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裔政治正在美國興起

2022-03-01 21:16林玲
世界知識 2022年2期
關鍵詞:投票率全美族裔

林玲

2021年11月16日,吳弭在家人陪伴下宣誓就任美國波士頓市長。

2021年11月2日,36歲的華裔候選人吳弭(Michelle Wu)當選美國波士頓市長,成為該城200多年歷史上首位亞裔女性市長,打破了波士頓市長選舉中白人男性長期壟斷的局面。吳弭的成功當選折射出當今美國社會方興未艾的亞裔政治潮流。

近年美國亞裔參政熱情大幅提升,全美當選官員的亞裔人士數量亦逐步上升。據“亞裔美國人委員會”統計,參選國會議員的亞裔從2008年的八名增加到2016年的40人,2020年則超過80人。2021年1月宣誓就職的新一屆國會包含了17名亞裔國會議員,其中有三位華裔人士。目前全美還有152名亞裔州議會議員,比2018年增加15%。

更重要的是,據聯邦人口普查局統計,近年亞裔選民投票率激增,從2016年大選的約49%升至2020年的59.7%,投下了約700萬張選票。美國選情調查公司Catalist的研究顯示,雖然在2020大選中所有族裔的投票率都有所增長,但亞裔增速明顯高于其他族裔,且高于近30年來任何族群的大選投票率增長。這些都表明,美國亞裔族群開始尋求扭轉其“政治冷漠者”的傳統形象,力圖擴大政治影響力。

亞裔已經成為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族裔。自2000年以來,全美亞裔人口數量增長超過70%,2020年人口普查統計約有2000萬,占全國人口的6%左右。其中,華裔是最大的亞裔群體,占亞裔總人口的23%。亞裔選民人數在過去20年間增長了139%,2020年有投票資格的人數超過1100萬,占全美選民總數近5%。皮尤研究中心預測,按照這一增長速度,亞裔將在2055年超越拉美裔,成為美國最大的移民群體,屆時將占移民人口的36%。

亞裔人口在美地區分布也更為廣泛,已不再局限于紐約、舊金山等首代亞裔移民集中的東西海岸大城市。近年在北達科他、南達科他、得克薩斯、北卡羅來納、印第安納、佐治亞、亞利桑那、內華達等多個州都出現了亞裔人口的大幅增長。相對第一代移民而言,第二、三代亞裔移民總體受教育程度和經濟地位更高,語言、文化適應能力更強,也具有更多參政意識和興趣。

吳弭的個人經歷便是這一代際差異的縮影。在吳弭的早年成長經歷中,其父母總是教育她要“保持低調,努力學習,找一份穩定、高薪的工作養家”,并在各種場合避談政治。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一代亞裔移民的典型心態,也正是吳弭提出需要“大膽發聲,打破隱形亞裔循環”的原因。

亞裔參政度提升的背后是眾多亞裔團體的持續推動?!皝喴峁彩聞章撁恕薄皝喴嵬镀薄薄皝喴釀倮撁恕薄皝喴嵴温撁恕薄皝喴崦绹寺摵献晕屹x權中心”等代表性非政府團體長期關注亞裔參政,致力于選民登記和投票動員,同時通過構建輸送公職人員的管道,推動亞裔參選公職。隨著亞裔人口的不斷增長,亞裔作為選民與政治選舉贊助人的影響力日漸顯現,這就意味著亞裔社區與行政和立法機構之間的聯絡與日俱增,進而促使更多亞裔面孔作為通曉語言、了解亞裔社區需求的代表或重要聯絡人,涉足政壇,從事公職。

與其他少數族裔相比,美國亞裔群體呈現出更顯著的多元化和復雜性。來自不同亞洲國家與教育背景的亞裔族群在社會經濟狀況方面往往差異巨大,加之母國語言不同以及歷史上的政治、文化隔閡,在政治和社會生活中長期難以形成合力。然而近年大選投票結果表明,亞裔選民的總體黨派傾向逐步發生變化,開始顯現一定的“群體選票”效應。

進入21世紀,亞裔越來越偏好在種族平等、移民等議題上持寬容態度的民主黨,對民主黨的支持率從1992年大選的36%、1996年大選的43%、2000年大選的55%、2004年大選的56%一路增長至2008年的62%、2012年的73%。2016年大選中,65%的亞裔選民投票支持希拉里·克林頓,只有27%選擇特朗普。2020年大選,70%的亞裔選民支持拜登,總體投票率也創下歷史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反移民排外主義政策、新冠疫情背景下反亞裔仇恨犯罪的激增,以及特朗普及共和黨右翼將疫情政治化、污名化的種族主義言論,都成為2020大選中激發亞裔投票的催化劑。美國晨間咨詢公司(Morning Consult)與新聞網站“政治”(Politico)近日發布的一項聯合調查發現,2020大選時的混亂狀態反而促使多數亞裔選民形成了統一認識:暴力、種族歧視和白人至上主義是亞裔社會面臨的主要威脅。對此,加州華裔國會議員、民主黨人劉云平表示,亞裔參政熱情上升部分意義上是對特朗普政府排外政策的回應,他們希望通過投票扭轉現行政策方向。

據“亞美公義促進會”統計,當前約三分之一的亞裔人口生活在美國十大關鍵搖擺州。在這些大選中競爭激烈的“戰場州”,亞裔選票開始對選舉結果產生重要影響。據選舉數據分析機構TargetSmart統計,2020年大選,亞裔在所有關鍵州的投票率都比2016年大幅增長,總投票數多近36萬張。例如在佐治亞州,亞裔的選票數量相比2016年增加了6.2萬票,而拜登僅以不足1.2萬票的微弱優勢贏得該州,成為自1992年來首位在該州勝出的民主黨候選人。2020大選中,亞裔與非裔、西裔以及其他少數族裔選民的高支持率幫助民主黨在這些關鍵州取得險勝。據進步派組織“獲勝之道”分析,少數族裔選票構成了拜登得票總數的41.4%、特朗普得票數的8.4%。在美國社會分裂與政治極化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兩黨的選舉競爭日趨激烈和膠著,尤其在競爭白熱化的搖擺州,占比不高的少數族裔選票已能發揮關鍵作用,因而亞裔選民群體的黨派政治傾向日益受到關注,其政治能量逐步顯現。

雖然近年亞裔參政度有了較大提升,但其政治代表性仍遠遠不足。亞裔目前占美國總人口的6%,而在全美聯邦、州及地方各級政府中,亞裔民選官員僅占0.9%,其政治代表性仍是所有族裔中最低的。自1959年出現首位亞裔聯邦參議員以來,亞裔議員在當前117屆國會中已增至17名,但在535名國會議員中,現有59名非裔議員、46名拉美裔議員,而非裔和拉美裔目前分別占美國總人口的12.4%和18.7%,相比之下亞裔在國會的代表性仍與其6%的全國人口占比有明顯差距。

在州及地方政府民選官員中,亞裔的代表性更顯不足。美國歷任州長當中,亞裔州長僅有六人,其中華裔僅一名,而同為少數族裔的非裔、拉美裔州長卻分別有30人、15人。另據“亞裔美國人國會研究院”統計,在現任全美7000多名州議員當中,僅有160名亞裔議員,其中51名都集中在夏威夷州議會。事實上,夏威夷是目前全美唯一亞裔議員代表性與其人口比例相符的州。即使是在亞裔人口相對集中的紐約州與加利福尼亞州,亞裔的政治代表性依然不足,而在分別擁有第四、第五大規模亞裔人口的新澤西州和內華達州,亞裔議員分別僅有兩人和一人。

在地方司法體系中,當前僅有0.24%的訴訟律師和0.07%的民選城鎮治安官是亞裔人士。對亞裔女性而言,她們在州及地方政府、立法部門、聯邦政府官員與國會擔任公職的機會則更少,吳弭是目前全美百大城市中僅有的三位亞裔女市長之一。在當前為數不多的160名亞裔州議員中,亞裔女性僅占約三分之一。全美大多數州的選區都以白人人口為主,因而選區投票產生的州議員也普遍是白人。自1996年以來的州議會選舉中,只有不到3%的白人人口占多數的選區選出少數族裔州議員。

從亞裔選民在近年總統大選中的投票率來看,其參與度依然低于其他一些族裔。在2012年大選中,亞裔的投票率為47%,略高于拉美裔的43%,但明顯低于白人的62%、非裔的68%。2016年大選,亞裔投票率為49%,白人、非裔、拉美裔則分別為65%、60%、45%。2020大選,亞裔投票率激增至59.7%,高于拉美裔的52%,但仍低于白人的72%和非裔的66%。

不可否認的是,亞裔社會的反仇恨犯罪、反種族主義訴求有力推動了亞裔選民政治參與度持續上升的勢頭。2021年5月20日,拜登政府簽署了《反新冠仇恨犯罪法》,以打擊新冠疫情下的仇亞犯罪,該法案被亞裔社會視為反仇亞運動的一個里程碑。然而,該法案在如何定義種族主義仇恨犯罪問題上尚有局限,執法人員在提告仇恨犯罪方面仍然存在實質性障礙。事實上,自2020年3月震驚全美的亞特蘭大重大仇亞槍擊案發生以來,雖然反歧視團體和政府部門都加強了打擊仇亞犯罪的力度,但亞裔族群面臨的暴力風險卻未見消減。美國民權組織“停止仇恨亞裔”2021年11月發布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9月30日,該組織共收到5771起針對亞裔的仇恨事件報告,超過2020年的報告案件總和,表明仇亞風潮仍在甚囂塵上。

歷史經驗表明,族群在特定時期面臨的危機往往能增強族群自身凝聚力,激發其政治參與意識,催生顯性的集體合力和政治效應。作為對美國社會層出不窮的仇亞事件的回應,多個亞裔團體在積極開展“停止仇恨亞裔”反種族主義抗爭行動的同時,也在亞裔社會內部著力推動政治動員,通過謀求政治力量發展保障族群權益。面對當前美國社會種族主義和仇外主義的沖擊,亞裔族群顯然已不再甘于沉默,參政熱度將繼續升溫。

猜你喜歡
投票率全美族裔
全美航班短暫停飛
“英國多族裔未來”理念:緣起、困境及其理論啟示
族裔性的空間建構:《拉羅斯》的敘事策略
全美世界悄然獲牌
祖籍國與離散族裔的關系:比較與理論的視角
人民是否有權決定廢除對少數族裔的優待?(上)——密歇根州訴捍衛平等權聯盟案
寥若晨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