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語習得中介語石化現象研究綜述

2022-02-14 04:45蔣紫儀
英語教師 2022年19期
關鍵詞:第二語言句法母語

蔣紫儀

引言

1969年,美國語言學家塞林克(Selinker)在探索第二語言習得的規律時首次提出了中介語(interlanguage)的概念,并指出中介語是二語習得認知中的必經之路。中介語是第二語言學習者在目的語和母語之間構建的過渡性語言。中介語不是母語,也不同于目的語,是學習者在學習期間的產物,處于不斷發展和變化中,并隨著學習者語言水平的提高逐漸向目的語靠近。

中介語的顯著特質之一是石化。中介語的石化現象是用以描述第二語言學習者學習的中介語在還未達到目的語的模式之前就永久停止了的學習現象。中介語的石化現象可能出現在二語習得的任一階段,具體表現為學習者在學習目的語的過程中,無論使用什么方法,付出多少努力,都無法獲得進步,面臨停滯不前的學習狀態。石化具有差異性和選擇性。石化的差異性指在同等的學習環境、學習條件下,學習者的中介語石化現象各不相同;石化的選擇性表現為同一個學習者對目的語的習得成果不盡相同。

在二語習得研究中,中介語石化現象一直是研究熱點和焦點。中介語石化現象具體包括中介語語音石化、詞匯石化和句法石化。中介語石化現象是制約第二語言習得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就過去幾十年關于中介語石化現象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以期探索學習者如何面對中介語石化現象,并對我國英語教育提供啟示。

一、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成因

中介語的石化現象源于語言遷移、訓練遷移、學習策略、交際策略和過度概括(Selinker 1972)。

(一)語言遷移(母語遷移)

學習者在使用目的語交際時往往會受制于語言學習水平而借助母語的語言結構,這就是母語遷移現象。母語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當母語的語言結構或語言規律與目的語相同或高度一致時發生正遷移,學習者能夠借助母語知識更快、更輕易地獲取目的語語言知識。當母語的語言結構或規律與目的語存在較大差異時,則發生負遷移,即母語的知識結構阻礙了學習者進一步掌握目的語語言知識。例如,在“一群馬”的表述中,漢語中名詞“馬”表示復數含義,卻沒有復數的形式,而英語中的horse有單、復數形式之分,學習者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往往忽略horses中的第二個s。

母語遷移中的負遷移還表現為使用母語的語言結構翻譯目的語的語言結構,從而出現語言和語法結構混亂的情況。在漢語語法結構中,通常是前置修飾詞語,如“美麗的姑娘”“收養的孩子”等,而英語中存在大量的后置定語和后置修飾語,如a child adopted中的修飾語adopted則后置。因此,學習者在翻譯時首先需要梳理清楚修飾語和被修飾語之間的關系和位置,否則會出現語序顛倒、結構混亂的問題。

(二)訓練遷移

訓練遷移產生于語言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的錯誤理解。訓練遷移產生于語言學習的早期,最常見的訓練遷移是語音的固化。在我國,英語語言教學早期發展速度緩慢,質量低,且我國幅員遼闊,方言眾多,早期的英語教師受方言影響,很難教授正確、標準的英語語音。例如,閩南方言容易將輔音/e/發成平舌/s/,把元音/?/發成/e/,且不區分平翹舌音,因此在朗讀音標時難以區分。這些語音問題被通過錯誤的教學傳遞給學生,如果在后期沒有得以糾正,錯誤的發音習慣將根深蒂固,最終發展為錯誤語音在二語習得中固化。

學習者的英語語音受到早期學習的深刻影響,很難在學習過程的后期更正。不合理或過時的語言教材也會對學生產生訓練遷移,使其無法習得正確、系統、地道的英語表達,產生學習內容與實際應用相脫節的情況。

(三)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使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是導致中介語石化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無法立刻全面地掌握目的語的全部語言規則,在理解并產出目的語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使用錯誤的語言規則,具體表現為使用錯誤的詞匯或語法。若得不到及時糾正,就會出現中介語石化。例如,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學生會使用漢語諧音的方式標注英語單詞的發音,如用漢字“冒寧”標注英語單詞morning的發音,此類情況在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區尤為常見。這種錯誤的學習策略不僅會影響學習者的英語口語和發音,還會影響其對英語詞匯的記憶和掌握。當學習者進入更高層次的英語學習時,錯誤的學習策略會阻礙語言學習進程,導致中介語石化。

語言的學習既重視輸入,又重視輸出。當學習者緩慢、簡單地學習第二語言時,能夠較輕易地理解并掌握;當學習者大量并快速地被“灌輸”第二語言時,則無法全面掌握知識,長此以往,易養成死記硬背、盲目記憶等不良的學習習慣,或錯誤地使用詞匯和語法,若不能及時糾正,就會出現中介語石化。此外,學習者自身也會影響第二語言習得。學習者錯過語言習得的關鍵期,或不適應在母語環境中學習第二語言,產生心理抗拒等,都會促使中介語石化。

(四)交際策略

交際策略可分為縮減策略和成就策略(Faerch&Kasper 1983)。導致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是縮減策略??s減策略表現為學習者在掌握一定的第二語言知識后,學習動機減弱,使用已獲得的策略交流。學習者在交流中使用簡化的語言知識,追求表意即可,且其中存在不足或錯誤不主動更正,長期如此,便形成語言使用的僵化,最終導致中介語石化現象的出現。

交際策略導致的中介語石化通常出現在具備一定語言水平的學習者身上。交際策略與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緊密相關。例如,以實現日常簡單對話交流為目的的學習者在掌握基礎詞匯和語法知識后學習動機減退,在復雜的語言環境中使用簡化的語言,僅追求表意。此過程中的語言錯誤被有意地忽視,從而形成中介語石化。

(五)過度概括

過度概括指學習者將語言知識和規則籠統化,這通常發生在學習者對知識結構的優化分析過程中。在目的語習得過程中,學習者很容易混淆或籠統概括類似的語言知識。在英語學習者中最常見的過度概括現象為第三人稱單數和名詞復數的混用。第三人稱單數和名詞的復數形式通常表現為單詞以s結尾。此類問題最容易在初學階段出現。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要有意識地總結歸納既類似又有差異的語言知識,分化語言現象,優化語言結構。

二、中介語石化的具體表征

(一)中介語語音石化

語音石化是中介語石化現象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口語一直是學者研究的焦點之一。學習者口語關鍵期的研究得到了部分證實,同時也遭到了一部分學者的質疑。語音包括語調、流利度、重音、音高、音長、聲調等方面。學習者在不同階段受到的影響不同。母語不同的學習者所受的影響也不盡相同。例如,母語為韓語的兒童英語學習者能夠準確區分元音,而成人則常常出現錯誤。

朗(Long 1990)指出6歲是人類學習第二語言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他通過大量的研究數據得出,絕大多數人如果在6歲之前未接觸或學習第二語言的語音,之后就無法獲得純正的第二語言語音。這一觀點受到同一時期學者帕特科夫斯基(Patkowski 1990)的支持。帕特科夫斯基針對兒童和成人第二語言的語音展開了大量測試,發現并認為兒童學習者的語音表達能力和語音的準確程度遠勝于成年學習者,“完美口音”大多出現在兒童群體中。

當第二語言的學習者錯過語音發展關鍵期時,往往會出現語音石化現象。國內外學者針對語音石化研究出很多高質量的成果。張雪梅(2000)對比分析了漢、英不同語言的語言系統,從音位音段和超音位音段兩個層面詳細闡述了中介語語音石化的具體表現。楊文秀(2000)兼顧學習者交際能力和語言能力,從目標、任務和評估三個角度闡述了語音教學的發展方向。趙萱(2006)從社會發展層面解讀了我國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語音石化,指出在啟蒙期缺少富有資質的英語教師,加上漢語的發音部位、發音規則和音素等不同于英語,導致我國的英語學習者以漢語拼讀方式學習英語,這種現象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得以緩解。陳文存(2010)基于概念整合理論總結并概括了語音石化現象語音替換、語音添加、語音省略和句子節奏錯誤的具體表現形式,指出母語的語音對整合第二語言語音的重要影響。

(二)中介語詞匯石化

詞匯可被區分為接受性詞匯和產出性詞匯(Nation 1990)。接受性詞匯指學習者在聽和讀等活動中理解的詞匯,主要以被動或主動接受的形式理解和習得。產出性詞匯要求學習者在口語和寫作等活動中使用,即要求其主動輸出。內申(Nation)指出學習者的接受性詞匯量和產出性詞匯量往往不對等,通常具備更多的接受性詞匯。這一現象與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所面臨的問題一致。學生雖然背誦了大量單詞,但是無法準確使用。

詞匯石化現象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呂文澎(2000)指出在第二語言習得的較高階段,學習者產出性詞匯的發展能力并不與接受性詞匯能力同步發展,而在某一水平上石化。董燕萍(2001)從認知語言學的原型范疇理論角度分析、研究了不同范疇和不同等級學習者的詞匯石化現象,并指出通過構建英語詞匯學習動態模型推動詞匯石化的瓦解。牛強(2000)從詞匯心理表征、詞匯網絡建設策略和情感等內在心理認知機制層面給出了破解詞匯石化現象的重要方法。李愛琴(2013)強調母語對中介語詞匯石化現象的重要影響,詞匯石化或多或少依賴母語,重視詞匯的輸入和輸出,打破原有的詞匯系統重新構建詞匯網絡是減少母語負遷移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中介語句法石化

句法學習作為語言學習的較高層面,一般在語音和詞匯等基礎內容后學習。因此,在語言水平較低的學習者中,由于所學句法大多為簡單的語句,且所學內容與母語聯系較緊密,學習者的句法石化表現并不明顯。但是,在語言內容較深、較難層面的學習者中,句法石化現象表現得尤為明顯。句法石化一般主要受到母語的影響,如母語句法結構為“主+謂+賓”的學習者容易在“主+賓+謂”的二語句法結構的學習過程中出現石化現象。

中介語句法石化的研究數量相對語音石化和詞匯石化較少。柏樺、靳炎(2003)在分析學生作文后指出不同的學習者表現出的句法石化完全不同,在教學中既要找出句法的共性問題,又要找出句法的個性問題,且句法石化并不會長期存在,能夠通過適當的教學彌補。常欣、王沛(2014)從科學心理學的角度計算了復雜語義條件對二語句法加工過程的影響,表明二語學習者在面對復雜、高深的句法時無法利用母語自動加工,影響句法的深入學習而呈現出中介語句法的石化現象。邱君(2018)指出中介語句法的石化現象往往直接折射出學習者較薄弱的對比概括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教師不夠重視句法原型的講授和培養學生對母語與二語差異的敏感性。

三、中介語石化研究對我國英語教學的啟示

塞林克(1972)指出石化可被分為暫時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我國英語教學的重難點之一是攻破英語學習的暫時性石化。采用巧妙、適合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我國英語學習者的語言水平。

英語的語音石化受到語音習得關鍵期的影響。因此,學習者的英語語音習得水平受到年齡和環境的影響。學習者要想習得標準的英語語音,需要盡早接觸標準的英語語音,在良好的英語語音環境中學習。扎實的語音基礎是學習者后續語言學習高度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早期的英語學習材料應盡可能選擇既貼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又真實、標準的語音材料。學習者還需要避免兩套不同的語言系統產生沖突,減少母語的負遷移。學習者的語音習得關鍵期通常在兒童時期。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征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關注兒童學習者的心理特點,選取簡易、有趣的方式教學,同時給予正面的情感反饋,鼓勵其糾錯和調整。

英語的詞匯石化消解既依賴學生的努力,又依賴教學模式和教師的改變。英語詞匯的石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記憶單詞的目的是應付考試,以機械、重復的方式學習詞匯,易造成詞匯的石化。學生需要調整并改變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掌握詞匯的內涵而不是表面的漢語解釋,運用所學詞匯并構建英語詞匯體系。教師構建語言環境,引導學生在語境教學中輸入并輸出詞匯,完成由輸入到輸出的閉環。借用文化知識的傳授指導學生了解詞匯的文化內涵,從書本走向生活運用,促進其英語語言知識的完整構建。

相對語音和詞匯,句法的學習難度更高,要求學生具備對比概括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教師通過開展句法規則教學在學生句法系統中構建正確、標準的句法,引導其對比分析并總結概括漢語和英語在句法上的不同,從而突破英語句法的石化。句法石化的消解依賴學習者的產出性訓練。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練習和訓練,有助于調動學習積極性,靈活自如地使用詞匯和語句。產出性訓練以鍛煉學生掌握句法意義為中心,以句法意義為基準點歸納句法規則和結構,從而培養其對語言規則和語言意義的區分與匹配能力,借助一定量的產出性訓練最終打破其句法石化現象,推動其語言學習的進一步發展。

結語

第二語言中介語石化現象一直以來都是學界的研究熱點,不僅為我國英語教學提供了指導,還為我國英語學習者提供了打破學習瓶頸的啟示。國內外的研究成果主要從中介語語音石化、中介語詞匯石化和中介語句法石化三個方面展開,論證了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成因,并總結概括了不同的中介語石化現象的表現特征。結合我國的實際英語教學和學生學習情況,英語學習中語音、詞匯和句法的暫時性石化都有規律可循、有法可解。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期學習英語語音,掌握詞匯內涵,構建英語詞匯體系,遵從句法原型創建語言體系。

猜你喜歡
第二語言句法母語
述謂結構與英語句法配置
母語
第二語言語音習得中的誤讀
句法二題
詩詞聯句句法梳理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母語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第二語言詞匯附帶習得研究30年述評
論《遠大前程》的語言特色及其母語遷移翻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