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市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研究

2022-02-09 11:57吳婉嫻
黎明職業大學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流通業泉州市價值鏈

吳婉嫻

(黎明職業大學 商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社會發展從追求增量提升向追求高質量發展轉變,這也對我國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提出新的要求。在當前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并存的開放新格局下,有效完善國內經濟體制以及優化產業結構成為未來發展的重心。流通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相較于其他產業具備更高的產業附加價值,在促進消費市場繁榮、就業穩定以及區域發展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制造業經過一段高速發展階段,目前面臨著高庫存、高杠桿、高交易成本等問題,高端制造業與先進制造業發展動力不足,這不利于制造業形成核心發展競爭力。通過流通業與制造業的聯動與協作,可以實現提升流通業和制造業的附加價值,進而調整兩個產業的發展結構,實現協同發展。

一、文獻綜述

一些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對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流通業與制造業的協同方式可以表現為規模協同、創新協同、分工協同以及政策協同等,這些都是基于流通業與制造業互動協作的供需與價值增值[1]。流通業與制造業在利益驅動和技術推動等內部動力以及市場需求、產品競爭、信息傳導等外部動力共同影響下構建合理的協同機制。不少學者認為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存在耦合關系[2],兩業的協作可以分為以制造業為核心、流通業為核心以及流通業與制造業均衡這三種模式。流通業與制造業存在一定內在協同關系,流通效率會對制造業產生重要影響,流通業與制造業的匹配協同可以釋放更大的消費需求,從而推動制造業快速發展[3]。

產業協同是社會發展過程的必然產物,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流通業與制造業之間必然存在協同關系,在分工日益明確的社會大環境下,流通業與制造業協作能夠實現資源更高效的配置[4]。從傳統產業發展邏輯來看,流通業是制造業的“附庸”,流通業的發展依賴制造業的進步,同時也是為制造業發展服務[5]。隨著產業分工逐漸明確,流通業不斷延長融入到制造業生產環節,不斷降低交易成本,進而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效率,促進制造業向更高階段轉化[6]。隨著數字經濟發展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流通效率呈現指數化增長態勢,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充足動力[7]。

流通業與制造業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關系較為明顯[8]。不少學者從效率促進論[9]、市場勢力理論[10]、邊際報酬[11]等角度探討流通業與制造業之間逆向控制作用,另外在商貿流通業集聚、集群供應鏈網絡競合、外溢效應、動力機制、傳導機制、保障機制、評價機制、共生理論等方面,不少學者也對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進行研究[12-13]。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中,灰色關聯模型、投入產出模型、DEA(數據包絡分析)模型、VAR(向量自回歸)模型被學者大量使用。王軍等[14]運用DEA模型對青島市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協調度進行了測評,得出協調度不高的結論;劉天祥等[15]基于30個省市14年的面板數據研究了流通專業化程度與制造業效率的重組效應;孫金秀等[16]從指數分析和VAR模型得出浙江省流通業和制造業發展態勢良好,處于協同狀態。

通過對現有研究的梳理可以發現,隨著產業發展融合程度提高,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不少學者通過構建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模型,從數量上或者質量上對產業協同程度進行橫向與縱向對比研究,但是對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研究仍然是以定性分析為主,缺少相關的實證分析。另外,學者更多從經濟學角度來探討流通業和制造業聯動的機理,較少從價值鏈的角度進行探討。同時,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性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還不是很合理。

本文選擇泉州市作為研究區域對象,基于價值鏈理論,在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性的內涵與判斷標準下,從流通業和制造業兩類評價指標出發,構建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性綜合評價體系。通過灰色關聯分析法分析泉州市流通業與制造業融合的關聯度,結合熵權法定量分析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模型,得出流通業與制造業的有序度和協同度。

二、基于價值鏈理論的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

邁克爾·波特將制造業價值鏈的基本活動分為進料后勤、生產、發貨后勤、銷售、售后服務。流通業可通過提供支持性活動幫助制造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滿足消費者需求,從而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新時期的發展為流通業和制造業的關系協同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引領制造業向高質量發展。因此,為了實現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必須在分工、規模、創新上能夠相互促進與發展,從而實現產業價值鏈更多的增值,具體協同關系如圖1。

圖1 流通業和制造業價值協同概念圖

(一)價值鏈理論下流通業和制造業的分工協同

協同的目標就是要實現價值鏈增值。從圖1看出,制造業價值鏈上的原材料采購、生產物流、流通加工、儲運、分銷、售后服務等環節可以外包給流通企業來完成,從而使得制造業致力于核心價值的創造。因此,流通業與制造業的分工促使產業產生更大的價值。在分工協同方面:流通業的業務很大一部分服務于制造業的中間需求,是制造業中的輔助性支持活動。流通業幫助制造業完成一些支持服務性活動,降低生產服務性成本,促進制造業更加專業化。制造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流通業的銷售、服務、物流等活動的支撐。此外,流通業還可以幫助制造業完成上下游協同配套,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通過對二者分工環節進行優化,使得流通增值部分不斷滲入制造產業,制造業和流通業共享增值利潤。

(二)價值鏈下的流通業和制造業規模協同

在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體系下,為了勝任制造業的分工,流通業必須有能夠支撐制造業體系發展的業務規模,同時制造業的經營規模是流通業不斷發展強大的根基。要實現二者規模擴大,就要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從而實現價值增值,流通業和制造業相互匹配,協同發展。這樣,流通業在服務小型制造業時,也能更多地參與到制造環節中,為其實現更多環節的基本服務和增值服務。

(三)價值鏈下的流通業和制造業創新協同

基于價值鏈升級理念,制造業的價值鏈爭取向價值鏈的兩端進行轉移,從側重于生產制造轉向研發、設計與市場營銷,流通業在此過程中串聯起全產業鏈的銷售、物流、售后等活動,促進產業的全渠道流通。實現創新協同的過程中,制造業的創新往往來源于流通業的終端反饋。流通業的創新則來源于為其他產業服務。如何縮短訂單響應周期,減少冗余庫存,提升供應鏈的柔性,促進全渠道融合,提高客戶的滿意度一直是流通業創新的動力來源。圖1表明,流通業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的應用,并結合流通模式的創新可更加有效地促進制造業創造價值的實現。

但是,泉州市制造業和流通業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以制造業為主,但是產業的科技含量不足,產業結構不夠優化。流通業滯后于制造業的發展,且流通業發展的滯后已經制約了制造業的發展。

三、協同評價體系序參量指標的選取和模型構建

(一)指標的選取

價值鏈理念要求流通業與制造業在分工、規模、創新上實現協同,結合相關文獻[17-19]找出高頻指標,建立了產業規模、競爭力、產業效益、創新力四個一級指標,并在一級指標的基礎上劃分二級指標,最終形成流通業和制造業協同發展的評價體系(見表1)。

1.產業規模指標。產業規模是衡量二者協同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分工過程中,規模協同是分工合理化帶來的結果。因此,從制造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兩方面衡量制造業的規模,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銷售額、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線上銷售額、物流業增加值三個方面衡量流通業的產業規模。

2.競爭力指標。競爭力是企業能夠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制造業可以通過其銷量及規模來體現其競爭力。流通業可以通過其服務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來體現其競爭力。制造業競爭力指標包括規模以上企業出口貨值、超億元企業個數、規模以上企業銷售產值。流通業競爭力指標包括了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公路運營里程,信息技術的銷售產值則代表了流通業經營的信息技術水平。

表1 流通業和制造業綜合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

3.產業效益指標。通過進行合理的社會分工,流通業和制造業各司其職,協同發展,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這里的經濟效益主要從流通業與制造業對GDP(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度來衡量。其中制造業還從勞動生產率來衡量其經濟效益的產出。

4.創新力指標反映了產業的被重視程度,也反映了其發展后勁。制造業的創新力指標包含了制造業固定資產投入和高新技術增加值。流通業的創新力指標包含了批發業和零售業固定資產投資額、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額。

(二)對流通業與制造業的關聯度分析

采用灰色關聯法對流通業和制造業的關聯度進行分析,從而篩除關聯度不強的指標[20]。

首先,采用極差方式對數據進行標準化。指標數值被視為一個含有m個評價單位,n個評價指標的評價矩陣,X=(xij)m×n,i=1,2,3,…,m;j=1,2,3,…,n,標準化處理公式如下。

(1)

其次,進行灰色關聯度系數的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2)

最后,采用平均數法對式(2)得到的關聯系數進行處理,得到關聯度數值如下。

(3)

其中,N為觀測總時間,本文中N為10年,關聯度強度劃分見表2。

表2 關聯度強度分布

篩選掉小于0.6的指標,選擇關聯度較強的指標[9],從而構建協同度高的流通業和制造業體系[21]。

(三)流通業與制造業的協同度評價

1.系統的有序度模型

貢獻率EC代表序參量對系統有序性的貢獻。若序參量為Uji,Uj={Uj1,Uj2,…,Ujn},j分別代表流通業子系統和制造業子系統的下標,i=[1,n]為子系統序參量的下標,對系統有序度的貢獻率為EC(Uji),其中,0≤EC≤1,越接近1的貢獻率越高,越接近0的貢獻率越低。

假定xj為系統隨時間發展的序參量,xj={xj1,xj2,…xjn},αji、βji為上下限,即滿足了αji≤xji≤βji,i=[1,n]。當xji為效益類指標時,隨著指標取值的增大,系統的有序度越高,反之越低;而當為成本類指標時,指標取值越小,系統有序度越高,反之亦然。系統有序度的計算如下。

(4)

通過EC(xji)的集成和整合來衡量序參量對系統的作用。采用線性加權法,得到如下公式。

(5)

當ECj=1時有序度極大,ECj=0時有序度極小。

2.子系統權重的確定

通過借鑒何永達[22]的研究,采用熵權法確定該子系統的權重系統,構建現代流通業與制造業的協同模型,并得到流通業與制造業的有序度和協同度。

首先,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標準化,其方法和式(1)的標準化方法相同。

其次,計算熵值,第j個評價指標的熵值是該指標重要程度的衡量,且是負相關關系,其定義為:

(6)

最后,計算熵權,用熵權指標αj=1-ej來表示該關系,定義第j個評價指標的熵權為:

(7)

當ωj越大時,說明該指標對產業發展能力的影響越大,反之則越小。

3.子系統協同演化模型的構建

(8)

EC(U)的取值范圍為[-1,1],EC(U)越大,則系統的協同程度越高,系統協同程度判斷情況見表3。

表3 協同程度分布情況

四、泉州市流通業和制造業的關聯度和協同度評價

(一)流通業與制造業發展現狀

對泉州市而言,制造業是立市之本,流通業是興市之源。泉州市先后獲批國家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入選首批中國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取得初步成效。泉州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 159 件,逐步發展成為福建省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依托產業集群,泉州市商貿流通業也在快速發展,一是打造了服裝城、石材城、水暖城等大型專業市場;二是推動商超百貨零售的發展;三是大力推動物流業和電子商務以及跨境電商的發展;四是加快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建設。泉州市2010—2019年的流通業和制造業產值對比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泉州市流通業和制造業產值對比

從圖2可以看出, 2015年以后,泉州市制造業在國家供給側改革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以后,產值快速上升;流通業發展一直是穩步上升。但從體量上看,制造業遠大于流通業,說明制造業在泉州市產業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制造業需要流通業才能實現其價值轉移,兩者關聯性極強,需要高度協同。

(二)泉州市流通業和制造業的關聯度評價

選取2010—2019年泉州市流通業和制造業的樣本數據,近十年的數據能夠較好地反應指標情況。數據來源于2011—2020年的泉州統計年鑒。根據式(1)和(2),使用MATLAB(矩陣實驗室)計算指標之間的關聯度,得到表4。

表4 泉州市流通業與制造業指標的關聯度

從表4可以看出,對制造業影響最大的因素分別是限額以上以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銷售額(L1)、物流業增加值(L3)、貨運量(L4)和貨物周轉量(L7),以及限額上批發零售企業線上銷售額(L2)。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銷售額(L1)和線上銷售額(L2)都是產業規模指標,批發零售企業的規模越大,則容易產生規模效應,提高物資周轉效率,降低庫存和制造業運營成本。除了線下渠道,線上渠道也是保證客戶對商品和服務可得性的重要途徑之一。貨運量(L4)和貨物周轉量(L7)則很好地體現了地區物流的綜合實力,能夠保證各種貨物快速地流通,是供應鏈高效運作的重要保證。

對流通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M3)、規模以上企業出口貨值(M4)、勞動生產率(M9)和制造業固定資產投入(M1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M3)和出口貨值(M4)都是制造業競爭力指標,顯然制造業競爭力越強,其產品和服務越容易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其流通速度更快,流通規模更大。而勞動生產率(M9)歸屬于產業效益,顯然勞動生產率越高,其單位產出效益則越高,制造業水平的上升也會帶動流通業水平的提升。最后,對制造業的固定投入(M10)屬于創新力指標,目前制造業在智慧倉配的投入使得供應鏈源頭流通速度加快,則需要有與之配套的流通體系來完成供應鏈上的商品流通。

在對流通業影響的因素中,工業對GDP貢獻率(M8)這一指標的影響低于0.6,因此將此因素剔除。一是因為該指標不適合采用效益增長型指標的標準化處理方式,其在GDP中的占比并不是越高越好;二是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泉州市第三產業在GDP的占比提升,制造業雖然還在GDP中占據主要位置,但是對GDP的貢獻率呈緩慢下降趨勢。

(三)泉州市流通業與制造業的協同度評價

為了分析系統的有序度,應用SPSS 20.0分別對流通業與制造業子系統的序參量指標進行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制造業的序參量指報相關性顯著,而流通業的序參量指標中批發業和零售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兩個指標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較弱,因此剔除這兩個指標。

序參量指標的上下限根據歷史波動,取平均值上下浮動10%,根據公式得到流通業與制造業的有序度貢獻率,見表5和表6。

表5 泉州市流通業的序參量分量各指標的有序度

根據熵權法計算得出指標權重,根據式(4)分別計算出流通業與制造業的有序度,根據式(8)得出流通業與制造業復合系統的協同度,得到表7。泉州市流通業和制造業復合系統協同度情況見圖3。

圖3 泉州市流通業與制造業復合系統協同度

從表6和圖3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流通業系統和制造業系統有序度近10年都呈穩步上升狀態,發展態勢良好。流通業系統的有序度從2010年的0.07上升至2019年的0.79,制造業系統的有序度從2010年的0.08上升至2019年的0.87。流通業系統的有序度平均值為0.39,制造業系統的有序度平均值為0.43,流通業系統的有序度總體低于制造業系統的有序度。

第二,流通業與制造業的協同度大多為正值,僅2014年為負值,表明泉州市物流業和制造業系統基本協同,但協同度很小,復合協同度平均值為0.07,處于低度協同狀態。2014年,泉州市制造業處于產能過剩,產業升級困難的谷底,因此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流通業與制造業出現不協同的情況。2015年,國家提出供給側改革,制造業開始轉型升級,且同年泉州市政府積極推動本土制造業向數控化、智能化發展,因此制造業有序度上升;受國內流通業環境的影響,流通業有序度一直穩步上升,流通業與制造業的協同度呈現正向水平增長。

第三,流通業與制造業有序度的提升對協同度的提升并沒有很大貢獻。這是由于流通產業的增長在冷鏈物流領域和其他服務業中發展較快,與制造業的發展并不協同。

為了進一步探討流通業與制造業的協同狀態,分析了評價體系四個一級指標下的流通業與制造業子系統協同度,得到圖4。

圖4 四個一級指標下的流通業與制造業子系統協同度

由圖4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2014年由于制造業發展落后,2018年由于中美貿易戰對泉州市(依賴外向型經濟的城市)影響很大,使得流通業與制造業在規模和產業效益方面出現了不協同。

第二,從整體來看,隨著泉州市制造業的發展,流通業對制造業的輔助支持至關重要,因此流通業與制造業競爭力協同度呈現發展平穩態勢,但上升速度較緩慢。

第三,2016年起,泉州市加大對制造業、信息產業和高新技術的投入,使得創新力協同度快速增長,并于2019年達到中度協同狀態。

五、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的價值鏈升級對策

(一)強化示范和龍頭效應促進價值鏈共贏

泉州市應依托雄厚的制造業基礎和強大的商貿流通能力,加強對周邊區域的帶動輻射作用,在優化本地產業結構的同時,實現與周邊城市的協同發展,發揮好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的作用。同時,抓住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契機,打通山海聯動通道,協同福廈泉沿??苿撟呃?,通過區域流通串聯城市產業發展。

另外,泉州市制造業的發展需要鼓勵龍頭企業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構建制造業發展生態圈,并且將商貿服務、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相關的流通業作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點,通過專業流通服務降低制造業運營成本,幫助制造業更有效率地實現價值增值,實現流通業與制造業規模和效益的提升。同時,流通業發展還需要重視流通渠道搭建,完善現有有形通道,加快以貿易平臺為代表的無形通道搭建,提升物流運輸通暢程度,實現報關、報稅等快速通關與物流監管。制造業可搭建供應鏈物流信息平臺,通過和物流企業信息平臺對接,實現物品的云庫存管理、云監控以及調度管理,共享資源利用等。

(二)加快產業融合促進價值鏈創新

不斷加大流通業與制造業協同發展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制造業企業采用新科技、新裝備、新工藝和新標準。同時加強流通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鼓勵龍頭企業開展智能倉配一體化建設,不斷優化倉儲和配送環節,通過流通業與制造業的協同發展促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目前,流通業的創新力指標對制造業的影響還沒有顯現出來,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加強批發、零售渠道模式創新,實現業態的多元化和不同模式的互融,從而提升流通的效率和實現更多的增值。線上渠道的拓展為制造業帶來新的產品銷售渠道,部分制造企業將一部分產能轉向零售,以滿足市場零售的需求。近年來,流通業的發展非常迅速,產業創新帶來的商業模式創新提升了流通業效率,以物流為代表的傳統干線運輸已經逐漸向末端配送拓展延伸,不斷提升少量多批次的柔性配送能力。

(三)立足產業特色增強價值鏈競爭力

企業應提升產品品牌運營、研發設計以及銷售服務等方面的能力,逐漸將企業管理重心轉移到附加值更高的價值鏈兩端。一方面,制造業企業應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加快先進制造業和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提升制造業行業的競爭核心優勢;另一方面,應提升價值鏈末端的銷售服務環節水平,提升流通業的附加值和服務能力,在提升流通效率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

貨運量和貨源周轉量作為影響制造業發展的兩個重要指標,在流通業服務制造業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優化協同水平:(1)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聯合龍頭物流企業開展服務于鞋服、石材和水暖衛浴等制造企業的水鐵、公鐵多式聯運;(2)通過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為紡織鞋服、裝備制造、建材家居等企業提供原材料智能倉儲服務;(3)圍繞生產制造成品倉庫,提供專業化、智能化的倉儲管理,建立以產業特性、物流特性為導向的精細化、專業化、智能化倉儲,形成有序高效的物流體系;(4)構建流通業與制造業發展的互聯網運營平臺,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流通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產業數字化進程。

猜你喜歡
流通業泉州市價值鏈
“互聯網+”背景下肇慶市商貿流通業創新發展路徑
“十三五”期間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質變化趨勢研究
淺談低碳價值鏈構建——以A公司為例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幼兒園
泉州市婦聯“336”助力脫貧有高招
基于價值鏈會計的財務風險識別與控制
現代流通業水平的評價維度及三大經濟區發展比較
我國流通業增長的技術溢出效應研究
物流技術革新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研究
醫療器械包裝發展價值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