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束化護理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護理質量及感染預防的影響

2022-02-02 02:02吳珠嬌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22年2期
關鍵詞:ICU患者中心靜脈導管集束化護理

吳珠嬌

【摘要】? 目的? 探討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干預,對患者護理質量及感染預防的影響。方法? 于2020年3月- 2021年3月將萬寧市人民醫院ICU中60例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治療的患者納入研究,并以等量電腦隨機法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予以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集束化護理干預,并對比干預效果。結果? 觀察組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9.21±1.87d及ICU停留時間13.38±1.61d均短于對照組的12.32±2.34d與18.54±2.77d;心理狀態SAS評分29.38±5.91分與SDS評分25.17±3.79分均低于對照組的38.84±5.97分與34.27±3.54分;中心靜脈導管不良事件發生率10.00%低于對照組的33.33%;護理滿意度93.33%高于對照組的72.00%;以上數據組間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干預可減少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生,并有效穩定患者心理狀態及縮短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與ICU停留時間,增加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認可。

【關鍵詞】? ?ICU患者;中心靜脈導管;集束化護理;感染;心理狀態;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03--03

中心靜脈導管在急診科、ICU病房、麻醉科、血透室等科室比較常用,是將一根相對較粗的管子留置在中心靜脈,以完成透析、輸液、化療等操作。一般選擇頸靜脈及鎖骨下靜脈進行置管,并且如無特殊需要需留置48~72h。但是在中心靜脈導管治療期間,細菌可沿導管周或導管內侵入,進而形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導致病情加重,嚴重者可出現感染中毒性休克及死亡現象[1]。因此,需要對中心靜脈導管患者展開有效的護理管理,以預防感染事件的發生。而ICU是為重癥患者提供的專門的治療場所,該科室患者病情均較重,免疫力較差,且需要留置中心靜脈導管以輔助治療,這也就增加了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生,進而不僅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同時也會加重患者的痛苦及醫療費用支出,不利于其預后質量的提升[2]。而有研究指出集束化是建立在循證科學基礎上的護理模式,其可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將治療、護理、感受、操作等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有助于臨床護理質量的改善與提升。此次為了改善并提升ICU患者護理質量,并降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生,特對納入研究的ICU患者展開臨床對比實驗,以著重分析優化型集束化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將詳細內容進行如下報告。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經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于2020年3月- 2021年3月期間將萬寧市人民醫院ICU中60例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排除年齡≤18歲者;溝通及精神異常者;病情不穩定者。按照組間基礎資料匹配的原則分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均值50.65±3.74歲;APACHEⅡ評分15.54±3.67分;頸內靜脈置管3例,鎖骨下靜脈置管27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均值50.79±3.80歲;APACHEⅡ評分15.51±3.68分;頸內靜脈置管4例,鎖骨下靜脈置管26例。兩組患者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予以病情及體征監測、環境護理、用藥指導、健康教育、并發癥預防、日常消毒處理等常規護理干預。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展開集束化護理干預,通過建立集束化護理小組,并將集束化護理理念對護理人員進行滲透,制定集束化護理措施,要求小組成員嚴格按照護理理念及措施為觀察組患者展開護理服務,具體內容包括:

(1)置管過程的護理干預。置管前進行中心靜脈壓的測定,因為中心靜脈壓可以反映右房的壓力,進而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容量負荷程度,而進行容量評估并選擇通暢管路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可最大限度地提升通暢度。要求護理人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進行置管操作,并嚴格按照中心靜脈導管步驟進行操作,同時置管過程中需密切關注患者體征變化情況。置管完畢后要妥善固定導管,防止隨著患者的體位活動而導致導管脫出體外。

(2)導管的日常護理與維護

1)密切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熱、痛等現象,以及穿刺側上肢有無腫脹表現,若出現腫脹應及時測量臂圍并與對側相比較,必要時行B超檢查以避免深靜脈血栓形成。

2)每天用碘酒或酒精對穿刺部位進行消毒,然后等到揮發干后再用碘伏進行消毒,以有效殺滅皮膚周圍細菌,減少細菌感染的發生。

3)在應用中心靜脈導管輸液之后需要進行封管,在封管后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來進行,避免導管出現血栓、堵塞、感染事件的發生,并延長中心靜脈導管使用壽命。

4)每天輸液前檢查導管是否在靜脈內,以及導管有無向外脫出、移位現象,并對導管接頭進行15s的消毒,在接頭恢復干燥后再與無菌裝置連接;并且在每次靜脈輸液之前要用生理鹽水沖管,若輸液出現不通暢的情況,不可以用力推注液體,需采用注射器負壓進行抽吸。

5)靜脈給藥完畢后要使用小劑量肝素,并用邊推液邊退針的方法進行封管,以預防負壓封管、形成血栓、凝血封管、堵管等情況的發生。

6)若患者輸注液體為非營養液其輸液裝置可3~4d進行1次更換,若為營養液則需要6~12h進行1次更換以避免細菌的滋生;此外穿刺部位的輔料需根據敷料類型進行及時更換,日常需進行輔料檢查若出現臟污、潮濕、松動等現象,需要及時更換;

7)監測感染相關數據,并進行每日記錄,以排除感染相關因素;如果患者的置管因素已經去除,需及時拔管,減少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生。

1.3? 指標觀察

(1)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與ICU停留時間。

(2)心理狀態:以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3]評估,總分<50分為正常,50~60分為輕度焦慮/抑郁,61~70分為中度焦慮/抑郁,>70分為重度焦慮/抑郁。

(3)中心靜脈導管不良事件:包括導管脫落、堵塞、漏液及相關性血流感染。

(4)護理滿意度:以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量表(NSNS)評估,滿意≥80分、基本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滿意+基本滿意)/觀察例數×100%=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及ICU停留時間對比

觀察組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及ICU停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對比

觀察組干預后患者心理狀態穩定情況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中心靜脈導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中心靜脈導管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中心靜脈導管主要適用于需要長期靜脈營養或經靜脈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群體,以及危重患者、急性循環衰竭、腎功能衰竭等需要監測中心靜脈壓的患者群體。而ICU患者多為病情較重,且合并有多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該科室的患者需要快速大量補液,這種情況下需要通過中心靜脈進行液體輸注。其次部分ICU患者需要進行腸外營養,也需要置入中心靜脈。還有些刺激性藥物都需要置入中心靜脈[4]。因此,留置中心靜脈導管對ICU患者相對重要。一般來說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是從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進行穿刺,部分患者也會在緊急情況下進行股骨靜脈穿刺,從而建立臨時血管通路。并且將導管插入到患者的中心靜脈處,進行高糖、腸外營養液、藥物的輸入。然而在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期間,容易出現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進而影響ICU治療效果及安全性。而導致感染的原因為中心靜脈導管是侵入性置管,會導致由管引導的局部及全身感染,局部感染表現為置管位置皮膚紅腫。全身感染表現為發燒、菌血癥,并引起血栓形成,且血栓隨著血液流動,堵在皮內是皮梗,堵在肺內是肺梗,堵在腦部是腦梗,通常需要拔管并進行及時的對癥治療,才可以改善患者預后[5]。因此,需要加強ICU中心靜脈導管護理干預,以預防感染事件的發生。

ICU是重癥加強護理病房的簡稱,是以醫務人員為主體,以醫療設備為保障,以連續監測治療為手段的場所。重癥病房里配備有足夠的、經過專業訓練的醫生和護士,可以為患者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治療和保障[6]。而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作為該科室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主要是由醫護人員來完成。目前中心靜脈置管操作以及護理都比較成熟,但是還會有概率導致導管內感染、血流相關性感染的發生,并危及患者生命危險[7]。而對于ICU中心靜脈導管常規護理來說,其首先要定期地給中心靜脈導管進行換藥,避免傷口的感染。其次,在應用中心靜脈導管輸液之后需要進行封管,以避免導管出現血栓或者堵塞的情況發生。最后,對導管要進行可靠地固定,避免導管脫落移位造成出血或影響導管的使用,還應避免通過中心靜脈導管抽血。盡管常規護理可以確保中心靜脈導管的良好使用性,但是其在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感染上其效果欠佳。

隨著護理學對中心靜脈導管感染防控研究的不斷深入,多種新型護理理論也應運而生,并且被逐漸應用到臨床,而集束化護理作為新型護理理念的一種,其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8]。集束化護理集合了一系列循證治療和護理措施,并針對特定類型或特定情況的患者進行實施,且護理中每種干預措施均已得到臨床證明,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9]。并且在該種護理模式的應用下,還可以確保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最佳的醫療服務。而將其應用到ICU中心靜脈導管置管的護理中,其可以在穿刺、手衛生、皮膚消毒、導管固定和更換、敷料選擇以及抗生素使用過程中保持最大的無菌屏障,有效減少及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的血液感染的發生率[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及ICU停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心理狀態穩定情況優于對照組,中心靜脈導管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證明了集束化護理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有著積極的意義,其不僅可以減少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生,同時通過一系列的優質護理服務還可穩定患者情緒,使患者更加信任護理人員,進而使其可以積極地配合ICU護理工作的展開。此外,在集束化護理的干預下,還可以減少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ICU停留時間以及中心靜脈導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從而加快患者康復,并減少醫療費用支出,顯著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認可度。

綜上所述,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展開集束化護理干預,其護理效果顯著,預后意義積極,可減少感染事件的發生。

4? 參考文獻

[1] 孫紅.集束化護理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護理質量及感染預防的影響[J].藥品評價,2019,16(20):18-19.

[2] 張瓊予,申紅梅,常藝藝.集束化護理干預在預防留置導尿管病人尿道感染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9,27(4):135-136.

[3] 宋娟麗,宋秀嬋,黃燕.PDCA循環模式在ICU患者中心靜脈導管固定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8):190-192.

[4] 喬莉,曹洋,袁宏勛,等.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危險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20,41(1):125-130.

[5] 鄭云丹.CVC??谱o理小組在ICU中心靜脈導管并發癥預防的效果評價[J].吉林醫學,2019,40(7):1662-1663.

[6] 劉云訪,喻姣花,黃海燕,等.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預防的證據總結[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4):35-41+49.

[7] 邵小平,彭飛,邢唯杰,等.ICU成人危重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維護技術的最佳證據總結及應用[J].中華急危重癥護理雜志,2020,1(1):77-82.

[8] 黃錦芳,蔣維連,蔣華娟,等.不同間隔時間脈沖式沖管減少ICU腸外營養病人中心靜脈導管堵塞的效果觀察[J].循證護理,2019,5(6):529-532.

[9] 王衛玲.預見性護理干預在預防ICU中心靜脈置管患者導管相關性感染中的應用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7):645-648.

[10] 歐永禎,李冬芬,葉建輝,等.集束護理對ICU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預防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9): 148-150.

[2021-11-15收稿]

猜你喜歡
ICU患者中心靜脈導管集束化護理
影響ICU住院患者心搏驟停后綜合征預后相關因素分析
集束化護理減少靜脈留置針患兒并發癥的作用
集束化護理在卒中相關性肺炎預防中的應用
ICU患者家屬關愛中應用護理關懷的價值
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應用
護理干預對ICU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影響的探討
中心靜脈導管與靜脈留置針引流胸腔積液的效果比較
ICU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