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時敏南園的造園藝術探析

2022-03-05 09:51李彬
美與時代·上 2022年1期
關鍵詞:南園

摘? 要:太倉南園為王時敏壯年構建的園林之一,是明末王時敏邀請造園名家張南垣所做的郊野私家園林。文章通過文獻解析南園的建園歷史,分析南園的選址布局、造園要素的主要特色。通過梳理得出南園增拓是王時敏壯年時為追求重振祖庭,不惜投入而營造,園內景色在追求自然山水畫卷效果的同時體現了夸耀式的人工雕琢痕跡。

關鍵詞:王時敏;南園;造園藝術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蘇州社科規劃課題“蘇州村落市鎮私家園墅的生態旅游模式研究”(Y2015LX124);2019年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課題“江蘇美麗鄉村全域旅游建設提檔升級路徑研究”(19SY-036)階段性研究成果。

明末清初婁東王時敏,不僅博學多才,還擅長詩文和繪畫。王時敏師從大畫家董其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山水畫特色,開創了婁東畫派,他的畫作被譽為“蒼秀高華,奪幟古人”,其影響頗為深遠。王家在太倉屬于名門望族,正是由于如此強大的家族背景和聲望,歷史上才會有如此多的墨客畫士去描繪王時敏園林的景致。王時敏構筑的園林主要有樂郊園(東園)、南園以及西田別墅。程穆衡《婁東耆舊傳》:“(王時敏)壯歲置東南兩園,疏筑并舉。南園千樹梅花,四圍叢桂,樂郊紅藥樹畝,修堤廣陂,其標峰置嶺皆摩荊關倪米諸家筆意?!雹?/p>

相較樂郊園名震江南的盛名,王時敏的南園并未引起較大關注。這是因為在太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四個南園,其余三處分別是元代太倉沙溪的南園,又名“墨莊”,為昆山人瞿智(惠夫)所居;在太倉涂崧為處士陳繼善營造,園內有十景,常高朋滿座,朝夕暢詠其中;還有崇禎年間凌必正在太倉直塘重岡橋北構筑的南園,又名“南咤”,內有“九如堂”“嶼雪亭”等諸勝。其中最有名的南園當屬王錫爵、王時敏祖孫所筑的園林。不僅因為此南園乃明末清初造園名家張南垣所作,構山成景多有妙筆生花,園內擁有繡雪堂、香濤閣、簪云峰等諸勝,而且此園的美名之盛也多是因其主人所致。通過研究張采的《婁東園林志》、錢泳的《履園叢話》及王祖畬的《憶南園始末》等多部文獻資料,分析王時敏南園的造園藝術特色,感悟婁東園林書畫同源的造園藝術特色。

一、南園歷史

南園舊為太倉名勝之首,系明朝閣老王錫爵種梅賞菊之處。王錫爵后裔王祖畬作《記南園始末》有:“南園為明太傅文肅公別墅,寬廣三十余畝。奉常公開拓之?!盵1]清初,其孫王時敏邀請當時一代造園名家張南垣主持增拓其園,使南園成為造園與繪畫為一體的歷史名園。增拓后的南園四面環水,內有繡雪堂、香濤閣、潭影軒、臺光閣、寒碧舫、鶴梅仙館、思賢廬、沙摩亭、曇陽觀、栽花小憩、水邊林下、煙垂霧樓等勝景,并從衰敗的弇山園移來“簪云”“侍兒”及“聽云”等著名峰石。

乾隆后,南園開始荒蕪。錢泳《詠南園》詩曰:“昔年踏雪過南園,古樹斜陽草木繁。唯有老梅名瘦鶴,一枝花影依頹垣?!盵2]從中透露,原有曇陽觀,系明萬歷時王錫爵為其女燾貞建,后廢。清嘉慶二年,邑人汪學金等移建于隆福寺西,后亦廢,又并入園內。又有憶鶴堂,邑人錢寶琛作記。后公立祠廟,多借設園內,主要為紀念王錫爵、王世貞、王世懋、吳梅村等人。咸豐十年(1860)園毀于兵事,非復舊觀。同治八年(1869),州官蒯德模捐款修復,設安道書院,王祖畬作《記南園始末》敘述了該園的變遷。童寯亦在《江南園林志》中有著錄:“太倉南園本是明王錫爵園,其孫清王時敏增拓之,有二峰曰簪云、侍兒,原移自弇山園者,嘉道年間重修,咸豐時毀于兵火,同治年間又次第修復,并移安道書院于此?!盵3]民國初,又設蠶桑館于此。1937年日軍侵華時,園被炸,明清建筑及碑石被炸毀,后又淪為日軍養馬之地,造成一片荒蕪。1958年前后,廢舊建筑被拆除,河池填平,樹木盡砍,“簪云”“侍兒”名峰被擊碎,壟溝起畦,種以稼禾。

1998年太倉政府參考老南園照片、圖紙資料等,歷時一年有余的疊山理水、架橋構廊,并移建古建筑14幢;移栽銀杏、桂花、黃楊、青桐、樸樹、櫸樹、枸骨、羅漢松等百年以上古樹百余株;修復門樓、繡雪堂、栽花小憩、香濤閣、鶴梅仙館、大還閣、寒碧舫、潭影軒、井亭和釣魚臺諸勝跡和知津、九曲、小石、月波四橋。

二、選址布局

根據太倉州志與鎮洋縣志以及王氏后裔所述,王時敏南園位于太倉南城之外。根據楊鴻勛《江南園林論》的景象劃分原則,該園是選址在郊野的水景園。南園占地三十多畝,其建設之初,四圍環之以水,選址于太倉水鄉之中,園內極亭臺、山水、竹木之景,園外避市井喧囂之聲,而得之自然樹木、遠村農舍參落漸行,可謂婁東名園之勝。乾隆《鎮洋縣志》卷八云:“王氏南園在潮音庵北,大學士王錫爵別墅,后斥為僧舍,今仍歸王氏?!雹诿駠舵傃罂h志》卷一:“南園,太傅王錫爵種梅處,在城南潮音庵北?!盵3]王寶仁《婁水文征》卷七十三收王恭《南園風雅序》云:“余所居,故文肅公藝菊所也,地當南城,故名南園?!盵4]根據文獻資料與王氏后人的南園布局圖,南園主要景域的布局結構為建筑群體與山林景象隔水面相對,一條狹長的水面凸現在園林視覺中心,呈現出造園名家張漣“一河兩岸”式典型造園特征。

三、造園要素

(一)建筑

南園內的著名景致有八景,即“四壁繪繡雪畫新”的繡雪堂、“九秋三徑對衣黃”的栽花小憩、“暗香如濤別有情”的香濤閣、“雄渾粗獷又柔美”的簪云峰、“老梅一枝依頹垣”的鶴梅仙館、“天下第一古琴樓”的大還閣、“舟而不系亦不游”的寒碧舫、“夜來月升影水中”的潭影軒。其中有六景是以建筑為中心。

繡雪堂為南園主體建筑之一?!袄C雪”二字取自宋蘇軾在黃州寓居臨皋亭,就東坡筑雪堂之典故。匾額由王世貞題,堂前景色秀美,因以司馬光《石閣望春》詩句“極目千里外,川原繡畫新”之意命名。天啟七年(1627)董其昌、陳繼儒來園燕樂,王時敏因雨留客,董其昌遂興題壁:“風物清和好,相將過竹林。驟寒知夜雨,繁響逗蛙吟。雜坐忘賓主,青言見古今。呼僮頻剪燭,不覺已更深”③,并寫下“話雨”二字,后刻石立碑于壁間。復建后的建筑是移自武陵街俞氏鴛鴦廳而重建的,山墻頂端木梁構處,抱梁云與山霧云的木雕立體花紋,雕工精細。

香濤閣,又名臺光閣,位于南園最高處,取“暗香如濤”之意。古昔,其地梅花滿坡,在此居高賞梅,也是別有情趣?,F在的香濤閣,置于古城墻遺址的土坡上,王時敏題聯:“十畝田園高士宅,四時花供讀書樓?!奔t柱朱梁,風鈴叮,掩映在綠蔭叢中。由下仰望,典雅別致,登閣可以俯覽全園景色。

鶴梅仙館,又名憶鶴堂,是南園內最為精致的一幢古老建筑,人稱花廳。原與思賢廬等聯成一片,其匾額是明代名隱士趙宧光手跡。南園內遍植梅花,是王錫爵賞梅處。其中有老梅一株,綁扎成鶴形,命名為“一支瘦鶴舞”。自萬歷時,至清咸豐年間猶存枯干,還曾覆之以亭,直到清末才毀去。清代詩人錢泳曾在《詠南園》詩中道及,在乾隆年間,這棵老梅還健在。湖南巡撫錢寶琛在買下南園后,曾作《鶴梅碑記》,記載史實;錢溥還畫有《鶴梅碑畫》,刻石留念。重建的鶴梅仙館,是移建北門街原明代建筑陳家老宅的鐵梨木廳堂,雖厲數百年,依然完好無損。如今在館東側的土坡上,已移栽十多株百年老梅,冬去春來,鐵桿橫斜,花信報春,真有“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雅趣自溢。

大還閣琴館是為了紀念明代著名古琴家徐上瀛,匾額為大畫家吳昌碩所題。建筑面積八百多平米,是一幢典型的明代風格建筑,其木結構大多取自汪庭舊建筑。主體建筑為兩層,有前后天井,除正廳外,辟有琴室四間,沿用“五知齋”“與古齋”“西麓堂”“春草堂”等原有齋名。門宕上還嵌有“高山”“流水”“無我”“玄虛”等磚額,后天井月洞門處嵌有“太古遺音”磚額。天井四周的圍墻上設有花窗十扇,圖案各異,美不勝收。

寒碧舫,舫俗稱“小船”,這里是指船形建筑,俗稱“旱船”,文人雅士稱為“不系舟”或“舟而不游軒”。額題系明末詩人吳梅村手跡。其建筑式樣與南京瞻園不系舟相仿。尾艙兩層登上二樓,既可春賞梅花,夏賞荷;亦可晝觀游魚,夜賞月;還可以殘荷聽雨,冬觀雪。寒碧賞荷自古以來是南園著名景點。

潭影軒,為河池傍水建筑。因夜來月升,倒影水中,而得名。額題系明代大書法家祝枝山手筆,又因軒后有兩棵高大青桐,比肩挺拔而立,又稱“雙梧軒”。雙梧枝繁葉茂,每屆暑夏,綠蔭匝地,加以臨水,是清涼消暑的好去處。又是觀魚、聽蟬妙地,頗幾分野趣。如今傍植三棵高大青桐,夏日荷風襲面,在此賞荷觀魚也是極具野趣。

(二)山石

簪云峰,全峰高7米,寬3.3米,厚2米。石分三折,而又渾然一體。整座石峰,皺則皺,透則透,漏則漏,上雄下瘦,面多坎坳,遍布彈窩,漏孔六七,洞窩無數,觀之令人賞心悅目。既有亭亭玉立之柔美,又有凜然似猛將守關之氣勢,巍然傲立于知津橋之東堍,背襯土坡青青草,面臨荷池花映波。

(三)水體

南園景域遼闊,空間寬敞,緩坡丘壑,溪流縱橫,水景占圓面積三分之一。小橋流水,碧波蕩漾,曲折延伸;亭臺樓閣,參差高下,倒影入池。春梅秋菊,夏荷冬竹。四時有花,四季花香;老樹參狀,綠蔭掩映;幽篁叢翠,疏密相間。園趣野趣,構成一幅典雅自然、平岡緩坡的精巧山水畫。栽花小憩旁筑有一條小溪,黃石疊岸,岸邊修竹滿坡,曲水流觴,幽趣橫溢,給人一種自然典雅的感受。

(四)植物

栽花小憩為王錫爵種菊花品茶之處,原額為同治年間州官蒯德模題。王錫爵嗜好菊花,當他年屆古稀,退隱歸田后,在南園常是青鞋布襪,衣著輕便,手執小鏟,躬耕于此。每到秋去冬來,百花凋零之時,這里秋菊爭妍斗麗,笑傲西風。王錫爵給各位好友寫信,邀請同來觀賞名菊。明末詩人吳梅村有詩句贊嘆曰:“九秋風物令公香,三徑滋培處士莊?;ㄋ瀑n緋兼賜紫,人曾衣白對衣黃。未堪醉酒師彭澤,欲借餐英問首陽。轉眼東籬有何意,莊嚴金色是空王?!盵5]王氏園內,根據張采《婁東園林志》:“前后堂楹,各具種牡丹多至三百本,菊再倍外,復多名花果。其最者曰? ? 婆、曰麝香紅李、壽星桃。按今太常頗修廣臺榭備昔,無所謂菜畦者,疑盡當新筑。牡丹芍藥則藝東郊,菊亦不專植?!盵6]

南園內的主要景點是“寒碧賞荷”。南園有80余個荷花品種,然而最為著名的有:錦邊、并蒂、重臺、碧蓮。其中錦邊荷花(又稱玉蝶虎口)源自宋代,明王世懋在《學圃雜疏》一書中曾有記載:“近于南都李鴻臚所復得一種,曰錦邊蓮。蒂綠花白,作蕊時綠苞已微界一線紅矣。開時千葉,每葉俱以胭脂染邊,真奇種也?!盵7]另一種千瓣蓮又名并蒂蓮,源自舟山群島,南園引種自玉山草堂顧瑛古蓮池?;ㄩ_并蒂,被譽為吉祥豐慶的預兆。重臺蓮心皮全部瓣化成美麗的花瓣,著生于花托之上,形成花中開花。

四、結語

南園是王時敏壯年時對先祖王錫爵的故南園進行增拓,“東南兩園,疏筑并舉”,同時建造,東園是延請造園大師張南垣,無疑南園亦是張南垣所造。南園千樹梅花,四圍叢桂,適時王時敏正年少,腸肥腦滿,未遑長慮,遂不惜傾囊聽之[8]。王時敏增拓南園目的是亟待重振門庭,一改王錫爵后門祚式微的家族衰退,所以在南園增拓后園內的景色在追求自然山水畫卷的同時亦留下更多具有夸耀式的人工雕琢痕跡。

注釋:

①摘自程穆衡.婁東耆舊傳.清抄本

②摘自鎮洋縣志(乾?。┚戆?復印本.

③摘自鎮洋縣志(民國)卷一.復印本.

④摘自王寶仁.奉常公年譜.復印本.

參考文獻:

[1]王祖畬.太倉州志[M].臺北:成文出版社,1919.

[2]錢泳.履園叢話[M].北京:中國書店,1991.

[3]童寯.江南園林志[M].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63.

[4]王寶仁. 婁水文征[M].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

[5]吳偉業.王煙客招往西田同黃二攝六王大子彥及家舅氏朱昭芑李爾公賓侯兄弟賞菊[M]//吳梅村先生詩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

[6]張采.婁東園林志(崇禎版)[M].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2014.

[7]王世懋.學圃雜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5.

[8]王時敏.王時敏集[M].毛小慶,點校.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李彬,碩士,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與理論、江南設計史。

猜你喜歡
南園
劉 寧
游南園
暗香催我理吟箋
唐詩賞讀——南園之一
唐詩賞讀——南園之三
晤橘
南園十三首·其五
美麗的南園
兩宋洛陽與臨安私家園林對比
南園詩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