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煤礦工程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

2022-02-21 23:46梁貴林吳澤坤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采礦技術安全管理

梁貴林 吳澤坤

摘要:在煤礦開采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作業,由于煤礦生產包括各種子系統,工況條件相對惡劣等,從而給煤礦井下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之前各個工程技術人員在管理煤礦安全隱患時相對不足,并未構建相應的綜合管理機制,同時管理機制不能做到細化,從而導致煤礦風險出現較大的安全隱患,最終導致煤礦井下出現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由此可以看出,需要工程技術人員加強對煤礦安全風險以及隱患進行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礦安全生產,保障施工人員生命安全。

關鍵詞:煤礦工程;采礦技術;安全管理

引言

近些年,我國煤礦采礦工程在施工中經常發生各種各樣的安全事故,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狀,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煤礦工程的施工本身就有較大的技術難度,其面臨的安全隱患也非常多,只有加強對施工過程中各方面安全技術隱患的分析,并采取適當的解決措施,才能為施工安全提供堅實的保障。

1煤礦工程采礦技術

1.1填充開采技術

填充開采技術也是煤礦工程開采的技術之一,在實際開采過程中會應用到水砂、矸石等填充材料,將其應用到煤礦工程開采工作中能夠達到填充的效果。同時,技術人員還要采取一些專業化的技術,以此來抵消作業周圍所產生的作用力,目的是提升煤礦開采的質量,避免各種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并且,通過對填充開采技術的應用能夠減少形變、下沉等問題,防止地質環境受到作用力而造成形變,確保地質環境的穩定性,還能夠準確分析地質的實際情況,從而實現煤礦開采效率的提高。

1.2露天開采技術

相較于填充開采,露天開采技術在采礦工程中的運用更為常見,且利用頻率較高,安全系數高是其突出的優勢特點之一。借助于靈活運用露天開采方法,能夠按照具體的開采需求高效分離礦體,由于上層覆蓋物能夠活動,因而可以對其進行轉移處理,為構建露天的采礦場提供極大便利。與此同時,在實際應用露天采礦技術工藝時,一系列的挖掘施工工作不僅可以借助人力完成,更適合靈活使用大型化、自動化的機械設備,這樣的開采模式不僅能夠減輕工人的作業量,還能夠將建礦開采的作業速度大幅提升。如果礦山屬于鐵礦類型,無論是過多的開采點,還是較小的礦體規模,都會增加地下開采施工作業的落實難度,傳統開采技術的適用性較低,因而借助于露天采礦方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削減挖掘鐵礦過程中造成的損失量,并且安全管理工作相對簡單、隱性安全問題較少,采礦生產的安全性較有優勢。

1.3井下開采技術

井下開采技術一般情況下是在礦產資源埋藏于比較深的位置時應用,相對于露天開采技術的應用,井下開采技術的應用率較低,就長遠發展來看,世界的采礦工程開采深度越來越深,其利用率會越來越高,但它主要還是基于崩落采礦技術及充填采礦技術來配合應用,用來調整、填充采空區,防止礦井發生坍塌威脅施工人員的安全。如今地下開采技術最主要的應用設備有鑿巖設備、井巷掘進設備、搬運設備,囊括了液壓鑿巖機和鑿巖臺車、平巷鉆機、無軌裝運設備和自卸設備。

2煤礦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礦山開采中的風險是一直存在的,要想保證生產安全性,必須要做好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所以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風險體系制度是極為重要的。將制定出來的礦山評價指標體系發布并且實施,做好風險管理和控制,達到實踐的標準和要求。在體系的運行環節,要不斷的制定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逐步的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要和人力資源管理協調進行,然后實現優化配置,最終可以保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有效的實施,切實提升礦山生產的安全性。

2.2建立煤礦安全風險預警機制

2.2.1建立安全隱患預警機構

為了避免煤礦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必須建立安全隱患預警機構,以識別,預防和管理風險。職業安全與健康組織的內容應為職業安全與健康風險防范組織類型和職業安全與健康組織類型,工業安全風險防范小組負責收集預警指標數據和處理收集的指標數據,并與煤礦企業共享,為煤炭企業建立安全風險預警系統提供預防信息的科學依據。煤炭公司內部安全風險預防機構主要收集和處理煤礦內部生產的風險信息,并為公司管理層提供信息庫,以制定相應的規避安全風險成本的措施。

2.2.2建立動態風險觸發系統

動態風險觸發是指識別某些或特定風險因素并評估未來風險識別的影響的情況。它可以研究安全風險因素,還可以確定安全風險因素的未來變化和發展趨勢。安全風險的預測預警指標與動態風險觸發系統鏈接在一起,可獲得總體風險評估的結果,為預防安全風險提供指導。在一些應用軟件的設計中,可以實現動態安全風險的形式,一些預警指標被納入觸發系統,以規避風險、確定風險規模和未來趨勢,并向相關工作人員提交制定防范措施的建議。

2.3利用信息管理系統

礦山采礦技術管理實施過程中,應該重視信息技術的聯合與應用,尤其是人機交互管理系統的使用,做好生產情況的遠程管控和操作。將和礦山采礦技術中所存在的全部信息都傳輸到信息管理系統內,從而可以展開全面性的管理。在信息管理實踐中,生產技術人員要加強溝通和交流,要保證系統可以安全、穩定的運行,實現多種信息的合理使用,最終形成安全管理日志。系統在正常工作階段,應該做好礦井管理的監控,不僅可以掌握全部的信息,還應該做好現場的遠程管控,自動形成相應圖表,直接反映出相關的數據信息。技術人員通過圖表分析掌握采礦現場的實際情況,然后選擇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最終可以將安全事故隱患的發生率降到最低限度,保證人員、設備以及采礦的安全性。

結語

由于我國的采礦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為落后,導致對礦石資源有一定的浪費和損壞。并且因為礦區的安全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為了能夠解決采礦產業現存的一些問題,就需要不斷地引入現代化的采礦工藝,為工人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保障采礦的效率,提高企業收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寧.采礦工程中的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1(10):161-163.

[2]崔曉霞.采礦工程中的采礦新技術與施工安全研究[J].中國金屬通報,2020(12):205-206.

[3]米軍斌.采礦工程中的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探討[J].能源與節能,2020(07):105-106.

猜你喜歡
采礦技術安全管理
淺談煤礦安全與采礦技術的應用問題
淺析我國采礦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論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淺談現代汽車檢測技術與安全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