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影響
——基于三階段DEA 模型的實證研究

2022-02-05 17:00馮南平王晶晶馮晨鵬彭張林
財務與金融 2022年5期
關鍵詞:服務中心效率財務

馮南平 王晶晶 馮晨鵬 彭張林

一、引 言

為緩解“大企業病”,2005年中興通訊率先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財政部于2013年頒布《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鼓勵“分公司、子公司數量多、分布廣的大型企業、企業集團應當探索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會計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推動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我國的快速發展。據《2020年中國共享服務領域調研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底,我國境內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已超過1000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已成為企業界關注的熱點。

最近幾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令眾多企業受到重創。面對疫情常態化形勢,再加上中美貿易局勢日趨復雜,增強風險承擔能力已成為企業應對高度不確定環境必須解決的問題。相關調研發現,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有助于增強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舉例來說,ACCA、中興新云服務有限公司和廈門國家會計學院聯合開展的2020年中國共享服務領域調研發現,許多已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在此次疫情中并未遭受嚴重打擊;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對我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調研發現,即使處于疫情艱難時期,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依舊能保持穩定運行,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水平越高,越能更好地應對未知風險,保障企業經營。

然而,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研究多集中于降低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等方面[1,2],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及其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提升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較少,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如何增強企業風險承擔能力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因此,本文擬采用三階段DEA 模型,對我國27 家企業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與企業風險承擔能力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探究,揭示其中的作用機理,以期為企業提升風險承擔能力提供啟示。

二、文獻綜述

(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相關研究

依據國際財務共享服務管理協會定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基于信息技術,以市場視角為內外客戶提供專業化財務信息服務的財務管理模式[3]。這種新型財務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務質量。

首先,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降低企業成本。例如,微軟公司實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后,企業的成本費用節省了1 億多美元,運營成本顯著降低[4];ZTE集團實施財務共享服務后,企業的業務處理成本顯著降低[5]。其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有利于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海爾集團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企業的運營效率得到快速提升[6];王德宇(2015)[7]發現,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專業化的統一處理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經營效率。最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改善服務質量。蘇寧易購集團通過實施財務共享服務顯著增強了企業管控能力,有效推進了企業核心業務的發展[8];王衛星、余天文(2021)[9]利用雙重差分模型檢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指出實施財務共享服務能夠改善資金配置,提高營業收入質量,進而提高企業的資金管理能力和償債能力。

(二)企業風險承擔相關研究

企業風險承擔能力是指企業維持穩定經營、抵御風險損失和實現長期發展的能力[10]。學者通常采用企業風險承擔水平的評估指標對風險承擔能力進行測度[11]。影響風險承擔能力的因素可分為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環境、債權人保護等。例如,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會抑制企業風險承擔能力[12],更強的債權人保護機制能夠降低企業風險承擔能力[13]。內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司高管、股權結構等。例如,高管內部薪酬差距能夠降低企業風險承擔能力[14],采用外資股權結構能夠有效增強企業風險承擔能力[15]。

盡管相關實踐和調研報告顯示較高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有助于企業抵御風險,但鮮有研究探索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影響,二者之間的關系有待進一步探索。

三、研究方法

三階段DEA 模型是基于傳統DEA 模型并結合隨機前沿分析方法(SFA)對決策單元投入產出效率進行計算的有效評估方法[16]。其主要優點如下:第一,該方法無需預先構建生產函數,避免了因函數關系錯誤影響結果;第二,該方法中的變量權重由數學規劃產生,其結果和權重均處于最優狀態,避免了人為因素對結果的干擾;最后,相較于傳統DEA 模型,三階段DEA 模型剝離了環境因素和隨機誤差對評價結果的影響,使測量單元處于同一環境,能確保結果更加準確。因此,為排除環境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干擾,保證結果準確性,本文選擇三階段DEA 模型作為研究方法,探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作用機理,分析過程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傳統DEA 模型

傳統DEA 模型是根據多投入、多產出數據對決策單元進行相對有效性評價的非參數規劃方法,其主要分為CCR 模型和BCC 模型。CCR 模型假設規模報酬不變,主要用于測量技術效率(TE);BCC 模型則基于CCR 模型進行改進,假設報酬可變,主要用于測量純技術效率(PTE)和規模效率(SE)。兩者間關系見式(1):

其中:TE 衡量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各個企業充分利用與合理配置企業資源的程度;PTE 衡量企業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投入轉化為產出的技術水平;SE 衡量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的生產規模的合適程度。

本文采用BCC 模型計算各決策單元的效率,計算公式見式(2):

其中:θ-ε(eTS-+eTS+)代表決策單元有效值;X代表決策單元投入;Y 代表決策單元產出;S+、S-代表松弛變量;n 代表決策單元個數;λ 代表決策變量。

(二)第二階段:SFA 模型

SFA 模型是利用隨機前沿生產函數進行效率估計的方法,主要用于消除環境因素和其他隨機因素對結果的干擾。評估方程見式(3):

其中,i=1,2,…n,表示決策單元;Sni表示決策單元的松弛變量;f(Zi;βn)表示環境因素;Vni表示隨機噪聲且Vni~N(0,σ2iv);μni表示管理無效率服從半正態分布,。通過求出參數βn,σ2iv,σ2iμ的估計值,分解聯合誤差項,計算μni的估計量,得到vni的估計量,并結合前面計算得出的數據對投入量進行調整。

(三)第三階段:調整后的DEA 模型

將調整后的投入和原始產出重新代入BCC 模型,從而得到真實反映現狀的效率值。

四、數據來源與指標選取

(一)數據來源

由于財務共享服務實施滿三年后才能進入相對穩定狀態并獲得明顯成效,同時考慮到多家企業因2020年疫情影響遭受重創,其財務數據不具參考性。因此,本文將2017年之前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作為決策單元,在剔除非A 股上市以及信息披露不全的企業后,最終選擇27 家穩定經營、信息披露全面的企業作為分析對象。相關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迪博數據庫、各公司相關年度財務報告以及網絡公開報導。

(二)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1.投入產出指標

本文選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作為投入指標,選取企業風險承擔能力作為產出指標。由于信息技術是推動財務共享服務發展的基礎,因此基于TOE(技術(T)、組織(O)和環境(E))模型[17],結合財務共享服務相關理論和實施特點設計具體投入指標。其中,在技術方面,選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增加值來衡量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技術水平;在組織方面,由于企業內部控制指數與組織能力呈正相關,因此選擇內部控制指數作為組織維度指標的表征;在環境方面,企業的分公司數量能夠反映企業規模,分公司越多,該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作用發揮效果越好。

關于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測度,目前相關研究主要選擇盈利波動性來衡量企業風險承擔能力,但該指標實際是用于衡量企業風險承擔水平且基于完美市場假說,難以解釋現實問題,從而影響了研究結論的可靠性[18]。因此,為更全面、客觀地衡量企業風險承擔能力,本文采用綜合指標進行測度。由于企業風險最終反映為企業的財務狀況[19],因此,本文從財務角度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進行度量。結合投入指標作用路徑,考慮抵御企業營運風險、財務風險和未來發展,本文最終選取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四個維度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進行測度,并確定具體的測度指標。具體指標選擇如表1 所示(為保證各指標同向變化,償債能力中選擇資產負債率的倒數作為產出指標)。

表1 DEA投入和產出指標

2.環境變量

環境變量是指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產生一定影響但不在樣本主觀可控范圍內的指標。本文依據呂文棟等(2015)[20]提出的相關控制變量,并結合影響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相關因素,從企業特征、公司治理以及企業的外部環境等方面提出影響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環境變量。具體指標如表2 所示。

表2 環境變量定義

五、實證結果分析

(一)第一階段:傳統的DEA 模型分析

利用Deap2.1 軟件計算2017-2019年27 家樣本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效率水平,結果如表3 所示。

表3 中27 家樣本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效率值呈現出以下特點:綜合技術效率總均值為0.845,達到了DEA 近似有效,表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存在一定影響;純技術效率達到0.917,說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投入能夠以較高的技術水平轉化為企業風險承擔能力;規模效率總均值達到0.917,表明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存在較顯著的規模效益。由于該階段得到的效率值并未消除環境因素和隨機干擾項的影響,不能反映真實結果,因此需要進一步處理。

(二)第二階段:SFA 分析

將投入指標的松弛變量作為被解釋變量,將產權性質、企業年齡、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和宏觀經濟形勢作為解釋變量,利用Frontier4.1 軟件計算其回歸結果。當回歸系數為正,表明環境變量會增加投入松弛量,造成資源浪費增加;當回歸系數為負,表明環境變量會降低投入松弛量,促使資源利用率上升,使得資源浪費減少。SFA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27家企業SFA分析結果

注:括號內為t 值,***、**、* 分別表示在1%、5%、10%水平下顯著。

由表4 可知,環境變量對松弛變量的系數大多能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環境因素對評價結果存在影響;γ 值均為1 且在1%水平下顯著,LR 單邊檢驗也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構建SFA 模型是有必要的。對回歸結果進行詳細分析,可以得到:

1.產權性質對松弛變量的影響整體保持不變,其中資產增加值由增加冗余變為減少冗余。這是因為企業在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時購置了過多未投入使用的資產造成資源浪費,而隨著中心持續運營,這些資產陸續投入使用,減少了資源浪費??傮w來看,國營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較高,這可能是因為國營企業總體規模較大,政府提供支持較多,抗風險能力較強。

2.企業年齡對松弛變量的影響總體保持不變,其與松弛變量的回歸系數為負,減少了投入冗余。該結果表明企業成立時間越久,其資源的利用效率越高,企業風險承擔能力也越強。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公司設立時間越長,其內部機制越健全,風險防控措施越完善,能夠更為有效地防控風險,維持穩定經營。

3.企業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對松弛變量的影響總體不變,其與松弛變量的回歸系數為正,增加了投入冗余。隨著企業股權集中度的升高,大股東擁有較高自主決策權,為避免因錯誤決策造成較大損失,大股東通常會采取保守決策,從而導致企業資源未被合理利用造成資源浪費。

4.GDP 增長率對松弛變量的影響總體不變,其與松弛變量的回歸系數為正,增加了投入冗余。GDP 增長率高表明當年該地區的宏觀經濟形勢較好,企業可能因為當年GDP 增長率較高錯誤預估未來走勢而投資過多造成資源浪費。

考慮到環境變量對不同企業的影響存在差異,所以應該調整投入,使所有樣本企業處于同一外部環境后再進行測算,以保障結果的準確性。

(三)第三階段:調整后的DEA 模型分析

利用Deap2.1 軟件運算第二階段調整后的投入值與原始產出值,得到新的效率值,具體如表5 所示。

表5 27家企業第三階段效率值

萬科 0.844 0.719 0.793 0.906 0.876 0.922 0.950 0.760 0.842 0.900永輝超市 0.701 0.871 1 0.871 0.722 0.938 0.769 0.738 0.941 0.780中國鐵建 1 0.927 1 0.927 0.873 0.881 0.990 0.933 0.960 0.972萬華化學 1 1 1 1 0.917 0.958 0.957 0.972 0.986 0.986順豐控股 1 0.750 0.795 0.944 0.912 0.997 0.915 0.887 0.931 0.953美的 0.994 1 1 1 1 1 1 0.928 0.929 0.998 TCL 科技 0.764 0.651 0.693 0.938 0.534 0.774 0.690 0.581 0.732 0.797瀘州老窖 0.921 1 1 1 1 1 1 0.908 0.929 0.974中國中免 0.952 1 1 1 1 1 1 0.979 0.994 0.984華夏幸福 0.458 0.952 0.965 0.987 0.838 0.977 0.858 0.749 0.981 0.768中國中車 0.486 1 1 1 1 1 1 0.801 0.943 0.829紫金礦業 0.819 0.663 0.688 0.963 0.723 0.807 0.896 0.672 0.755 0.893上汽 0.836 0.706 0.706 1 0.572 0.706 0.810 0.645 0.733 0.882南山鋁業 0.997 1 1 1 1 1 1 0.999 1 0.999華北制藥 0.655 1 1 1 0.790 0.868 0.911 0.786 0.912 0.855航天科技 0.797 0.702 0.798 0.880 0.854 0.922 0.926 0.721 0.827 0.868鄂爾多斯 1 1 1 1 1 1 1 1 1 1??低?1 1 1 1 1 1 1 1 1 1華潤雙鶴 1 1 1 1 1 1 1 1 1 1海信家電 0.973 0.807 0.826 0.977 0.740 0.901 0.821 0.790 0.857 0.924 0.757 0.684 0.621 0.810 0.886 111 111 0.783 0.557 0.724 0.936 0.458 0.403 0.630 0.657 0.997 0.568 0.607 0.788 0.729 0.787 0.983 1 0.830 0.769 0.786 1 0.868 0.761 111 111 0.822 0.845 0.869均值 0.916 0.865 0.871 0.913 0.952 0.875 0.935 0.930 0.834 0.906

通過對比一、三階段可以發現,在消除環境因素和其他干擾項的干擾后,綜合技術效率總均值減少至0.834,純技術效率減少至0.906,說明環境因素和隨機干擾項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真實效率值??傮w來看,剔除環境因素和隨機干擾項的干擾后,三年內有4 家企業(新奧、鄂爾多斯、??低暫腿A潤雙鶴)處于DEA 有效,與未剔除前相比減少一家(第一階段處于DEA 有效的企業為瀘州老窖、中國中免、南山鋁業、鄂爾多斯和華潤雙鶴)。而純技術效率有效的企業數量減少3 家。對這三個方面的效率分析如下。

1.綜合技術效率

綜合技術效率值為1,表明該決策單元結果有效,值在0.8 和1 之間,為近似有效,若其值小于0.8,則無效。在經過調整后,2017年有7 家企業的技術效率有效,其中新奧、萬華化學、鄂爾多斯、??低暫腿A潤雙鶴保持不變,中國鐵建和順豐控股由無效變為有效,說明環境因素和隨機干擾項的存在導致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影響被低估;而中興通訊、TCL 科技、瀘州老窖、中國中免和南山鋁業由有效變為無效,表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影響效果受環境因素和隨機干擾項的干擾,使其結果虛高。其余企業技術效率也大多存在小幅下降。在2019年,有11 個企業有效,其中新奧由無效變為有效,航天科技由有效變為無效。云南白藥、永輝超市、中國鐵建、順豐、紫金礦業和上汽這幾家企業的技術效率均有所提高,其余企業均呈下降趨勢。

通過對比調整后2017-2019年的結果發現,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總體純技術效率均值處于近似有效,表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會產生一定影響。如圖1 所示,新奧、鄂爾多斯、??低暫腿A潤雙鶴四家企業仍保持DEA 有效,中興通訊、寶鋼、美的、瀘州老窖、中國中免、中國中車和南山鋁業7 家企業由無效變為有效。中國中車由原先的0.403 上升到1,其風險承擔能力的產出效率提高了59.7%,而中國鐵建、萬華化學和順豐則由DEA有效變為無效。其余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大多都有所提高,表明隨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發展成熟,其投入轉化為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效率越高,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影響越強。

圖1 調整后的27 家樣本企業綜合技術效率變化情況

2.純技術效率

純技術效率越高表明企業對投入資源的利用程度越高。如圖2 所示,在經過調整后,2017年共有9家企業處于有效前沿面上,表明這9 家企業能夠充分利用當前資源。從2017年調整后的結果來看,大多數企業純技術效率較低,表明企業對投入資源的利用程度較低,存在較大改進空間;至2019年,共有12 家企業處于DEA 有效,純技術效率均值也由0.869 提高至0.935,表明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揮的作用也愈發明顯。

圖2 調整后27 家樣本企業的純技術效率變化情況

3.規模效率

調整后2017年有7 家企業處于有效前沿面上,即新奧、萬華化學、鄂爾多斯、??低暫腿A潤雙鶴保持不變,中興通訊、TCL 科技、瀘州老窖、中國中免由有效變為無效,中國鐵建和順豐控股由無效變為有效。其中TCL 科技調整幅度最大,由1 降為0.764,由此可見,環境因素和隨機干擾項掩蓋了企業規模效率的真實情況。與2019年調整前相比,調整后規模效率處于DEA 有效的企業仍為11 家,其中新奧由無效變為有效,航天科技由有效變為無效,余下10 家企業的規模效率保持有效不變。除此之外,剩下的企業中大多規模效率有所上升。

如圖3 所示,從2017-2019年,大部分企業的規模效率都呈現上升趨勢。其中華夏幸福由0.458增長至0.858,中國中車由0.486 增長至1,且這兩家企業均處于規模遞增狀態,表明可以通過增加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投入來提高企業風險承擔能力;而云南白藥的規模效率由0.998 下降至0.988,中國鐵建的規模效率由1 下降為0.990,且這兩家企業處于規模遞減狀態,表明這兩家企業目前應通過合理配置使用資源而非擴大投入來提高企業風險承擔能力。此外,剩余部分企業的規模效率也有所下降,這些企業應適當放棄繼續擴大生產投入,而應更關注企業的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圖3 調整后27 家樣本企業的規模效率變化情況

綜上,經過調整后企業的純技術效率、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總體處于遞增狀態,表明隨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的提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影響愈發顯著。

六、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隨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日益增加,提升風險承擔能力成為企業發展日益關注的問題。本文探究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與企業風險承擔能力之間的關系,運用三階段DEA 模型,對27 家已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上市企業2017-2019年風險承擔能力的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以及規模效率進行測量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具有一定的影響??傮w上本文所選樣本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效率均值處于近似有效階段,表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投入能夠較為有效地轉化為企業風險承擔能力。其中2017年樣本企業的綜合技術效率均值為無效,這可能是因為部分企業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時間較短,尚未發揮作用。2017-2019年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隨著樣本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的提高,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以及規模效率均值也隨之不斷增加,表明隨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其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影響也更加顯著。

2.環境變量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影響具有較大差異。國有企業和成立時間較長的企業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投入冗余逐漸降低,資源浪費較少,從而提高了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產出效率;而企業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和GDP 增長率的提升會增加中心投入冗余,造成資源浪費,降低風險承擔能力的產出效率。

(二)建議

根據以上兩點結論,提出以下相關建議:

1.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提升企業風險承擔能力。對于純技術效率低的企業而言,應提高技術投入和更新速度,推動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和完善,使其充分發揮效益,合理配置資源,提高風險管控效率;而對于規模效率較低的企業而言,應按照企業目前所處的規模狀態,適當擴大規模,提高規模效率。若企業的規模效益處于遞減狀態,則應適當縮減規模,合理配置資源,注重提高企業的技術效率。

2.對于因環境因素造成的資源浪費,企業應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企業應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減少投入冗余。企業股東應培養冒險精神,做出高質量決策,積極抓住投資機會進行合理投資,避免因過度保守導致資源堆積,造成資源浪費。此外,企業應依據自身屬性以及所處地區經濟水平和市場發展狀況,對資源配置進行相應調整,提高資源轉化效率。

猜你喜歡
服務中心效率財務
隊旗在黨群服務中心飄揚
黨建與財務工作深融合雙提升的思考
中證法律服務中心調解程序知多少
提升朗讀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
論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實現
股東大會知多少
欲望不控制,財務不自由
分析師關注對財務重述的雙重作用
分析師關注對財務重述的雙重作用
中國眼鏡科技雜志(2018年2期)2018-04-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