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之蟬

2022-02-23 20:01閱旻
小學生必讀(中年級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虞世南詠物詩唐太宗

○閱旻

【原詩回放】

〔唐〕虞世南

垂 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作者簡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漢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擅長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

【難點注釋】

①垂 (ruí):低垂著觸須。 ,古人結在頷下的帽纓下垂部分,蟬長在腹下的針喙。

②清露:純凈的露水。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響:傳播響聲,亦指傳出的聲響。此處指蟬長鳴不止。

④疏:開闊、稀疏。

⑤居高:指棲息在高處,語意雙關。

⑥藉(jiè):憑借,依靠。

⑦秋風:暗指帝王的權勢。

【同步翻譯】

蟬低著頭啜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續不斷的鳴叫聲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正是因為在高處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并非是憑借秋風的力量。

【詩文賞析】

現在已是9 月,夏天離我們而去,但夏天給我們留下了什么樣的記憶呢?你對夏天最深的印象又是什么呢?我想到羅大佑的《童年》:“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蟬可以說是夏天的標志,知了叫了,夏天來了。古人認為蟬棲于高樹,餐風飲露,把它看作高潔的象征,所以借蟬抒發著不同的情懷。

唐代詩人虞世南以蟬為題創作的這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的象征性。詩通過對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的描寫,贊頌了蟬的清高風雅和不同凡響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高潔,并不需要憑借某種外在力量自能聲名遠揚,表達出對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全詩托物比興,物我互釋,以蟬高潔傲世的品格自喻,韻味含蓄深長。詩人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征,把蟬人格化,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全詩風格清華雋朗,筆墨集中,觀點鮮明,描寫動靜結合,細致入微。充分表達了人應該堅守志行的高潔,嚴于律己,加強自身修養的處世道理。

實際上,這首詩包含著詩人虞世南的自我寫照。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凌煙閣的二十四勛臣之一,名聲在于博學多能,高潔耿介,性情剛烈,與唐太宗談論歷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敬重。

這首詠物詩廣為流傳,是唐詩中最早具雛形的五言絕句,也是唐人詠蟬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此詩與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蟬》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成為唐代詩壇詠蟬詩的三絕,為后世人稱道。

猜你喜歡
虞世南詠物詩唐太宗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經典詠物詩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經典詠物詩
春夜
體物盡其妙,品之有寄托——杜甫詠物詩《房兵曹胡馬》賞析
唐太宗 善聽勸諫
詠物詩的一種寫法
唐太宗因何會砸了魏徵的墓碑
詠螢火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漫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