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凱特的精神分析

2022-02-13 11:33余慧君
青年文學家 2022年32期
關鍵詞:海豹凱特瑪麗

余慧君

多麗絲·萊辛的《天黑前的夏天》寫于1973年,2007年被評選為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在《天黑前的夏天》中,萊辛描述了凱特與情人夏天旅游的種種經歷,揭示了凱特在追求自我價值實現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深刻地反映了家庭角色和社會角色對中年女性追求自我的束縛。小說分為五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對女主人公凱特的不同角色進行了刻畫。在家里,凱特是一個對孩子無微不至關照的家庭主婦,是一位理想的配偶;在工作中,凱特是一名出色的翻譯工作者,深受國際組織領導的重視;在與情人約會的假期里,凱特是追求愛情、渴望被愛的女子;在公寓獨處的時候,凱特高燒不退,是一個需要被關心、被照顧的患者;在朋友心中,她是閨密的引路人和關愛者。凱特五種身份的變化是凱特在追求自我過程中的現實寫照。小說以凱特在睡夢中拯救海豹的故事,揭示了凱特在不同身份下內心的狀態。

一、凱特的夢與困惑

凱特的夢包含凱特追求的夢想和凱特實際做過的夢,兩者一虛一實互相交替折射了女主人公的真實想法。其中,凱特的十三個海豹夢大致可以分為快樂的夢和焦慮的夢兩類。按照弗洛伊德釋夢理論,人在夢境中看到的影像來自于現實生活中的心理殘余,做夢是人本能受到刺激的產物,是一種不規則的心理現象。通常情況下,做夢是身體的一種滿足。如果在睡夢中驚醒,那么這種焦慮的夢是對現實狀態和夢境的擔憂引起的。對夢的解析可以在夢境中找到參照物,結合夢的象征可以揭示做夢者的心理狀態。

當凱特作為閨密和毛莉在一起時,她是放松的,此時的夢境表現為快樂的夢。此外,在與杰佛里偷情的時候,凱特內心還是很愉快的。而整個凱特自我回歸的心理路程,顯現出來的夢是焦慮的夢。換言之,凱特整個夏天的經歷就是焦慮的起源。凱特作為年輕女子,對愛情的渴望,對自由的追求是強烈的。但是,作為已婚女性,在道德束縛和社會地位束縛下,凱特的偷情行為是焦慮夢境產生的根源。正是凱特內心的掙扎,才導致凱特在海豹夢中的各種心理狀態。

家庭地位的逐漸降低是凱特追求自我的起點。作為一名出色的醫生,邁克爾·布朗先生多次不忠。當凱特得知丈夫不忠的消息后,內心開始出現了抵觸的心理。凱特開始抱怨家庭主婦的角色。孩子的成長也讓凱特失去了家庭重心的作用。凱特企圖通過外界的生活,逐漸找回屬于自身的價值。凱特邁出家庭,重新回歸社會的第一步,就是在國際食品組織接受了葡萄牙語翻譯的工作。自此,凱特的海豹夢便開始了,凱特的人生之旅也啟程了,同時,凱特內心的困惑也逐漸萌芽。

(一)對傳統角色的反抗

凱特作為一名家庭主婦,失去了丈夫的關愛,脫離了孩子的依賴,日復一日,她逐漸厭倦了自身的家庭角色,極其渴望在社會上找回自我。此時,凱特夢到一只小海豹,流著血躺在海邊,她決定送這只海豹回歸大海,于是她抱著海豹一直向北走,突然的意外讓可憐的海豹再次受傷,小海豹需要得到救治。凱特離開家庭,在國際食品組織嫻熟地擔任翻譯一職,似乎這種工作對凱特來說十分簡單。翻譯工作和家庭主婦的任務一樣,讓她感到厭倦?,F實中,凱特渴望能夠走出傳統角色,但是當她接受新工作時,她把自己的翻譯工作比喻成一只很有經驗的鸚鵡。在家庭和工作中,出色的表現似乎使凱特成為家庭和工作中不可替代的角色,事實上,凱特既不喜歡在家里備受冷落的狀態,也不喜歡機械的工作?,F實情況與凱特內心的想法成了鮮明的對比。凱特來到了新的崗位,這個崗位似乎讓凱特迷茫,就像夢中的小海豹,迷失在遠離大海的地方,找不到回歸之路。

(二)對愛情的強烈追求

凱特見證了丈夫屢禁不止的出格行為,在遭遇婚姻危機的時刻,凱特轉向追求幻想中的愛情。在婚姻中,隨著他們最小兒子的到來,凱特在婚姻中的地位逐漸降低,丈夫開始疏遠她,家務也變得繁雜。盡管如此,凱特依舊能夠在道德和社會地位的約束下,沒有作出越軌的行為。但是,小兒子逐漸長大后,對凱特的依賴也逐漸降低。凱特在婚姻中處于被冷淡的地位,在家庭里的重要性明顯降低。作為一名知性的中年女性,凱特仍然保持姣好的容貌和氣質。在缺少關愛和依靠的情況下,凱特經歷復雜的心理斗爭后,最終答應了一個三十二歲青年的約會,打算前往西班牙度假。

戀愛并沒有給凱特帶來足夠的激情和愛情的滋味。凱特滿懷著不安和憧憬,與情人杰弗里去了西班牙。對于凱特來說,這是為追求愛情的一次冒險。在度假期間,凱特一共做了四個夢。在夢境中,凱特照顧著受傷的海豹,焦慮地尋找著為海豹治療的方法。海豹沒有得到很好的護理,痛苦地呻吟著。天開始下雪了,一群動物追趕著海豹,它再次受傷。似乎海豹和凱特一樣,十分虛弱。從夢境中海豹的故事可以看到,雖然凱特離開了家里,看似獲得了心滿意足的戀情,但是對于在婚姻和家庭中“失寵”的凱特來說,她更像脫離大海的受傷海豹。海豹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像凱特在與杰弗里的愛情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和刺激。情人身體的病癥,嚴重影響了兩個人的約會。凱特從失敗的西班牙之旅中獨自回家,身體抱恙躺在酒店中休養。

(三)凱特內心過不去的“?!?/p>

一方面,丈夫的背叛是凱特的心理上的“硬傷”。在外人看來,作為一名中產階級,凱特家庭幸福,婚姻和諧。實際上,丈夫的行為是凱特抹不去的傷痛。臥床不起的凱特,對戀情沒有半點兒留戀,反而回憶起與丈夫相知相愛的細節。每當想起丈夫對自己不忠時,凱特內心陷入迷茫。在夢中,凱特終于找到了結晶鹽為海豹處理傷口,她輕輕地把海豹放在木板上。一瞬間,凱特成為國王的女人,國王周圍蜂擁著年輕貌美的姑娘,凱特心理十分嫉妒、憤恨。國王走過來,呵斥凱特心胸狹隘,轉眼間她成了村里驅逐的“敵人”。在現實中,丈夫是家里的頂梁柱,工作體面又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對婚姻的不忠似乎成了丈夫的權利,凱特接受不了丈夫的行為,選擇嘗試與杰弗里的戀情以緩解內心的不平衡。西班牙之行的挫敗感,更是讓凱特內心十分懊惱和糾結。

從第八個夢到第十三個夢,海豹經過兩次死里逃生,結晶鹽敷在海豹的身上,海豹逐漸恢復了。在大雪的洗禮下,凱特終于找到大海,把海豹送回。海豹的回歸其實象征了凱特的心路歷程。海豹回到它來的地方,找到了回家的路。海豹成功地回歸海里暗示了凱特最終的歸宿。凱特從挫敗感中恢復,回到自己的家庭。凱特沒有繼續追求愛情的快樂,她經歷了千辛萬苦,在外面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重視,她試圖淡忘丈夫的種種不忠,選擇回到家。

另一方面,凱特在自我審視中的猶豫是困惑產生的另一個因素。在公寓中,毛利與凱特的交流,讓凱特意識到自己內心最渴望的東西是什么。與丈夫的恩愛才是自己最快樂的時候,凱特這才最終回歸家庭。對于凱特來說,夢里拯救海豹的過程就是自我反省的過程,也是對自身價值的重拾過程。在這過程中,凱特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矛盾和困惑。

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是讓凱特沒有得到真正自由的原因。仔細分析凱特的內心可以發現她的矛盾來源于她的選擇。作為一個職員,凱特思考著從機械的工作中尋找解放。作為一名女性,她糾結著是否應該繼續保持與杰弗里的感情;作為情侶,有沒有必要像保姆一樣伺候著病懨懨的杰弗里;作為家庭主婦,是否應該接納丈夫的不忠,繼續為家庭默默奉獻;作為一名中產階級,凱特是應該表現出端莊得體,還是展現真實自我?理想與現實的不統一誘發了凱特內心的困惑。在夢境中,海豹的身體狀態正是凱特內心的寫照??此苿P特在拯救脫離大海又受傷的海豹,實際上,凱特是在拯救精神和身體受傷的自己,海豹的回歸象征著凱特靈魂的拯救。

在擺脫傳統角色的過程中,凱特沒有義無反顧而是內心充滿疑惑和矛盾。無聊的工作和無趣的戀情,沒有帶給凱特足夠的快樂和心理慰藉。當面臨選擇的時候,凱特就陷入了無窮無盡的矛盾中。從顯意上看,十三個海豹夢是凱特追求自由中的真實情況;從隱意上看,一連串的海豹夢是凱特內心變化過程的反映。種種猶豫和糾結都是凱特在正確認識自我中的徘徊。

二、凱特不同人格之間的切換

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弗洛伊德對人格三個層面的劃分。從理論上分析,本我意味著原始和無序,是感性的和非邏輯的領域,一般隱藏在心靈最陰暗的角落,總體上看是負面的。在“快樂原則”的主導下,本我充斥著源于本能的力量,進而使本能的需求得到滿足。自我高于本我,而且能對本我進行約束。自我使本我得到滿足,并把這種滿足限定在與外界相聯系的場合,也可以完全控制本我的反應。自我可以感受到刺激的存在,存儲過度強烈的刺激于記憶中,適當處理之后變成有利于的自身變化。在自我之上,存在著一個超我。超我的形成與人在兒童期的成長經歷有關,也就是父母對兒童影響的延長,使這種影響成為兒童品質的一部分。兒童在學習過程中,壓制著本能的欲望。因為心理上的不適應,兒童意識到不能把自己理想化,因為理想化的階段超越了他自身的能力范圍。父母的標準成為心理的一部分,自我不穩定地平衡外界、本我、超我之間的關系,它們各自可能被強調一個不同的方向。超我是靈魂最崇高的表現,指導著自我,約束了本我。

凱特不同人格之間的轉變體現在她對自我價值的重新認識的過程中。整篇小說以海豹夢的形式體現了女主人公的困惑。而破解凱特矛盾心理的思路就是瑪麗與凱特的交談,客觀上說,瑪麗是凱特的另一面,是凱特的本我。在家庭關系上,同樣是家庭主婦,瑪麗面對孩子的批判是“以牙還牙”,在言語上批評教育孩子。但是,凱特對孩子的愛,使其不敢肆意批評孩子。當吉姆挑戰凱特家庭核心作用的時候,凱特瞬間感受到過度的關愛是兒子反叛自己的原因。凱特在接受批評的時候陷入自我懷疑和自責中,甚至懷疑自己是否不重要了,同時她的內心又十分的不安和迷茫。在婚姻問題上,瑪麗是一個追求個人自由和幸福的女性,婚后不斷更換心儀對象。對于凱特來說,作為公認的賢妻良母,她即使面對這么多年丈夫的不忠,也依舊隱忍著,凱特把邁克認為的擁有理想的婚姻稱為“被征服的快樂”。

對于凱特來說,她也希望能夠用同樣的方式報復丈夫以追求內心的平衡。但是,鑒于布朗太太的社會地位,她不能這樣做。就像她在接受杰弗里的邀請時,表現出來的猶豫。換作是瑪麗,接受情人的邀請是太自然不過的事情,沒有任何心理負擔。每次凱特想沖破道德束縛的時候,瑪麗的身影就浮現在她腦中。凱特缺少瑪麗作選擇的果斷性,而瑪麗的做法正是身為布朗太太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由此可見,凱特夢境中的遭遇和瑪麗出格的行為正是對凱特本我的映射。

回歸現實后,凱特有了新的變化??释瘳旣愐粯酉碛袗矍槭莿P特的本我,答應情人邀請的凱特是自我的體現,典雅的布朗太太是凱特的超我。凱特的猶豫是在超我的影響下,自我與本我的斗爭,兩者之間的矛盾體現了凱特在追尋自我價值和夢想時候的困惑與迷茫。

毛利見識了凱特的彷徨與不安。毛利年少時,情人很多,但是毛利也不清楚應該跟誰結婚。凱特作為過來人,把自身的經歷告訴毛利,兩人相處期間,凱特認識到自己真正的價值。沒過幾天,凱特收到丈夫提前回家的消息,她立刻安排保潔人員,一如既往地把家里安排得妥妥當當。對于凱特嫻熟的安排和“瘋狂的行為”,毛利也不禁感慨。凱特只有在家里才能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整個夏天的經歷,是她對自身的深刻認識,她的回歸或許還帶著一些無奈。

猜你喜歡
海豹凱特瑪麗
凱特數碼印花
凱特數碼印花
凱特數碼印花
難忘的八個字
凱特的小店
狗和海豹的相似之處
和我一起玩
瑪麗的怪獸美容店
可愛的海豹
也用泥土造人的瑪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