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我國政府治理模式數字化趨向問題

2022-01-01 12:36黑龍江大學霍將軍
區域治理 2021年6期
關鍵詞:數字資源政府

黑龍江大學 霍將軍

隨著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能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正在逐步從工業社會邁向信息社會,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數字技術與政府治理的互動也更加頻繁,大數據技術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要求中指出:“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序共享,依法保護個人信息?!贝舜螘h表明了新時代信息技術在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我國已出臺了關于深化“互聯網+”政府服務的相關規定和文件,推進了“一網一戶一次”改革方案的實施也為數字政府的建設提供了方向引領和制度保障?;谏鲜鏊伎?,本文對我國政府數字化轉型進行研究,以期得出我國政府數字化轉型的對策建議。

一、我國政府治理模式數字化轉型的原因分析

(一)傳統政府治理模式的失靈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遷,人類社會正在逐步邁入后信息社會。后信息時代,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點燃了社會變革的“導火索”,科學技術的更迭與換代對政府的治理模式產生了較大的沖擊,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形勢,傳統公共行政的不適應性日益凸顯,政府自身、政府與社會和市場之間都存在許多問題,諸如效率低下、技術缺乏、體制陳舊等問題的頻繁出現使得傳統政府的治理模式越來越難以滿足大數據時代下電子政務、智慧政務發展的需要,傳統政府治理困境重重,成熟于工業社會時代的政府治理模式在當代日益顯示出其不適應性。首先,由于傳統政府基于科層制的組織設計下管理層級與管理環節較多、機構部門相對臃腫、行政效率較低,導致體制內政府各部門之間和體制外政府與社會的互聯互通存在障礙,在處理政務時常常會導致問題碎片化、割裂化,“信息孤島”“數據豎井”和“行政失靈”等現象頻繁出現,信息交換、信息共享和信息驅動都無法高效運作。其次,由于傳統政府基于科層制的理論邏輯下,政治參與者往往都是政府自身,社會力量的介入手段十分有限,信息共享程度不夠深入,這與多元開放的后信息時代政府治理理念也是相違背的。最后,由于傳統政府是在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下應運而生的,技術手段和治理工具相對落后,而后信息時代,大數據技術高度發達,信息海量增加,智慧政府持續開發,而傳統政府的治理技術和治理手段早已無法滿足時代發展需要,這也要求政府要主動順應時代變化,對自身進行變革。

(二)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是大勢使然

政府治理范式的選擇是一個歷史范疇,對其進行研究需要堅持時空性與社會性的有機統一。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信息社會,政府治理模式大體上經歷了從人治式的經驗治理到法治式的科學治理的重大轉變,不難發現,每一次重大技術進步在深刻改變社會成員交互模式的同時也對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第三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智能化逐漸成為時代發展的突出特征,數字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新手段,已經逐漸融入了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要義之中,依托大數據技術對傳統政府治理模式進行合理變革,深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外,近年來,數字經濟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數字民生逐漸成為社會事業的新方向,數字要素也逐漸成為國家新的競爭優勢,這些都要求政府要牢牢把握住“數字化”的發展機遇,在制度創新的同時,將技術與治理深度融合,轉變政府治理模式,深入發展與大數據時代相適應的數字政府,充分展示政府服務社會的新形式。

(三)數字政府自身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不同于傳統的政府治理模式,數字政府可以利用強大的外生技術與數據資源來強化政府的信息感知、收集、分析與處理能力,從而在整體上提高政府社會治理效能,全面提高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首先,數字政府在自身建設上更加規范化。一方面,數字政府在結構形式上互聯貫通,它彌補了以往各級政府電子政務建設中不標準、不規范的碎片化弊端。另一方面,數字政府可以突破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孤島現象,形成智聯高效、互聯互通的政務數據開放共享機制,使信息處理更加復雜方便地跨部門管理更具協作性。其次,借助海量數據采集和強大的云計算、智能處理和分析能力,政府整合、調動和配置資源的能力將大大提高,公眾獲取相關信息,享受公共服務的體驗感也將變得更加美好。比如在便民服務方面,由于數字政府推崇的是一站式的服務,精簡了公民辦理業務的流程,將會給公眾帶來最直接的體驗。最后,數字政府擁有更強大的監督能力。海量的數據存儲猶如一個巨大的“信息庫”,通過借助大數據精細化的查找、分析、計算,可以對一個人的行動軌跡進行追蹤。各大網絡平臺也將會對違法違紀行為進行實時跟蹤監控,使權利尋租和貪污腐敗等灰色暗影無處藏身。

二、我國政府治理模式數字化轉型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數字政府建設的頂層設計

數字政府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中央必須統籌兼顧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統籌兼顧各領域、各層次、各部門的需要?;诖?,中央應確定行動目標,制定規劃和建設路徑,分步、逐級解決問題,提高建設效率,降低風險和成本,加強對數據資源的戰略引導。要全面審視要素、結構和過程,構建自上而下、左右聯動、內外聯動、前后有序、融合分離的體制整合改革網格。綜合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推進數據的智能建設,為政府科學決策、精準治理、高效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二)重塑政府的組織結構

重塑政府組織結構,促進政府部門間的協同發展。首先要減少政府縱向部門的層級分化。要通過向下分權、授權、賦權,減少管理層級與管理環節,加強各級政府政務之間的互聯互通,促使公共組織體系從金字塔組織結構走向扁平化結構,扭轉數據信息和處置權力過分集中于高層的窘境,使政府結構功能體系更加適應數字社會與智能社會的需要。其次要推進跨部門關聯業務的整合,提高部門之間的聯動和協同。一方面可以通過重建跨部門并聯工作流程,整合分散在多個部門的政府資源,提高行政效率,實現數據資源的系統性整合與利用,更好地為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政府構建多個部門間的合作管理、知識管理及信息共享系統,從而改變各自為政導致的政府部門之間信息流通不暢和重復建設等現象,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孤島”,整治“數據豎井現象”,實現數據資源系統性整合。

(三)加強數據的開放共享

數字政府有賴于數據的高效驅動和開放共享。首先,要促進數據在政府各部門間的融合互通。一方面,要注意消除政府部門間的利益壁壘,樹立政府各部門整體性治理理念,鼓勵政府部門主動分享數據資源,促進政務信息系統的整合共享。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數字中臺作為媒介,提升政務公共數據整合效率,加速構建數據資源共享機制。其次,要持續促進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推動政府數據有序向社會流通,打破數據割據,完善政府數據與社會數據的互通機制。一方面,通過開放數據資源能夠進一步實現數據資源價值,數據資源可以在不斷地分享和使用中實現資源增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多元主體間的資源互聯共享。最后,要完善數據共享的安全保障機制。要明確各部門間承擔數據共享的權利和義務,尤其要明確數據資源共享過程中的數據安全保障責任。

(四)深化社會力量的參與

社會組織參與數字政府建設是大勢所趨,要充分發揮網絡對社會資源的配置功能,支持和引導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和公共服務供給。一方面,加快推進政務新媒體發展,增強政府門戶網站與社會公眾的實時互動功能,加強政府與公眾的互通往來,提高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的響應速度。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政企合作的有效機制,充分結合政府在數字政府建設中的規劃管理優勢與企業在先進理念、資金投入、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優勢,提高數字政府的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猜你喜歡
數字資源政府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我給資源分分類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資源回收
做好綠色資源保護和開發
答數字
數字看G20
“政府信息公開”觀察
成雙成對
數字變變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