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大山人“沉默”的真相

2022-02-11 22:43徐文寧
中國收藏 2022年2期
關鍵詞:沉默司馬相如不語

徐文寧

在中國古代繪畫大師中,清代八大山人使用過的名號印鑒之多尤顯突出。其中,“ 拾得”“何園”“ 忝鷗鶿”“個相如吃”這四種內容是畫押與印鑒同存的。前三者皆被人們認為與禪宗有關,而針對“個相如吃”歷來人們分歧較大。

1694年,八大山人為退翁先生所作《安晚冊》(日本泉屋博古館)現存22頁,其中“ 水仙”“ 瓶蘭”“ 荷花”“ 荷花鳥”“葡萄”“ 枯木雙鳥”“芙蓉”7頁都用了這個“個相如吃”畫押簽署。同時,“個相如吃”四字白文方形印章在《安晚冊》中也出現過兩次。

學界專家們對“個相如吃”中的“ 相如”,認為就是八大山人暗喻自己為史書中記載的西漢司馬相如,同樣患有口吃的毛病。知名學者蕭鴻鳴在《八大山人印款說》中也采信了這種說法,認為“個相如吃”是八大山人暗喻自己是個“結巴”。還有學者引證清人陳鼎《八大山人傳》,認為八大山人是以不語來表達易代所帶來的痛苦和憤懣。另外,還有學者舉清人張潮《虞初新志》所說的“合于心者與之言,不合于心者則沉默”,以證八大山人以“個相如吃”表達對社會的政治考量。甚至有學者繼續依據八大山人曾在大門口題一個“ 啞”字,認為是故意張揚口吃的毛病,為達到不與清廷合作的目的。但也有不少專家認為這些推斷臆想性大,并沒有文獻資料支持。

八大山人為退翁先生所作《安晚冊》引首。所謂“安晚”,即是安度晚年之意。

筆者認為,除了許多專家將“個相如吃”分為“個”“相如”“吃”三段格式外,還可以分為“個相”“如吃”的格式。如按三段式,“個”即朱耷、“相如”為司馬相如,那“吃”無疑就是八大山人與司馬相如共有的口吃毛病。但筆者覺得,“個相”也可能指朱耷的人生整體狀態,“如吃”是“相”的結果,如同“吃”等同于“食”之意,佛門有“食不語”的戒律,因此“個相如吃”也許是守戒“不語禪”的意境。

在朱耷的印章中,“雪個”是最早出現帶“個”字的印章,約于1648年“戊子現比丘身”始,隨后才逐漸衍生出“個衲”“個山”“個山人”“個相如吃”等不同形式、多層含義的印章和款識。據曾親晤八大山人于南昌北蘭寺的邵長蘅在《八大山人傳》中記:“八大山人初為僧,號雪個?!币虼?,“雪個”是八大山人的號無疑。八大山人出家之后曾主修曹洞法門,而曹洞宗所處的江西省宜黃縣人說話喜用“個”,常以“個”作為說話的起首語,如“個樣”(怎樣)。所以,各類著作認為八大山人給自己取號“雪個”,是為了雪恥明亡之恨,若按宜黃縣人喜用“個”的說話習慣,也就成了“ 雪恨個痛快”之隱意,以此印牢記甲申之變。

“個相如吃”白文印章也在《安晚冊》中也出現過兩次,這是其中一處。

筆者認為此類釋讀過于牽強,因為八大山人的老祖宗是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在沒有參加農民起義軍之前,當了9年和尚。朱元璋有一首《雪竹》傳世:“雪壓竹枝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紅日起,依舊與天齊?!卑舜笊饺巳敕痖T后,與老祖宗入皇覺寺境地相同,以老祖宗寫的《雪竹》為號,以示血脈傳承,這才是他取“雪個”的真意。只不過為了避世人耳目,取“竹之—枚”的“個”字為證宗室血統。

《安晚冊·瓶蘭》中有“個相如吃”畫押,另外在此冊“水仙”“荷花”“荷花鳥”“葡萄”“枯木雙鳥”“芙蓉”等開中也有此畫押。

同時,“個”又具有朱姓下半部,顯江山已破之象。在八大山人紀念館藏《個山小像》上有彭文亮一詩題:“瀑泉流遠故侯家,九葉風高耐歲華?!薄?瀑泉”是八大山人祖父朱多炡的別號,“九葉”指血脈關系,提示八大山人是江西南昌寧王朱權的九世孫。從八大山人珍視《個山小像》上諸友的題詩程度,又加鈐“西江弋陽王孫”一印,可證八大山人是宗室的九世孫血脈。

朱多炡有“來相如”別號,被人釋為“ 相如來世尊”,可見與司馬相如無任何瓜葛。釋讀者為圓其說,還進一步闡述“來”的禪門要義為“無所從來,無所從去”之意。如此一來,同樣一個“相如”,在“個相如吃”三段格式的認知中卻有了不同意義。一個“相如”兩種關系,實在有必要問一問作為大明皇室子孫,為什么好端端的要更名改姓?為什么朱多炡把姓名不改成馬相如,卻改作“來相如”?朱多炡改選來姓,一是借“來孫”之意(玄孫之子為來孫,暗示為朱權七世孫),二是“來”與“朱”字形相近;“ 相如”則解為等同、相同之意。

清 朱耷《個山小像》97厘米×60.5厘米江西南昌八大山人紀念館藏此作是現存有關八大山人唯一真實畫像,自1955年在江西省奉新縣被發現后,便成為八大山人研究中最為重要的文獻之一。其上顯示的諸多信息可證八大山人為明朝宗室九世孫。

清代詩人、戲劇家石龐(1670年至1703年)曾作《寄八大山人詩三首》,其中一首云:“ 守節西山歌采薇,佯狂真與世相違。百年淚涕雙蓬鬢,萬里乾坤一布衣。豫讓舊傳吞炭啞,漢陰終息灌園機。囊中幸有丹青在,麥秀青青往事非?!痹娭忻枥L了八大山人的家國之痛,對其“遺老雖存已白頭”的悲苦命運深表同情。這樣一位以故國情懷為重的人,怎么能與漢代楊雄筆下嗤之為“雕蟲篆刻”“壯夫不為”的司馬相如是一類人?難不成僅僅因同有口吃毛病,就專為自己刻上一方印章,并且還用畫押的方式再次強調自己與其為伍?

綜觀八大山人在書畫中所用花押,其形式之多、所用之豐富,較朱元璋、朱權、朱多炡等祖先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太祖御札中每札必有花押,其“后押字甚奇”“押同”“押字半寸”的現象,以及朱權“和中”字花押,這給后世理解八大山人書畫中“個相如吃”“三月十九”等花押是具有很大的傳承性。八大山人雖然未曾與祖父朱多炡見面,但朱多炡是當時詩書畫名家,在弋陽王府內生活了19年的八大山人耳濡目染之余,自當注意到祖父的作品和事跡。因此朱多炡的別名“來相如”對八大山人的“個相如吃”的畫押及印章在使用意義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遺傳基因可溯源性。

《安晚冊》中的“山水”(左)、“雙鵪鶉”(右)兩開中使用了一方意味深長的口齒印,形如咬齒狀,上下齒咬合的一橫線,如一根扁擔橫在口中。此印始于八大山人60歲(1685年)時,有加框也有無邊框,今所見者有八種之多。

那么“個相如吃”與“來相如”有何相通之處?是否想通過祖孫同用“相如”這個迂曲方式,來表述其祖父有“叛亂家族后裔”之難言苦衷,以及八大山人有明亡易代之宗室之恨都不便說之苦?我們不妨從另外一方意味深長的八大山人口齒印來分析一下。這方印始于他60歲(1685年)時,有加框也有無邊框,今所見者有八種之多,彼此之間形狀略有差異。按畫押字形拆析,這些印章可以識作“八大山人”“一仙”“一山人”“山人口如扁擔”。當年謝稚柳先生就認為此印形如咬齒狀,上下齒咬合的一橫線,如一根扁擔橫在口中。其意如八大山人的另一方“口如扁擔”印文?!翱谌绫鈸钡囊馑际前炎炀o閉得像—根扁擔—樣,這種閉嘴不言的神態,就是“不語禪”。

八大山人還有一方“口如扁擔”白文印,意思是把嘴緊閉得像—根扁擔—樣,這種閉嘴不言的態度也能反映出他當時的心境。

從1681年至1684年(56歲到59歲期間)用“口如扁擔”印對“不語禪”的實踐中,能看出八大山人的“個相如吃”花押印鑒和“口齒印”,也都具有不以語言、知識、理性來分析這個世界,而是用生命來感悟這個世界的特性。據顧元慶《云林遺事》倪珊中載:元朝畫家倪云林,力避權貴,為此慘遭報復毒打,但倪始終不發一聲。此后,有人問倪何以既不爭辯也不呻吟,倪曰:“一開口就俗了?!卑舜笊饺说摹皞€相如吃”也是用心同理,山人的“吃”以“食不語”的方式,而不是口吃的疾苦,述說著一種意味深長的沉默。

由此可見,八大山人的“個相如吃”的“相如”,是繼承了祖父朱多炡“來相如”在皇室血脈上的闡述情愫。而八大山人的滿腹不平,只能借佛門戒律“食不語”,以“吃”進的方式表達他受壓抑求舒泄的感受。

猜你喜歡
沉默司馬相如不語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惦 念
長卿彬彬文為世矩
司馬相如:追星的最牛境界是活成偶像
自然生長
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千古傳佳話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
語文課堂應拒絕“沉默”
如何走出高中英語課堂沉默的困境
不沉默才是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