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血管病后繼發癲癇的康復方法及效果

2022-02-21 08:10孫妮矯桂鳳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2年2期
關鍵詞:腦血管病癲癇康復訓練

孫妮 矯桂鳳

腦血管病是癲癇發生的主要病因,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每年都在上升,近年來報告顯示其發病率為5%~15%,繼發性癲癇的發生率也在上升[1]。癲癇是一種慢性、反復發作的腦內疾病,是由原異常放電引起的腦神經中樞神經功能一時紊亂的臨床癥候群,是神經系統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2]。隨著醫療模式從簡單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重視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心理模式,癲癇康復不僅能控制癥狀,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正常的康復訓練,能夠促進側支循環的確立、健康腦細胞的補償及病變周邊組織的功能重組,最大化“大腦的能力”,神經功能的恢復依賴于功能的恢復,其補償依賴于持續的學習訓練??祻蛯颊叩墓δ芑謴推鹬浅V匾淖饔?本文對腦血管病后癲癇患者的康復方法和效果進行了探討,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200 例腦血管病后繼發癲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都在腦血管病2 周后癲癇發作,所有患者都符合國家會議規定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采用顱相學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并確診。其中男124 例,女76 例;年齡32~75 歲,平均年齡(53.5±21.5)歲;病程3 個月~5 年,平均病程(4.0±1.3)年;腦卒中121 例、腦出血59 例、硬膜外出血20 例。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根據情況進行調整和改善腦血流治療,降低顱壓,抑制腦浮腫,預防感染,糾正電解質紊亂等對癥療法治療,均使用抗癲癇藥控制癲癇的發作。

1.3 康復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療師和臨床醫生的專業評價,根據患者個人情況分析問題,制定嚴格的康復計劃。另外,教患者的家人和看護人如何進行康復訓練,讓患者家人和看護人幫助患者每天進行必要的康復訓練。具體方法如下。

1.3.1 恢復法 雙腳不要彎曲,使腳和小腿成直角。家人和護理人員可以用一只手握住患者的手或腳,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手腕或膝蓋,讓患者彎曲膝蓋或伸展膝蓋。上下肢運動3 次/d,15~20 min/次,防止手腳和關節變硬或變形。臉部、舌頭、嘴唇肌肉的刺激方法:張開嘴、鼓腮、叩齒、伸出舌頭、舌尖撞擊上頜等;并進行呼吸練習;電刺激(功能性電刺激、短波療法、高頻放射線療法等)、低頻刺激、刺激等;肌肉反應技術;針灸治療,按摩關節,從遠端到近端;中風療法促進腦部血液循環;語言療法:利用照片、影像、廣播等,僅用一個音節就能到達視覺、聽覺、觸覺的通路,刺激患者的語言反應和速度。

1.3.2 心理康復 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提高患者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并敦促患者的身心健康發展,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積極參加治療,進行康復教育。心理療法有以下幾種。社會認知療法:當患者自責或焦慮時,可以大聲呼吁患者中斷或停止思考,直到消失為止。生物反饋療法:通過用腦波或肌電圖記錄患者的生物電活動,訓練患者能夠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動,制造出與之對應的條件反射。

1.3.3 社會康復 患者的最終治療目標是恢復正常的社會生活,保持心態,正確認識疾病,積極參加學習和工作。社區應對患者充分照顧,幫助患者在康復治療期間,提供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特別是患者的家人、朋友必須關注和支持患者。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患者康復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自我管理、生活習慣、監測癥狀等方面進行評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比較康復前后臨床癥狀評分,包括腿部疲勞、語言障礙,每項0~4 分,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00 例患者康復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康復后,患者自我管理評分(18.45±7.82)分、生活習慣評分(19.33±7.69)分、監測癥狀評分(22.46±9.98)分明顯高于康復前的(9.47±4.18)、(8.94±4.26)、(10.13± 5.5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00 例患者康復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200 例患者康復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注:與康復前比較,aP<0.05

2.2 200 例患者康復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康復后,患者腿部疲勞評分(1.37±0.31)分和語言障礙評分(0.87±0.02)分明顯低于康復前的(3.37±1.05)、(3.01±0.7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00 例患者康復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分)

表2 200 例患者康復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分)

注:與康復前比較,aP<0.05

3 討論

腦血管病是常見的疾病,多伴隨并發發癥,根據中國的統計數據,急性腦血管病的病例>100 萬人/年[3]。腦血管病的臨床癥狀會持續到部分腦組織破裂為止,部分腦組織的血液供應被切斷,血液凝固壓迫引起缺血、缺氧,最終引起腦組織的變性、壞死和周邊區域的水腫。腦血管損傷后,缺氧最終導致腦組織病理學變化和壞死,易導致癲癇發作[4]。一般用腦波檢測出癲癇的放電與腦血管病的病變一致。腦血管管病后繼發癲癇分為早發性癲癇和晚發性癲癇?,F在,兩者的診斷基準不統一。大多數腦血管病專家和癲癇專家認為,從腦血管病發生開始2 周以內的癲癇發作可以看作是早發性癲癇,2 周后的癲癇發作可以看作是晚發性癲癇。在本研究中,選擇了腦血管病2 周后發作的癲癇患者。

腦血管病后癲癇的發病機理還不十分清楚,有可能是晚發性紫斑病結節:腦血管病、神經元變性、壞死或液化、神經元缺血、缺氧、膜電位的變化和脫極化,形成癲癇發作;機械牽引刺激囊腔病變;服用壞死組織細胞后,周圍病變細胞新生,新生膠體細胞功能正常,可正常攝取膠體細胞谷氨酸,異常病變區谷氨酸含量高,引發神經元放電疼痛,引起高血糖發作,也是癲癇發作的主要原因[5]。在失血的狀態下,細胞外的滲透壓力上升,細胞脫水,改變酵素的活性,細胞外電解質的不均衡,糖的代謝產物聚集,嚴重影響細胞機能,在潛伏期不良運作,放電導致癲癇狀態持續。研究表明,腦血管病后癲癇病變部位是大腦皮層,范圍是腦葉,蛛網膜下出血、病變部位合并電解質等是腦血管病后癲癇發作的重要危險因素,腦出血和腦死亡患者機體低鈉,是腦水腫、癲癇發作的原因[6]。早期這種病的發作會伴隨著自發緩解和原發病,但遲發發作大多會反復發作,需要通過抗癲癇藥物的干預來控制病情的發展[7,8]。

研究表明,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后,早期的積極鍛煉有助于增強患者的體內阻滯,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常規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近年來,國內外關于癲癇早期診斷和治療的研究有所進展,但是難以量化恢復效果。癲癇的恢復目標是最大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運動、促進上肢的發育,有必要制定科學、合理、強化的康復計劃。在物理療法中,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地進行適當的活動,發揮自己的能力,還可以提高癲癇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祻陀柧毞椒?不只是心理療法,還指從患者的生理和社會環境兩方面促進其身心的改善,進行康復訓練。

本研究結果顯示:康復后,患者自我管理評分(18.45±7.82) 分、生活習慣評分(19.33±7.69) 分、監測癥狀評分(22.46±9.98)分明顯高于康復前的(9.47±4.18)、(8.94±4.26)、(10.13±5.5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祻秃?患者腿部疲勞評分(1.37± 0.31)分和語言障礙評分(0.87±0.02)分明顯低于康復前的(3.37±1.05)、(3.01±0.7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康復訓練能有效提高腦血管病后繼發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臨床癥狀,值得臨床 應用。

猜你喜歡
腦血管病癲癇康復訓練
急性腦血管病診斷中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與動脈自旋標記的應用價值
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行肺康復訓練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
獼猴脊髓損傷康復訓練裝置的研制
腦血管病知多少
聽覺腦干植入兒童康復訓練個案研究
氣壓差減重步行康復訓練系統設計
科普一下:腦血管病診斷中CT與MRI的優劣!
癲癇多數可控可治
玩電腦游戲易引發癲癇嗎?
癲癇,也可有良好預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