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鄉村故事“出?!保簝群?、機遇與路徑選擇

2022-02-26 19:05龔偉亮張偉鵬
國際傳播 2022年3期
關鍵詞:出海受眾

王 壹 龔偉亮 張偉鵬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交織激蕩,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不改冷戰思維,依然奉行單邊主義、霸權主義邏輯,企圖阻遏中國的發展。中西方圍繞民主、人權等議題展開激烈的話語權爭奪,而這些論戰大多基于政治視角和經濟視角展開,并以城市背景下的負面政治化事件為主。

作為一個傳統上的農業大國,中國迄今農業人口眾多,鄉村具有承載中國故事的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講,講好中國的鄉村故事,可以更深刻地詮釋我們的人民立場,對于爭取國際敘事主導權也將是一個突破口。

一些中國學者認為,在研究如何超越西方中心主義、都市中心主義、工業主義和技術中心主義局限等問題上,一個必然的路徑選擇便是以城鄉關系視角來探索講好中國故事的路徑?!瓣P注抑或忽視城鄉關系問題,是一個站在十字路口上的學術的與政治的選擇?!雹冽弬チ粒骸对诔青l關系視野中建立中國傳播學術主體性—以〈重構中國傳播學〉為例》,《青年記者》2017年第12期。

新中國成立以來迅速推進工業化進程。但是,像一些早已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一樣,農業在中國逐漸成為弱勢產業、農民成為弱勢群體、農村經濟成為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補齊“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短板的關鍵是縮小城鄉發展的差距。

中共中央、國務院就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提出,“從容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雹僦袊W:《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http://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農民是中國龐大人口基數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穩定更是中國糧食安全的關鍵,中國人民的飯碗要確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這一背景下,梳理涉農議題的對外傳播現狀與問題,對于講好中國鄉村故事、提升中國國家形象尤為重要。

一、鄉村故事“出?!爆F狀

目前,中國鄉村故事的國際傳播主要依靠新華社、CGTN、《中國日報》、CCTV中文國際頻道、《環球時報》等對外傳播媒體。以CGTN為例,在其網站首頁以rural(鄉村的;農村的)、agriculture(農業)、farmer(農民)等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在數量和質量上均比往年有所提高。同時,主流媒體以其內容優勢,大舉進軍新媒體平臺,開發出為數眾多的新媒體產品進行國際傳播。新華社中國搜索“中國好故事”數據庫和“復興路上工作室”于2021年聯合出品短視頻《一杯咖啡里的脫貧故事》,短短3分多鐘的視頻通過中西合璧的動畫,生動演繹了云南咖啡的脫貧故事,在國外主流社交平臺的點擊量超過1億人次,成為現象級的短視頻作品。視頻提到,在云南普洱每年有60萬人脫貧—這個數字相當于歐洲國家盧森堡全國人口的總數。這樣的敘事維系了跨文化語境下的受眾想象,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鄉村故事海外傳播的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眾多帶有鄉村元素的中國故事以不同形式在海外社交媒體走紅,主要推動者還是民間的力量,而且是通過社交媒體自內而外成功出海。

中國鄉村涂鴉藝術近年來在各種短視頻平臺不時呈現,受眾的視野因此被拉向鄉村。以福建南平徐市鎮張世先的鄉村涂鴉藝術為例,他通過在鄉間地頭創作立體化涂鴉而走紅網絡,在國內某短視頻平臺上擁有345萬粉絲,繼而出圈海外,在TikTok上的播放量超過3億。通過戲謔的畫面和精心選擇的場景,張世先營造了一個充滿符號化、趣味盎然且朝氣蓬勃的中國鄉村景象。國外受眾驚嘆其立體繪畫的逼真,同時也在心中構建了他們對于中國鄉村的想象。

除此之外,社交媒體上還有不少關于中國鄉村生活的全景式展現。以李子柒為例,李子柒在海外視頻平臺YouTube上的訂閱粉絲超過1650萬。2021年以來,李子柒發布的鄉村主題視頻播放量驚人,單個視頻在Facebook平臺的視頻播放量在200萬—1100萬次間。學者劉瀅認為,李子柒的案例啟示我們“人類擁有的對自然的向往和情感、審美等方面的共通性是國際傳播的重要基礎”①劉瀅:《全媒體國際傳播:理論創新與實踐轉向》,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年,第14頁。。

媒介構成了我們的環境—當代世界就是一個媒介化的世界。目前,推動涉農議題海外傳播的主力軍是中國的青年群體。他們把含有中國鄉村元素的內容制作成可視化作品,遵循著從國內“出?!钡胶M馍缃幻襟w平臺的路徑進行傳播,呈現媒介化的中國鄉村生活,使“不在場”的海外受眾對于中國田園生活充滿美好想象,進而穿越空間的距離,達到精神上的“在場”。這類可視化作品展現了中國村落的美好形象,并將“農、文、旅”等元素有機結合,成為涉農主題對外傳播的一個個成功范例。

擁有廣袤土地、眾多人口的中國鄉村必定盛產富有特色的故事,但是,目前涉農議題對外傳播對于糧食安全、脫貧攻堅、返鄉創業等鮮活故事的發掘利用還不夠充分。中國鄉村故事在當下的國際環境里如何“出?!?、如何更好地運用中國鄉村符號使“出?!备禹樌??這是本文探討和研究的重點。

二、作為一種傳播載體的中國鄉村

近年來,糧食安全逐漸成為全球治理、大國外交、國際傳播都無法回避的議題,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在一定程度上講,對外講好關于中國維護糧食安全、帶領人民戰勝饑餓與貧困的故事,對于爭取國際敘事主導權,詮釋中國“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民立場,會是一個很大的突破。而這些故事素材,主要來自鄉村。

當前我國居住在農村的人口約為5億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36%。②國家統計局網:《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 1817176.html。如此龐大的群體理應是中國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中國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生態文明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中國鄉村是傳播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而這些故事如果能夠得到深入挖掘,必將成為做好對外傳播工作的重要加分項。

例如,近年來各地興起鄉村“村晚”熱—由村民自辦自導自演的鄉村春節聯歡會一年比一年“火”。衣食足而文化興,在錢袋子鼓起來、環境美起來之后,農民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村晚唱響鄉村振興主旋律。這樣的故事“詮釋了國家與鄉村之間精神紐帶的重新連接、村莊主體性的回歸、農民的文化自信和對全面小康生活的追求以及黨和政府在重建鄉村文化領導權和引領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雹仝w月枝、龔偉亮:《鄉村主體性與農民文化自信:鄉村春晚的啟示》,《新聞與傳播評論》2018年第2期。講好這樣的鄉村故事,用好這些體現“軟實力”的符號,有助于提升我們的國際傳播敘事話語權。

此外,傳播技術的發展也讓中國鄉村有了更廣闊的傳播平臺,使想象中的“鄉土中國”真實地呈現在人們面前,作為傳播載體的中國鄉村就在國外受眾心里完成了從“不在場”到“在場”的轉變。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22年2月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296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3.0%。其中,農村網民規模已達2.84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7.6%,較2020年12月提升1.7個百分點。②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202/P020220721404263787858.pdf。這樣一組數據也說明,當前是我國對外講好鄉村故事的一個重要時機。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媒介環境的變化讓中國鄉村以一種突如其來的速度呈現在世界面前,而這是一個發展中的、具有鄉土氣息的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另一面。

如果基于西方中心主義的視角來審視鄉村,通常會認為,鄉村無法逃脫被城市吞噬的宿命。但中國的鄉村振興戰略恰恰跳出了這一邏輯,用實際行動表明: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不僅有利于中國的發展,更是新時代的中國治國理政經驗的重要展示。學者趙月枝認為,“鄉村振興”是中國解決自己內部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問題的戰略。如果能成功,中國這個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持續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大國,就改變了資本主義在發展過程中城市消滅鄉村的宿命。③趙月枝、祝盼、梁媛:《在中國西北想象“新地球村”—趙月枝教授談全球視野下的鄉村文化傳播研究》,《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2020年第1期。

在新的互聯網場域里,鄉村故事受到新的傳播土壤滋養,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如果將中國的鄉村故事建構串聯,就形成一個個獨具特色的中國元素,在海外平臺傳播時可以消解國外受眾對中國的刻板印象與誤解,創建另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 “媒介景觀”④媒介景觀(Media spectacle,也有譯作媒介奇觀)指“能體現當代社會基本價值觀、引導個人適應現代生活方式,并將當代社會中的沖突和解決方式戲劇化的媒介文化現象。包括媒體制造的各種豪華場面、政治事件、體育比賽等”。引自[美]道格拉斯·凱爾納:《媒體奇觀:當代美國社會文化透視》,史安斌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三、中國鄉村: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單元

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①《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 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人民日報》2021年 6月2日。何以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擁有眾多人口的中國鄉村作為一個集體單元,恰恰是由無數個體奮斗、勞作、生活的故事匯聚而成,可以對外展示中華民族奮斗不息、追夢不止的狀態,通過他們的故事,建構起中國人民對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敘事主題,以此回擊西方霸權主義長期浸淫下建構起的“國強必霸”的偏見。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超越西方“民族—國家”本位的一種中國主張。當今世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用實際行動,如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發起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惠及各方的舉措,從宏觀角度搭建了平等溝通、互利共贏的國際交往實踐框架。人類交往的本質是以各個國家和地區為主體的聯系互構。如果說中國是世界交往的一個節點,那么鄉村便是構成中國這個節點的重要組成元素。從中國鄉村切入,我們要把中國鄉村故事傳播到歐美等發達國家,同時也要深化和拓展對亞非拉地區的傳播路徑,以此呼應“一帶一路”、中非合作論壇等涉農重大議題的國際傳播。

在海外社交平臺走紅的“李子柒”“張同學”等具有中國鄉村元素符號的故事,正逐漸被海外受眾所關注。這也體現了情感這一心理因素在國際傳播中建構影響力的重要作用。這種情感的驅動作用,使得他們作為中國鄉村環境中的具體個體,把具象的故事展示給對中國并不熟悉的國外受眾,使其在腦海中構成了一幅圖景。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借助這些“出?!钡泥l村故事,把個體擴展到集體,從個人故事擴展到其生活環境、群體狀態的呈現,把鄉村故事構建得更加豐富,用有溫度的故事來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鄉村。由此,我們又有了一個實現講好中國故事的路徑選擇,這一路徑與“城市中心主義”和“精英主義”敘事截然不同,采取的是“鄉村故事突圍敘事”,對于展示一個致力于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均衡發展的不斷奮進的中國形象大有助益。

四、講好中國鄉村故事的路徑選擇

國際傳播過程是一個不斷尋求認同的過程。認同是精神層面的傳播得以開始和持續的心理前提。建構海外受眾對于中國鄉村故事的認同,就需要讓海外受眾看到中國鄉村一個個“平凡的個體”,從而感知一個“真實的鄉土中國”。

(一)主流媒體系統化主動設置議程

中國鄉村故事最重要的傳播路徑是我們的主陣地,亦即主流媒體。主流媒體作為國家最權威的媒體,擁有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就講好中國鄉村故事而言大有可為。主流媒體應該認識到,在對外傳播過程中,不可忽視農民這個龐大、平凡卻又不普通的群體,他們身上折射出的勤勞與堅韌、淳樸與厚重,正是當下中國人的真實寫照。主流媒體應該培育一支訓練有素且擁有一套穩定、標準的政治敘事取向和操作流程的報道隊伍,系統化主動設置議程,成為建構國外受眾對中國鄉村故事認同的重要陣地。

CGTN在2022年2月24日發布的視頻Rural Vitalization: Young Talent Return to Rural Areas to Become “New Farmers”(《鄉村振興:青年人才回鄉當起“新型農民”》)就是一個較為成功的案例。該視頻呈現了鄉村生活的場景,講述了從城市回到家鄉的青年的創業故事,凸顯大時代下中國鄉村是干事創業的廣袤天地。

這樣的鄉村故事找到了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出口,以鄉村作為傳播載體,既體現當代中國的鄉土特色,又為“不在場”的受眾營造一個易于其理解的“媒介景觀”。如果這種景觀在“出?!边^程中運用得當,有望成為展示和提升中國國家形象感召力和影響力的重要機遇。這樣的鄉村故事理應更多,傳播更廣。

(二)發揮“Z世代”傳播能量

作為網絡流行用語的“Z世代”(Generation Z),主要是指 1995—2009年之間出生的一代人?!癦世代”的成長伴隨著互聯網、數字信息技術、人工智能、AR/VR等媒介技術的出現,也被喻為“移動互聯網原生代”。

作為互聯網領域的主力軍,“Z世代”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他們對于新技術的理解與想象深深嵌入他們個人的生命歷程。在長期的與媒介共同成長過程中,“Z世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播思維、符號和文化。在鄉村故事的國際傳播過程中,如何在互聯網場域中凝聚起散落、隱匿的“Z世代”,發揮作為集體的“Z世代”的積極傳播和主動作為,放大關于中國鄉村故事的海外傳播聲量,是我國提升鄉村故事國際傳播效能的重要路徑之一?!癦世代”自身在探索建構這一路徑過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與此同時,國家應重視在國際交流活動中培養青年領袖,給予他們更多參與聯合國糧農組織等涉農傳播的機會。青年領袖在不同場合的發言與交流,講述中國鄉村故事,其自身也成為一個可感知的文化符號集合體,可以放大中國聲音,提升講好中國鄉村故事的傳播效果。

(三)可視化技術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基于技術不斷發展,智能傳播時代已經來臨,講好中國鄉村故事需要擁有強大的技術支撐??梢暬╒isualization)作為一種理論、方法和技術,在專業媒體“出?!钡穆窂竭x擇方面可提供借鑒。未來,基于智能VR的發展,人類將回歸全感官的傳播場景,在虛擬與現實同構的環境中超越時空藩籬和文化差異,進入一個視頻天下的新秩序。①廖祥忠:《視頻天下:語言革命與國際傳播秩序再造》,《現代傳播》2022年第1期。中國鄉村故事以何種方式“出?!笨梢赃_到效果的最大化,“視頻天下”的趨勢就給出了一種答案。多種傳播形式、生動符號構建、解構宏大敘事、嵌入多元場景……技術驅動的可視化為中國鄉村故事“出?!比谌氘敶鷩H受眾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近年來,中國不斷提出符合全世界人民利益與期盼的理論倡議,從“人類命運共同體”到“全人類共同價值”,都體現了中國參與全球治理、致力于世界良善發展的初心使命。通過虛實結合等場景的塑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可以嵌入可視化技術之中,提升中國鄉村故事敘事的說服力和影響力。同時,也應努力在跨文化語境中不斷打造新的中國形象IP,在海外受眾心中構建出與長城、黃河、熊貓等經典且易懂的符號并列的關于新時代中國形象的符號集群。

結語

作為中國最基本最廣泛的單元,鄉村是與城市所不同的另一視角。在千百年來的中國歷史與社會的變遷中,中國鄉村也經歷著一系列巨變。中國鄉村故事對于海外受眾有著深刻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也更具說服力。講好中國鄉村故事,將成為建構中國國家形象的新路徑。在這一新路徑上,主流媒體系統化主動設置議程,民間個體故事自內而外傳播,“Z世代”發揮其傳播能量,同時依托可視化技術,通過中國鄉村故事展現全人類共同價值,將有效提升中國國家形象。在把握機遇、理解內涵的基礎上構建起中國鄉村故事“出?!钡穆窂襟w系,不僅是新聞業界的使命,也是新聞傳播學者所應承擔的學術自覺。

猜你喜歡
出海受眾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淺析新聞炒作下受眾逆反心理
從受眾心理看電視新聞欄目的編排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韓劇迷受眾心理解讀——以《來自星星的你》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