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板仍將下跌 看空次新股指數

2022-02-16 17:28臥龍
股市動態分析 2022年3期
關鍵詞:國證次新股成指

臥龍

虎年伊始,中國股市出現反彈,投資者心頭大石稍為放下——牛年最后一周,中國股市大跌5%——市場擔心美國聯儲局今年將在連番加息的同時縮減負債表。春節長假期間美股強勁反彈,中國股市跟隨,走勢短期可望平穩一些。牛年剛剛過去,回顧一下各大指數表現,不禁愕然。反映中國A股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為國證A指,牛年下跌6.8%;上證指數前年收市3655點,去年收市3361點,跌8%;滬深300指數前年收市5807點,去年收市4563點,大跌21.4%;上證50指數前年收市4028點,去年收市3054點,暴跌24.2%。作為成份指數,上證50跌幅超綜合指數上證綜指跌幅兩倍!簡直是宇宙奇觀!從未見過成份指數的波動比綜合指數大到如斯程度。上證50ETF期權究竟是平抑指數波動幅度抑或加???!上證50期指及滬深300期指究竟是減少現貨市場波動,抑或增加現貨市場波動?

不但上述市場成指與綜指出現如此現象,連創業板市場亦是如此。創業板綜合指數(399102)前年收市3238點,去年收市3216點,跌幅0.7%;創業板成指(399006)前年收市3413點,去年收市2908點,大跌14.8%。不過,此等現象并非一開始便如此。2012年12月低點,創業板綜指最低575點,創業板成指最低585點;2015年6月牛市頂峰創業板綜指最高4449點,創業板成指4037點。明顯地,創業板成指波動幅度比創業板綜指小。2015年6月牛市頂峰跌至2018年10月底部,創業板綜指由4449點跌至1411點,跌幅68%;而創業板成指則由4037點跌至1185點,跌幅70.9%。創業板成指波動幅度開始超過綜指。2018年10月底部升至近期頂部,創業板綜指由1411點升至3822點,升幅1.7倍;創業板成指由1185點升至3576點,升幅2倍,后者波幅擴大。自近期高位下跌,創業板綜指由3822點跌至最低3115點,跌18.5%;而創業板成指則由3576點跌至最低2782點,跌22.2%,波幅依舊是成指大于綜指。這是危險信號,表明機構投資者并未充當市場穩定力量,反而導致市場波動更大——通常機構投資者買入成份指數更多,而散戶投資者則更喜歡小型股——只有機構大戶追漲殺跌才會導致成指較綜指波幅更大。

2013年9月,創業板成指與綜指比值最高見1.114,此后一直跌至2017年3月最低0.74,我認為是一組abc3浪下跌模式。其中,2013年9月1.114跌至2014年11月0.894為浪a,0.894反彈至2015年1月0.964為浪b,0.964跌至2017年3月0.74為浪c。此后,創業板成指與綜指比值出現上升浪,升至2021年2月最高見1.056。這一段走勢同樣是3浪結構,其中2017年3月0.74升至2020年7月0.918為5浪結構浪a(a浪【iv】為喇叭口水平三角形,a浪【v】為楔形,內部結構3-3-3-3-3),0.918急跌至2020年9月0.833為浪b,0.833急升至2021年2月1.056為浪c。

我們可以將兩段走勢3浪模式定義為更大級別浪(a)及浪(b),然則2021年2月高位展開可能仍然是3浪模式下跌abc浪(c),或者展開5浪下跌浪(c)。前者可能是一個更大級別上的水平三角形,而后者則自2013年9月1.114以來以(a)(b)(c)3模式行進。注意到2021年2月高位以來,創業板成指與綜指比值走勢呈現傾斜三角形5浪推動下跌,結束后將進入3浪模式反彈,然而最終,我認為最少要跌回2020年9月低點0.833附近水平。即使是在目前創業板綜指3124點的情況下,創業板成指也將低至2602點,比起當前指數2788點低6.7%,更遑論創業板綜指仍有下跌趨勢。

另外,再看創業板成指,走勢圖上明顯出現雙頂型態。頂部時創業板整體市盈率約62倍,2018年10月低位上升兩倍情況下,此型態成為反轉型態毫無疑問。目前已經跌破頸線——首先跌破長期上升趨勢線——但尚未出現反抽,預計短期內會有反抽行情出現,屆時將是投資者賣出的好時機。

中國股市一向有“炒新”傳統,每逢新股上市,絕大多數情況下勢必高開,然后爆炒。當前新股網上配售政策是投資者必須持有二級市場市值才可申購新股。一股難求的情況下,新股上市更是火爆。歷史上,1995年10月東方電氣(舊名東方電機,600875)新股發行抽簽,最終中簽者每個賬戶可獲100股新股。當年許多投資者拿親朋好友身份證開設賬戶申購,發行價4.1元,上市開市價12.9元,當日最高18元,收市16.91元,以收市價計算每個賬戶可賺1281個大洋,若集齊10個賬戶則實際12810元到手。此等盈利在1995年可謂大豐收。

2010年11月中國股市見中期頂,此后一直下跌,直至2012年12月,期間滬深股市次新股走勢較差,看看次新股指數與國證A股指數走勢對照圖,兩者基本同步。次新股指數2012年12月4日最低至479點,此后進入大牛市。次新股指數走勢圖顯示,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掀起一波次新股炒作浪潮,稍作回落后,2014年4月底至2015年5月底,次新股炒作一發不可收拾,與大市同步飚升。2015年5月28日次新股指數最高至5295點,比起2012年12月低點上升10倍!而國證A指見頂日期為2015年6月12日,顯然次新股炒作有領先效應。

2015年6月12日至9月15日,3個月股災國證A指暴跌47%,次新股指數跌幅為51.8%,與大盤相近。不過,次新股指數此后進入第5浪上升,而國證A指已無“第5浪”矣(當年在文章中一直期待能有第5浪上升,犯了嚴重錯誤?。?。2016年初,新一輪股災之后,次新股繼續吃香,走勢強于大盤。2017年3月,次新股指數最高摸7616點,結束第5浪上升。2018年大盤整體下跌,次新股指數由最高位7616點跌至2018年10月低位2797點,跌幅63%,炒新者“斷手斷腳”。

舉個典型例子:2017年2月3日白銀有色(601212)IPO,發行價1.78元,2月15日上市,開市價2.14元,旋即升幅達到44%至收市,之后15個升停板,接著繼續上升至2017年3月23日最高17.2元——當日便是次新股指數歷史最高——之后便一路下跌。白銀有色當前股價在3元附近徘徊,且已經持續兩年有余。該股無論是上市前抑或上市后,業績一直較差,每股盈利只有低單位數,投資者為何肯出17.2元高價去搶?無非便是搏傻,期待有下一個傻子以更高價買入。即便是目前股價,市凈率仍然高達1.5倍,市盈率更是高3位數,毫無投資價值。中國股市大量充斥此類上市公司,但投資者依然樂此不疲參與炒作。

2018年10月至去年年底,國證A指整體走勢向上,指數由當時最低3300點升至最高6416點,最大升幅94%,但同期次新股指數則每況下愈,中間則有兩次反彈:一次是2019年2、3月份,另一次是2020年4月份至7月份。反彈過后次新股指數繼續下跌,并且不斷創新低。隨著注冊制逐步鋪開,原本已是緊鑼密鼓的新股發行可能還會進一步加速,更有甚者發行價會貼近二級市場,令炒新者卻步,次新股指數走勢依然看跌。

猜你喜歡
國證次新股成指
全面反映小盤股整體表現 中歐國證2000指數增強月底開募強勢破繭
小盤股時代終結
華夏戰略新興成指ETF劍指“風口”布局未來
基于GARCH族模型的深證成指波動特征實證分析*
“次新股”危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