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三線建設與攀枝花城市化進程

2022-02-21 00:49王紅英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3期

摘要:四川攀枝花作為典型的三線建設城市,其建設過程中遺留的三線建設時代烙印,是其豐厚而寶貴的文物遺產與文化資源。攀枝花通過相關文物遺產與文化資源的傳播推廣來加強城市的文化建設,從而助力攀枝花的轉型發展。本文我們將針對攀枝花三線建設、城市化進程及新時代創新發展中的三線文物遺產保護與三線文化資源的傳播推廣進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為當前攀枝花市的轉型發展工作開展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三線建設;攀枝花;文物遺產保護;文化資源開發

四川省攀枝花市的城市化建設發展是我國三線建設中的典型代表。通過三線建設,攀枝花成功打造了全國重要的鋼鐵基地,為我國的發展貢獻了特殊的力量。其工業建設過程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的交通、能源、郵電等城市基礎設施質量不斷提升,成為四川省乃至全國的重要戰略城市。攀枝花明確的三線建設時代印記作為重要得文物與文化資源,既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認識到中國的相關建設歷史,也可以作為攀枝花城市轉型發展中的重要內容來幫助攀枝花進行城市文明建設與轉型發展。接下來我們進行具體探討。

一、三線建設概述

20 世紀 60 年代,中國周邊局勢緊張,新中國面臨巨大戰爭威脅,急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來增強國防實力,降低戰爭威脅對于中國發展的影響。為此,自1964年起,由中央政府主導,在全國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的一場規模浩大的國防科技工業建設,并配套開展了交通基本設施建設,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增強全國的國防實力,改善全國中西部地區工業生產格局。而對三線建設劃分,則是根據當時中國區域內的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情況來分為一線、二線、三線地區,攀枝花(時名“渡口”)正是屬于三線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地區。通過三線建設,逐步在中西部地區建立了相應的工業產品重大科研生產基地,形成了包括煤炭,電力,冶金,化工,機械,核能,航空,航天,兵工等門類相對比較齊全的戰略基地,同時也使得攀枝花成為了新興的工業城市。

二、三線建設與攀枝花城市化進程

攀枝花是全國三線建設大軍中涌現出來的優秀的工業化城市,其建設期間遺留的時代印記使攀枝花市成為了極具文化內涵的城市。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對于三線建設與攀枝花城市化進程之間的關聯卻了解不足,一定程度限制了當地文化建設和城市轉型發展。接下來我們具體探討三線建設與攀枝花城市化進程之間的關聯。

(一)三線建設推動西部工業發展

為了更好的提升經濟和國防實力,我國三線建設在西南西北地區陸續加強了重工業打造,希望通過對鐵路、冶金、國防等方面的建設來增加綜合國力。在派遣了部分技術人員支援并成為地區工業發展骨干后,很快就使得三線地區的工業發展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升,逐步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攀枝花地區是三線建設發展的核心地區,其攀鋼集團、十九冶集團等至今都在當地經濟建設發展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三線建設對于西部的大力支持很大程度上也改變了我國東西發展不平衡的局面,使得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逐漸趕上腳步,縮短了經濟發展差距。

(二)攀鋼基地建設是西部工業發展的重點

攀枝花地區是南向出川門戶,又因其內部礦產資源豐富,富含釩鈦磁鐵礦及各類稀有金屬,極具戰略地位。攀枝花釩鈦磁鐵礦是全省探明儲量的72.3%,也是全國四大鐵礦之一,在當地建立鋼鐵基地,能有效利用其礦產資源來加強工業建設,推動當地的經濟建設有發展??紤]到攀枝花地區豐富的釩鈦磁鐵礦及豐富的稀有金屬元素,我國將攀鋼基地建設成為戰略后方的鋼鐵聯合企業并作為西部工業發展的重點來打造。自開始建設以來,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前往視察并督促攀枝花鋼鐵基地快速建立及相應的配套項目建設。通過對攀枝花地區地質人文等的勘探以及科學規劃和釩鈦磁鐵礦的高效應用,使得攀枝花鋼鐵基地成為我國西部工業發展先行區,在當時的工業生產體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城市因攀鋼基地建設而形成

作為象牙微雕鋼城的攀鋼基地的建設使得當地的鋼鐵關聯產業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建設者們投入到其發展建設中。為此,攀枝花地區也加強了對城市生活的豐富發展,配置開發了相應基礎設施建設。而隨著攀枝花工業地區的交通,煤礦發電等工程的開展和建成,攀枝花也逐步成為一個小型的城市;通過國土與空間資源的科學規劃與精準實施,攀枝花繼而成為三線建設中為國家經濟發揮重要作用新型移民城市,其工業發展水平遠超當時西部地區大部分城市。

三、攀枝花三線文化與文物資源的傳播推廣

攀枝花是我國三線建設項目中的重點地區,其眾多建設發展的時代印記,使其極富歷史厚重感,極大地豐富了攀枝花的文化內涵,使其成為了一座極具文化特色的時代背景城市。當前,攀枝花相關文物遺址,特別是三線建設的眾多生產生活物資、工器具、模擬場景、文獻資料等文物資源,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開發,成為當前攀枝花城市轉型發展的三線主題文化元素。當然,攀枝花三線文化的傳播與推廣工作仍在很多方面需要繼續努力。

(一)利用博物館文物資源傳播三線精神

攀枝花是我國三線建設歷史的見證者,代表著建國初期“艱苦創業、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三線建設精神。因此在攀枝花文物傳播和推廣中,可以更好地利用博物館展陳文物資源來幫助人民認識三線建設歷史,使其對黨戰略決策與轟轟烈烈的建設歷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例如,當前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其內部保存了三線建設時期遺留下的相應文物和文獻史料,游客對于博物館的游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解三線建設的艱難歷程與輝煌成就。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融合產業發展推廣城市文化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的不斷發展,當前攀枝花文物資源的傳播與推廣也可借相應手段。而目前相關博物館信息化建設還不成體系、實用性差,制約了攀枝花三線文化與文物資源的創新利用。為此,借力當前攀枝花推動城市轉型,打造陽光康養型旅游城市契機,可探索利用移動通信、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整合多功能的應用系統,打造旅游新模式。全方位整合信息并實時發布,通過現代信息手段實現更加優質服務,實現信息的無障礙流動。通過不斷提升食、住、行,游、購、娛各個旅游消費環節中的服務質量,既可豐富新型旅游模式,也可改善旅游體驗,從而實現城市文物資源與旅游資源的智能化智慧化融合發展。

四、小結

三線建設是中國現代工業發展路上的重要戰略決策與建設標志,在三線建設發展過程中攀鋼等建設基地的建設也促成了一批資源型城市的發展。其中攀枝花市就極具代表性,三線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攀枝花,也為其遺留了豐厚的文物遺產和文化資源。而在當前攀枝花市轉型發展過程中,加強對三線文化與文物資源的傳播推廣也極其重要,本文我們已針對攀枝花三線文化與文物的傳播與推廣措施進行了深入探究,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相應博物館的優化建設與智能化智慧化的產業融合發展進程,一定能更好的推動攀枝花現代化建設與發展,使其散發出不一樣的時代魅力,讓更多的人了解艱苦奮斗、不畏艱難,團結協作的三線精神,更好為未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陳國棟. 保護好傳承好三線建設的精神[N]. 重慶日報,2021-10-20(006).

[2]李順. 攀枝花地區三線建設建筑遺存的當代價值認知及保護發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20.

[3]中國三線建設研討會全體與會代表. 中國三線建設文化遺產保護·攀枝花共識[N]. 攀枝花日報,2015-03-03(001).

[4]王毅,成旭.三線建設的學術史回顧及反思[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37(01):99-103.

[5]馬新蕊. 陜西“三線建設”述評[D].西北工業大學,2003.

[6]李宗植.我國三線建設及其得失淺析[J].蘭州大學學報,1988(03):17-23.

作者簡介:王紅英(1986.7-),女,四川省南充市,大學本科,助理館員(初級職稱),攀枝花學院,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