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文成(大峃)方言同音字匯

2022-01-26 14:31翁琳佳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同音字唇齒陰平

陶 寰,翁琳佳

(復旦大學 中文系,上海 200433)

一、引言

文成縣位于浙江南部山區,地理坐標為東經 119°46′~120°15′,北緯 27°34′~57°59′。該縣東鄰瑞安市,南界平陽縣、蒼南縣,西接泰順、景寧縣,北與青田縣毗鄰,屬溫州市管轄,縣政府駐大峃鎮??h域總面積1292.16平方千米,2020年末戶籍人口40.95萬人,[1]境內主要少數民族是畬族。

文成縣1946年由原瑞安、青田、泰順3縣的邊區析置,以劉基(南田人)謚號命名[2],今下轄12個鎮(其中一個民族鎮)、5個鄉(其中一個民族鄉)。文成縣境內有兩種不同的吳語,一種屬于甌江片,分布在原瑞安縣屬地,包括今大峃鎮、珊溪鎮、峃口鎮、玉壺鎮,等;一種屬于處衢片處州小片,分布在原青田縣和泰順縣屬地,包括今天的南田鎮、黃坦鎮、西坑畬族鎮和桂山鄉、仰山鄉一帶,呈C字形包圍著甌江片吳語。由于一直處在縣域的邊區,遠離經濟文化中心,交通不便,大峃的吳語在甌江片吳語中顯得比較保守;同時也受到處衢片吳語的影響,與其他甌江片吳語的交流略顯困難。

2017年1月,陶寰、盛益民帶領復旦大學中文系研究生赴大峃進行了為期10天的調查,利用《方言調查字表》調查音系、記錄字音,也收集了一部分詞匯。2018年1月,陶寰帶學生進行了第二次調查,主要工作是核對音系、字音,收集詞匯。2019年8月,陶寰帶學生進行了第三次調查,進一步收集詞匯。這份同音字表就是根據這三次調查整理而成,翁琳佳參與了同音字匯的整理和核對工作。

三次調查的主要發音人是陳思寬先生,1942年出生,文成縣大峃鎮苔湖村(陳宅)人,世居,口音純正;中專畢業,干部,長期從事文化工作;幼年語言環境單純,1959-1962年在臺州求學三年,1963-1968年在本縣黃坦鎮工作,其他時間一直在大峃鎮。苔湖村(陳宅)在建縣之初的縣政府對面,今屬城關鎮,可以代表大峃口音。

第二發音人陳守信,1953年出生,大峃鎮人,小學畢業,工人,無長期外出的經歷,口音純正。

兩位發音人口音基本一致,少許差別反映的應該是方言的代際變化。

二、聲韻調

(一)聲母(29個,包括零聲母在內)

表1 文成方言聲母表

聲母說明:(1)v-在u前為w,老派唇齒極輕微,但新派唇齒明顯;在其他韻母前為唇齒音,摩擦不強,實際發音近 ?。(2)?-、??-、?-聲母只拼 ?韻母。(3)?-組聲母有兩個音值,在 -i-、-y-介音前面比較靠前,有時接近?-組聲母;在沒有介音的韻母前比較靠后,接近舌葉音。(4)?-是配陽調類的?-,?-拼合口呼韻母等于v-拼合口呼韻母,本文記為vu(-);與此相對,?-拼合口呼韻母可以認為是v-拼合口呼韻母配陰調類,我們考慮到其他情況下陰調類只拼清聲母和濁響音聲母,不拼濁阻音聲母,故處理的時候仍單列?-配合口呼這一項,記為u(-)。

(二)韻母(33個,包括自成音節的鼻音在內)

表2 文成方言韻母表

韻母說明:(1)i在 p-組、t-組、s-、z-聲母后有輕微的滑音,為 ?i或 ?i。(2)ia、ia?、io? 三個韻母,如果所拼聲母不是?-和?-,則-i-介音很短,可直接記為a、a?、o?。(3)單元音u帶唇齒色彩但不重,跟其他甌江片吳語不同;在t-組、s-、z-后有輕微的滑音,為?u。(4)-u-介音在uo韻母中是u,在其他韻母中有唇齒色彩,為-?-。除了在uo韻母中-u-介音比較明顯,可拼p-、t-兩組聲母外,文成話的其他合口呼韻母只拼k-組聲母和?-聲母,而且都是一些新出現的異讀。(5)單元音y為唇齒的央元音?。y在t-組、s-、z-后有輕微的滑音,為?y,也是唇齒音;在?-和?-后唇齒色彩最為明顯。(6)-y-介音在y?、y??中,如果聲母是p-組聲母、?-和 ?-聲母,則為唇齒的央元音 ?,較短,故本文在處理時將 ?y?、?y?? 寫作 vy?、vy??;在 ?-組聲母后為 y。-y-介音在yo、yu韻母中較長,沒有唇齒色彩。除了uo韻和yo韻之外,-u-介音和-y-介音不構成對立。(7)?舌位偏央,在y?中開口略小。y??中的?偏央,有時開口略小為y?。(8)ɑ唇略圓,也可記為?。(9)o在uo、yo兩個韻中開口略大,在o跟?之間。(10)iu韻實際為i?u。因此,-i-介音和-y-介音幾乎不構成對立。io韻只有一個“野”字,是處衢片吳語的借詞。(11)ai和au動程很大,a舌位偏央,-i、-u接近標準的i、u。(12)a? 的主元音為 ?。(13)e?在 ?-組聲母后面實際為 i?。(14)韻母有、等變體,具體讀音取決于后接聲母的發音部位。

(三)聲調(8個)

表3 文成方言聲調表

聲調說明:(1)陰平有時尾部略升。(2)陽平主體為平調,調尾經常略升;與陽上調比字的時候,尾部明顯抬升;連讀后字時為平升調223。(3)陰上45,較短,單念時常帶假聲,調尾有喉堵態;在連讀后字時假聲不明顯,音高仍高于其他聲調,有51調的變體。(4)陽上的33調有一個較低的調頭,實際發音為233。(5)陽去起調較高,可記為412,連讀后字時常為低降調21或31。(6)陰入34,比陰上調略低,調形相似,末尾有時也有假聲,與陰去調相比較短。(7)陽入也可記成212;連讀變調的時候,升比降明顯更多,近乎13。

三、兩字組連讀變調

文成話的兩字組“成詞變調”(王福堂,1959:84)[3]是比較典型的后字決定型連讀變調,即后字基本與單字調相同,前字發生變調,只有“陰平+陰平”和“陰平+陽平”這兩個組合例外。前字陰陽調基本中和,不同的單字調類發生大量的合并。入聲做前字時讀短調。名詞性偏正短語、動賓短語的變調規律同成詞變調;主謂短語、動補短語、數量短語變調與此不同,本文略。兩字組連讀變調的具體規律見表4。

表4 文成方言兩字組連讀變調表

連讀變調說明:(1)22-223(陽平+陽平)與33-334(陰平+陰平、陰平+陽平)是平行的聲調,整體略低。(2)舒聲+陰上的變調為43-45,45調常讀為51調。(3)43-44(后字為陰平)跟42-33(后字為陽上)非常接近,但是后字清濁聲母的調高聽感上區別明顯,例如“被窩”的“窩”比“窗戶”的“戶”略高。(4)陰去為后字的變調44-334中,前字的44有時略升,為34;334在實際語流中的上升有時不明顯。(5)陽去為后字的變調44-312中,有時末尾不上升,起調比單字調略低,為31甚至21。(6)陽入為后字的變調43-213中,213下降不明顯,常讀為13。(7)入聲做連讀前字時讀短調。(8)2-55中的55略升,但沒有45那么明顯。(9)前字陰陽調中和,但清濁聲母在聽感上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區別,清聲母聽起來略高,濁聲母略低,在高調位時,濁聲母聽起來有一個向上的調頭。(10)陰去、陽去為后字時,前字舒聲陰陽調不中和。(11)動賓短語同成詞變調,如:窗戶=闖禍,讀t?hyo42vu33。(12)個別詞語變調特殊,如:好好看(陰上+陰去)變調不讀44-334,而讀為 h?45-55?h?334-31,這個變調形式不見于表 4。

四、同音字匯

說明:(1)本同音字匯以《方言調查字表》為基礎,刪去一些口語不用的字,另根據詞匯調查增加口語用字。明顯誤讀或訓讀字不收入同音字匯。(2)同音字匯以韻母為綱排列,同一韻母下列不同的聲母,相同的聲韻下列不同的聲調。聲韻調的順序見上文“二、聲韻調”。(3)同音字匯用 1、2、3、4、5、6、7、8表示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無法根據變調推導出本調的字,聲調記為“X”,放在“[]”內,列在同一聲韻組合的最末。(4)方框“□”表示該詞暫無適當的漢字可寫,放在同一聲韻調組合的最后,“□”右側下標該詞的意義。(5)同一字形若音義有別,在字的右側下標注明該字出現的環境或意義??谡Z中使用的非常用字也用下標方式注明。下標“文”表示該音是讀書音。下標“又”的為又讀音,比另一讀音出現的頻率低,但非文白異讀,也不區別意義。(6)注釋中有音無字的音節直接標寫國際音標。(7)注釋中“:”后是例詞的解釋說明,或釋義的舉例。(8)舉例時用“~”代替被注的字。(9)如某字有兩個及以上例詞或兩個及以上解釋,用“;”隔開。(10)為避免誤解,也為音韻比較提供方便,少數字仍采用繁體字或異體字。

猜你喜歡
同音字唇齒陰平
面向語音合成的藏語同音字研究*
The Spirit in the Sand
作品賞析
偷渡陰平
太谷方言陰平陽平教學初探
同音字 我會分
同音字
讓同音字辨析不再困難
調域和時長對韓國學生感知陰平和去聲的影響
有趣的“唇齒”接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