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左縣有機蔬菜生產技術標準與輪作套作技術

2022-02-21 00:49王德峰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標準

王德峰

摘要:喀左縣位于遼寧省西北部地區,是遼寧省有機蔬菜生產基地之一,有機蔬菜種類繁多,其生產技術各有特點。盡管技術措施不盡相同,但是有機蔬菜也有其共同技術體系。為此本文對有機蔬菜的生產過程中共同的技術標準加以論述,在此基礎上,對有機蔬菜的輪作套作技術進行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喀左縣;有機蔬;標準;輪作套作

中圖分類號:S63

有機蔬菜具有綠色、健康、無污染的特點,其種植過程采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生產規程嚴格,產品食用安全性高。有機蔬菜規?;N植可有效改善社會食品安全問題,推進縣域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目前,喀左縣的有機蔬菜種植存在著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種植技術要求高、投入成本高、利潤低、規?;a難度較大等問題。市場對有機蔬菜的需求越來越大,為實現喀左縣有機蔬菜基地再上新臺階,必須加大對蔬菜栽培技術和病蟲害的深入研究。

1有機蔬菜的產地要求

有機蔬菜生產基地附近應沒有造成污染源的工、礦企業?;氐墓喔人畱巧罹叵滤蛩畮斓惹鍧嵥?,不能使用污水灌溉?;睾恿鞯纳嫌螞]有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工廠。菜園距主干公路線50~100m以上?;匚词┯眠^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渣;也可選擇交通比較方便,適于種植蔬菜的山區耕地。初選合格后,應對基地環境進行檢測,土壤灌溉水、空氣質量應符合有機農業的標準。有機菜園要與進行常規生產的果園、菜園、棉田、糧田等保持百米以上的距離,或在兩者之間設立物理屏障,減少有機菜園外的病蟲害傳播進來,同時也防止外界的農藥、化肥等可能帶來污染的物質傳播到有機菜園,這包括通過大氣、灌溉水、土壤滲透或其他媒介的傳播。有機菜園應當建立在肥力較高的土壤上,以輕壤土或砂壤土為佳,要求熟土層厚度不低于30cm,土壤質地疏松,有機質含量高,沒有特殊障礙(如地下水位過高、土壤含鹽量過高、pH值不適宜等)?;氐耐寥婪柿π枰跈z測各項指標的基礎上,根據各因素的重要性進行綜合評價,有機菜園的土壤肥力建議達到高級肥力水平,若土壤肥力較低,則要增施有機肥,積極培肥地力,保證有機蔬菜生產的持續進行[1]。

2有機蔬菜的品種選擇

在有機蔬菜栽培中必須選用抗病優質的蔬菜品種。品種的抗病性較強,可以減輕防治病害的壓力。只要注意病害發生環境的控制并加強栽培管理,即可實現在不用化學農藥的條件下控制病害的發生,保證基本產量,降低生產成本。

3有機蔬菜的種植制度

有機蔬菜生產基地應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綠肥在內的至少3種作物進行輪作; 在1年只能生長一茬蔬菜的地區,允許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兩種作物輪作。合理輪作、發展間套作是有機蔬菜生產中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有機蔬菜間作、套作的基本原則如下。

3.1利用生長“時間差”

選擇作物生長前期、后期或利于蔬菜生長但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季節套作。

3.2利用生長“空間差”

選用不同高矮、株型、根系深淺的作物間作套種。

3.3利用引起病蟲害的“病蟲差”

在確定間作套種方式時,為避免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不宜將同科的蔬菜搭配在一起或將具相同病蟲害的作物進行間套作。

3.4利用病蟲發生條件的“生態差”

綜合“土壤植物微生物”三者關系,運用植物健康管理技術原理,選擇適宜作物間作種。一方面利用不同科屬作物對養分種類的吸收不完全一致的特點,有利于保持地力和防止早衰;另一方面使病原菌和害蟲失去寄主或改變生存環境,減輕、消滅相互間交叉感染和病蟲基數積累,使病蟲害發生危害輕。此外也可利用不同作物喜陰、喜光等特性,達到陰陽互利[2]。

4有機蔬菜間作、套種的主要類型

4.1菜菜間、套作

蔥蒜類同其他科蔬菜間作;番茄和甘藍套種;平菇與黃瓜、番茄、豆角間作等

4.2糧菜間、套作

玉米與瓜果等蔬菜間套作,如玉米行內種黃瓜,可防止黃瓜花葉病發生;玉米行內栽種白菜,可減少白菜的軟腐病和霜霉病的發生。

4.3果菜間作、套作

葡萄與蘑菇、草莓間作栽培,棗樹與豆類、西瓜等蔬菜間作。另外,還有設施桃與草莓間作、山楂與蔬菜間作、大棚杏與番茄間作栽培等。

4.4花菜間作、套作

利用花卉植株比較矮小的特點,進行蔬菜與花卉的間作套作?;ɑ苋f壽菊、切花菊、郁金香、菊花、玫瑰等與蔬菜間套作。如萬壽菊等與蔬菜間作后,可預防多種蟲害。

4.5草菜間作、套作

即在作物的行間種植各種雜草或牧草,以增加生物的多樣性,減少蒸發,保護天敵,培肥土壤,防治病蟲雜草等。在日本的許多果園和菜地普遍種植苜蓿屬植物紅三葉草,生長到30cm左右時進行割草作業,留2~5cm長的基部,其他部分作堆肥后還田,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3]。

4.6林菜間、套作

利用新植的果樹、林木等前期果樹尚未擴冠成型,行間土地資源尚未利用的空窗期,進行果菜間作套作栽培,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果園前期行間的土地資源,空間資源和光照資源。另一方面,果菜類間套作也會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5有機蔬菜栽培中間、套作要注意的問題

5.1注意合理組配

在蔬菜的組配中必須考慮植株高矮、根系深淺、生長期長短、生長速度的快慢、喜光耐陰因素的互補性,選擇能充分利用地上空間、地下各個土層和營養元素的作物間套作。并盡量為天敵昆蟲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

5.2注意種間化感作用

蔬菜在生長過程中,根系常向土壤中排出一些分泌物,如氨基酸、礦物質、中間代謝產物及代謝的最終產物等。不同種類的蔬菜,其根系分泌物有一定的差異,對各種蔬菜的作用也不同。因而在安排間作套種組合方式時,要注意蔬菜間的生化互感效應,盡量做到趨利避害。只有掌握各類作物分泌物的特性,進行合理搭配、互補,才能達到防病驅蟲的目的。

5.3注意病蟲害預測預報

掌握作物病蟲害發生規律、主要種類,為害、 不為害的作物等情況。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宜作物間套作,注意在同一間作套作組合方式中,各種蔬菜不能有相同的病蟲害。

5.4注意培肥土壤肥力

選擇豆科蔬菜及綠肥等能利用根瘤菌固氮的作物間套作,有利于培肥土壤。除了輪作、間作、套作外,其他系列的栽培技術也都需要有目的地綜合運用。通過調整作物合理布局,選擇適宜播種期、培育壯苗、嫁接換根、起壟栽培、地膜覆蓋、合理密植、優化群體結構、合理植株調整等技術,增強抗病蟲雜草的能力,以達到優質、高產、高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杜紹鋒.有機蔬菜種植模式及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J].山西農經,2018(2):87.

[2]潛錦賢.有機農業蔬菜的種植技術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5(18):80.

[3]殷新娟,計麗麗.有機農業栽培的施肥與土壤培肥技術探討[J].農技服務,2017(21):78-78.

猜你喜歡
標準
最新出版團體標準
“各有標準”等十一則
最新出版國家標準
黑龍江省連續12年提高城鄉低保標準
最新出版國家標準
紅周刊績優指數標準與一周表現
紅周刊績優指數標準與一周表現
永遠幸福
人必其自愛
黨員標準是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