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靠技術依托 確保高產穩產

2022-02-25 08:48李蔥蔥李丹禹平劉雙恒陳柏露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基層農業優質稻穩產

李蔥蔥 李丹 禹平 劉雙恒 陳柏露

摘要:按照優質稻產業化開發要求,需認真切實抓好基地化生產,實行“一片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龍頭,龍頭抓基地,基地帶農戶,產加銷協調配套,不斷發展,整體推進。全縣高檔優質稻種植面積在去年的基礎上要增長2個百分點,達到14萬畝,按照先進的適用栽培技術與良種配套。各基地實行專用品種,專地種植,連片生產,訂單收購。全程推廣標準化生產,選用低毒、低殘留的化肥農藥,控制用量,改進用法,增施有機農家肥及腐植肥料,確保稻米生產品質和質量安全。

關鍵詞:基層農業:優質稻,高產、穩產

0.引言:針對我縣的氣候特點,優質稻品種的特征特性,晚稻高檔優質稻生產如何做到“趨利避害”,實現優質高產呢?在栽培技術上,主要抓好以下七項關鍵技術:

一、因地制宜,選好品種

適宜在我縣推廣的品種有桃優香占、盛泰優018、泰優553、泰(豐)優粵占、農香42、隆晶優1212、泰優959、湘晚秈17號、玉針香等。其中泰優553、泰(豐)優粵占、桃優香占屬中熟雙季晚稻品種,適宜的播期為6月20-22日。中早熟雙季晚稻品種(盛泰優018、玉針香、湘晚秈17號)適宜的播期為6月20一25日,同時要根據晚稻成熟和拋插時間進度進行適度調整,秧齡盡量控制在25天內。每畝大田用種量:雜交雙拋秧1.5-2公斤、機插秧為2-2.5公斤、手插秧1-1.5公斤;常規雙晚拋秧2-2.5公斤、機插秧為3.5-4.5公斤、手插秧2-2.5公斤。手插秧、拋秧和機插秧按秧田面積與大田比1:10、1:25和1:80分別備足秧田。一葉一心時噴多效唑。平時保持秧廂濕潤,水不上廂面;在高溫天氣采取日灌夜排,拋插前2-3天施起身肥、打送嫁藥,注意防治稻薊馬和葉稻瘟,做到帶藥下田。桃優香占分蘗能力強,手插秧每畝用種量保證1公斤即可。(盤育拋秧要保證畝用種量1.25-1.5公斤;機械插秧應保證畝用種量2-2.5公斤)6月20-22日播種,按秧田與大田1:10的比例留足秧田,培育帶蘗壯秧。(拋秧按1:20-25的比例準備秧田,353孔盤60-65張;機插秧要按1:70的比例計劃秧田面積,23-25㎝硬盤35-38張)。1葉1心時,噴施多效唑。秧齡控制在28天內(拋秧15-18天、機插秧12--15天).移栽前1—2天施藥,減輕大田病蟲害的發生,按20㎝×20㎝、20㎝×23㎝栽插,基本苗6萬左右,(拋秧、機插秧拋插足1.8萬蔸以上)。近幾年在我縣種植,按栽培技術規范,一般畝產450公斤左右,最高畝產可達500公斤,早稻應選用早熟或中熟偏早的品種,搞好早晚稻品種搭配,以確保晚稻安全齊穗和灌漿結實。湘晚秈17號屬中熟高檔優質稻品種,全生育期為115天左右,一般畝產400公斤,但該品種株型緊湊,莖桿較細,不耐肥,抗倒性較差,注意防治紋枯病。

二、留足秧田,育好壯秧

盛泰優018、玉針香、湘晚秈17號、桃優香占等,每畝大田須備足秧田0.125畝以上,每畝大田用種量2.5公斤,要求在6月20日至25日播種。如種植湘晚秈17號,畝用種量2.5公斤,泰優553每畝大田用種量1.25公斤,宜在6月20—22日播種,留足秧田0.1畝以上。秧田底肥以磷鉀肥為主,畝施氯化鉀10—15公斤,磷肥25公斤。浸種時用80%“強氯精”或45%咪鮮胺浸種消毒,采用發芽桶催芽的方法,種子破胸即可,當90%左右的谷粒破胸于晴天下午或陰天播種,做到稀播勻播。

三、適時移栽,插足本苗

根據品種的生育期特征,湘晚秈17號不超過25天秧齡。桃優香占不超過28天秧齡,插秧規格為6×6寸,每蔸插5至6苗,保證每畝基本苗8—10萬,每蔸插4至5苗,每畝插足6—8萬基本苗。

四、施足底肥,適量追肥

堅持底肥足,追肥早、穗肥巧,增施有機肥,氮磷鉀配合施用的原則。一般每畝施45%有機復合肥35-45公斤作基肥:在拋插后4-5天,結合化學除草每畝追施尿素7.5公斤、氯化鉀7.5公斤作返青分蘗肥,在幼穗分化期一般不施肥(但葉片發黃的丘塊可補施尿素2-3公斤/畝):在始穗至齊穗期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作壯籽肥。玉針香、泰優390等品種后期要嚴格控制氮肥,以防貪青徒長或倒伏,影響產量。桃優香占的底肥畝施45%復合肥30-35公斤,有條件的在耙田前施下有機肥替代部分復合肥,化學除草劑化控防倒,在插秧后5-7天畝用1.5包野老加猛發蔸1包拌尿素7.5-10公斤統一追肥除草防倒。孕穗期根據苗情補施穗肥,以磷鉀為主。

五、科學管水,干濕灌溉

合理管水,不僅是減少水稻病蟲害有效措施,也是提高稻米品質的重要手段。水分管理前期目標應為減少無效分蘗,縮小主穗與分蘗穗之間的差距,后期目標應為提高根系活力,增強植株抗性,減少病蟲害發生,提高米質與產量。為此,①在栽插至分蘗期應淺水勤灌促分蘗、使秧苗早生快發;②夠苗后應迅速曬田控苗,減少無效分蘗,增強植株抗性,個別苗數過多的丘塊要適當重曬;③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和灌漿期應淺水勤灌;④灌漿成熟期應排灌結合、干濕壯籽,切不可斷水過早,以免影響稻米外觀和品質;⑤黃熟期適當排水曬田,促進成熟,插后寸水返青,返青后,田間堅持干干濕濕灌溉。當每畝莖蘗數達到20—22萬時開始曬田,以見泥表層發硬為度。始穗期至齊穗期田間保持淺水層,做到有水抽穗。后期切莫脫水過早,以收割前一星期斷水為宜,全程采用“淺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蘗、圓桿曬田、有水抽穗、干濕灌漿”的管水原則進行田間管理,以免對產量和品質造成不良影響。

六、堅持綠色理念

采用綠色防控和專業統防統治方法,大力推行在田間放置二化螟性誘捕器、田埂上種植香根草、大豆和芝麻,須根據縣植保站發布的《病蟲情報》,施用高效、低毒、無殘留對口農藥,及時進行病蟲防治。特別注意防治稻曲病。

七、適時收獲,顆粒歸倉

栽培后期不能斷水過早,當90%的谷粒變黃時,為適宜收獲期,過早收獲,既影響產量,又影響品質。要單打單曬,嚴防混雜,以免影響稻米品質。

參考文獻:

[1]袁法盛。水稻種植新技術推廣途徑分析[J]科學種養,2016(5):23

作者簡介:李蔥蔥(1976.12-),女,漢族、湖南省雙峰縣人,大專,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水稻種植方面研究

猜你喜歡
基層農業優質稻穩產
貴州優質稻占全省稻谷產量62.2%
如何優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關于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幾點思考
豇豆一優質稻一甜玉米周年水旱輪作栽培技術
小麥新品種西農822豐產、穩產性及適應性分析
不同生態區不同栽培方式對優質粳稻南粳9108品質的影響
小麥高產穩產栽培技術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