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地驚雷掃敵頑 英雄浩氣貫長空

2022-01-23 10:41三土
輕兵器 2022年1期
關鍵詞:民兵敵人

三土

對海陽地雷戰三年經驗做出系統總結的《前線報》增刊封面

地雷戰為各根據地在殘酷戰斗考驗下生存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障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地雷既是殺傷敵人肉體、沮喪敵人情緒、遲滯敵人行動的有力武器,也是堅定我軍民必勝信心、振奮斗爭精神、捍衛勝利果實的得力助手,為根據地、解放區在殘酷戰斗考驗下生存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銅墻鐵壁”。但只有通過正確的戰術運用,地雷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同時也只有當地雷戰成為全面的群眾性運動,使敵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成為萬物皆雷、草木皆兵的戰場,人民戰爭如汪洋大海一般的強大威力才能真正顯現出來。

地雷戰的戰術發展,與世間萬物的發展規律類似,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粗糙到細致、從單一到融合,在實踐中鍛煉成長成熟的漸變過程。尤其是初始階段,首先是能用、會用,然后再到敢用、善用,在實戰中不斷創新,直至達到精熟階段。具體來說,就是由固定爆炸到飛行爆炸,由點爆炸到線爆炸再到面爆炸,由一面爆炸到全面爆炸,由單純固定爆炸或單純飛行爆炸到固定爆炸和飛行爆炸相結合,由單純爆炸到爆炸與地道戰、麻雀戰以及政治攻勢等各種斗爭方式相結合。這一過程,需要長期的學習、鍛煉和總結。

1945年11月5日出版的《前線報》增刊中,曾對作為模范縣的海陽縣地雷戰發展過程進行了總結,將其歸納為“三年三個階段”:1943年初推廣石雷制造技術,同年5、6月間保衛麥收時開始實戰使用,入冬后普遍開展演習,逐步達到“初學、會用”的程度;經過1944年對行村據點之敵及漢奸趙保原部作戰的鍛煉,由“會用”發展到“敢用”;直到1945年40天“反清剿”期間,才發展到“初學精巧”的成熟階段??偨Y中特別提出:“誰要想只講一下,不演習不鍛煉就會用敢用,或多少演習一下就想用得精巧,都是主觀主義的”,必須“好好組織領導民兵實際鍛煉學習,虛心接受先進地區經驗,也會少走許多彎路,更快發展到精巧階段”。海陽民兵曾這樣總結地雷戰水平的提高訣竅,即“經師不如訪友,訪友不如動手,動手不如研究”。事實上,不管是晉察冀還是晉冀魯豫、晉綏、山東、華中,任何一個根據地在地雷戰方面的成功經驗,都是在不斷摸索、反復總結,在血與火的檢驗中逐步完善起來的。

遲滯——地雷戰的萌芽期

日寇在侵華戰爭中,奉行的是“以戰養戰”以及“三光”政策。因此日偽軍在每次“掃蕩”、“清剿”中,首要的就是搶劫糧食、牲畜和一切有價值的物品,其次是屠殺、殘害、抓捕群眾,此外還要縱火燒掉房屋、家具等帶不走的物品。敵軍所過之處,生靈涂炭、滿目瘡痍,對群眾生命安全、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破壞。以當時我部隊、游擊隊及民兵的實力,還難以完全阻止日偽軍的“掃蕩”。在這種情況下,地雷自然就成為阻攔和遲滯敵人行動,爭取時間轉移群眾和財產的最有效武器。

地雷在初期最重要的作用是阻攔和遲滯敵人行動(電影《地雷戰》畫面)

“地雷看家”為根據地群眾和民兵爭取到戰爭條件下相對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電影《地道戰》畫面)

這一時期,民兵開展地雷戰的口號是“來不讓來,去不讓走!”起初,主要將地雷埋設在交通線上,打擊路過的敵人,迫使敵軍將大量時間用在找雷、排雷上,遲緩其行動節奏,削弱敵人的機動優勢。由于敵人經常突襲根據地村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所以埋設地雷的重點,又很快轉移到村莊附近和村內。比如埋在村口的“看門雷”,一旦敵人踏上,在殺傷敵人同時又相當于發出了警報,為群眾進行轉移、民兵展開阻擊贏得時間。敵人為避免觸雷,輕易不敢在夜間或拂曉前包圍和襲擊村莊,這樣就給群眾創造了較為正常的生活秩序。如興縣趙家川口村在日寇1940年冬季“掃蕩”中房屋全毀,22名群眾被殺害,1944年冬敵人再次“掃蕩”趙家川口村,卻在村口附近河灘上接連踏響3顆地雷,于是改在村外山溝露宿,該村民兵連夜襲擾,并在敵人可能集合的地點再次埋雷,致敵大量傷亡,未敢進村就提前撤走。1945年5月19日,日偽軍500余人侵擾海陽“五虎村”(指小紀區的槐樹底、紀家店、笤帚夼、亭兒崖、擺駕嶺5個聯防村),還未進村,便陷入民兵預設的地雷陣,5小時僅行進不到5里地,踏響地雷20多顆,炸死炸傷30多人,等到敵人好不容易排完雷,進抵村莊,群眾早已轉移,村里空空如也。

正因為在實踐中切身感受到地雷保衛家園的作用,群眾才廣泛接受并踴躍投身于爆炸運動

只有密切觀察敵人行蹤,主動了解掌握敵情,及時檢查埋雷成果,才能做到有效殺傷敵人

民兵在作戰前就如何布雷進行討論,作戰后同樣開會總結經驗

1943年8月,膠東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劉云鵬根據海陽民兵地雷戰經驗編寫的《地雷戰術(草稿)》一書

群眾性爆炸運動開展后,形成了“ 村村有雷、人人埋雷”的局面。圖為晉察冀婦女游擊組在敵人必經之處埋設踏發雷

地雷戰還可以與戰時生產結合起來,例如在離敵人據點較近的田地周邊埋設地雷進行封鎖,使敵人無法突然出來搶糧或抓人,保證這些田地能夠正常耕種,等等。由于地雷在實戰中保衛了村莊和家園,也讓大家了解了這種適于普通百姓使用的武器,從而加快了地雷戰的推廣進程,促進了群眾性爆炸運動的開展。此種作戰形式再進一步發展,結合村落聯防,就出現了“爆炸封鎖線”的模式,在敵人據點或交通要道口形成若干道雷區,使敵人不敢隨便出動,有效阻止了敵人向周圍村莊進行“蠶食”、“突襲”。

這一時期的地雷戰,特點是“埋雷等敵”,雖然起到了明顯的阻遏作用,但奉行的還是單純的防御思維。地雷的種類和功能相對單一,無復雜的防排措施,設置與引爆都具有明顯的被動性,敵人不經過、不踏上就不會炸響,不是每次都能殺傷敵人。有些長期埋設在村子周圍的“看門雷”,還會誤傷人畜,造成民兵與群眾之間的矛盾,在阻滯敵人的同時也間接封鎖了自己。更關鍵的是,這種戰術使得群眾性爆炸運動的范圍僅限于少數村莊,無法在敵占區與邊沿區推廣開展,而敵人只要避開這些村莊,活動仍然可以十分猖狂,沒有給予敵人更致命的打擊。

殺傷——地雷戰的發展期

地雷戰開展初期,由于缺乏經驗及客觀條件限制,根據地軍民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要保衛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進攻。但后來的反“掃蕩”、反“蠶食”斗爭實踐反復證明,地雷的使用必須是進攻式的,發現敵人就主動迎擊,積極主動地開展連續爆炸,盡可能地殺傷敵人,效果遠勝于單純的被動防御。因此,在爆炸運動全面開展起來之后,隨著地雷種類和功能的多樣化,以及民兵戰斗組織更加健全靈活,地雷戰的戰法、戰術不斷改進。民兵的作戰口號相應地變成了“你來我打,你不來我也要打!”海陽縣的口號更加鮮明,如文山后村提出,“敵人從哪里來,我們就從哪里炸!”而小灘村則是,“迎頭炸上去,炸到敵人心臟!”

這一時期,民兵在地雷使用戰術上最大的變化,是由原來的“埋雷等敵”逐步發展為“設陣誘敵”、“主動殺敵”。密切觀察敵人行蹤,主動了解掌握敵情,及時檢查埋雷成果,并且站在對手的角度來研究思考,預計敵人在發現、踩響地雷后可能有哪些動作,以及隨后的行動方向會有什么變化,在掌握其心理和行動規律之后,有計劃、有重點地布雷,而且敵人行動一旦發生改變,埋雷的時機、地點、方式也隨之變化。海陽縣趙疃、文山后、小灘3個“爆炸模范村”的民兵在每次作戰前,都會就如何布雷進行討論,作戰后,馬上開會總結經驗,因此水平提升迅速,并創造出許多好的經驗。如趙疃村民兵觀察到敵人占領制高點后,一般只會忙著遠眺前方情況,而不太注意腳下,于是敵人從東來時,便將地雷埋在山頂西側,從西來則埋在山頂東側,這一對觀察結果的簡單運用多次取得成功,斃傷敵人很多。文山后村民兵利用敵人迎著陽光觀察目標不容易看清的弱點,將地雷埋在朝向太陽的方向,爆炸收效明顯。同樣,敵人也在觀察總結我方埋雷規律,比如下雨前后為避免引信和裝藥淋濕,民兵一般會將埋好的雷起出,敵人便趁雨后進村“掃蕩”,文山后村的民兵吃過一次虧后,便利用敵人的慣性思維開展“反制”,埋雷時用糠皮和破碗將地雷保護好,并在雨將停未停時再埋一批新雷,果然雨后敵人再次出動,一次炸死炸傷敵人18名之多。由于3個模范村的民兵勤于思考、善于捕捉戰機,不管敵人如何狡猾,只要靠近這3個村,總是避免不了挨炸的命運,幾乎沒有全身而退的時候。在地雷戰的發展期,典型的戰術還有以下幾種。

利用敵人進村后往往只顧腳下、不顧眼前的特點,將地雷安設在矮墻上,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殺傷效果(電影《地雷戰》畫面)

畫上敵人的丑態,寫上惹惱敵人的標語,就會刺激敵人試圖破壞而達到使其觸雷的目的(電影《地雷戰》畫面)

利用敵人獲取食物、水和財物的心理,在相應位置設雷,從而“誘”殺敵人(電影《地雷戰》畫面)

一是“利、激”誘炸。以物質引誘或通過作戰引誘,或采用故意激敵的方式,讓敵人主動來挨炸,即所謂“利以誘之、怒以激之、邀其必投”。

任何具有爆炸殺傷能力的武器都可以作為地雷。圖為1943年反“掃蕩”期間,民兵將手榴彈安設在門框上方作為詭雷使用

雷槍結合是將地雷戰與麻雀戰結合、提高地雷殺傷效果的最有效戰術

適時通過步槍射擊,促使敵人隊形混亂或本能尋找掩護,可以提高踏雷的機率(電影《苦菜花》畫面)

1944年11月,因首創雷槍結合戰術而名聲大噪的民兵英雄李勇(前排右二)前往阜平洞子溝參觀晉察冀畫報社

物質引誘是最常見的方法。比如堅壁清野后,預見到敵人進村后首先要尋找食物和飲水,便在食物、酒、油和水井附近埋雷。1944年11月,日寇在興縣“掃蕩”,在某村一戶人家看到一包粉條,去拿時突然發生爆炸,斷臂飛到鍋臺上,敵人退出村莊后,發現路邊有菜園,想拿旁邊鋤頭刨菜時,又再次挨炸。敵人路過臨縣時,民兵故意將路挖斷,敵人見路溝旁有3塊木板,想將其蓋在溝上方便通行,抬到第3塊最大的木板時,“轟隆”一聲,4個敵人全被炸死。大澤山區民兵發現夏季敵人“掃蕩”時,必進葡萄園摘葡萄吃,于是在葡萄架底下埋上地雷,每次都成功炸中敵人。

作戰引誘是指趁夜間破壞公路、拔除敵人電線桿,然后把雷埋在公路和電線桿附近,將雷弦接在垂地的電線斷頭上,專炸出來搶修之敵。也有派小隊民兵前去騷擾敵人并故意示弱,待敵人追來時將其引入雷區,或臨時在追路上埋雷,趁機進行殺傷。一次,300多名日偽軍到趙疃村北一帶搶糧。民兵設下埋伏后,敵人卻向西轉去,民兵們便主動鳴槍,吸引敵人掉頭前來,然后邊打邊撤,將敵人一步步引入預先布好的雷區,接連炸死炸傷敵人15名,粉碎了敵人的搶糧計劃。

故意激敵則是在敵人必經處或醒目處設立草人、旗幟、標語、宣傳品等,通過丑化和謾罵敵人,引誘、刺激敵人前來破壞,從而觸發預先埋設在附近的地雷,且真真假假、故布疑陣,結果屢試不爽。興縣反“掃蕩”中,蔡家崖村民兵在某住家院內設一土堆,上面插上寫有“此處有地雷”的木牌,一名日軍軍官看到后,以為是“土八路”故意嚇唬人,結果在上前拔木牌時,引爆了土堆內的地雷,當場喪命。冀中民兵曾有口訣總結道:“敵人未到雷先埋,敵人不來引他來,敵人不踩逼他踩,雷公定要把花開!”

電影《地雷戰》中玉蘭在路邊臨時設雷,消滅2名追趕之敵、繳獲敵槍,就是典型的“飛行布雷”

利用山勢地形有利條件布設“擲石雷”,通過藥包的力量將碎石塊拋射出去殺傷敵人(電影《地雷戰》畫面)

民兵們積極改造自然地形,讓敵人非走不可,從而提高地雷的殺敵效率

敵人為避開地雷,常常不走大路,專走小道,有時還故意涉水前行

敵人在行軍時先由工兵探路,在可疑之處插旗、畫圈做上警告標示,避免后隊踩到地雷(電影《地雷戰》畫面)

通過虛實真假相間,使敵人難以識別,增加其行動難度,為綜合運用各種殺敵手段創造機會(電影《地雷戰》畫面)

因地制宜選擇雷種和布設方法,讓埋雷處與周邊環境保持一致,使敵人難以發現(電影《地雷戰》畫面)

民兵在埋設地雷后,用自己的鞋底輕輕壓出鞋印,制造有人從此走過的假象(電影《地雷戰》畫面)

在來不及精細偽裝時,也可以用秸稈、雜草等就地掩蓋埋雷之處,或在附近撒上樹葉、砂土等,讓敵人難以尋找蹤跡

二是雷槍結合。雷槍結合是地雷戰與麻雀戰等其他游擊戰術相結合的雛形之一,即在戰斗中將埋雷炸敵和步槍射敵兩種方式搭配使用,在敵人經過雷區周邊時,選擇適當機會,通過步槍射擊,驅使敵人隊形產生混亂、擁擠,無法專心辨別四周有否地雷,從而提高踩中地雷的機率,或者是當敵人發現我方埋設的地雷,正欲破壞時,通過步槍射擊,使敵本能地恐慌躲避,在不經意間踩響地雷。雷槍結合雖然在地雷戰初期就有地方在實戰中采用過,但真正將其提高到戰術層面,并且受到大力宣傳推廣的,應首推晉察冀“邊區爆炸英雄”李勇。1943年5月上旬,日寇對北岳區唐河兩岸進行“掃蕩”。12日,700余名日偽軍沿沙河大道西進,途經阜平縣五丈灣村。該村民兵中隊長李勇率游擊小組在認真研究既往敵人活動規律的基礎上,進行了周密部署,選擇敵人必經的窯溝口大道,布下3顆地雷,正道上1顆、兩邊各設1顆。但敵以雙路縱隊行進,先行一股敵人并未踩響地雷。李勇機智沉著,潛行至距敵100m處,以步槍對敵連射5槍,包括日軍小隊長在內的3名敵人應聲倒地。敵人隊形大亂,在收縮過程中相繼踩響3顆地雷,當場炸死8名、重傷25名。余敵不敢再走大路,沿河灘泥地跋涉逃命。此戰,李勇及五丈灣游擊小組共斃傷日軍36名,創下北岳區開展地雷戰以后一次殺傷敵人數量最多的先例。阜平縣為此獎給游擊小組步槍7支、撅槍3支,晉察冀軍區、北岳區還專門號召全區民兵,向李勇和五丈灣游擊小組學習,廣泛開展“李勇爆炸運動”和爆炸比賽。雷槍結合這種在實踐中創造的經驗隨后在全根據地迅速普及,并發展出地雷與土炮、手榴彈等各類民兵常用武器結合使用的靈活戰術。

三是飛行布雷。飛行布雷又稱飛行爆炸,是一種對周邊情況熟悉程度和埋雷技術熟練程度都要求較高的戰法。這種方法最大的特點是臨時性、機動性,與根據預測的敵人活動路線事先埋好固定雷不同,飛行布雷要根據敵人下一步行動方向臨時選擇設置地點,多在敵人行軍或搜索的空隙中見縫插針,見到敵人影子時才快速布下地雷。由于時間緊迫,飛行布雷往往不挖雷坑,也不作過多偽裝,常以絆雷、掛雷等形式使用,多用在村落戰中,布設好后即迅速撤離,否則就有被敵發現或包圍的可能性。飛行布雷既要求爆炸手熟知地形和戰場周邊情況,進退有方,同時要求埋設技術十分熟練,膽大心細、臨危不懼。由于飛行布雷與敵人行動方向一致,且出敵不意、難以防范,所以更容易獲得成功。飛行布雷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固定布雷相結合,后者成功機率更大。1944年10月興縣“反掃蕩”期間,郭根基民兵中隊先是在村莊周圍大道上埋設固定雷,敵人接連被炸后,便改走小道,民兵發現這一變化,便將大道上的地雷迅速刨出,抄近道走在前頭,埋到敵人要走的小道上。由于時間太緊,郭根基便直接將一顆地雷塞進路邊草叢里,并將原來的踏板換成絆線,結果單雷炸死2名敵人。1945年5月9日,敵人到海陽縣文山后村一帶“掃蕩”,于化虎聽說后,一口氣急行30里回村,此時敵人剛剛進抵,于化虎看準敵人行進方向,把一顆地雷埋在路上,不到10分鐘便炸響,單雷炸死炸傷敵偽9人。

四是善用環境。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條件,因勢利導改造自然地形,營造一切有利發揮地雷威力的條件。比如山區巖石多,就多使用塊石制作便于偽裝的石雷;在沒有巖石的陡峭地段,就采用“擲石雷”,將碎石塊拋射出去殺傷敵人;在山坡較陡的地方,就多采用滾雷。1943年秋,200余名日寇押解500余頭牲畜,從孟平長峪到五臺往返運送物資,途經兩邊都是峭壁的黑山崖,當地民兵發現后,決定在黑山崖進行伏擊。他們測量峭壁的高度,扣去人的平均身高,以此作為雷繩的長度,從崖頂將地雷拋下,正好落在敵人頭部高度處引爆,只消耗11顆地雷、18枚手榴彈和30多發槍彈,便炸死日軍20余名、炸傷8名,繳獲步槍17支。此外,從作戰實踐中民兵們體會到,地雷爆炸后有效破片總是向斜上方飛散,因此把地雷埋在比周圍地形稍低洼處,能夠更好地發揮殺傷作用。底下墊有石板或埋在石窩里的地雷,比埋在松土內的地雷殺傷力大,這是因為向下飛出的破片碰到巖石會反彈回來。即使周圍沒有石板、石窩,民兵們也會在地雷上堆些石子、銅錢、碎鐵之類的東西,進一步增強地雷的殺傷力。海陽民兵英雄于化虎埋設的一顆地雷,正是運用了這兩點,結果單雷斃傷7名敵人。小灘村民兵孫藻訓發現敵人運輸物資時必經一處石墩橋,便將兩兩石墩之間的距離人為加大,迫使敵人通過時速度減緩,從而在橋頭造成擁擠,然后將一顆夾子雷埋設在橋頭,單雷斃傷9名敵人,創造了當時的殺敵紀錄。趙疃村民兵一次因雨后埋雷偽裝不便,便將整個大道多處挖出雷坑,將連環雷埋在旁邊雜草叢生的小道上,敵人行軍縱隊經過時看到雷坑密布,不敢走大道,試圖從旁邊小道繞行,恰中預設的地雷,一次炸響9顆,致敵傷亡13名。(待續)

編輯/曾振宇

猜你喜歡
民兵敵人
撿敵人的槍來用,靠不靠譜
國有企業民兵武裝工作探討
敵人派(下)
南炮臺女民兵:無悔青春獻海防
颯爽英姿女民兵
足夠是夠的敵人
最后一個敵人
民兵制度在世界上的發展及走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