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研究

2021-12-31 21:13秦嶺
考試周刊 2021年89期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高中生物策略

摘 要:在社會不斷進步的進程中,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無論是教育界還是社會都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開展教育的重要意義。高中生物教學基于基礎知識,又引入了更多具有專業性的內容。高中階段由于高考壓力的影響,學生需要對知識內容加深理解,重視教學的生活化。文章以高中生物為研究對象,進一步分析提高生活化的策略,促進生物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策略

一、引言

在高中教學中生物學是一門重要的課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外,在教學體系的改革進程中,高中生物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出來,并要求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然而,在實際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由于教學方式的不合理,學生對生物學缺乏興趣與積極性,學習效率不高等。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生物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改進課堂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而生活化教學方式正好可以滿足這一教學需求,在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下,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首先,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開展高中生物教學,不僅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入先進教學理念,還能夠實現課堂教學的創新,增加課堂活躍度,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生活學習中,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獲取有價值的知識內容。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熱情,集中注意力,培養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提升,還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實現高效生物教學課堂開展。其次,生活化教學模式主要是在課堂教學中挖掘生活中的相關內容,基于現實生活開展生物教學,將生活中的生物知識融入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打破學生的陌生感,使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同時還有利于增強知識內容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再次,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中,探索生物學的奧秘,真正感受自然生命的形成,從而使學生形成對生命尊重、敬畏的意識。最后,教師可以采用更加生活化的語言為學生講解生物內容,列舉生活中的相關事例,通過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有所增加,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物學內容,促進教師生物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高中生物生活化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非專業術語使用頻率較高

與其他學科相比,生物科目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教材內容中涉及大量的專業術語。對于高中生而言第一次學習高中生物,想要掌握專業術語具有較大難度。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會采用非專業術語對學生講解專業名詞或生物學內容,希望可以采用更加易懂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久而久之,非專業術語使用次數的增加,使學生在面對專業術語時會存在畏懼心理,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內容,同時,對舊知識內容的鞏固造成影響,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生物教學的發展。

(二)生活化教學進行不徹底

在生物教學活動的開展中,隨著教育體系改革,越來越多的生物教師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常常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然而,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具有較強的表面性,在實際生物教學中,部分教師仍以課本知識為主對學生講解生物學知識,并沒有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解決遇到的問題。另外,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性,且不會引導學生開拓思維,大膽想象,而是提前為學生規定討論方向,這一現象不僅不利于學生發現問題,同時還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除此之外,教師留給學生討論的時間較短,導致學生在討論中不能全面地了解知識內容。

(三)偏離學生經歷

部分生物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生活案例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但是對于高中生而言,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學校進行學習,社會經驗與生活經歷不足,且學生距離教師生活的年代有一定距離,所以生物教師列舉的生活案例偏離學生經歷,導致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降低,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不足。例如,教師在講解某一知識點時教師會列舉自己所熟悉的動植物,但對于學生而言,這些動植物并非在其了解領域,最終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一知識點。

四、高中生物課堂的生活化教學措施

(一)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相較于初中生物學科知識,高中生物難度系數更高,外加生物學科理解起來具有一定難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激發學習興趣。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激發學生熱情,為學生創造更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習環境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師教學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在采取生活化教學方式時,生物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構建情景教學,使學生更快融入學習過程中,從而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生活與生物學息息相關,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過程中,應基于現實生活引導學生發掘生活環境中的生物內容,并鼓勵學生進行分享與研究。除此之外,教師可深入挖掘學生周邊的生物學內容,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選擇合理有效的生活資源,如紫色洋蔥、馬鈴薯根莖等,將這些內容引入生物實驗中,以此促進學生實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將生活化教學引入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基礎條件為優質的生活化教學內容。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活動時,要增強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更加熟悉生物學,從而感受生物學的魅力。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環境以及學習能力水平,另外,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應將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進行充分融合,以現實生活為中心開展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將課本中的案例用學生經歷或生活故事所代替,以此增加教學內容的生活性。例如,教師在講解“基因的表達”時,首先教師為學生講解蛋白質的含義,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生活中所見到的蛋白質,并提問蛋白質的作用,進一步引出蛋白質形成的過程。通過這一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基因含義以及蛋白質的構成,采用生活案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課外實踐活動對學生理解知識內容以及全面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開展教學活動的目的不僅是幫助學生豐富知識積累,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靈活使用所學知識,而課外實踐活動正好可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同時有利于學生放松身心,緩解學習壓力,在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樹立自信心,形成成就感。例如,在“光合作用”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引入“蔬菜大棚”的案例,為學生講解其工作原理,陽光是植物生長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可以吸收水分與二氧化碳,在講解蔬菜大棚的同時融入光合作用的概念,以此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其更清楚地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四)創新生活化教學方式

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生命。在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探索各種自然生命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增強對生命概念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學習高中生物。想要提高教學效率,順利開展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生物教師就有必要創新生活化教學方式,基于日常生活為學生講解生物概念,同時整合所有的有效資源,創新生活化教學模式,將抽象的知識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轉化為學生更易理解的內容,使學生更具體、直觀地進行學習。例如,在“蛋白質生產過程”一課的講解過程中,由于生產過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僅靠課本知識和教師的講解,學生不可能第一時間掌握這一知識內容,因此,教師可開展教學活動,利用具體的生活案例幫助學生理解蛋白質生產過程,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生物結構的多樣性,從而促進學生生命意識的形成。

(五)課前引導生活化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處于主體地位,教師應明確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此同時,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最大限度地指引學生進行高效學習。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課前導學是重要的環節之一,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將生活化教學融入生物教學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增強與生物學的溝通,引起共鳴,將難點內容不易理解的問題轉變為現實生活問題,通過課前導學,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例如,在“人體內環境與穩態”一課的學習過程中,由于這一知識內容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僅讓學生通過知識概念理解內環境作用,是不現實的。因此,教師可在導學中加入生活內容,引入有關人體系統的初中內容以及生活案例,如鞋子不合腳或長時間走路時會出現水泡,這時可提問學生水泡的形成,使學生深入思考這一問題。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引入人體內環境這一知識概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進行聯系,使學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生物學知識,不僅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六)作業布置生活化,培養創新能力

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是課后作業。所以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后可以向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并增強作業的生活性,基于所學知識內容,使學生對新鮮事物產生好奇,并積極進行探索與分析,幫助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可以靈活應用所學知識,以此豐富生活經驗以及獲取創新技巧,指引學生關注生活,從現實生活中尋找創新思路,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完“植物生長素的發現”知識點后,為學生布置相關作業,讓學生探索植物生長的過程以及植物的向光性,從而幫助學生向其他領域探索,如“向溫度性”等。利用課后作業幫助學生拓展思維,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創新能力。

五、結語

將生活化教學融入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增強與學生生活環境的聯系,同時可以使學生在熟悉的學習環境中更好地掌握生物學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積極采取生活化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情景教學環境,使學生更快融入生物教學中,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另外,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將生活案例引入課前導學中,積極探索創新生活化教學模式,利用課外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增加知識積累,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生命意識以及創造性思維的提升,實現生活化教學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輝.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179-180.

[2]楊曉亮.關于高中生物新課程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6(15):169-170.

[3]陳英水,陳欣.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2017,24(9):62-64.

[4]劉亞南.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29):147.

[5]林海燕,嚴曉松.高中生物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生物教學,2017(9):25-27.

作者簡介:

秦嶺,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中學。

猜你喜歡
教學生活化高中生物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途徑分析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