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職生奮斗精神培育探索

2022-02-26 08:00耿云霄黃國平
關鍵詞:高職生榜樣精神

耿云霄,黃國平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廣州 510520)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 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志向,歷練敢于擔當、不懈奮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奮斗的精神狀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做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1]?!毙聲r代呼喚新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中國夢同樣需要高職生貢獻力量。高校作為學生意識形態培育的主陣地,深入解讀與建構新時代高職生奮斗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 高職生奮斗精神培育的時代價值

1.1 有利于高職生實現自我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揭示了個體實現自我價值是一個逐級遞進發展的過程,在某些特殊條件下可進行跨越式發展,在相對滿足和絕對不滿足的博弈狀態下不斷進取和發展,最終獲得自我的全面發展。其中,奮斗精神作為一種有效的內驅因素,對激發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具有重要意義。高職生樹立正確的奮斗觀,可有效抵御“佛系文化”等不良思潮的侵襲,幫助他們形成昂揚向上的狀態,并實現自我價值。

1.2 有利于推動國家事業良序發展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匯點,青年需要持續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努力。從一百多年前的“五四運動”開始,青年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重要力量。作為擁有高素質、高技能的高職生,更要堅定理想信念,主動將個人發展與國家、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偉大中國夢的實踐中,擔負起時代使命,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良序發展。

2 高職生奮斗精神淡化的現實探因

2.1 意識和實踐上存在“劈叉”現象

高職生對奮斗精神的認知存在“劈叉”現象,即在思想觀念上認同奮斗精神,但在實踐中卻有不同的價值取向。據調查,很多學生對“鄉村振興”計劃有興趣,并表示愿意用自身專業知識做出貢獻,但在擇業時卻“言行不一”。大多數學生仍首選經濟發展較好地區就業,而優先考慮急需人才的偏遠地區的學生不足10%。這與高職生尚未形成實現自我價值要與國家建設保持高度一致的認知有關。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只有在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才能實現自我發展[2]。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祖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才能最終實現自我價值。

2.2 網絡媒介助推“偽奮斗”泛化

當前,網絡熱詞“躺平青年”一度成為媒體熱議對象,并與“佛系青年”、“蹲族”一起成為當代青年群像中新的身份標簽。這些網絡熱詞也折射出當代大學生對奮斗精神的“矮化”,是一種“偽奮斗”的表象。奮斗的過程必然伴隨挫折、失敗和打擊,如果害怕失敗或是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而放棄奮斗,實則放棄的是自身未來成長的可能性。在物質條件相對豐富、精神追求更加自由的現代社會,個人選擇自由得到極大釋放,但了解奮斗、學會奮斗、持續奮斗始終是推動國家進步和個人成長的動力。當前網絡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錯誤的價值觀對主流價值和文化產生沖擊,因此必須凈化網絡媒體環境,讓學生獲得正向的教育引導,獲得奮斗的感染與啟迪[3]。

2.3 奮斗精神在高職教育中呈現“懸浮”實態

目前,大學生的奮斗精神呈現出“偽奮斗”的實態,形成了責任感缺乏、功利性與狹隘性的奮斗價值觀[2],這與高職教育的角色缺失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首先,奮斗精神培養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密。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存在重技能輕素質的現象,專業課教師只是通過孤立的教學案例,“口號化”的價值引導和“碎片化”的教學時間來進行素質養成教育,成效小且未打動學生。其次,奮斗精神培養在思政教育中效果不彰顯。高職思政育人工作缺乏對學生進行奮斗精神熏陶的專題化教育構建。輔導員主要通過日常交流引導學生感悟奮斗精神,沒有形成體系,育人實效“松、散、慢”。思政教學活動雖滲透了奮斗精神的內涵、底蘊影響等價值觀教育,但存在理論教學和學生日常實踐脫節的現狀,導致思政育人工作無法突破單一化、簡單化、扁平化的瓶頸。

3 高職生奮斗精神培育的核心要素

3.1 合理有效的目標導向

奮斗是為實現目標去戰勝各種困難的過程,這一過程必然充滿曲折坎坷?!摆吚芎Α笔侨说奶煨?,在人類行為的底層邏輯中,以目標為驅動是人類意識通過行為表現出來的主要動因之一。人在不同的社會、背景、時期,必然有不同的奮斗目標;由于個體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不同,奮斗目標自然也不同[4]。就高職生而言,奮斗目標的選定要“接地氣”,“踮一踮腳”能夠到的目標最合理。好高騖遠、脫離現實基礎的奮斗目標是空想或幻想,要將奮斗精神的實現同“追夢”、“筑夢”和“圓夢”聯系起來。因此高職生要具備清晰的自我認知能力,能客觀分析個人需求同環境資源的匹配度,制定短、中、長相結合的個人奮斗目標,通過階梯遞進的方式,逐步收獲奮斗路途中的“中間成就感”,增強奮斗信心、堅定勇氣。

3.2 能力與資源匹配的最優化追求

從個人奮斗目標的角度看,對資源的利用率和個人能力發展程度是呈正相關的,個人的能力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受知識轉化能力、行為執行力、目標規劃能力等多因素影響而對資源的挖掘和使用程度因人而異。當資源條件在效能不能最大化的目標上使用時,在道德意義上就意味著出現奢侈,就意味著對艱苦奮斗精神的某種程度上的背離[4]。這意味著在持續奮斗的歷程中,要重視將“現有資源效用最大化”,要轉變奮斗發展觀,了解不同階段、環境下,個人對資源利用的有效性,努力做到能力與資源使用的匹配最優化,警惕炫耀式、鋪張式發展,要考慮資源消耗與最終成果效益的相對價值比,將弘揚艱苦奮斗精神來創建“節約型社會”作為行為指南,喚醒基于自身資源不足的憂患意識,倡導資源的節約型消費。

3.3 實干創新的行為實踐

古語云:“變則通,通則達”。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與日新月異的國內變化,新時代青年要善于奮斗,應當破除“等、靠、要”等消極觀念,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奮斗目標,主動革新和創新,勇于擔責,用新觀念、新思路去克服、解決新問題,提高奮斗能力。高職生在干事創業的實踐中,要利用自身專業優勢服務基層建設,勇于攻堅克難、大膽創新,依托廣大群眾的力量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加實干創業的能力,在奮斗中學習、成長,最終努力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

4 高職生樹立奮斗精神的現實要求

4.1 社會:宏觀引領、制度規范

共產黨歷來重視對青少年意識形態的引領,明確了整個社會擔負著為青少年厚植奮斗精神提供優渥社會環境、搭建利于學生成長成才學習平臺的時代重任。要堅持理想信仰,彰顯榜樣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始終如一對高職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激勵其拼搏進取,成為有理想、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黨和國家應堅守思想輿論高地,加強網絡管理,通過典型人物、案例引領高職生自覺提升政治格局,利用優勢資源為高職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并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二要調動各方力量豐富“三全育人”體系,形成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全社會都要參與高職生奮斗精神的培育,各級黨委和政府構建教育平臺,統籌優化社會資源,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保障。以弘揚奮斗精神為主題著力打造一批具有高職特色的原創文藝精品,借助“高雅藝術進校園”等一些系列有影響力的活動使奮斗精神培育項目真正落地。

4.2 學校:正確引導、常態教育

“立德樹人”是高職教育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首先,學校要加強價值觀引導,充分利用本地影響深遠的革命事跡和歷史文化資源,與飽含奮斗精神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動緊密聯系,提高高職生對奮斗精神內涵的認知。其次,積極開展有助于奮斗精神培育的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既是顯性教育的延伸,更是隱性教育的主要影響環境。學校要提高媒介素養,利用好形式豐富的新媒體技術構建媒體矩陣,結合高職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蘊來厚植愛國奮斗文化土壤,把奮斗精神人格化、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浸潤奮斗精神。最后,樹立奮斗精神培養常態化目標。學校要始終將培育奮斗精神作為重要目的之一,通過參與式、滲透式等教育方式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奮斗精神,深刻了解庸俗主義和功利主義價值觀的危害。

4.3 家庭:優良家風、言傳身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家庭作為個人成長過程中天然的第一課堂,家長主要通過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子女的思想和行為,是一種非紙面化的、以行為感知為主的教育過程,具有持久性、隱匿性、互動性等特點。新時代高職家庭教育觀應具有樸素教育的屬性,家長需要轉變教育理念,將德育與智育并重,自覺承擔起為子女“扣好第一顆紐扣”的責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努力塑造和諧、友愛、民主、樂觀的家庭教育環境,要正確看待、正面引導、順勢挖掘子女的特長,主動理解、踐行奮斗精神,傳遞并引導子女深懷愛國之情、艱苦奮斗的高尚情操和優秀品格,發揮家長的示范作用。

4.4 個人:自省認知、增長本領

“佛系奮斗”、“喪文化”等網絡思潮和某些“不良網紅”的負面效應正沖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對當代社會奮斗精神的培養和教育產生影響[5]。新時代高職生要發揮自我發展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將實現自我目標同民族發展、國家建設需求緊密聯系,加強自我修養、鍛造過硬本領,將奮斗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要堅定理想信念,思想上“不缺鈣”。高職生應主動接受主流價值觀,形成正確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認同意識,自覺抵制西方“普世價值”、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明辨是非、激濁揚清。其次要加強內功修煉,明確奮斗目標。高職生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深刻體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工匠精神與創新意識,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最后要知行統一,勇擔時代使命。當下正是全國上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而努力奮斗的關鍵時期,高職生應珍惜時代機遇,磨礪自我,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專長,用拼搏奮斗為自我價值實現奠定基礎,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聯系,扎根基層為本地發展做出貢獻。

5 高職院校學生奮斗精神培育路徑

培育高職生奮斗精神要符合教育活動的發展規律,內外兼修、協同發展,促使高職生勇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5.1 抓緊課程思政改革機遇,加強教育引領

高職生可通過課堂較為系統地研習人類社會實踐中積累的奮斗精神內涵本質、價值意蘊等。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孤島化”現象普遍存在,專業課教學多聚焦知識傳遞,對于貫穿其中的奮斗精神闡發不夠;思政課對奮斗精神的關注不夠,研究也較為薄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要緊抓課程思政改革契機,以整體化、系統化、共享化為課改思路,豐富奮斗精神在不同領域的表現形式,以鮮明的問題導向針對當前高職群體中存在的“奮斗無望”、“奮斗無用”、“佛系奮斗”等錯誤認知、作秀式的偽奮斗行為進行系統化、專題化批駁教育[6]。

高校當仁不讓成為高職生奮斗精神培育的主陣地,要加強自身的教育引領作用。一要注重知識教育與情感喚醒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大學是高職生學知識、長本領的重要階段,高校要創新教學理念與方法,具體化、形象化奮斗精神,增強學生群體對奮斗精神的認知印象與情感認同。專業課和思政課教學都要從關心民族命運、奉獻祖國發展的方向出發找尋情感共鳴點,禮贊新時代奮斗者,用使命擔當激勵高職生的奮斗勢能,做新時代無悔的奮斗者、搏擊者。二要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示范引領作用。教師的主要角色、功能要落在育人上,可從精神感召、知識助力、行為引導三方面幫助高職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將來的奮斗之路提供持久的精神動力與信仰。同時樹立專業課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的理念,共同挖掘不同領域中蘊含的奮斗因子,做高職生奮斗道路上的熱心人、引路人、知心人。

5.2 涵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保障校園文化生態

用優秀文化涵養青年奮斗精神尤為迫切而重要。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其中蘊含著積極向上、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偉大奮斗精神。孟子所著《孟子· 告子下》也闡明了成就大業必先經過艱苦磨煉的樸素道理。在戰爭年代中形成的“紅船精神”、“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無不蘊含著共產黨人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在抗擊近期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戰役中,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跡。這些都是奮斗精神在當代的體現,是各族人民共克難關為實現偉大“中國夢”提供的強大精神動力。

學校需要整合優秀奮斗精神培育資源以保障校園文化生態。一要營造良性互動的群體關系。由于生活習慣、宗教信仰、語言交流障礙等差異,容易導致高職生出現一定程度自我封閉的“小團體”傾向。校園管理組織之間應協同發力,以解決學生困難為目的,共同營造開放包容、積極向上的人文關懷氛圍,從而形成有利于奮斗精神生成的群體基礎。二要達成和諧一致的群體期待。通過校園環境塑造、創新創業實踐、大學生奮斗風尚等活動,營造和諧一致、共同奮進的校園氛圍,調動高職生的參與積極性,激發其為實現全體學生共同目標而自我暗示、自我激勵的內在動力,達成群體一致的目標期待。

5.3 善用宣傳手段,聚焦鮮活典型素材

培育學生的奮斗精神要發揮榜樣引領作用,而需要學校有效組織多層次、立體化的榜樣事跡宣傳,對學生施加“見賢思齊焉”的輿論引導。當前校園媒體不僅包括???、校廣播站等傳統媒體,還包括學院各層級的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貼吧等新媒體[6]。要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渠道優點,有層次、有遞進、有深度的開展榜樣宣傳活動。例如通過易班、微信公眾號等主動聚焦社會熱點奮斗議題,第一時間引導學生廣泛參與討論,提高學生自主發現、自由討論、靈活學習的主動感知能力和參與感。線下傳統媒體渠道要接力“炒熱”的話題,深挖先進人物背后的立意價值,用深刻的見解升華學生內心感悟,深化榜樣的價值和影響力。利用線上線下媒體的交叉互動,釋放媒體的“放大器”效能,通過醞釀、暗示等形式讓學生完成對奮斗精神的學習、理解與感悟。

學習榜樣有利于形成“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要挖掘榜樣管理手段,使其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7]。第一,讓“榜樣”成為品牌。立足品牌價值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三個評價標準,首先要形成長效評選機制,持續在高職生群體評選“每月一星”或“學期最佳”,使榜樣的品牌效應深入人心;其次要發揮榜樣的“燈塔”效用,讓榜樣的形象和精神在學生群體中生根發芽;最后為優秀高職生提供“榜樣福利”,通過加大獎助學金傾斜、優先推薦就業、給予創業政策扶持等措施,禮遇榜樣,讓榜樣品牌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第二,示范素材要榜樣激勵和凡人進取相結合。歐文·戈夫曼的“自我呈現理論”提及觀眾對演員表演的期待會營造出一種以自我期待為主的神秘感。對高職生而言,權威或社會名流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感召力,因年代、人物關系、事件屬性等因素影響,對其產生的影響力具有溫和、持久、隱匿的特點,是一種偏理性的認知過程,更適合成為設定長久目標的驅動力。而身邊可親可近可學的平民典范,則為高職生的短、中期奮斗目標提供了趕超對象和前進動力。因具有類似的事件、重合的情感訴求、代際差較小的群體認同等特點,易給高職生帶來強力、爆發性的觸動,這是一種偏感性的認知過程,對加速和改變個人行為模式有促進作用。

猜你喜歡
高職生榜樣精神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拿出精神
如何引導高職生理解《三國演義》中的英雄情懷
基于自律的當代高職生自我教育探析
高職生學習投入狀況及對策研究
淺談高職生講演能力的培養
榜樣
榜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