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狀元故里

2022-02-24 00:03心遠
閩南風 2022年2期
關鍵詞:林氏文峰故里

心遠

于此春暖花開時節,正是小假就近旅游的最佳時間。這遐爾聞名的狀元故里——平和縣文峰鎮文洋村的溪山寨土樓,早就在我們旅行的規劃內,是不能不去的。

大伙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墩巨大的石柱。說它是“石柱”,不僅因為它足足有三米多高,且上方“昂首”渾圓而筆挺,底下要數人合圍才能抱得上!正面就題有“溪山狀元故里”五個金色遒勁有力的大字!它的四周同時又立數墩半米多高的小巨石,同樣是那樣堅挺而雄渾。如此設計,更顯現它的雄壯、挺拔和氣宇軒昂!

駐足橋上,看溪兩岸的大開發,眼前的狀元故里,在這“寇平而人和”(康熙版《平和縣志》)之地,甚而在整個閩南大地也有其巨大的發展前景。從我們航拍到的數公里文峰碧綠秀美的山川,以及深入寨中探訪林氏祖祠所見到的一切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因為一個地方的發展,不僅要有美麗富饒的地理環境,更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與精神風貌!

很快,我們便進入寨門,林氏祖祠就在眼前。這座始建于明庚戊年(1550)坐北朝南的祠堂,中梁脊頂精雕一對彩色雙龍戲珠,雙龍首正對梁正中的七層小彩塔。堂前就豎有三副旗夾,六根石旗。在我國古代,大凡科舉功成名就之后,即可在宗祠或祖屋前豎桿立旗,以光耀門楣,彰顯身份,昭示世人,并作為族人學習的榜樣,從而激勵后人不斷努力,積極進取。就閩南而言,從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至少也要有舉人以上才有這個資格,與文洋村近鄰的南靖縣山城鎮湯坑村磚仔樓也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出過一位武舉人——阮耀丹,那里也豎有一副旗夾兩根石旗。而溪山狀元故里卻有三副旗夾六根石旗,這與武狀元林德鏞(1685-1722)的身世有多大關系?據雍正版廣東《揭陽縣志》載:“林德鏞是清代潮州府揭陽縣棉湖(今廣東揭西縣棉湖鎮)人,天資豪宕,臂力過人,能挽六鈞之弓??滴醵∮夏辏?717)中武舉人第二名,康熙辛丑年(1721)中武進士第九名、殿試第一人,授二等侍衛?!敝疚闹姓劶靶愿瘛疤熨Y豪宕”,即林德鏞個性豪爽、耿直、痛快;言及臂力更是“能挽六鈞之弓”,古時三十斤為“鈞”﹐“六鈞”即百八十斤,這里泛指能挽強弓之意。林德鏞一生從秀才、舉人、進士到狀元,這三副旗桿也代表他“中舉”功成名就之后的三個進程。直至最終殿試時,林德鏞因獲第一名倍受康熙帝賞識而被欽點“武狀元”,授二品侍衛。

初來乍到,我們便細心瀏覽了這六根“劍”狀石旗。古時科舉高中后,豎旗立桿是有明確規定的——除“中舉”后方可豎外。儒生高中后,旗桿上方要呈“筆”形;武生高中后,旗桿上面呈“劍”形或“獅頭”狀。就古時“先左后右”的立桿順序來看,左邊兩副四根,右邊一副兩根。左邊的首副旗夾低一些,且底座平臺僅略高地面,表明林德鏞初中武舉人之意;而次副旗夾比較高,下面平臺雕刻雖不是很明顯,但臺面相對高出一些,意指林德鏞高中武進士;至于右邊的兩根獨立旗夾不僅又高出稍許,且設有秀美的“旗斗”,即成“斗”狀四方旗臺,旗臺四周又雕有龍龜與花鳥禽獸,正顯示林德鏞高中武狀元之意,因為古時“龍龜”代表至高無上和延年益壽,除有皇帝恩賜外,其他人是不可隨意雕塑的。據說,這“斗”四方狀旗臺古時也要達到武舉前三名才有這個資格,而雕有龍龜的旗臺更要達到狀元級別!

我國科舉制始創于隋大業元年(605),止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共歷時一千三百多年。在封建時代,它是眾多寒門學子出人頭地的唯一出路,也是封建社會官府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武舉制則是科舉制中的一門分類,始創于唐長安二年(702)武則天執政時期,后歷代延之,至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廢止,共歷時整整一千二百年。它采用逐級報考遞進方式,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童試在縣或府進行,中者為秀才;鄉試于省城舉行,中者為舉人;會試要進京至貢院參試,中者為進士;取得進士資格后方可參與殿試(也稱“廷試”),結果再分出三等(即三甲),一甲的前三名依次為狀元、榜眼和探花??梢?,林德鏞要取得“武狀元”難度是極大的!不僅要逐級攀爬參試;且最終要獲取年度第一名;還得最后皇帝親點恩賜認可!并且,武生考取與儒生不同——到省城報考“武舉”之前就要進京至朝廷“兵部”上冊!

然而,林德鏞是廣東第一武狀元,為何“狀元匾”卻落在這里,其故里還為他豎起這么多旗桿?

在“祠廟公”的引導下,我們有幸深入這座八百多平方米一進兩廳結構的祠堂。它與閩南眾多祖祠一樣,不僅設有專為寡婦出入祭拜的左右邊門,還要跨過半米多高可提式厚重門檻。我細心一瀏覽,四周墻壁均掛有眾多林氏祖訓、祖辭和家規、家風……更難得的是——于此我們見到了這塊距今整整三百年杉木制成的深紅色“狀元匾”,它高有95厘米,寬65厘米,上面就題有“狀元”兩個雄勁有力的大字,左右兩邊落款分別是“翰林院經筵侍太學士吳士玉、戚麟祥為(左)/康熙辛丑科殿試第一名林德鏞立(右)”。據《清實錄康熙朝實錄》載:“辛丑,以翰林院侍講學士吳士玉,為武會試正考官;戚麟祥為副考官?!辈浑y看出,這塊牌匾是當時翰林院“武會試”主副考官為他所寫所立,然后由康熙帝當廷欽賜!看來,武狀元林德鏞對林氏家族的影響和激勵還是十分深遠的,如生于1929年8月的南靖縣山城鎮湯坑村樓仔自然村的林桂堅,1955年浙江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在中科院生物研究所從事微生物和抗生素的研究,每年均為國家爭創兩千多億的經濟效益,其祖也是文峰林氏一世祖——和忠公(1237~?)的后裔。林長者現乃駐京研發抗生素,九十有二耄耋之年還在為國奉獻畢生精力,尤是于此舉國上下忙于備藥抗疫之際,更是不可多得的奇才,是當代文峰林氏后輩較為杰出的人物之一。

至于林德鏞為何會遷至潮汕揭陽?這與其父早年仙逝有著極大關系。因其父不幸早逝,他便隨母移居廣東揭陽榕城,并依附同宗古喬之林氏。生活十分艱苦,但林德鏞能吃苦耐勞,與弟相依為命,幫人撐船于榕城至棉湖間。因他善于學習,且精通水道,又技術嫻熟,雖船只破陋,卻總能后發而先至;加之他樂于善施,勤于助人,時人便稱其船為“飛鳳舟”,稱其槳為“飛鳳手”;后又從師習武,受過少林等多門派拳師指點,武藝提高極快;且自強不息,深信只要不斷努力,便能逐級攀摘桂冠。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36歲那年不僅奪得“武進士”頭銜,還一舉拿下“武狀元”的金冠!同時,林德鏞也是一個重情重義,孝道十足的武生。就是隨母移居他鄉,他也不時思念自己的故土,不忘先祖根源,時刻與平和祖居地保持密切聯系。當年,他高中狀元后,便把康熙帝所欽賜的“將軍威靈”牌匾高懸于廣東揭陽古喬林氏宗祠;后又專程回鄉祭祖,將這塊翰林院主副考官所寫所立,康熙皇帝親手恩賜,三邊框刻有龍鳳戲珠,底邊框雕有浪濤滾滾的“狀元匾”,擺于平和縣文峰鎮溪山祖祠內。

林德鏞中武狀元后,任二品侍衛,時刻護衛康熙帝上下人身安全。翌年,康熙皇帝去世,他續任清世宗雍正皇帝的侍衛長,并被特賜爵——“哈哈珠之扈”(意指“隨從的披甲護衛”)。但不久,在護衛雍正皇帝前往熱河(今河北?。┏械滦袑m狩獵時,因不適北方氣候患風寒而英年早逝,年僅37歲。林德鏞雖未盡展自己的年華與才干,但他的精神和品質卻代代相傳。此后,該狀元匾也一直得到平和林氏族人的精心呵護。時至今日,已整整三百年之久!它承載著武狀元林德鏞“吃苦耐勞、發奮圖強、熱愛家鄉、助人為樂”的好品德,好傳統,好家風。如今,文峰“林氏家風家訓館”也已成為當地一處傳承優良家風的最佳教育基地。

猜你喜歡
林氏文峰故里
僑眼看家鄉:回得去的故里,忘不掉的鄉愁
彝族美神故里 生態山水畫廊
近30年國內外籃球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走馬史料贈故里 川渝民間文藝添新篇
月光飯店
思鄉
王老五破案
香港林氏總商會榮獲韓半島和平獎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