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水政監察隊伍標準化建設經驗與成效

2022-02-06 03:53劉雪峰
大眾標準化 2022年7期
關鍵詞:水政監察員江都

陸 蓉,劉雪峰

(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江蘇 揚州 225200)

按照江蘇省《全省水政監察隊伍水行政執法基地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水政監察隊伍標準化建設指南》提出的規范化要求,管理處制定了《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水政監察隊伍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按照執法隊伍專業化、執法機制常態化、執法辦案規范化、執法裝備系列化和廉政長效化建設的“五化”思路,全面開展執法隊伍標準化建設。

1 水政監察隊伍基本情況

1995年2月,經江蘇省水利廳批準管理處成立了“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水政監察隊”隸屬處水政科。1996年,省水政監察總隊成立后,管理處重新組建省水政監察總隊江都支隊。支隊和水政科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目前江蘇省水政監察總隊江都支隊下屬引江、萬福、邵仙、宜陵水政監察4個大隊,共有水政監察員37人。支隊主要負責處核心工程區及東、西閘的水政巡查工作,下屬各大隊負責管轄區域的水政巡查工作。

2 水政監察隊伍標準化建設的必要性

水行政工作是保護工程安全、發揮水利工程效益和保障水資源健康工作的關鍵。而水政監察隊伍既是水政執法的具體實踐者,又是單位行使水行政執法權的代表,其能力高下直接影響執法工作的成效。

2.1 保障工程運行的安全需要

江都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制造、安裝、管理的大型泵站群,包括21座閘站涵,涉及揚州廣陵區灣頭、揚州生態科技新城泰安、江都區仙女鎮、宜陵、邵伯、丁伙等6個鄉鎮行政管理區域,劃定安全警戒區面積2 821 043 m2,警戒區邊界線長26 735 m,管理河道岸線長、范圍面積廣?,F有水政監察隊伍從人員數量、綜合素質和巡查設施等方面,均難以充分滿足水利工程的管理需求,開展水政監察隊伍標準化建設,提高水行政執法水平勢在必行。

2.2 維護正常水事秩序的形勢需要

根據相關規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應加強對水利工程、河道的管理和保護,違反條例規定的水事活動將受到處罰,這決定了水行政執法的執法范圍和對象較為廣泛。江都水利樞紐是“國家級水利工程風景區”,東閘公路橋是貫穿南北主城區重要交通樞紐,核心工程區兩側為休閑公園,人流量極大。隨著長江十年禁漁計劃的實施,大量非法捕撈者涌入運河沿線,給周邊水事秩序和生態環境管理帶來巨大的壓力。建立一支素質高、能力強、作風硬的水行政執法隊伍,是打擊水事違法行為、維護正常的水事秩序的先決條件。

2.3 提高水法治意識的宣傳需要

水政監察隊伍的建設對水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管理處每年依托“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等集中普法宣傳活動,并嚴格落實普法責任制,把水法治宣傳教育融入水利法治實踐全過程。而加強水政監察隊伍的建設,強化水政監察人員的能力素質,重點提高政治素質、法治素養、媒介素養、公共溝通能力,不斷提高運用群眾語言釋疑解惑、釋法說理的能力和水平,在執法過程中將相關水法律法規深入普及到群眾中去,將普法工作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是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工作方案及普法責任清單的有效舉措。

3 水政監察隊伍標準化建設主要做法

管理處通過強化思想、建設隊伍、完善制度、提升裝備、規范場所等措施,逐步實現機構標準化、裝備現代化、隊伍專業化、制度規范化,全面推進執法標準化建設,努力打造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能吃苦、能戰斗、能奉獻的水行政執法隊伍。

3.1 強化組織體系,建設制度保障

明確組織架構,成立標準化建設專職領導小組,水政科總負責,其他單位部門協同配合推進;落實領導負責制,每季度定期會商;制定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目標和時間節點;支隊和大隊指定專人負責標準化推進工作,每月匯報工作成果;標準化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機制完善,采購符合實際需求,審批程序規范;落實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排查執法工作廉政風險防控點,實現日常監督與考核考評工作同步。

3.2 完善執法制度,強化執法保障

更新《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水行政管理制度匯編》,進一步完善執法制度,建立涵蓋巡查、立案、取證、執法等全部執法監察活動的制度體系;完善各類執法人員崗位責任制,明確支(大)隊長、副支(大)隊長、水政監察員、法制審查員等崗位職責;制定執法人員行為規范,嚴肅工作紀律,規范文明用語,統一著裝標識;推行“定責任、定內容、定方案、定路線”巡查四定制度,推行“走動式”管理模式,實行“周評議”例會制度和“零報告”月報制度;加強日常執法巡查信息統計,按月上報水行政執法信息;建立執法器材管理制度,嚴格把控執法裝備的管理和使用,確保裝備專用于執法活動;制定檔案管理制度,履行職權過程中的文書材料、影像記錄,及時整理立卷;并按照要求實現規章齊全、程序成圖、制度上墻。

3.3 充實隊伍力量,完善巡查路線

構建“1+N”人員體系,每個大隊配置1名專職水政監察員和2~3名兼職水政監察員,每個泵站設1名兼職水政監察員;汛期、節前等違法行為易發節點采用“監察員+保安”的方式,補充巡查力量;調整執法人員專業結構,提高法律、工程管理類專業在水政監察員中的比重;優化監察員年齡結構,形成老中青階次配備;所有監察員培訓合格,通過考核后方可上崗。并實行每日例行巡查和巡查記錄制度,實現巡查軌跡、現場影像的實時傳輸與記錄。

3.4 優化執法機制,健全執法體系

面對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存在執法權限較為狹窄,執法力量相對薄弱等問題和困難。一方面采用“人防+技防” 方式,增加巡查頻次、提升物防手段,在東閘公路橋西側、西閘翼墻、閘室等區域配合安裝水下防捕魚設施和電子圍欄,最大限度減少違法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建立執法協作機制,針對汛前、汛中、汛后違法行為發生的不同特點,支隊聯合各大隊開展執法專項行動,定期組織防汛清障;與地方水利、漁政、公安建立聯合聯動執法巡查工作機制,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建立重大事件信息報送制度,發生重大事件及時向總隊報告,依法應對;同時加強信息共享,建立與地方公安、檢察院、法院的案件移送制度,推動“兩法銜接”。

3.5 規范執法程序,強化制度約束

定期召開水政執法巡查專題工作會議,總結梳理執法巡查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舉辦執法培訓班,通過“每月一試”、案例研討、執法模擬課堂等開展崗位練兵,提高執法人員業務水平;推動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重大執法決定之前,支隊專人進行法制審核;加強信息公示公開,讓執法信息獲取更加便利;規范執法文書寫作,根據單位實際情況編寫常用執法文書標準化模板;嚴格檔案管理。

3.6 完善執法設施,強化信息化建設

統一購置執法標識服裝,提升執法形象;規范辦公場所,新設執法裝備室、詢問室1間,配置計時器、計時器等具有同步錄音錄像的電子設備和“聲像監控區”標示牌,當事人權利義務和辦案流程上墻公式;開展辦公場所標識化建設,對辦公場所門牌、公示欄、制度牌等樣式進行統一;配齊配足通訊、防控等基礎性執法裝備,提高信息化裝備配置比例。利用處精細化管理平臺,開展“互聯網+監管”掌上執法檢查,實現組織機構、執法裝備執法巡查、地籍管理、法治宣傳等信息化管理,實現組織機構清晰,執法裝備清楚,執法巡查準確、項目監管透明;水政監察證、行政執法證有效期及時跟蹤;項目預審、項目監管清晰透明,水事違法行為全過程跟蹤;地籍管理基礎數據完整,界樁界牌在電子地圖上清晰可見,在巡查地圖上能實時記錄現場巡查圖片、文字信息、音頻信息等數據。

4 水政監察隊伍標準化建設成效

4.1 組織制度健全,執法隊伍專職化

支隊制定了《水政監察員學習培訓》《水行政執法案件辦理》《執法器材管理制度》等十多項規章制度;按照崗位職責和工程管理單位的工作特點每年及時增補、調整崗位,優化專業結構,新增法律類人員,配足符合條件的水政監察員,確保每個閘管所都有一名專職水政監察員,泵站運行時配有一名24小時在崗的兼職水政監察員;所有專職執法人員熟悉相關水法律法規,了解執法所管轄領域地形地貌和重點巡查區域,取得執法證件后持證上崗;深入開展“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健全了執法人員履職規定,建立了行風監督員制度,先后聘請7名行風監督員;深化了法律顧問作用,組織法律顧問對重大水事行政決策、復議訴訟案件、水行政違法案件、合同以及執法裝備大宗采購等事項提供法律意見,進一步發揮法律顧問咨詢保障功能;實施組織每周一次“半軍事化”訓練,提高了執法隊伍的身體素質;深入“每年一賽”,通過參加管理處執法比武、全省水行政技能競賽等活動,落實安排新老執法人員結對子“傳幫帶”,將不同專業背景執法人員混合編組“相互學”,有效促進了執法隊伍制度化知識化專業化規范化發展。

4.2 執法設施完備,巡查效能提高

增設執法裝備后,管理處共配置執法記錄儀15臺、四輪電動巡查車1輛、二輪電動巡查車18輛、巡查平板10臺、執法無人機4架、執法艇1艘,大隊和各支隊實現了至少配置一架無人機、2臺便攜式執法記錄儀、2-3輛巡查電動車、一個巡查平板的裝備配置,全景式高清夜視監控覆蓋核心工程區周邊水域,運用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測,在巡查范圍上實現巡查無死角、全覆蓋,在巡查數據上實現軌跡、現場影像的實時傳輸與記錄。2021全年累計出動巡查人員2 993人次,巡查車909次,清除漁網12條、漁船5條,收繳漁具15根、捕魚過河工具1套,現場制止釣魚、捕魚300余人次,勸導野泳60余人次;赴“兩河四湖”巡查121次,開展聯合巡查19次,累計巡查約2萬公里;查處并銷號高郵湖、邵伯湖違法行為5項,實現省管13個湖泊巡查月報中唯一“零違章”湖泊。

4.3 協作機制暢通,應急反應能力增強

支隊與各大隊建立緊急情況應對機制,針對管理范圍水事違法行為聯合開展工作,今年共開展聯合清障行動5次、處理違章搭建聯合行動3次,違章搭建現象得到有效遏制;針對水利樞紐周邊捕(釣)魚現象,支隊聯合屬地公安、水利、農業農村、城鄉建設等部門,共同發布禁捕通告,將新通揚運河龍川大橋至江都西閘、芒稻河、送水閘安全警戒區范圍水域,高水河引江橋至送水閘段水域納入禁捕區,現該區域捕釣魚現象已基本消失,河道沿線已恢復平靜,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支隊啟動聯合執法工作機制,聯合江都區水上中心派出所、區漁政執法大隊三家單位開展聯合執法,深夜突擊芒稻閘下游,對錨魚、釣魚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和批評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執法效果。

4.4 執法程序規范,執法環境顯著改善

巡查中堅持主動亮證,出示水政監察證、行政執法證;規范執法程序,監察員每次任務3~4人為基礎工作單元,不少于2人開啟執法記錄儀,多角度拍攝,相互印證;推行說理式執法,向當事人耐心講解法規政策和水資源、水生態保護知識,講明利害關系,樹立了良好的執法隊伍形象。周邊群眾水法律意識提高,群眾自主發揮監督作用,主動協助執法人員開展水事工作,打開了執法巡查工作的新局面,形成了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

5 結語

在全省開展水行政執法專項監督和執法隊伍執法隊伍標準化建設的背景下,江都管理處水政監察隊伍以處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為標準,以切實提高執法工作水平和法治保障能力為目標,圍繞水政監察隊伍職能定位和職責要求,完善執法制度,強化執法保障,規范執法行為,改進執法方式,提高執法素養,不斷增強執法隊伍的規范性和科學性,為推動全省水政監察隊伍的標準化建設提供了經驗。

猜你喜歡
水政監察員江都
揚州江都區三個強化 做好防汛應急準備
壓責提能多維提升特約監察員履職能力
揚州江都區 “三聚焦”辦好民生實事
枕戈待旦 令出必行 揚州江都區毫不松懈保春節安全
高坪區:“監察員之家”促特約監察員履職
一名省監委特約監察員的建議
『東南文化』2019??4???????
呂梁市:召開第一屆特約監察員聘請會議
強水政監察職能,促水利事業發展
水政執法隊伍建設及規范執法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