識中的錯誤示范,從而達到掌握正確保健知識的目的。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案例出示相應的保健知識,請同學們發現觀察其錯誤之處,并探討研究正確做法。通過此情境的設置能夠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幫助學生再次鞏固知識,同時對于一些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也能夠幫助同學們正確辨析。

(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要與教學目標、教育內容相一致

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以目標、內容為依據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設置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從而使教學內容與情境相匹配。同時還需注意情境的創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控制教學情境的難度,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學習材料的選擇也應與學生的已有經驗相匹配,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三)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要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良好教學活動的開展也絕不僅僅是某一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能夠使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也應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其他合適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方式多樣化,更好地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如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就可以結合案例分析法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如這樣一個案例:3歲的樂樂剛上幼兒園,但是樂樂進入幼兒園之后總是不愿意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總是自己一個人呆著,媽媽送她上幼兒園的時候總是哭鬧……請同學們結合案例思考樂樂這種表現屬于什么現象?導致樂樂出現這些行為的原因有哪些?該如何幫助家長幫助樂樂呢?通過這樣一個案例結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學前衛生學常見的教學方法還有游戲法、任務驅動法、直觀教學法等。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情境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的相結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四)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關鍵是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而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離不開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教師作為學習過程中教的主體,其主導作用的發揮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首先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寬松的愉悅的學習氛圍與環境,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學習中體會快樂。因此,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要注重自身主導作用的發揮。這就要求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觀察了解學生的實際行為和表現,根據學生的行為表現,及時調控教學計劃,合理的組織、管理教學活動。除此之外,教師還需具備扎實的學前衛生學理論知識和,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同時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能夠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經驗開展活動。了解情境包含的豐富的學科知識、相關學科的要素并能甄別和選擇具有趣味性、參與性和滲透性的教學環境。[9]

四、結束語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對于中職學前衛生學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降低學生學習學前衛生學知識的難度,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創設合理化、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利用多種教學方式促進情境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自身主導作用的發揮,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促進學前衛生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猜你喜歡
衛生學學習動機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踐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導師制——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專業導師制的實踐與探索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關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思考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Endogenous motion of liver correlates to the severity of portal hypertension
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
如何激發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學前衛生學分層教學效果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