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在水產養殖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2022-02-21 00:49任涵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水產養殖信息技術

摘要:中國漁業的發展離不開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今后如果能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加強清潔能源的使用、實現系統出現問題能自動報警的功能、降低養殖成本,加強養殖人員的技能培訓、加強資源共享,便能極大的提高水產養殖的水平,對促進全球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水產養殖;水質監控;信息技術

2021年9月22-24日,第四屆全球水產養殖大會在上海召開,會上對《上海宣言》的內容進行了充分討論?!渡虾P浴啡骓憫摵蠂?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的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等可持續發展目標,系統回答了“水產養殖如何為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水產養殖在未來10年走向如何,我們如何才能做到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等關鍵性問題,對促進全球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水質監控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水質監控情況分析

中國漁業要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水環境,水體環境的改善和減少污水排放,規范漁業生產,要加強對養殖人員的培訓,讓他們摒棄舊的養殖觀念,依法治漁,加快轉變漁業的養殖方式和現代化的進程。要通過現代化的養殖手段,提升生產效率,減少水質污染,實現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水中含氧量、養殖密度、水溫、水的PH以及不同的種類的水產品均對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人類活動、環境污染、農業生產等原因, 可能導致養殖水域的溫度、氧氣的含量、PH值等指標發生變化, 進而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1]我們在養殖的過程中需要對以上幾個參數進行密切的監控,才能提高水質。我國水產養殖的海產品規模大,出口多,對數量有較高的需求,所以需要從提升水質開始,提升水產養殖的質量。

我國目前已于2009年建立全國養殖漁情信息采集系統,由全國各地的技術推廣總站搭建完成。該系統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可對水產養殖中產量、面積、投苗、成本、價格、收益、病害以及支漁惠漁政策等內容進行自動采集和分析。目前已在全國16個漁業主產?。▍^)建立信息采集定點縣200個,采集點700多個,各類采集終端6000多個,形成了近1300人的采集分析隊伍,能對76個養殖品種、9種養殖模式進行全年的信息動態采集?!?傳統的水產養殖系統通過結合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實現了結構上的升級改造,創造出了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和新業態。而目前國內外有互聯網+水產養殖技術、水下機器人、人工智能養殖技術、物聯網養殖等信息技術應用較為廣泛。

二、水產養殖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

(一)清潔能源的使用

水產養殖的監控設備需要用電,而傳統的能源又會造成環境污染和費用的增加?,F在已經有一些漁業產業園使用清潔能源,例如使用光伏、風力發電、太陽能、地源熱泵、沼氣等,可以結合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來進行選擇。例如鑒于黑龍江以及國內北方其他地區冬季寒冷的特點, 利用多種新能源復合技術, 綜合采用太陽能和溫室保溫或地源熱泵技術, 以解決冬季低溫沼氣產氣率低的弊端。[2]此類做法可以推廣開來,既節約了成本,又保護了環境,真正做到了可持續發展。

(二)系統出現問題能自動報警

現有的監控設備還較為單一,可靠性也有局限性,常常需要人為發現問題。傳統的水質監測大都以人力來完成,采集周期長,采集數據的實時性差而且容易對水質造成二次污染。我們可以利用傳感器測得相應的數據,然后利用互聯網+的方式來進行處理。日后如果能將水下機器人、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綜合起來,建立實時監控和報警,對空中、水面和水下三個方向均進行監控。如果水質出現較大的隱患,可以由系統進行分析,將分析出的原因和結果進行推送,實時提醒養殖人員。由系統給出處理辦法,進行相應的處理。這樣是最及時的,而且不需要用戶實時查看數據,節省了人力物力。也為經驗不豐富的養殖人員減輕了負擔。

(三)降低養殖成本,加強養殖人員的技能培訓

雖然水下機器人和互聯網+養殖在迅速的發展,但是還需要加大推廣和建設的力度。只有真正將成本降下來,才能更好的推廣。也需要對養殖人員定期進行專業的培訓,不僅有一線的水產動物養殖者,也包含水產技術推廣站技術推廣人員。提高他們對水產養殖基本知識、關鍵技術掌握情況,才能推進行業向更深、更遠層次的發展, 他們迫切需要優質、高效的培訓資源來自我發展。迫切需要引進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否則無法將新技術推廣開來,供大家使用。要將研究的成果應用于實踐中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大力發展低成本的成熟模塊以及提升裝備集成水平,將是建造可靠低成本的智能化裝備的關鍵措施,也是未來在水產養殖業中推廣的重要方向。

(四)加強資源共享

現有的綜合性漁業網站,例如中國水產網、中國水產養殖網、中國漁業信息網可以提供部分漁業相關信息,但是很多信息還是未能在網站上進行同步,并且使用的人群也較為局限,需要大力進行推廣。而高校中研究的一些成果則大都放在中國知網以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等,這些資源需要購買,而一線人員的工作單位往往沒有這些數據庫,較難將一線的研究成果提供給一線的技術人員。需要有相關人員對這些信息進行過濾,整合,并以網絡培訓的方式共享給全國各地的養殖人員,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我國水產養殖的技術。

若在以上幾點做出努力,相信我國的水產養殖技術能更上一層樓,也能為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對促進全球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尹寶全,曹閃閃,傅澤田,白雪冰.水產養殖水質檢測與控制技術研究進展分析[J].農業機械學報,2019,50(02):1-13.

[2] 申曉寧,游璇,黃遙,華昭杰,蔣星宇.智能水產養殖無人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20,41(08):2352-2359.DOI:10.16208/j.issn1000-7024.2020.08.042.

作者簡介:任涵(1992—),女,漢族,湖北武漢人,工學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智能控制。

猜你喜歡
水產養殖信息技術
浙江天正思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美術理解與表現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水產養殖水體UV254和COD值相關性研究
水產養殖對漁業水域環境帶來的影響與應對策略
水產養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