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壓傳動在萬能外圓磨床設備中應用研究

2022-01-06 12:21李雙成陳興媚
內燃機與配件 2022年1期
關鍵詞:液壓缸工作臺

李雙成 陳興媚

摘要: 在機械工程領域液壓傳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實現設備的自動化。本文通過對工程機械中萬能外圓磨床工作臺往復運動及為滿足短小零件快速磨削需要的工作臺抖動油路、工作臺手動與液動相互切換及互鎖油路、砂輪架的快速進給及退出油路、尾架頂尖的夾緊與松開油路、機床各部位潤滑及絲杠螺母副間隙的消除油路做詳盡分析;并總結萬能外圓磨床液壓傳動系統的結構特點,對于后期萬能外圓磨床液壓傳動系統的升級、改造及創新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ydraulic transmis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especially in realizing the automation of equipment. In this paper,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the worktable of the universal cylindrical grinder i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he shaking oil circuit of the workt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rapid grinding of short and small parts, the manual and hydraulic switching and interlocking oil circuit of the worktable, the rapid feed and exit oil circuit of the grinding wheel frame, the clamping and loosening oil circuit of the tailstock center The lubrication of each part of the machine tool and the elimination of the clearance of the lead screw nut pair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of universal cylindrical grinder are summarized,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upgrading,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of universal cylindrical grinder in the later stage.

關鍵詞: 萬能外圓磨床;抖動缸;砂輪;互鎖閥;啟停閥;進給閥;絲杠螺母副;快動閥;先導閥;液動式換向閥

Key words: universal cylindrical grinder;shaking cylinder;grinding wheel;interlock valve;start stop valve;feed valve;lead screw nut pair;quick acting valve;pilot valve;hydraulic directional valve

中圖分類號:TG502.32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2)01-0071-05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機械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許多手動設備逐漸被自動化設備所替代;自動化設備不僅能大幅度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更重要的是生產效率高、加工出來的零件精度也遠高于手工勞作。在工業生產中不同的設備根據其自動化程度和原理上的差異又可分為:電氣自動化、機械自動化、氣壓自動化、液壓自動化、氣液組合自動化、電液組合自動化、電氣液組合自動化等等;萬能外圓磨床即是采用了強大的電液組合來實現設備的自動化的。這不僅大幅度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和零件的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降低了零件的生產成本。對于萬能外圓磨床來說,各部分的動作主要是靠液壓傳動來驅動,因此要了解萬能外圓磨床的具體工作過程,關鍵是液壓油路的理解和掌握;但若不能夠完全了解其內部液壓油路的具體工作原理,就會給后期的使、用維護及改進設計帶來困難,鑒于此,本文通過對設備的液壓油路具體動作做詳盡描述(限于篇幅,電氣部分這里不做贅述),給后期設備的改進設計及維護保養提供幫助。

1 ?外圓磨床概述

萬能外圓磨床設備主要用于磨削回轉類零件的外圓柱面、外圓錐面或內孔表面等,其磨削精度可達1-2級,表面粗糙度為T8-T10級[1]。為實現機床的自動化和高效率化作業,要求機床能夠實現:①工作臺的往復動作,由于萬能外圓磨床對磨削精度要求較高,一般磨床的往復進給速度都不會太高,其運動速度要求控制在0.1-0.5m/min之間,能進行無級調速[1]。為便于精修砂輪,要求機床低速運轉時無爬行現象;工作臺在啟動、停止時要迅速,換向時要平穩無抖動現象以及較高的換向精度,以滿足磨削階梯軸及孔的精度要求和防止造成加工事故。②砂輪架進退要迅速,在磨削加工中,為了實現產品的高效安全生產,在裝拆工件時要求機床不僅能夠進退迅速還要有較高的平穩性,在測量工件時還要能實現高效的重復定位精度,內圓磨削時要能夠鎖住不動,保證操作安全[1]。③尾座頂尖的夾緊與松開,為了保證零件在磨削時的定位精度,機床采用液壓頂尖夾緊機構對工件進行夾緊與松開,為了保證安全,要求機床砂輪工作前頂尖先夾緊零件砂輪再進入工作,磨削完畢后二者動作則相反。④設備潤滑,機床在V型導軌副、平面導軌副及滾珠絲杠螺母副等頻繁動作的接觸處利用液壓系統進行潤滑,在保證零件磨削精度的同時也提高了機床使用壽命。

2 ?機床液壓油路工作原理

萬能外圓磨床液壓油路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該圖是整個外圓磨床實現自動化操作的核心,現分別敘述其控制動作過程如下:

2.1 工作臺往復運動回路

①工作臺右行。將開停閥右位接入系統,液動式換向閥及先導閥均處于圖1所示右端位置時,油液進入工作臺液壓缸右腔推動工作臺右行;控制油路為:

進油路:液壓泵供油→油路17→油路9→液動式換向閥右位→油路15→工作臺液壓缸右腔;回油路:工作臺液壓缸左腔油液→油路37→油路13→液動式換向閥右位→油路7→先導閥右位→油路4→開停閥右位→節流閥(b9)→油箱;此時工作臺液壓缸右行,速度由節流閥b9來調節。

②工作臺左行。當工作臺液壓缸右行至預定位置時,其上的左擋塊撥動與先導閥芯相連接的操縱桿,推動先導閥閥芯左移,工作臺開始換向;先導閥閥芯在向左移動過程中,閥芯中段右側芯錐a2將回油路閥口(油路7→油路4閥口)逐漸關小,使工作臺持續做減速制動,實現工作臺的預制動;當先導閥閥芯繼續向左移動時,將右側油路3與油路8導通,先導閥閥芯最左側環槽將油路34及油路5同時接通回油箱,控制油路被切換,此時抖動缸左側柱塞被接入油路系統中,驅使先導閥閥芯快速向左移動;其油路為:

進油路:液壓泵供油→精密過濾器→油路1→油路33→油路3→先導閥左位→油路8→油路25→抖動缸左腔;回油路:抖動缸右腔油液→油路23→油路2→油路5→先導閥左位→油箱;先導閥閥芯在抖動缸驅動杠桿的作用下快速向左移動實現閥芯快跳動作。

2.2 換向回路

當先導閥閥芯移動一段距離之后,操縱液動式換向閥的控制油路發生變換;其控制油路為:

進油路:液壓泵供油→精密過濾器→油路1→油路33→油路3→先導閥左位→油路8→油路40→油路38→單向閥(c2)→液動式換向閥右端;

回油路:液動換向閥閥芯在左移過程中經歷三次變換,實現閥芯實現第一次快跳→慢速移動→第二次快跳,驅使工作臺液壓缸換向在預制動后又經歷了迅速制動→停留→迅速反向制動三個階段;即液動式換向閥左端腔至油箱的回油路視閥芯的位置不同先后有三條線路,分別為:

①液動式換向閥閥芯第一次快跳左移回油路:液動式換向閥最左端閥腔中油液→油路10→油路5→先導閥左位→油箱。換向閥閥芯因回油通暢而迅速左移,實現閥芯的第一次快跳[2];當液動式換向閥閥芯右側閥錐(e2)逐漸快跳至關閉油路13→油路7回油口時,工作臺由預制動轉向迅速制動;第一次快跳使換向閥閥芯中部臺階左移至閥腔沉割槽處(沉割槽寬度大于臺階寬度)致使工作臺液壓缸兩腔油液互通,工作臺停止運動[3]。

當換向閥閥芯在壓力油的作用下繼續左移覆蓋油路41后,液動式換向閥閥芯第一次快跳結束,閥芯隨即轉入慢速左移;此時,閥體左腔回油路改變為:

②液動式換向閥閥芯慢速左移回油路:液動式換向閥最左端閥腔中油液→節流閥(b1)→油路10→油路5→先導閥左位→油箱;由于換向閥中間沉割槽寬度大于閥芯中部臺階寬度,因此閥芯在慢速左移的短暫時間內,工作臺液壓缸兩腔繼續保持互通,即為上述工作臺在反向前端點保持短暫停留,其停留時間由節流閥(b1)調定,調節范圍為0~5S[4]。

當換向閥閥芯在壓力油作用下左移到左側環槽將油路11與油路41連通時,使換向閥左側腔體中的油液變得暢通無阻,實現閥芯的二次快跳;此時液動式換向閥左腔回油路變換為:

③液動式換向閥閥芯第二次快跳左移回油路:液動式換向閥最左端閥腔中油液→油路11→油路41→油路10→油路5→先導閥左位→油箱;與此同時主油路被切換;工作臺迅速反向啟動向左運行;至此工作臺的整個換向過程結束;液壓缸工作臺反向(左行)啟動;主油路為:

進油路:液壓泵供油→油路17→油路9→液動式換向閥左位→油路13→油路37→工作臺液壓缸左腔;

回油路:工作臺液壓缸右腔中的油液→油路15→液動式換向閥左位→油路6→先導閥左位→油路4→開停閥右位→節流閥(b9)→油箱。

當工作臺左行至預定位置碰到右擋塊時,先導閥閥芯在杠桿的驅動下向右移動重復上述換向過程,實現工作臺的自動換向(這里限于篇幅不再贅述,讀者有興趣可自行分析)。

2.3 工作臺手動與液動互鎖

為了在工作臺上裝卸零部件方便、快捷的需要,工作臺往復運動除設置液動方式之外還設置了手動方式。如圖1所示,手動方式是由手輪、齒輪、齒條等機構組合而成。在手動與自動方式之間用互鎖缸和開停閥配合來實現二者相互切換;同時互鎖缸還可實現自動方式下工作臺在往復運行時手輪鎖止不動,有效避免了手輪旋轉傷人的危險。在實際工作中二者需要相互切換時其具體過程為:

自動方式:自動方式下工作臺液壓缸往復運動由液壓油路來控制,具體過程見前述;當開停閥右端位置接入系統時(圖1所示位置),互鎖缸無桿腔接入液壓系統,在液壓油的作用下推動互鎖缸中活塞壓縮有桿腔中彈簧驅使齒輪Z1與Z2脫開嚙合,實現手輪鎖止;圖示情況下其鎖止油路為:手輪鎖止油路:液壓泵供油→油路17→油路9→液動式換向閥右位(左位)→油路39→開停閥右位→油路12→互鎖缸無桿腔;手動方式:當開停閥左位接入系統時,互鎖缸無桿腔油液接回油箱,Z2在互鎖缸有桿腔彈簧的驅動下上移至與Z1嚙合,接入手動驅動工作臺方式;其次,當開停閥左位接入系統時,工作臺液壓缸左、右兩腔油液互通而處于浮動狀態,即實現了自動方式向手動方式的切換,當搖動手輪即可驅動工作臺左右往復運動;若要再次切換至自動方式,只需將開停閥右位接入系統即可。

2.4 砂輪架實現快速進給、退出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節省加工時間,要求砂輪在磨削開始前能夠快速靠近零部件,在裝卸和測量工件時又要求砂輪能快速退回[5];砂輪架下方的螺母絲杠與快動缸活塞桿相連接,并用快動閥來控制其快速進退[6];圖1所示狀態是將快動閥左位接入系統,壓力油進入快動缸無桿腔,驅使砂輪架快速前進;則快速進給油路為:

進油路:液壓泵供油→油路17→油路19→快動閥左位→油路22(油路C6)快動缸無桿腔;

回油路:快動缸有桿腔中油液→油路21→快動閥左位→油箱;搬動快動閥手柄使換向閥右位接入系統,則壓力油進入快動缸有桿腔,砂輪架快速退回;則快速退回油路為:

進油路:液壓泵供油→油路17→油路19→快動閥右位→油路21(油路C5)快動缸有桿腔;

回油路:快動缸無桿腔中油液→油路22→快動閥右位→油箱。

2.5 砂輪架的進給

當工作臺往復運動到終點停留時砂輪架可實現自動進給;它主要由進給閥操縱,經進給缸柱塞上的棘爪撥動棘輪,再通過齒輪、螺母絲杠等傳動副帶動砂輪架運動實現[7]。砂輪的周期進給可通過選擇閥根據需要實現雙向進給、左進給、右進給和無進給四種方式;下面詳細分析選擇閥處于不同位置時油路走向及砂輪進給情況。

①雙向進給油路。當選擇閥雙向進給油口接入系統(圖1所示狀態),工作臺液壓缸向右運行至終點時,擋鐵撥動換向撥桿驅動先導閥閥芯左移,此時先導閥將控制油路切換,則各油路走向及砂輪進給為:

進給閥進油路:液壓泵油液→精密過濾器→油路1→油路33→油路3→先導閥左位→油路8→油路40→油路38→油路42→油路26→節流閥b3→進給閥左腔;進給閥回油路:進給閥右腔油液→單向閥(C4)→油路28→油路24→油路2→油路5→先導閥左位→油箱;驅使進給閥閥芯右移;與此同時,液壓泵驅動進給缸拖動砂輪的一次進給油路為:砂輪一次進給油路:液壓泵供油→精密過濾器→油路1→油路33→油路3→先導閥左位→油路8→油路40→油路38→油路42→油路26→油路27→選擇閥(雙向進給)→油路(d1)→進給閥→油路f→進給缸右腔;推動進給缸閥芯左移,柱塞上棘爪撥動棘輪旋轉一個角度,再通過齒輪等部件驅動砂輪進給一次;當進給閥閥芯繼續右移時堵住閥口d1而將閥口d2導通,此時進給缸右端接回油箱,閥芯在左端彈簧力作用下右移,則進給缸回油路為:進給缸回油路:進給缸右腔油液→油路f→進給閥→油路d2→選擇閥→油路29→油路24→油路2→油路5→先導閥左位→油箱;進給缸柱塞在彈簧力作用下通過棘輪、棘爪及螺母、絲杠驅動砂輪復位,為下一次進給做好準備;

當工作臺液壓缸反向左運行至終點時,由于先導閥又將控制油路切換,則各油路走向及砂輪進給為:

砂輪二次進給油路:液壓泵油液→精密過濾器→油路1→油路33→油路34→先導閥右位→油路5→油路2→油路24→油路29→選擇閥(雙向進給)→油路d2→進給閥→油路f→進給缸右腔;推動進給缸閥芯左移,柱塞上棘爪撥動棘輪旋轉一個角度,再通過齒輪等部件驅動砂輪實現二次進給;與此同時,液壓泵里的油液在流向進給缸的同時還流向進給閥右腔,驅動進給閥油口變換;其油路為:

進給閥進油路:液壓泵油液→精密過濾器→油路1→油路33→油路34→先導閥右位→油路5→油路2→油路24→油路28→節流閥(b4)→進給閥右腔;

進給閥回油路:進給閥左腔油液→單向閥(C3)→油路26→油路42→油路38→油路40→油路8→先導閥右位→油箱;進給閥閥芯在液壓油的作用下左移;當進給閥閥芯繼續左移時堵住閥口d2而將閥口d1導通,此時進給缸右端接回油箱,閥芯在左端彈簧力作用下右移,則進給缸回油路為:

進給缸回油路:進給缸右腔油液→油路f→進給閥→油路d1→選擇閥(雙向進給)→油路27→油路26→油路42→油路38→油路40→油路8→先導閥右位→油箱;進給缸活塞在彈簧力作用下通過棘輪、棘爪及螺母、絲杠驅動砂輪再次復位。當工作臺再次換向,又重復上述動作。

②左進給油路當選擇閥左進給油口接入系統中,工作臺在左端換向向右端運行時,由于先導閥閥芯處于右位,則各油路走向及砂輪進給為:

砂輪進給油路:液壓泵油液→精密過濾器→油路1→油路33→油路34→先導閥右位→油路5→油路2→油路24→油路29→選擇閥T口;由此可見,當工作臺向右運行時,液壓泵所提供的油液在選擇閥處被阻斷,不能流入進給閥和進給缸,故砂輪不做進給運動;

進給閥進油路:液壓泵油液→精密過濾器→油路1→油路33→油路34→先導閥右位→油路5→油路2→油路24→油路28→節流閥b4→進給閥右腔;

進給閥回油路:進給閥左腔油液→單向閥C3→油路26→油路42→油路38→油路40→油路8→先導閥右位→油箱;進給閥閥芯左移。當工作臺在右端換向向左端運行時,由于先導閥閥芯處于左位,則各油路走向及砂輪進給為:砂輪進給油路:液壓泵供油→精密過濾器→油路1→油路33→油路3→先導閥左位→油路8→油路40→油路38→油路42→油路26→油路27→選擇閥(左進給)→油路d1→進給閥→油路f→進給缸右腔;驅動砂輪進給一次。與此同時,液壓泵里的油液還流向進給閥左腔,其油路為:

進給閥進油路:液壓泵供油→精密過濾器→油路1→油路33→油路3→先導閥左位→油路8→油路40→油路38→油路42→油路26→節流閥b3→進給閥左腔;進給閥回油路:進給閥右腔油液→單向閥C4→油路28→油路24→油路2→油路5→先導閥左位→油箱;進給閥閥芯在液壓油作用下右移,當閥芯移至覆蓋油口d1的同時油口d2被打開,此時進給缸右端接回油箱,閥芯在左端彈簧力作用下右移,則進給缸回油路為:

進給缸回油路:進給缸右腔油液→油路f→進給閥→油路d2→選擇閥(左進給)→油箱;砂輪在進給缸柱塞的作用下復位,為下一次進給做好準備;由上分析可知:只有當工作臺左行時砂輪才進給一次,工作臺右行時砂輪不做進給運動;若將選擇閥轉到其他位置,如右進給,則只有工作臺右行時砂輪才進給一次,若將無進給閥口接入油口,則油路27、29均不能向進給閥和進給缸供油,砂輪無進給;其兩過程不再詳述。另外,若想在砂輪磨削工件時改變砂輪進給量的大小和進給速度,只需調整圖1中棘輪、棘爪的擺動角度和節流閥b3、b4的開口大小即可。

2.6 尾座頂尖夾緊與松開

由圖1所示可知,尾座頂尖是靠彈簧力作用來夾緊工件的,在工作中為安全起見只有砂輪處于后退位置時才允許頂尖松開[8],且退回由尾座液壓缸來實現,通過腳踏式尾座閥操縱,當快動閥右位接入系統,踏下腳踏式尾座閥時;其控制油路為:

尾座松開油路:液壓泵油液→油路17→油路19→快動閥右位→油路20→腳踏式尾座閥右位→尾座液壓缸無桿腔→頂尖退回;若松開腳踏式尾座閥,則頂尖在彈簧力的作用下伸出,尾座液壓缸與主油路脫開,其油路為:

尾座夾緊油路:尾座頂尖在彈簧力的作用下伸出夾緊工件,并在杠桿的作用下驅動尾座液壓缸活塞桿下行;尾座液壓缸無桿腔油液→腳踏式尾座閥左位→油箱;值得說明的是,當快動閥右位接入系統,同時又踩下腳踏式尾座閥使其右位接入系統時,這時系統壓力油同時進入快動缸左腔和尾座液壓缸無桿腔,由于快動缸左腔直接接油箱,而尾座液壓缸需克服頂尖彈簧彈性力才能驅動尾座頂件退回,因此快動缸拖動砂輪架退回的液壓力遠小于頂尖的彈簧力。因此,只有砂輪架完全退出后,系統油液壓力進一步升高,才能將尾座頂尖退回,避免了砂輪沒有完全退出頂尖即先退回的危險。當快動閥處于左位時,由于尾座液壓缸無桿腔和快動缸左腔直接油箱,因此在砂輪做進給運動時,即使誤踩下腳踏式尾座閥,由于尾座液壓缸無桿腔無油液供給,尾座頂尖也不會退回,保證砂輪在進給磨削工件時安全可靠。

2.7 工作臺實現抖動

當被加工零件表面寬度與與砂輪寬度相近時,為了提高磨削效率和砂輪的耐用度,工作臺做高頻率(100~150次/min)、短距離(1~3mm)的往復運動,即為抖動[9]。將兩個換向擋塊之間的距離調的很近,使先導閥撥桿處于垂直位置,當工作臺左右移動時,擋塊帶動杠桿使先導閥閥芯向右或向左開閉處于極限狀態,控制油路迅速接通又迅速關閉,同時將節流閥b1和b2的閥口開至最大,當先導閥快速度移動的同時,換向閥也快速移動至終點,換向無停留,完成快速換向,如此反復,工作臺實現快速抖動。

2.8 砂輪架螺母絲杠間隙消除油路

如圖1所示,當壓力油從液壓泵經過油路進入到砸缸油腔時,砸缸柱塞頂緊砂輪架,驅使螺母與絲杠之間牙型的前側面始終緊貼,消除螺母絲杠間隙,使砂輪架快速重復定位精度得到保證[10]。其液壓油路為:

砂輪架螺母絲杠間隙消除油路:液壓泵油液→精密過濾器→油路1→固定節流閥(b8)→節流閥(b7)→油路32→油路18→砸缸。

2.9 壓力測量

在圖1所示的液壓油路中,系統各處壓力可通過調節壓力測量閥和壓力表測量。當壓力測量閥右位接入系統時,可實現潤換系統多處壓力的測量,當其閥孔中位接入系統時,壓力表接油箱不測量油液壓力,當壓力測量閥左位接入系統時測量系統主油路油液壓力(參見圖1中兩個P1)。

2.10 潤滑油路

對于圖1所示的外圓磨床由于其工作壓力較低,可將液壓泵輸出的油液經油管、節流閥等輸出給需要潤滑的機床部位,故不必單獨再設潤煥油路;由圖1所示可知,液壓泵輸出的部分油液通過潤滑穩定器,經固定節流閥b8降壓后分別輸送至平面導軌副、滾珠絲杠螺母副及V型導軌副等各處進行潤滑,潤滑油液的壓力值由溢流閥2的開啟壓力控制;則各處潤滑油路分別為:

V型導軌副潤滑潤路:液壓泵油液→精密過濾器→油路1→潤滑穩定器中的固定節流閥(b8)→油路30→可調節流閥(b5)→V型導軌副;

平面導軌副潤滑油路:液壓泵油液→精密過濾器→油路1→潤滑穩定器中的固定節流閥(b8)→油路30→可調節流閥(b6)→平面導軌副;

滾珠絲杠螺母副潤滑油路:液壓泵油液→精密過濾器→油路1→潤滑穩定器中的固定節流閥(b8)→可調節流閥(b7)→油路32→滾珠絲杠螺母副;當潤滑系統油液壓力過大達到溢流閥2開啟壓力時,其油路為:

潤滑系統卸荷回路:液壓泵油液→精密過濾器→油路1→潤滑穩定器中的固定節流閥(b8)→油路30→溢流閥2→油箱。

3 ?萬能外圓磨床液壓系統結構特點

從上述萬能外圓磨床工作原理分析可知:其液壓系統結構特點為:

①液壓系統采用先導閥與液動式換向閥組合的換向回路,使工作臺能夠實現預制動、終制動、端點停留、反向啟動的換向過程,在精度和換向性能方面滿足了萬能外圓磨床的工作要求,同時采用抖動缸來控制工作臺抖動,使外圓磨床的磨削范圍得到大幅度提升[11]。

②工作臺采用雙出桿式液壓缸驅動,保證了工作臺雙向移動速度的一致性,同時還可以節約成本,減少機床的占地面積[12]。

③工作臺的左右移動可實現手動和液動相互轉換,大大提高了工作臺操作的靈活性,砂輪的進給、退出、尾座頂尖的進給、退出等都是靠液壓傳動或彈簧來驅動,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但機床的液壓油路較復雜,制造成本較高,使機床在日常使用中維護較困難,保養費用也較高。

④由于機床的壓力較低,無需單獨設置潤滑系統,靠自身液壓系統回路即可實現機床潤滑,降低了機床的制造成本,節約機床的占地空間。

4 ?結語

萬能外圓磨床液壓傳動系統是磨床動力的主要來源,也是實現工業自動化的有效途徑之一,文章通過對萬能外圓磨床液壓傳動系統油路詳細分析得出結論:通過合理的油、氣路設計,將不同液、氣壓元器件有機組合不僅能夠讓機械零部件實現既定的簡單動作,如:工作臺液壓缸的左行、右行、快跳、工作臺手動與液動的相互轉換等,還可以實現機械零部件的復雜運動,如:將先導閥、液動式換向閥、行程開關等部件進行組合聯動可實現工作臺的高速往復抖動和各機械零部件的順序動作,如:通過先導閥、液動式換向閥、選擇閥、進給閥、進給缸、棘輪、棘爪、螺母絲杠等部件的組合可實現工作臺、砂輪、頂尖等零件的順序動作。同時,通過萬能外圓磨床液壓油路系統工作原理的系統性分析可知:若要實現機械零部件的復雜運動、以及多部件的聯合動作,就要涉及多液(氣)壓元器件的組合聯動問題,故液(氣)壓油(氣)路相對較復雜,在設計相關油、氣路的液、氣壓系統之前不僅要充分了解各元器件具體作用,還應多掌握已搭建成功的復雜液、氣壓系統的工作原理。因此,了解前述萬能外圓磨床液壓傳動系統的工作原理,對于獨立開發、設計和搭建新的復雜油、氣路液壓系統具有一定的實際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許福玲,陳堯明.壓壓與氣壓傳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2]寧辰校.液壓氣動識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3]王強.工程機械液壓傳動[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3.

[4]李松晶,王清巖.液壓系統經典設計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

[5]牟志華,張海軍.液壓與氣動技術[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

[6]符林芳.組合機床液壓控制回路優化改造[J].東北大學學報,2015,04(08):532-535.

[7]袁承訓.液壓與氣壓傳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8]楊志斌.Z4116型臺式鉆床的自動化改造及進給系統設計[J].湖南農機,2015,37(2):28-29.

[9]韓志引,馬永青,郭風泉.調速閥性能與應用分析[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4(2):45-46.

[10]李芝.液壓傳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11]孫立峰,呂楓.工程機械液壓系統分析及故障診斷與排除[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12]左健民.液壓與氣壓傳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液壓缸工作臺
一種帶有閱片燈的法醫專用工作臺
智能工作臺
液壓缸結構設計及運行特性研究
鏈組加載實驗臺的設計
一種三片罐內外補涂裝置
研制AGV小車檢修平臺
“與樹為鄰”
關于甲板機械液壓裝置設施的研究
一種基于Radon變換的精密工作臺微位移和轉動測量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