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講 哲思篇
——改變自己

2022-03-03 00:47薛國慶
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 2022年6期

◎薛國慶

首創新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有人說,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這句話對你認識自身和世界的關系帶來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不少于800字。

精準解析

這是一篇哲理思辨類材料作文,材料表達的內容,富有哲學內涵和生活智慧,能給人以思辨空間,易引發人們對生活經驗的還原性感悟。對高中生來說,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情感積淀和思維能力,對這類題目是有感覺的。所以,命題意圖是幫助學生開放性預設關于生活智慧的作文類型。材料的內容是生活智慧的濃縮語言,這類以生活現象、人生哲理概括材料呈現的作文命題,注重思辨,生活味濃,時代感強,貼近學生的成長,容易喚醒其生活體驗和認識,引領深層次思考,進而形成人生感悟和理念。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積極觀照現實,深入觀察生活,認真思考人生價值和意義,努力探究人類生存問題的應對策略,從而形成對個人志節、家國情懷、時代責任、國際視野的全方位把握,體現了立德樹人的價值引領,具有行為指導意義,這些都是符合近年高考作文命題導向的。同時這些提示性材料深入淺出,耐人尋味,構造了真切的寫作情境,寫作指令和要求也很具體,關于認知、取舍、應變的話題,具有思辨的多維空間,沉淀在成長經歷和生活體驗中,也內化在學生的思維過程里,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觀點和認識。所以,這個題目是開放的,容易和學生應考判斷的預設接軌,拓展了學生的思辨空間,但不會固化學生的思維,可以分角度、有側重地表達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文化訴求。

首先審清材料,認準類型。審題要審透材料類型、材料指向和材料側重。此材料類型屬于哲理思辨類,材料指向的是解讀生活體驗和認識,材料命題側重于談物我關系和應對策略。議論文多通過談思考和認識考查寫作者的心態、情感、價值取向和思維品質。關鍵詞要抓牢,提示語要看懂,思考點要扣準。

其次把握關鍵,注重邏輯。要明確材料的語言格式,記住、忘記、改變、接受幾個詞語相互對立、交叉、矛盾、辯證,有多重意味。人生是未知的旅途,是非成敗、喜怒哀樂無法預知,更無法把握,但事物發展的規律是自然運行的,一方面人要學會適應和接受,另一方面也要敢于改變和堅持,那樣才能保有平和、清醒、超脫,既要認識自我,又要認識世界;既能把握自我,也能把握世界,這種體驗和認識應該是值得探究的。作文要求考生做出思考、權衡與選擇,在紛繁復雜的世事中探尋規律,應對變化,字里行間很容易展現出家國情懷,展現出志節追求,展現出思維品質。

最后進行多維思考,準確立意。立意要把握好材料,還要有正向積極的理論修養和寫作感覺,圍繞材料寫認識,應該寫議論文,思考要分角度,不能偏頗,也不能空泛,要有側重。自我認識是起步,應對世界是過程,不迷失自己和把握好世界是結果??梢詮娜松鷳B度方向立意,寫出順勢而為的決心;可以從情感立意,正視生活的常態,隨方就圓,從容應對,綻放精彩。從價值觀方向立意,寫出把握規律的自信,主客觀協調統一的標準;從方法論角度立意,應抓住認識和改變的主動作為,表達出洞察世事的睿智從容。

秘籍快遞之塑形美顏法

所謂文無定法,但文有成法,不可一成不變,但萬變不離其宗,文章寫得有章法又靈活多變有波瀾為最佳。其中議論文寫作要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個問題意識,對應引論、本論、結論三個部分,集中力量圍繞中心重錘敲打。寫此文就要圍繞主觀意愿與客觀現實的融合、個體改變與社會發展的統一做文章??紙鲎h論文寫作要注重虛實結合,擺事實、講道理相得益彰,沒有事實顯得空洞,思辨不清楚或觀點不明確顯得無力。論點要集中、確切、圍繞材料的內涵,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全過程中材料呈現都要明確,有引入、推論和回扣,要作為邏輯線索使用。標題要凝練、精巧、有文藝性和語法意義。開頭和結尾要講究文采,努力寫出鳳頭豹尾來。舉例要分典型舉例和列舉舉例,結構用層進式最佳,解決問題的表現就是聯系現實,表達出自己關于論點的確切認識和行動綱領。卷面要整潔,段落要清楚,字跡要清晰,字數要寫足,這樣的考場作文容易得到高的評分。

作文的審題立意過程要盡可能深入,拿到考卷就應該先對作文題進行短暫思考,把直感和聯想寫下來,關鍵詞、提示語、論述點等要理清楚,探查出題者的用意,反思自我的積累和預設,初步明確寫作方向。做完每一個大題后都應該檢索一下作文材料,做閱讀題期間關于作文題出現的思維火花要及時記錄,到考試后半段準備寫作文前對潛意識里匯集來的思路再進行整合,一定要畫思維導圖或列提綱,立論和素材要進行排列組合的設計,然后動筆,調動積累。標題可以最后謄抄上去,但開始列提綱時就要有標題,寫每一段在明確語言功能的情況下都要觀照材料,避免跑題。

教練下水

在認識中改變

世界是個萬花筒,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其中最炫目的光點。生活是個多棱鏡,每個人都可能看到其中不一樣的精彩。

有人說,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是的,這個真知灼見提示我們,學會認知,學會取舍,學會應變,學會把握未來,你定能贏得世界的青睞。(引材料立論,論點要確切,和材料關聯,和論證對應)

古今興亡多少事,都在無聲地訴說。一代雄主越王勾踐,曾經輸得一敗涂地,好在有范蠡和文種兩個賢臣輔佐及時警醒和止損。他接受了淪為奴仆的現實,納污忍垢,韜光養晦,回到故國后又臥薪嘗膽,每天接受國人的斥責:勾踐,爾忘了會稽之恥乎?經過十年積累,終于改變了家國命運,一朝報仇雪恥,重拾尊嚴。(越王勾踐是個勵志典型,記住、忘記、接受、改變的拿捏精準,作為事實論據很有說服力)

勾踐的成功是教科書式的,貪念和欲求要忘記,復國興族的決心和維護尊嚴的志節則必須銘記,教訓必須認,特定的情境里必須認理、認命、認慫,認是接受,不是屈服;認是隱忍,不是茍且。只要有足夠的勇氣,調配好資源,順勢而下,逆勢而起,一切都可能改變。當然最重要的是認知、取舍、應變,認知自己和世界,取舍輕重緩急,應變拿捏精準,才能與世界和解、共生、合作。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要提升理論效力,是對材料思路的延伸,又和事實論據印證)勾踐戰勝了自己的狂妄、驕奢和怯懦,還保有臣民的信任,所以不失其所,死而不亡,最終成就霸業。

把握自身和世界,認清時勢,懂得輕重緩急,才能步步為營,走向成功。(在段落開頭多使用主題句,顯得眉目清楚,進一步舉例論證論點,回扣材料內涵)蘇東坡就是這樣做的。他收起了才子的輕狂,領受了貶謫的劫難,“一蓑煙雨任平生”,寫出了“赤壁三絕”,開創了官運、人望、文才的新境界。毛澤東更是這樣做的。他帶領全國人民改天換地,建立了新中國,又啟動大三線,促成“兩彈一星”,打下了民族復興的堅實基礎。網紅達人李子柒也是這樣做的。雖然出身草根,偏居一隅,但她整合資源,開發短視頻,推廣非遺,弘揚傳統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帶活了地方經濟,一個造夢的普通人演繹了國際文化傳播的奇跡。

相反,所有的教訓都是不能正確認知、取舍和應變造成的。蜀漢后主劉禪的認知很混亂,沒有乃父的雄才大略,所以一登大寶就恣意妄為,終致喪國辱身,為天下恥笑。(反例顯得辯證,有層次感,在舉一反三基礎上揭示反面意思,論辯透徹)

新時代的青年一定要認識自我,把握人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了實現心儀的目標和人生的價值,一定要戒除陋習,彌補短板,努力去改變自己、家庭和國家的命運,未來可期。(觀照現實和自身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提升議論文的說服力,也顯現出作者的知、情、意、行)

有一位智者說,把別人當成自己,把別人當成別人,把自己當成自己,把自己當成別人。是的,那樣你就學會了惻隱、尊重、堅持和超脫,學會了更好地認識自我和把握這個變幻無常的世界。

寫作素材

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系辭下傳》

2.是故非澹泊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

——《淮南子·主術訓》

3.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4.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商君書·更法篇》

5.能接受既成事實,這是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能接受最壞的情況,就能在心理上讓你發揮出新的能力。憂慮最大的壞處就是摧毀我們集中精神的能力。如果你有憂慮的問題,做到下面三件事: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么?如果你必須接受,就準備接受它。然后鎮定地想辦法改善最壞的結果。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

6.比我有才華的人,沒有我努力;比我努力的人,沒有我有才華;既比我有才華,又比我努力的人,沒有我能熬!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

7.“悟”是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有毅力去改變那些可能改變的事,有能力去發現和放棄那些可有可無的事,有智慧去分辨那些非此即彼的事,有恒心去完成那些看似無望的事,有勇氣去面對那些已經做錯的事,有信心去堅持那些對的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