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2021-12-31 12:33趙軍良
科學咨詢 2021年5期
關鍵詞:欣賞課美術作品美術

趙軍良

(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靈口中學 陜西商洛 726100)

美術課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身有著特殊的教育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一門專業課。在美術課堂中學習美術的專業技能有助于提升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專業的美術欣賞課程教學是美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在開闊學生眼界的同時,能夠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對美的欣賞有更深入的認知和了解。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認知能力比較強,此階段是培養審美意識和能力的關鍵時期,在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主動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以學生的興趣為依據,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培養初中生審美能力的必要性

(一)可以有效開闊學生視野,更好地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

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有效開展,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還能使學生欣賞到更多的美術作品,能極大地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獲得很多正能量。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藝術的廣闊,更能激發學生對創作者的探索欲,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想要了解創作者的人生經歷,通過對優秀美術作品的欣賞,讓自己的思想情操得到充分的陶冶。初中美術欣賞課程的開展,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對美的認知,通過學習和借鑒,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對美好事物的認知,激發自身的藝術涵養,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美術這一學科經歷了上千年的沉淀,有著豐厚的底蘊,美術作品的種類非常豐富,可以開闊學生的想象空間,經過對古典作品的欣賞,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古典文化的氣息,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有效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一些美術名家創作出的藝術作品經歷過時間的沉淀及磨練,優秀的美術作品被創作者賦予了更多的情感,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因此,初中美術欣賞課的開展,教師應科學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仔細欣賞與揣摩,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創作奠定基礎。教師在開展美術欣賞課時,要科學引導學生認真欣賞古今作品,這也是開展學生審美教育的有效途徑,更有助于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

(三)教師適當引導,有效提升學生對美的感知力

美術作品能給人呈現一種靜態的美,欣賞一些優秀的作品,不僅能滿足學生的視覺感受,學生還能深刻體會美術藝術的美,可加強學生對色彩的感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構圖與線條的知識。大多數人通過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夠產生或喜或悲的思想情緒,充分實現與創作者產生情感上的交流。在日常美術欣賞課的開展中,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色彩情感方面的細節,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對美的感知[1]。

二、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教師要充分準備課堂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

在初中美術欣賞課中,教師是美術課程的設計者與引領者,應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開展美術欣賞活動。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合理地進行備課,明確教學目標、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保障美術欣賞課程高質量進行。在美術欣賞課程中,教師要準確地傳遞信息給學生,以高效實現美術教學目標。因此,在美術欣賞課堂中,教師要科學引導學生,充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時完善學生學習美術的不足之處。美術作品的種類多種多樣,表現形式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科學制定教學方案,積極為學生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美術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師要給予學生相對寬松、自由的時間,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教師也要參與到學生的互動中,及時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例如,在美術欣賞課堂中,學生對某一美術作品較為感興趣,教師可以及時詳細地為學生講解相關內容,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學生想要詳細了解某一作品的信息情況,就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師要優化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初中美術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式”教學形式下,教師多以圖片為教學依托,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教師再加以講解,完成教學內容。但這樣單一的教學形式比較枯燥、乏味,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阻礙美術課堂的高效開展。這就要求教師優化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形式,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好課前功課,自由搜集相關資料,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會對教材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學生若能帶著問題完成一節美術欣賞課,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學習《珍愛國寶——秦始皇陵兵馬俑》這一內容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搜集關于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相關資料,使學生了解更多知識。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科學合理地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搜集有關兵馬俑的作品,其他小組可以提出問題,大家相互討論、相互進步,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兵馬俑的藝術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

(三)教師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美術作品背景,提高人文修養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要結合創作者的時代背景,這樣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更好地提高美術修養。初中學生具備一定的美術常識與美術理論,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引導其充分感受藝術的魅力。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美術作品鑒賞時要充分結合創作者的年代背景、創作的源泉與情感上的波動,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受美術作品的魅力,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創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組織學生欣賞羅中立的油畫作品《父親》時,此作品展現淳樸父親的形象,超寫實的表現手法更能增強學生的視覺感受。然后教師詳細講解美術作品的精髓,從專業的角度為學生詳細介紹美術作品的宏偉構圖,讓學生深刻體會感情真摯、純樸憨厚的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在這一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美術作品的背景,使學生充分了解創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通過父親這幅作品的欣賞,使學生樹立起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崇敬和贊譽,從而促進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愛[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要提高欣賞教學質量,不斷創新和融入新的教學方法,以欣賞優秀的藝術品為基礎,積極開展繪畫課與手工課,以創新的思想優化教育內容。美術欣賞教學是以學生對所學的美術知識進行理解和升華為目的,優秀的美術作品會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在欣賞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深入了解不同年齡段學生對美術的認知與感受,不斷調動學生上美術欣賞課的積極性,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從而為學生欣賞美、體驗美和創造美提供更加寬廣的平臺。

猜你喜歡
欣賞課美術作品美術
淺探高中音樂欣賞課的重要性
從備課角度看初中美術欣賞課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美術篇
音樂教學應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由一堂戲曲欣賞課所想到的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臺灣當代美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