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正在加速“變老”,銀發經濟如何發展?

2022-02-24 00:08邱慧
中國報道 2022年2期
關鍵詞:變老老齡人口老齡化

邱慧

當前,人口老齡化正在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在此背景下,深入挖掘老齡社會潛能,激發老齡社會活力成了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舉措之一。記者注意到,近期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從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積極培育銀發經濟等方面提出要求及相關舉措。

業內普遍認為,此次意見的出臺,對正處在野蠻生長階段的養老服務業或有引導、規范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老齡化過快帶來的負面影響。

多項數據均表明,當前人口形勢不容樂觀。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披露,2020年末,我國人口總撫養比為45.9%,連續3年上升??倱狃B比中,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9.7%,較10年前提高了7.8個百分點。

所謂老年人口撫養比,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這是反映人口老齡化社會的指標之一。當前,我國每100位勞動年齡人口需要負擔近20名老年人。這意味著,5個年輕人需要負責1位老人的贍養問題。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此前介紹,普查數據反映出我國人口發展中面臨著一些結構性矛盾,如勞動年齡人口和育齡婦女規模下降,老齡化程度加深,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數量走低等。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接受《中國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比更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韓國、日本,中國的老齡化速度較快。

老齡化速度加快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陸杰華表示,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推行了較為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盡管從2011開始,國家逐步放開計劃生育限制,開始推行“二孩”政策、“三孩”政策,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的生育觀念也發生了改變。

“生育政策的放開效果遠不及預期?!标懡苋A認為,2020年出生人口為1200萬,若今年出生人口低于1000萬,加上老年人口比例和規模的逐步擴大,極有可能提前5~10年出現人口負增長的情況。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文件中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前后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將對經濟運行全領域、社會建設各環節、社會文化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陸杰華指出,人口老齡化加速改變了社會形態,老年人口數量和比重在不斷地增長,還將改變未來的經濟結構。

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全國內地31個省份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省份多達30個。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是大連、上海、沈陽。

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房連泉告訴記者,人口跨省流動是造成省際間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重要原因,越是經濟發達地區人口老齡化情況越重。

“我國整個年齡結構都在老化?!标懡苋A也在采訪中指出,從目前的年齡結構來看,底部在收縮,頂部在增長,中間靠近頂部的中年勞動力部分在老化。他認為,人口是個慢變量,在一個長周期里影響幾十年。年齡結構的老化對人口紅利、養老金、養老照料等方面都將帶來持續性的挑戰。

201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明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年限滿15年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事實上,當前參保的個人繳滿15年后便不再繳納養老保險。房連泉分析,“人們預期壽命延長了,應鼓勵長繳多得。如果平均壽命為80歲,按現在60歲的退休年齡計算,繳費年限和領取年限不對稱,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養老基金的支付壓力?!?/p>

延遲退休就是政策體制創新的一種。2021年3月12日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盡管政策遲遲未落地,但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是減輕養老金壓力、延長人口紅利期的大勢所趨。

生育政策短期難有效果,延遲退休政策也還未正式推行。而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較長期的重要國情,調動老年群體的消費力也被認為是應對老齡化過快的重要舉措之一。

寧吉喆指出,應對人口老齡化,既有挑戰,也有機遇。挑戰方面,人口老齡化減少了勞動人口,加重了社會保障負擔。但同時也要看到,老齡化促進了銀發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老年服務的消費和技術進步等。

長期以來,中國養老形成了“9073”格局,即約90%的老年人居家養老,約7%的老年人依托社區養老,約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而近年來,“獨居”“失獨”“空巢老人”也日漸被多方關注。如何完善社區養老成了當務之急。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一步步推進,雇傭的保姆和家庭護理越來越多地取代了子女的照顧和陪伴。

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要求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在發揮市場機制、政府主導方面的舉措予以明確。

“這表明國家層面對人口老齡化的高度重視?!标懡苋A坦言,當前,我國的養老服務業仍處在較為初級的階段,沒有真正走向市場,形成產業化。養老服務業缺少行業標準和規范,很難監督。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就《意見》中“積極培育銀發經濟”舉措指出,目前,我國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老齡產業發展較為滯后?!兑庖姟芬环矫嫣岢黾訌娨巹澮龑?,統籌推進老齡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提出發展適老產業,相關部門要制定老年用品和服務目錄、質量標準,推進養老服務認證工作。同時要求,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強監管,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維護老年人消費權益,營造安全、便利、誠信的消費環境。

“這樣的變化中,未來養老產業肯定會是逐步增大的市場?!标懡苋A認為,此次《意見》既考慮到了政府主導的養老基本公共服務,也考慮到了社會或是企業要承擔的養老非基本公共服務。他補充道:“市場的擴大與完善也取決于政策是不是能跟得上?!?/p>

房連泉也指出,養老服務不能光依賴政府的投入。他坦言,當老齡產業市場較為雜亂,供需不匹配、沒有品牌力量等現狀都表明中國的養老服務發展較為滯后。他認為,此次《意見》的出臺有利于推動養老市場規范化,緩解“未富先老”的現實窘境。至于推行效果,“需要15-20年的觀察周期”。

猜你喜歡
變老老齡人口老齡化
《老齡科學研究》(月刊)歡迎訂閱
老齡蘋果園“三改三減”技術措施推廣
在變老的路上,好好善待自己
他們陪我長大,我陪他們變老
世界人口老齡化之住房問題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我越來越喜歡變老這件事
變老的時候
《老齡工作者之歌》——老齡工作者的心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