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干擾條件下高密度電法結合地質雷達探測溶洞分布

2022-02-06 01:23阮娟岑超崔健曹彥榮韓紅慶
四川有色金屬 2022年4期
關鍵詞:角礫電法溶洞

阮娟,岑超,2,崔健,2,曹彥榮,2,韓紅慶,2

(1.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 江蘇南京 210007; 2.江蘇華東八一四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10007)

溶洞是巖溶地區工程建設中一種潛在的地質災害,它們規模不一,形狀各異,溶洞易引起地面塌陷,危及建筑物、水庫和礦山等的安全[1-4]。建筑施工前,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測場地內溶洞分布以采取相應措施,對保證建筑物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探測溶洞的方法包括高密度電法、地質雷達測量、重力測量、淺層地震發射法、微動測量等[4]。已見利用高密度電法和地質雷達探測溶洞相關文獻資料,孫茂銳等[2]開展了高密度電法與低頻雷達天線同位置巖溶區實測分析。劉振宇等[4]在某城鎮山心村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工作中,應用高密度電法與地質雷達探測巖溶及土洞。阿發友[5]以貴州省關嶺縣永寧隧道為例,驗證了高密度電法在溶洞探測中的應用效果,并利用地質雷達做了探測對比,總結了兩種方法的優缺性。于清水等[6]在廣西柳州地區使用高密度電法與地質雷達聯合探測地下溶洞,說明了區分充氣溶洞和石灰巖的方法。姚偉等[7]應用高密度電法和地質雷達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開展巖溶勘查,采用地質雷達對高密度電法異常部位進行驗證。此外還有于江龍等[1]、閉遺山[3]報道的案例等。

但上述案例均為自然地貌下的探測實例,僅見一例鉆探驗證。本文以某施工中的強干擾條件下建筑場地的溶洞探測工作為例,結合鉆探驗證成果,說明了強干擾條件下高密度電法結合地質雷達能有效探測溶洞分布。

1 工區概況

1.1 場地概況

本次工作位于正在實施場地平整的建筑工地上,場地內施工車輛較多且有卡車穿梭;地表碎石、雜土堆積,平整度仍較差,總體施工條件為強干擾、地表情況復雜。另受地形限制,場地及周邊可實施物探工作的范圍較小。

場地尚未開挖平整前,實施了數個間距較大的勘察鉆孔,結果顯示場地內巖溶發育。由于地下情況較復雜,鉆孔成果無法顯示地下溶洞的整體分布及聯通情況。因此投入高密度電法、地質雷達物探工作,目的是查明20m以淺的溶洞分布及連通性。物探工作實施時不掌握鉆孔資料,物探成果完成后,將物探推測溶洞范圍與前期鉆探成果進行了對比,兩者基本吻合。由于物探工作是在場地平整進行到后期階段開展的,所以鉆探工作與物探工作的地表高程不同。

1.2 地質概況

根據前期勘察鉆探揭露,場地內基巖為震旦系上統陡山沱組上段(Z2d2)燧石質-灰巖質角礫巖,上覆人工填土層(Q4ml)、第四系全新統坡殘積層(Qdl+el)。各地層巖性特征為:

(1)人工填土(Q4ml):為褐黃、褐灰色素填土,主要為角礫,夾少量黏性土,角礫成分為山體巖石經加工后的碎屑,局部為黏性土夾約20%~40%的巖石風化碎塊,呈松散狀態,局部稍密狀態,堆填年限小于3年,密實度不均勻,稍濕~濕,呈松散~稍密狀態,層厚0.2m~12.9m。

(2)第四系坡殘積(Qdl+el)黏土:黃褐色、褐灰色,主要由粉黏粒含量約10%~30%的巖石風化碎屑組成,碎屑粒徑1cm~2cm,稍濕~濕,呈可塑,局部硬塑狀態,層厚0.8m~7.3m。

(3)震旦系下統陡山沱組上段(Z2d2)燧石質-灰巖質角礫巖:褐灰、深灰色,碎裂結構,角礫狀構造,巖石中含角礫75%,角礫次圓狀,顆粒直徑數毫米至數厘米,角礫成分以灰巖為主,含約30%的燧石質角礫。局部可見囊狀風化體及溶蝕裂隙、溶蝕孔洞。本次勘察主要揭露為中風化帶。

受溶蝕作用影響,燧石質-灰巖質角礫巖風化帶中巖溶現象發育,其主要表現形態為溶蝕溝槽、溶蝕裂隙或溶洞,溶蝕溝槽、溶蝕裂隙均被溶蝕充填物全充填。溶蝕充填物呈褐灰、褐黃色,主要為黏土夾約30%的風化巖碎屑組成,呈可塑狀態,局部軟塑狀態。視厚度約1m~20m。

1.3 地球物理特征

物性測定結果表明,本區黃墟組(Z2h2)燧石質-灰巖質角礫巖電阻率變化范圍21744Ω·m至9300Ω·m,平均電阻率15534Ω·m,為高阻地層。Q4ml、Qdl+el的電性特征為中高阻。溶洞則由于含水或可塑、軟塑狀態的溶蝕充填物,表現為高阻背景下的低阻異常,或高低阻梯度帶。

2 探測方法

2.1 方法原理

高密度電法是以地下空間內地質體之間的電阻率差異為研究對象,按照協定的觀測系統進行供電與測量,把收錄到的地電數據體進行去噪、計算、分析以及表達,從而揭示出地下介質的空間分布及變化特征[8]。

高密度電法屬于常規直流電法序列,其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電源經AB極向地下供一定強度的直流電,同時利用MN極(一般為不極化罐或銅棒)接收地電信息,從而研究地下介質的電阻率變化規律,并結合巖石、土層的物性差異,劃分異常,圈定不同類型的地質體。如圖1所示,在高密度電法施工時,根據提前設計的觀測裝置按照間隔一次性布設好全部電極,包括AB、MN,根據探測深度設置好層數、裝置類型等關鍵參數,可以實現野外數據的全自動采集并計算每個記錄點的電阻值,室內基于儀器采集存儲的電阻率剖面,利用阻尼最小二乘等反演算法完成數據處理、反演工作,獲得深度-電阻率剖面,用于地質解釋。

地質雷達以快速、無損的探測方式,在工程勘察和地質災害勘察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方法原理是根據不同地層或目標體的電性(主要是介電常數)差異,利用發射線圈(T)發送寬頻帶的高頻電磁波,電磁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電性分界面,經反射或折射后返回地面,被布設的接收天線(R)所接收,傳遞到雷達系統中顯示、存儲;利用專業軟件分析雷達主機接收的反射波的波形、信號強度、雙程旅時的變化,推斷出地下目標體的空間特征,如位置、形態和深度等。

如圖1所示,T為發射天線,R為接收天線,由天線T發射的高頻電磁波在地下介質中傳播遇到目標體后發生反射和折射,反射信號返回到地面被天線R記錄,通過雷達主機顯示得到回波曲線。

圖1 高密度電法(上)及地質雷達(下)工作原理圖

2.2 儀器設備及測線部置

高密度電法儀選用DUK-2A型多功能數字高密度電法儀。地質雷達采用瑞典進口的MALA型高精度地質雷達,雷達天線中心頻率為40MHZ。

野外數據采集共完成高密度電法2條,點距2.5m,其中L1線測線長度115m,電極點47個;L2線測線長度125m,電極點51個。探地雷達采用連續測量的方式共完成測線2條,其中D1線與高密度電法L1線部分重復,線長65m;D2線與高密度電法L2線部分重復,線長40m。

3 溶洞探測效果

選擇典型的高密度電法L1線及地質雷達D1線說明溶洞探測效果。高密度電法L1線電阻率反演剖面圖顯示,剖面電性結構成似層狀,深部電阻率偏高,淺部電阻率偏低。根據電性異常特征,圈定2個溶洞。其中:①號溶洞,位于測線33m~105m處,其規模較大,由東向西逐漸變深,呈條帶狀,同時,探地雷達D1剖面也顯示,該溶洞淺部有一層強反射層,推測其內部含水。②號溶洞位于測線的45m~60m處,表現為高低阻梯度帶的異常,推測其內部為溶蝕充填物(圖2、圖3)。

圖2 高密度電法L1線反演剖面及解釋成果

圖3 探地雷達D1線處理剖面成果

4 鉆探驗證情況

L1沿線共有4個鉆孔,自東至西分別為ZK1、ZK2、ZK3、ZK4。四個鉆孔均鉆遇①號溶洞,洞內含水;ZK2深部鉆遇②號溶洞,洞內主要為溶蝕充填物(圖2),與物探推測結果基本一致。

5 結論

(1)強干擾條件下,高密度電法結合地質雷達,互為參考,推測了20m以淺含水溶洞和含溶蝕充填物溶洞的分布范圍,與鉆探結果基本一致。

(2)高密度電法結合地質雷達可較準確查明溶洞分布范圍,指導后期灌漿處理等措施以確保場地安全,是值得推廣的探測溶洞的物探方法組合。

猜你喜歡
角礫電法溶洞
鄂爾多斯盆地馬家溝組準層狀巖溶角礫巖特征及其成因*
興隆太平村鉬礦區隱爆角礫巖特征及成因探討
土壓平衡盾構改良渣土屈服應力分析
高密度電法在斷裂構造探測中的應用
龍塘沿鐵礦區角礫巖地質特征及形成機制探討
高密度電法在建筑用石料勘查區遴選中的應用
開陽縣三口河水庫(巖溶地區)溶洞處理
出發吧,去溶洞
妙夢巴王國歷險記 七.中保村和百丈山溶洞24
隧道特大溶洞處理施工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