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給主播“打賞”有效嗎

2022-02-13 17:00
共產黨員·上 2022年1期
關鍵詞:民事法律民事行為民法典

示例

13歲的小王特別喜歡觀看網絡游戲直播,某天下午,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小王拿著父親老王的手機,給某知名主播“打賞”了10萬元,并將“打賞”的轉賬記錄刪除,試圖瞞天過海。然而,小王剛剛打賞完,老王就收到了手機銀行發來的轉賬短信。晚上吃飯時,面對父母的追問,小王坦白了一切。請問,小王的父母能否要回這筆錢?

法條

《民法典》第19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民法典》第145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解讀

鑒于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已經具備一定的辨認識別能力,法律允許其獨立實施一定的民事法律行為。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純獲利益的行為,比如過年過節親戚朋友給小孩發紅包,法律認為是有效的;另一種則是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行為,如孩子購買學習用品、乘坐公交車等。

具體到本示例,小王的父母能否要回這筆錢的關鍵在于小王能否獨立實施“打賞”行為。對此,我們認為,由于小王打賞知名主播10萬元,數額較大,與小王的年齡、智力不相適應,故小王無法獨立實施該“打賞”行為。依據《民法典》第145條規定,在小王的父母不同意或不追認的情形下,該“打賞”行為無效,小王的父母可以要求平臺退回該筆款項。相反,如果小王“打賞”的金額很小或者小王的父母事先表示同意或事后表示追認,那么該“打賞”行為就是有效的,打賞給主播的錢就不能要求返還。

(來源:《民法典與百姓生活100問》)

猜你喜歡
民事法律民事行為民法典
前夫病逝,必須按照公證遺囑繼承遺產嗎
民法典與“小明”的故事
民法典,護航美好生活
民法典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聚焦民法典
審理行政協議案件對民事法律規范的適用問題探討
論民事政策法源性的歷史功效、現實困境以及價值表達路徑
孩子侵權,教唆人擔責
強制報告制度 構建反家庭暴力“網”
論民事法律事實的類型區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