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瑤族長鼓舞服裝的人體工學體現

2022-01-10 06:37劉亞平
山東紡織經濟 2021年11期
關鍵詞:傳統服裝上衣瑤族

劉亞平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瑤族長鼓舞是由祭祀盤王(盤瓠)發展而來的娛神樂人舞樂,2008年由湖南江華、廣東連南與廣西富川聯合申報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據瑤族文獻《評皇券牒》記載,盤瓠為瑤族先祖,其出身為五彩斑斕的龍犬,因在戰爭中有功,其子孫常免徭役,[1]“莫徭”即得名于此。以盤瓠為祖先的“莫徭”后代構成今日瑤族主體,包含了講勉語的盤瑤以及講漢語方言的平地瑤,其他民族根據其特征又給出多種他稱,包括高山瑤、過山瑤、盤瑤、盤古瑤、板瑤、排瑤、山子瑤、花頭瑤、藍靛瑤、平地瑤等。這些瑤族支系在打長鼓時所穿的盛裝就叫長鼓舞服裝,一套完整的瑤族長鼓舞服裝就包括長衫、短衣、背心、胸兜、褲子、裙子、圍裙、腰帶、綁腿等?,幾彘L鼓舞作為瑤族關鍵文化,在服裝樣式及穿著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標志性特征。[2]如果把瑤族長鼓舞服裝看作一個系統,以瑤族長鼓舞單件服裝為觀察單元,則服裝之下的構成元素與構成方式,服裝之上的組合搭配等均與人體密切相關。

1 構成元素映射人體

瑤族服裝按照覆蓋人體部位不同可以分為上裝、下裝及附件。其中上裝包括長衫、短衣、背心、胸兜,均采用中式服裝結構。自民國時期“風俗改良”后,瑤族下裝普遍穿褲,褲身分直筒和寬筒,腳口繡花?,幾迦棺又两袢匀槐A粑墨I記載中的以一幅或多幅面料繞腰半周或一周形成的半身裙款式,按照外形不同可以分為百褶裙、直筒裙、圍裙和飄帶裙等數種。因為瑤族上衣基本無扣,需要腰帶系扎,此外瑤族人也認為腰間系帶利于腰腹發力,所以瑤族有扎紅、白、黑、藍等色的繡花腰帶的習慣,帶尾常以銅錢、珠子、流蘇等裝飾,垂在身前、身后或者兩側?,幾暹^去綁腿主要體現為實用價值,夏天幫助小腿抵御大自然的侵害,冬天則可以彌補褲長不足或者減少褲子與人體之間空氣流動,提高保暖效果?,F在瑤族綁腿則更多表現為增加服裝藝術美感。

盡管瑤族長鼓舞服裝外觀各異,具體到單件服裝,構成元素也總是與人體一一映射,如衣身與軀干,衣領與脖頸,衣袖與上肢,腰頭與腰圍,褲襠與腰臀部,褲筒與下肢,裙子與下體等。同時這些構成元素對人體具有較強的包容性。上衣普遍不系扣,左右衣襟各占一個幅寬,穿著時采用左襟搭右襟或者右襟搭左襟的方式,不論胖瘦,均可包裹其中。衣袖采用翻折袖結構,一方面紅、白、藍三色布拼接形成多層疊穿的假象,另一方面也展現出對不同臂長的適應性,這一點以平地瑤的備用袖筒表現較為明顯。褲子腰頭既寬且闊,這樣能夠滿足不同腰圍以及下襠長度的需求。褲子腳口為單獨裁片,可以根據個人腿長調整長度。裙子為一片式樣,圍在身上后方成型。諸如此類瑤族長鼓舞服裝尺寸寬大,在體表二次成型等特點表現出對不同高矮、胖瘦體型的包容,體現出瑤族長鼓舞服裝的經濟性與適用性。

2 構成方式展現偏好

理論上服裝各部分構成元素相互獨立,由各元素隨機組合將得到數量可觀的構成方式。將服裝依結構分解為衣長、前片、后片、領、袖等基本單元i,設N為每個單元內隨機獨立元素總和,如領子有無領、立領、直領、交領、披肩領等5種,那么單件服裝就有пNi種構成方式。如將上衣劃分為五個構成單元,包括衣長(及臀、及膝、及腳踝)、前片(不開襟、對襟、左衽、右衽、琵琶襟)、后片(無衩、開衩)、領子(無領、立領、直領、交領、披肩領)、袖子(無袖、連袖),則上衣理論上有300(3×5×2×5×2)種構成方式。

然而實際上瑤族對部分構成要素表現出偏愛,并最終形成穩定的構成方式。這在各支系服裝構成中得到驗證。以湖南瑤族特色長鼓舞上衣為例,[3]將江華高山瑤、江華平地瑤、寧遠過山瑤、新田和常寧過山瑤、桂陽過山瑤、資興過山瑤服裝構成方式整理如表1所示,各服裝構成方式有限且固定。將其中構成元素進行頻次統計,結果顯示受湖南瑤族偏好的元素是長度及臀、前片對襟、后中無衩、立領和連袖。

表1 湖南瑤族長鼓舞服裝構成方式

3 組合搭配標示特征

在“人-服裝-環境”界面內,服裝是與人、環境相適應的產物。所以盡管系出同源,在長期“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中,盤瑤各個支系在適應各自環境中又形成了不同服裝特征,這表現為不同區域服裝組合搭配差異?,幾鍨榈湫蜕降孛褡?,習慣通過不同服裝組合疊穿來應對山里早晚較大溫差。一般瑤族疊穿幾層立領長衫,外搭背心、短衣、胸兜、圍裙、腰帶等,而山子瑤在領子處增加一層披肩,板瑤在脖子上系花圍巾,平頭瑤在上衣背面繡上整片花,這些增加背部厚度或減少服裝微氣候空氣對流的方式都是瑤族常用的保暖手段。與之相反,為增加散熱,加強服裝微氣候空氣對流,瑤族上衣通常不系扣,將服裝上口敞開,腰下開衩,或者將衣服下擺別入腰帶,一來方便勞作,二來利于通風。同理,褲腿寬闊有利于空氣流通增加散熱,而需要保暖時則用綁腿扎緊褲子腳口,減少服裝微氣候中空氣對流。這些瑤族在生產、生活中積累的經驗也都保留在長鼓舞服裝中,呈現了瑤族既有“龍犬盤瓠”后代“尚青色”“好五色衣裳”“衣裙斑斕”“裁制皆有尾形”等共同特征,又呈現地域、支系等多元差異。

4 結構工藝不合時代

隨著生產力水平發展、生活方式轉變,新的服裝生產、制造技術對瑤族傳統服裝造成毀滅性沖擊,因為工藝復雜、穿戴繁瑣、著裝后行動不便等問題傳統服裝自20世紀80年代逐漸退出日常生活,即便偏遠山區也未能幸免。以瑤族長鼓舞上衣而論,普遍衣身寬大可以滿足人體運動松量,但是原有的立領結構在長鼓舞過程中比較容易拘束頸部,因此長鼓藝人常不系扣第一??圩?;連袖結構寬大而方便運動,但同時在手臂下垂時候在腋窩下方形成大量褶皺而影響美觀。[4]下裝中的傳統褲子腰頭既寬且闊,用以滿足不同腰圍以及下襠長度,基本能夠滿足瑤族長鼓舞下半身動作姿態需求,但是其著裝方式復雜,與現代快捷生活方式不相匹配。而對于裙子而言,傳統一片式百褶裙、多片式飄帶裙等能夠兼容不同腰圍,且裙擺寬大,能夠滿足瑤族長鼓舞下半身動作姿態需求,老一輩習慣了以繩帶系扎的穿著方式,認為可以保留原有結構樣式,但是年輕一輩追求便利,更傾向于按照量體裁衣制作的以拉鏈、扣子等扣合方式的現代裁剪裙子。

5 結論

瑤族服飾立項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既肯定了瑤族在漫長歲月中與環境相適應所展現出的智慧,同時也昭示了包括瑤族長鼓舞服裝在內傳統服裝隕落的事實,以及國家、社會、民族對于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復興的決心。而人體工學以人為本,從生理、心理諸方面關注提升瑤族服裝在舞長鼓過程中的穿著體驗,[5]這有利于人們將傳統服裝日?;?,從而將民族文化內化為身體記憶,形成踐行民族文化的自覺。從“創新性發展”的角度來看,人體工學是提升瑤族傳統服裝乃至其他中國傳統服裝的可行途徑。

猜你喜歡
傳統服裝上衣瑤族
瑤族織錦
羅馬尼亞人的上衣
《瑤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譯注》
東南亞瑤族研究回顧
設立“傳統服裝日”,先要找準文化定位
“一帶一路”與區域貿易協定對中國傳統服裝出口的影響探討
胸前印字T恤 “怒刷”街頭
中國傳統服裝服飾的舞臺表達形式
小上衣+闊腿褲一穿就時髦
金秀瑤族長鼓舞傳承的文化生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