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過程人民民主與民心政治

2022-01-19 09:18張愛軍
黨政研究 2022年1期

張愛軍

〔摘要〕:社會主義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民主的價值與權利在中國的真正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是人民民主的制度化過程,是人民民主不斷深入且全面落實的過程。民心政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過程的內在信仰、規范、主線。民心政治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民主、依法治國的內在驅動力?!懊裥氖亲畲蟮恼巍笔侨^程人民民主的本質。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最好呈現。

〔關鍵詞〕:人類共同價值;民主價值;民主權利;全過程人民民主;十九屆六中會全

〔中圖分類號〕D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8048-(2022)01-0089-09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1〕。民心政治既是政治之外的政治,也是政治之內的政治。政治之外的民心政治包括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等各個方面。政治之外的民心政治的核心是經濟建設。經濟發展只有以共同富裕為目標,以公平正義分配為價值導向,才能“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因為“正義是最強的力量”〔3〕。通過共同富裕的經濟發展帶動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通過經濟發展帶動政治文明建設,帶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發展過程。

民心政治又是政治之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對傳統政治智慧的總結,也是中國共產黨扎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并使之在新時代繼承與超越并貫穿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概括,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政治信念?!懊裥氖亲畲蟮恼巍笔菍ι鐣髁x民主的重大理論創新。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薄?〕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和不斷發展鄧小平理論,不斷進行實踐經驗總結和理論創新。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民主必須通過政治改革來實現。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就是領導人民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堅持人民至上的民主。所有上述都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概括,并隨著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踐和認識而不斷創新,形成人民民主的理論形態和實踐模式。人民至上的民主就是民心政治的民主,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就必須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為核心,構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論體系、制度體系、運行機制體系。做到“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5〕,做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6〕,使全過程人民民主自始至終承載著民心之重,回應民心之問。古代民主、現代一些國家民主的失敗都是因為失去民心。

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民主價值的本質

全過程人民民主首先是具有民主價值的民主,要受民主價值的規范和引領。在民主價值之上,還具有民心之問。也就是說,民主價值是否具有民心的內核,沒有或者缺少民心內核的民主,是不健全的民主,是形式大于內容的民主。

第一,民主價值首先是政治價值。政治價值是政治主體的目標和尺度。從目標上來說,政治價值具有應然性,從尺度上來說,政治價值具有實然性。人類的政治活動是應然與實然的統一,而不是二者的分離?!皩ΜF實政治社會進行的價值追問和應然性判斷,對現實政治生活正當性與否進行學理解析和理性評判?!薄?〕如果應然與實然分離,政治價值的目標性就會導致政治烏托邦,政治價值的實然性就會導致“拙劣的現實主義”,變成赤裸裸的道德與政治分開的人與人的戰爭政治。政治價值一直是東西方強調的政治內容。在柏拉圖看來,正義是政治價值的核心,“一切知識如果離開了正義和美德,都可以看做是一種欺詐而不是一種智慧”〔8〕。在亞里士多德看來,人天生是政治動物,克服人的動物性,需要政治價值來規范?!叭俗陨淼纳埔簿褪钦慰茖W的目的”〔9〕,“政治不可能是自治的領域,即使嚴格的道德原則不能運用到政治上,政治也不能完全擺脫道德和宗教的審視”〔10〕??鬃訌娬{:“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庇纱丝梢?,中西方思想家都在強調政治價值的作用,通過政治價值來規范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價值規范的是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價值,一方面通過應然追求對民主制度進行批判、質疑、引領,防止民主政治制度變成“失心政治”,防止民主制度變成“拙劣的現實主義”民主政治。另一方面通過對民主的實然追求,防止民主政治制度變成“民主烏托邦”的政治。

但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沒有把民主視為政治價值。他們在塑造政治價值與強調政治價值的時候,民主政治價值是嚴重缺位的。柏拉圖追求的是哲學王政治,以統治階級是否以哲學王為主體的標準來判斷政體的好壞。亞里士多德追求善的政治,但把民主價值排除在外,并通過人數的多少把政體分為六種: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共和政體,僭主政體、寡頭政體、民主政體。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共和政體是優秀的正宗政體,正宗政體追求公益。僭主政體、寡頭政體、民主政體是劣質的變態政體,變態政體追求私利,只有窮人擁護民主政體。只有伯利克里才把民主視為值得追求的政治價值,他《在陣亡將士國葬禮上的演講》說,“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就是到了孟德斯鳩那個時代,雖然把民主作為政治價值,但并不是獨立的價值,而是與平等捆綁在一起的價值。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指出,每一種政體都有自己的原則,共和政體的原則是美德,民主政體的原則是平等,君主政體的原則是榮譽,專制的原則是恐懼。盡管民主是民主政體的政治價值,但并沒有成為突出的價值,甚至民主是壞的價值,還不是善的價值,民主政治價值甚至成為壞政體的衡量標準和內在尺度。美國建國者們寧愿使用共和這個詞也不愿意使用民主這個詞,他們認為民主既和多數人暴政聯系在一起,也和貧民聯系在一起,沒有政治精英的位置。顯然民心政治價值在他們那里變成了少數統治階級的政治價值,而沒有勞動人民和無產階級的民主政治價值。

第二,民主是社會主體的目標和價值尺度。民主成為社會生活的基本方式,只有在政治價值成為主體的目標和價值尺度之后才能確立。民主的政治價值具有統領性和統攝性,沒有民主的政治價值,也就沒有民主的社會價值。人們只有過好善的政治生活,爾后才能過上善的社會生活。中國傳統社會的“大一統”文化,更能說明善的政治生活對善的社會生活的重要性。人是社會性動物,克服人的動物性,需要社會價值來規范。在馬克思看來,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最名副其實的政治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11〕。這也說明政治動物先要過上善的政治生活,然后才有社會動物過上善的社會生活,才能使民主成為社會生活方式。

第三,民主價值導致現代文明的分野。民主價值是近現代文明的價值。只有近現代的民主價值才成為與共和、自由、平等捆綁在一起的價值。在西方一些思想家和學者看來,只有共和、自由與民主價值合流的時候,民主才是一個好東西,才變成了善的價值,才變成現代民主政治值得追求的目標和內在尺度。民主價值也因為意識形態的不斷強勢介入而導致東西方民主的分野,西方的民主價值具有了霸權主義和文化殖民主義的色彩。

霍布斯強調自由,視民主于無物。盧梭強調公意與共和,認為民主只適宜于小國而不適宜于大國。洛克更是把自由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美國建國者們強調共和而拒絕民主。貢斯當區分了古代人自由與現代人自由。薩托利把民主分為自由主義之內的民主和自由主義之外的民主。這些內容,一方面表明“現代人向往的是另一種民主,因為他們的理想全然不同于古希臘人”〔12〕;另一方面民主在行進的過程中具有了意識形態的色彩?,F代民主是自由主義之內的民主,簡稱為自由主義民主。這種把民主進行自由主義之內的民主和自由主義之外的民主的二分法,進而構建了資本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的對立,構建成民主與威權的對立,形成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使得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只有沖突對立的矛盾而沒有互相學習借鑒的地方,把民主這一人類共同價值進行人為割裂。從國際關系來說,不利于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的格局與穩定,也不利于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那樣:“一個國家是不是民主,應該由這個國家的人民來評判,而不應該由外部少數人指手畫腳來評判。國際社會哪個國家是不是民主的,應該由國際社會共同來評判,而不應該由自以為是的少數國家來評判。實現民主有多種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單一的標尺衡量世界豐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單調的眼光審視人類五彩繽紛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薄?3〕判斷民主的關鍵在于,民主是不是體現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沒有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就是少數人的民主,而不是多數人的民主,是形式大于內容的民主,而不是內容大于形式的民主,是投票全過程的民主,而不是廣泛參民的民主,是在動態處于休眠期的民主,而不是全過程的民主。

二、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呈現民心政治價值的民主

全過程人民民主受民心的規范和約束。沒有對民心政治的終極信仰,沒有對民心政治內化的行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自身價值、自身權利就難以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形態就難以構建。

第一,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人類價值的組成部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民主化之所以成為世界性潮流,就在于符合民心民意,構成“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14〕,這決定了民主價值并非哪一個國家所壟斷獨享,也絕不可能壟斷與獨享。民主就是“人民的權力”,就是人民直接或者間接地行使民主的權力。民主有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兩種形式。直接民主直接體現民主的價值,意味著民主程序不但是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而且意味著多數人保護少數人權利的民主,意味著防止多數人暴政的民主。保護少數人權利的價值,才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間接民主既能直接體現民主的價值,也能間接體現民主的價值。在現代社會,間接民主主要通過代議制來體現。間接民主體現民主的價值,意味著民主價值是大眾與精英共享民主的價值,大眾不能壟斷民主,否則會導致民粹主義,精英不能壟斷民主的價值,否則會導致精英主義。民主的價值為大眾與精英共享,在于民主價值的平等性。社會主義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就在于民主的價值為大眾與精英共享,并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以完美體現。

第二,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權的基本組成部分。民主價值是人權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權價值的實現范圍、程度、廣度、深度都與民主價值有著密切的聯系。由民主價值規范的民主制度又是人權的基本保障?!妒澜缛藱嘈浴返谝粭l規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钡谄邨l規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有權享受法律的平等保護,不受任何歧視?!?第十九條規定:“人人有權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钡诙粭l規定:“人人有直接或通過自由選擇的代表參與治理本國的權利”,“人人有平等機會參加本國公務的權利”,“人民的意志是政府權力的基礎”?!妒澜缛藱嘈浴窞椤豆駲嗬驼螜嗬麌H公約》和《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奠定了基礎,并成為世界大多數國家的通行原則。也正因為如此,民主與人權成為人類的共同價值,需要人類共同維護。2018年習近平致信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0周年座談會中強調:《世界人權宣言》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文獻,對世界人權事業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中國人民愿同各國人民一道,秉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人類共同價值,維護人的尊嚴和權利,推動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并指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①。這些內容都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憲法、規則和程序中得到體現與完善。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民行使權利的過程。沒有民主權利,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起點就成為終點,也就不可能有“全過程”。對于民主權利,有人說是天賦的,有人說是祖賦的,其實都與民主價值一樣,都是近現代政治文明的特產。在西方一些思想家看來,人的權利是天賦的,即“天賦人權”,人天生就具有自然權利。與西方的“天賦人權”不同,“‘祖賦人權’是基于人類最古老最原初的血緣理性而生成的,也是血緣理性的最高本體原則”,“‘祖賦人權’指的是血緣共同體成員因為祖先而享有與生俱來的自然權利”?!?5〕但也有學者持不同意見,認為“理性是人為選擇的結果,血緣不是人為選擇過程的產物,而是生理行為的結果,也就是生物性。生物性上的祖僅僅是賦予了人的生命,生命之外的其他權利幾乎都是政治理性的結果”〔16〕。學者的爭論有利于拓展人的權利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啟發人們對人的權利的思考,其結論是否正確,需要經過社會實踐的檢驗和驗證。問題在于,即便是“祖賦人權”,其人權概念也是來源于西方,在“祖賦人權”中既沒有民主權利,也沒有現代人權的內涵。但無論如何,在民主已經成為人類的共同價值的事實面前,人類共同的權利也被人們普遍接受。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那樣:“民主是各國人民的權利?!薄?7〕

①參見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18-12/10/content-5347429.htm

第三,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類民主的新形態。馬克思主義者把人類社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從政治上來說,除了社會主義社會和原始社會之外的其他社會的民主都具有統治性民主、階級性民主、歷史性民主的局限性,而不是民心性民主。階級性民主僅限于統治階級而不是全社會各階級的民主,民心性民主是廣泛政治參與的民主,是包括所有人的民主。民心政治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是人類民主的新形態。從本質上來講,全過程人民民主體現了民主價值、民主權利、民主制度的內在統一性,真正實現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從程度來說,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人民主權、廣泛參與、政府回應的徹底性。全過程人民民主使“民主不是裝飾品”,使民主沒有“休眠期”。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處處體現民心,環環體現民心。民心橫向無邊,民心縱向到底。全過程人民民主成為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從比較來說,全過程人民民主真正體現了與其他民主的相對比較優勢。既能集中力量辦大事,也能集中力量辦實事,不受西方三權分立的牽扯,從而成為最有效率的民主。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奇跡和政治奇跡,都是由全過程人民民主所保障所推動的。

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靈魂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三者統一的民主政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保障,只有通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或者在社會主義民主實踐中流于形式。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就難以落到實處,就不能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中國共產黨通過憲法和法治保障人民民主、保障人權。三者的內在統一貫穿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這一核心內涵,并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不斷得到體現和實現。

第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堅持人民至上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的領導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18〕。人民至上的領導就是“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19〕,“我們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 〔20〕。在“堅持不唯票”〔21〕,“不搞‘海推’、‘海選’” 〔22〕的前提下,堅持人民至上對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更高的民主要求。在從嚴治黨的過程中,加強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建設?!爸袊伯a黨制定關于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健全民主集中制,發揚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實現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生活正?;薄?3〕,還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具有民主執政意識、民主執政能力、民主執政作風。只有不斷加強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建設,才能不斷化解中國共產黨黨內外政治風險、執政風險,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爸袊伯a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中國共產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中國共產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薄?4〕這需要不斷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使黨內民主政治內化為信仰。加強黨內民主政治文化就需要批判性地認識西方政治文化,防止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不良成分對黨內政治文化的干擾、侵蝕、破壞,這就要求“嚴明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等,發展積極健康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推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25〕。通過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才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惡性周期率,才能通過民心這一最大的政治來約束全過程的人民民主,并使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和實踐性。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領導。人民民主不但是靜態的人民民主,而且是動態的人民民主,不但是投票過程的民主,而且是廣泛參與的民主,不但是某一領域的民主,而且是全面的民主,不但是起點的民主,也是結果的民主,是全過程的人民民主。動態的人民民主的整個過程都是貫穿和體現了民心政治的民主?!爸袊伯a黨領導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薄?6〕這表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過程人民民主處處體現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真正實現民心的政治,才能保證人民性的至上價值。

第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法治化領導。法治化領導是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為核心的領導,要通過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27〕。全過程人民民主過程是人民民主法治化的過程,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法治化落實。

四、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體現民心制度的民主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制度化的民主,沒有制度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沒有保障。只有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價值,才能使人民民主發揮政治優勢,才能使全過程人民民主發揮更大的功能,使處于不同地位的民主制度發揮不同的功能,且實現結構之間、功能之間的良性推進。

第一,民主政治制度是民主價值的保障。民主價值具有多種制度的保障方式,比如威權政治制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主價值,但是程度較淺,范圍較窄。相比較而言,民主制度才能比較好地保障民主價值的實現。在西方政治發展的傳統中,一直強調政體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因此不斷地發明、發現和完善政體和政治制度。西方制度主義和新制度主義都強調了民主制度的重要性,認為制度決定價值,價值規范制度。羅爾斯更是強調了制度的重要性,公平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羅爾斯認為一個良好的社會,必須是公平正義的社會,良好的社會都是制度決定公平正義、公平正義規范良好秩序的社會。他認為,良好秩序的社會是兩個正義原則引導的社會,也是制度保障兩個原則的社會,“第一個原則:每個人對于所有人所擁有的最廣泛平等的基本自由體系相容的類似自由體系都應有一種平等的權利。第二個原則: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應該這樣安排,使它們:在與正義的儲存原則相一致的情況下,適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系于機會公平平等的條件下職務和地位向所有人開放”〔28〕。羅爾斯論證了公平正義在制度中的重要性,也論證了公平正義在民主制度中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民主制度就是趨近于良好秩序的社會,這一論證過程在《政治自由主義》中得到系統論述,認為秩序良好的社會就是民主社會。民主既是民主制度的價值,民主制度又保障并推進民主價值,民主價值既體現在公民文化中,又體現在民主制度的保障當中,并體現在民主的全過程。只有民主制度才能保證民主價值的正當性、互惠性,并形成重疊共識。哈貝馬斯在與羅爾斯的辯論中把民主價值繼續推進,民主的價值性在于交往、商談、溝通,通過民主價值和民主程序形成商談式民主,更加強調了民主的過程性。

第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價值的保障。與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相比較而言,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不但保障民主價值的實現,而且更能保障人民民主價值的實現,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習近平指出:“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興則國家興,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薄?9〕“中國共產黨從國內外政治發展成敗得失中深刻認識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首先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國社會土壤,照抄照搬他國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薄?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深根于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土壤,傳統政治文化成為人民群眾思維習慣和行為模式,不但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發展特色,而且還決定著其發展趨勢。比如,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民本主義、大一統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等都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容和形式。中國特色的傳統的政治文化決定了中國民主價值不同于西方,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可能照搬西方的制度、結構、模式。

第三,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是追求制度化的過程,是民主價值不斷轉型與全過程人民民主價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化的過程。只有把人民民主全過程制度化,才會不斷強化和體現“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就是全過程民心制度化。全過程民心制度化,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因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是鄧小平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一直不斷強調的,并得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強烈且高度的認同。

早在1978年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就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薄?1〕他在《中國共產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講話中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中國共產黨的高度重視?!薄?2〕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化的重中之重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制度化,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獨特優勢,是民心政治的高度凝聚,“我們實行的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這最符合中國實際。如果政策正確,方向正確,這種體制益處很大,很有助于國家的興旺發達,避免很多牽扯”〔33〕。全過程人民民主,不但突出了民主的人民性、過程性、價值性,而且還突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在我國政治發展史乃至世界政治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全新政治制度”〔34〕。習近平站在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的高度,不斷強調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有效保證國家治理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35〕。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偉大制度、全新政治制度這樣的新提法,不但強調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位和作用,而且還強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最具民心的政治。

第四,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不斷實現結構化的過程。結構化過程是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過程,是詞典式推進的過程,制度化決定規范化、規范化決定程序化,制度化具有優先性?!爸袊伯a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薄?6〕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化的過程是結構化過程,是制度地位和功能排序的過程。民主制度的結構化是人民代表大會根本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基本制度、群眾自治和民族區域自治的重要制度的結構化。制度的結構化是動態推進的結構化,“重點部署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目前迫切的任務。民主制度的結構化過程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模式化的過程,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結構化與模式化的過程。通過結構化與模式化的定型,保障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使民心政治不但成為政治信仰,而且使民心政治信仰不斷內化為民主制度結構模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結構決定民主功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立法功能、審議功能、監督功能、決定功能和任免功能,核心是立法民主化、科學化、依法化。中國共產黨要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持和保證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果斷查處拉票賄選案,維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權威和尊嚴,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具有民主協商功能、民主監督功能、建議功能,其踐行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中國共產黨要“完善民主黨派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實施專項監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等制度,加強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形成中國特色協商民主體系”〔37〕。群眾自治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制度,具有自治的功能。群眾自治包括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群眾自治是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要順應基層人民群眾的要求,群眾自治的重要功能是“使各方面制度和國家治理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38〕。要順應群眾自治的要求,從基層做起,對微觀政治權力進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依紀依法設定權力、規范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39〕。這只有落實群眾自治的權力才能做到,因為要不斷落實“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40〕。同時“尊重和保障人權” 〔41〕,特別要尊重和保障基層的人權,使群眾自治成為主人翁責任感、自豪感、參與感不斷體現的自治。

民主制度的結構化、功能化、模式化具有內在統一性。結構決定功能,有什么樣的民主制度結構就具有什么樣的民主功能,民主功能強化民主制度的結構化。民主功能不斷強化形成路徑依賴,在強化民主制度結構化的同時推動民主模式的形成與固化。不同民主制度具有聯動功能和互促功能。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帶動和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會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群眾自治制度既具有自上而下的順向結構推動,也具有自下而上的逆向結構性推動。民主制度的功能性具有立法推進協商的功能,也具有協商推進立法的功能,既有自治推動立法和協商的功能,也具有立法和協商推動自治的功能。民主結構與民主功能又具有系統性,任何環節的民主制度的發展、調整與完善,都會直接影響其它環節發展與改革,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性,甚至一個個體案件或者群體案件,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民主制度結構的調整與變革。民主制度結構和功能都具有聯動性,任何民主制度的結構調整和優化都不能單方面推進。民主制度結構與功能還與政治情感有密切的關系,人民群眾擁護認同愛戴忠誠民主制度,結構化模式化就順利,否則就會成為結構化模式化的阻力。

第五,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國家治理效能。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并使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向效能轉化。國家治理效能的提升能提高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質量,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增強國家治理的效能。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就是提升和增強國家治理能力和完善國家治理體系的過程,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不但離不開民主,而且必須通過全過程人民民主來完成。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包括全過程人民民主治理體系,國家治理能力包括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治理能力。離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就難以轉化為效能。失去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人民處于被治理的地位,而不是處于廣泛參與治理的地位,治理體系就失去了方向,治理能力就會弱化,就失去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回應性,民心政治就會懸置。

全過程人民民主與民心政治密切相聯。堅持、發展、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是發展民心政治的過程,發展民心政治的過程必須通過全過程人民民主來完成。沒有民心政治,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會流于形式,或者事倍功半。沒有全過程人民民主,民心政治就會變成“失心政治”。

〔參考文獻〕

〔1〕 〔2〕〔3〕〔4〕〔5〕〔6〕〔18〕〔19〕〔20〕〔21〕〔22〕〔23〕〔24〕〔25〕〔27〕〔30〕 〔36〕〔37〕〔38〕〔39〕〔40〕〔41〕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

〔7〕 王巖.政治哲學論綱〔J〕.哲學研究,2006,(1).

〔8〕 〔古希臘〕柏拉圖.柏拉圖全集:第1卷〔M〕.王曉朝譯,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19.

〔9〕[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2.

〔10〕〔加〕莎蒂亞·B.德魯里.列奧·斯特勞斯與美國右派〔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08.

〔11〕馬克思思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12〕薩托利.民主新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07.

〔13〕〔14〕〔17〕〔26〕〔34〕〔35〕習近平.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N〕.人民日報,2021-10-15.

〔15〕徐勇.祖賦人權:源于血緣理性的本體建構原則〔J〕.中國社會科學,2018,(1) .

〔16〕胡鍵.“祖賦人權”辨析——兼與徐勇教授商榷〔J〕.探索與爭鳴,2020,(6).

〔28〕約翰·羅爾斯.正義論(修訂版)〔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237.

〔2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19.

〔31〕〔32〕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6,332.

〔33〕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0.

【責任編輯:朱鳳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