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兵工精神永放光彩

2022-01-24 02:56蔡寅生
現代國企研究 2021年12期
關鍵詞:兵工精神

文=蔡寅生

(作者為原兵器工業總公司辦公廳主任)

老兵工孕育形成的“人民兵工精神”是偉大的建黨精神在中國兵工戰線的傳承,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又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在反映;既表明人民兵工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又充分體現了人民兵工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永遠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強大前進動力。

當我剛來到兵工領域時,有一群老人備受大家尊敬,他們都是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的同志,我們都親切地稱他們為老兵工。他們來自官田、茶坊、黃崖洞等兵工廠和兵工院校,這些兵工廠是人民兵工的搖籃,也是人民軍工的搖籃,它們像種子一樣撒到了新中國國防工業乃至國民經濟的許多部門。這群兵工廠在中國的國防工業史、兵器工業史和中國工業史上都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這些受人尊敬的老兵工本來就是人民軍隊的一員,他們天然具有老紅軍、老八路的紅色基因,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特有的精神和氣質,人們親切地稱這種精神為老兵工精神。

什么是老兵工精神的內涵?

老兵工精神是一種祖國高于一切、人民高于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像李強、沈鴻、陸達、王立等老兵工一樣,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為建立新中國,他們投筆從戎,從國外、從祖國各地奔向延安,投身革命。

老兵工精神是一種高尚的共產主義精神。老兵工們篤信共產主義,像吳運鐸一樣“把一切獻給黨”;像劉鼎一樣,歷經磨難,初心不改,信仰永恒。

老兵工精神是一種愛崗敬業的執業精神,他們愛國防、愛兵工?!皼]有槍沒有炮,我們自己造”“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士”“后方多流汗,前方少流血!”就是他們樸素的戰斗口號與行動指南。

老兵工精神,是一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不斷開拓進取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窮鄉僻壤的山溝里,他們“一切從零開始”,白手起家,建立起簡陋的兵工廠。陸達創造了火焰反射爐燜火工藝生產出了炮彈。張方用土辦法“缸塔法”造出了硫酸。

老兵工精神更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為了抗戰勝利,為了全國解放,他們奉獻了青春、奉獻了人生。無數老兵工先烈,倒在了長征路上,倒在了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倒在了科學實驗和兵工生產的現場,……身負重傷的中國的保爾吳運鐸說“只要活一天,就要為黨工作一天?!?/p>

老兵工精神是老兵工用熱血和生命鑄造的,是經過戰火千錘百煉而成的。老兵工精神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兵工人。這是老兵工留給中國兵工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新中國成立之初,兵工人繼承發揚老兵工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兵工是工業戰線的一面紅旗,五三廠榮獲“模范工廠”光榮稱號,它的經驗在全國推廣。華安、建華、慶華三個兵工廠創造的“三華經驗”—“兩參一改三結合”寫進了“鞍鋼憲法”。在短短的十年里,大規模引進蘇聯的兵工技術,改造老廠、建設新廠,建起了獨立完整的準現代化的兵器工業體系,初步實現了陸軍武器裝備的制式化和國產化,使原本十分落后的我軍武器裝備水平與中國兵器工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提高了一大步,涌現出“工人發明家”倪志福,技術革新能手、“毛主席的好工人”尉鳳英等一大批英雄模范。

在傳承老兵工精神的歷史實踐中,兵器工業不斷總結、提煉、豐富老兵工精神。1991年9月15日,為了紀念人民兵工創建60周年,江澤民題寫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無私奉獻”十六個字,從而形成了以“把一切獻給黨”為核心的人民兵工優良傳統,成為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一員。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走進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老兵工創立的人民兵工精神依然放射著耀眼的光芒。國民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但兵器工業卻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困難的歷史時期,曾經瀕臨全行業虧損。相當多企業經營難以為繼,部分職工生活在貧困線上。用人民兵工精神武裝起來的中國兵工人,咬緊牙關,艱苦奮斗,狠抓軍品科研、狠抓技術引進、狠抓軍品外貿,狠抓脫貧解困,大力發展民品,終于打造出了一片嶄新的天地。兩個兵工集團都已進入《財富》世界500強。

如今,祖國大地上到處奔跑著兵工企業生產的長安汽車、北方奔馳、北方豪華客車……,你可知道,當初兵工民品創業之難嗎?沒有技術、沒有資金、沒有國家計劃、沒有材料,自謀出路的日子多難呀?到處找米下鍋,連鉛筆上那小小的金屬帽我們都生產過,這就叫不厭其小、不厭其雜、不厭其煩的“三不精神”。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兵器工業的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如今在坦克車輛、槍炮彈藥、火箭導彈、光電火控等領域,已接近或趕上了世界水平,部分領域已經由跟跑者逐漸轉變成了領跑者。

1984年第三代坦克項目上馬時,我軍大量裝備的還是第一代主戰坦克59式。1999年國慶閱兵時,第三代99式坦克威武雄壯地駛過了天安門。短短的十五年,中國坦克實現了跨越發展,創造了一項令世人驚奇的奇跡。誰能想到它的總設計師祝榆生,竟然是一位耄耋之年的離休老八路,一位為兵器科研失去了胳膊的獨臂英雄,一位沒有大學文憑、沒有工程師職稱的、在革命實踐中自習成才的“土專家”。他用高超的領導藝術,超人的自主創新意識,驚人的魄力毅力,把中國的坦克領進了世界先進行列,榮獲兵器工業科技發展終身成就獎。祝榆生是兵工人心中一尊高大的豐碑。

熱脹冷縮是自然界一條鐵的定律?;鹋谘b藥也一樣,其性能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高溫高膛壓、低溫低初速。然而王澤山院士卻突破了這個規律,發明了一種對溫度不敏感的裝藥,高低常溫的性能非常接近,俗稱“零梯度裝藥”,既能提高火炮威力,又能提高火炮機動性。王澤山院士,在火炸藥這個古老的學科里辛勤耕耘,獲得了巨大成就,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收獲了兩個國家發明一等獎和一個國家技術進步一等獎,他本人也榮獲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榮譽。

祝榆生、王澤山都是忠實踐行人民兵工精神的楷模,他們是兵工先進模范隊伍中的杰出代表。

老兵工孕育形成的“人民兵工精神”是偉大的建黨精神在中國兵工戰線的傳承,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又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在反映;既表明人民兵工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又充分體現了人民兵工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永遠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強大前進動力。

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紀念人民軍工創建90周年之際,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的建黨精神,努力踐行人民兵工精神,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猜你喜歡
兵工精神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走近“紅色金南”金湖人民兵工精神館
《中國兵工報》的辦報瑣憶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回首烽火硝煙路 匯聚兵工報國情 豫西集團黨委組織集中觀看《烽火硝煙兵工路》電視專題片
以釘釘子的精神打好環保持久戰
“精神長相”需要呵護——“精神美麗”才是真美
拿出精神
民國時期高等工程教育實踐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