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手術治療后對側髖部再骨折發生的影響探討

2022-03-05 07:54李堂貴靳江波賀剛蔡周文何松黃游敖成順施越
系統醫學 2022年22期
關鍵詞:髖部骨質骨折

李堂貴,靳江波,賀剛,蔡周文,何松,黃游,敖成順,施越

昆明同仁醫院骨科,云南昆明 650228

伴隨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速,老年髖部骨折發生率逐年升高。老年人髖部骨折會引發致殘、死亡等,骨質疏松及不當的功能鍛煉等因素使老年患者容易發生髖部骨折術后對側髖部再骨折,對側髖部再骨折與初次骨折相比,其病死率、致殘率相對較高,預后較差,嚴重威脅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1]。因此,本研究選擇2020 年6 月—2021 年8 月昆明同仁醫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進一步分析手術治療后髖部骨折術后對側髖部再骨折的相關影響因素及發生情況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男52 例、女48 例;年齡60~90 歲,平均(75.84±1.32)歲,本研究所選病例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60 歲以上;無手術禁忌證。

排除標準: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者;病理性骨折者。

1.3 方法

對于入組患者均實施手術治療,患者入院后為其進常規凝血功能檢查及血常規、尿常規、血生化、心電圖及髖部X 線檢查,相關科室醫生應為患者實施術前評估,在患者全身麻醉條件下為其實施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后應為患者實施常規抗生素預防感染治療,指導患者進行功能康復鍛煉,對患者進行1年內隨訪調查。

1.4 觀察指標

利用單因素、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手術治療后對側髖部再骨折影響因素。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及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χ2檢驗,多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對側髖部再骨折單因素分析

經過單因素分析發現,不同年齡、手術時機、合并基礎疾病、骨質疏松程度、術后臥床時間、鍛煉依從性、術后功能鍛煉的患者術后對側髖部再骨折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初發骨折類型、手術方式的患者對側髖部再骨折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對側髖部再骨折單因素分析

2.2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對側髖部再骨折Logis?tic 回歸多因素分析

經Logistic 回歸分析,年齡、骨質疏松程度、合并基礎疾病、手術時機、術后臥床時間、術后功能鍛煉、鍛煉依從性均是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側髖部再骨折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對側髖部再骨折Logistic 回歸多因素分析

3 討論

髖部骨折一般在老年人群中高發,國內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全國有超過126 萬的中老年人會產生髖部骨折,初次骨折的病死率約為9%,初次髖部骨折發生對側再骨折后病死率較高,5 年后病死率一般為67%[2]。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術后對側髖部再次骨折病死率、發病率相對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此類型的骨折發生率危險因素、患者人口學特點、流行病學分析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5]。

臨床分析發現,老年髖部再骨折患者的高血壓、心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均需要引起足夠重視,降低其再骨折風險。依據患者的病理、生理學分析發現,心臟疾病與機體氧化應激、鈣化激素調控、慢性炎癥以及性激素等共同作用。臨床藥理分析發現,常見的心臟疾病處方藥主要為利尿劑、鈣通道阻滯劑、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腎素、醛固酮系統類均會造成患者的骨密度下降,導致其增加骨質疏松和骨折發生率[6-8]。此類藥物相關不良反應使患者發生機體失衡,使其骨折風險加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活動量逐步降低,會誘發肌力下降,使患者的供氧能力、活動能力均減弱,同時,會誘發患者出現暈厥,使其骨折再發生的可能性提高,若患者同時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壓會使其產生微血管病變,不利于患者的機體肢體氧攝取量,誘發患者發生高血壓急性發病、骨骼肌萎縮等,使患者出現暈厥、眩暈,使患者受傷。因此,身體基礎條件、內科疾病治療技術的提升,能患者老年髖部骨折術后對側髖部骨折[9]。

重度骨質疏松容易增加患者對側骨折發生風險,其骨折近端的骨折強度明顯降低,一般與患者機體骨密度相關,同時,與應力分布、解剖形態的生物力學等因素相關。臨床學者發現,對于股骨小粗隆及小粗隆下2 cm 部位的骨皮質指數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患者骨皮質指數下降,其骨質疏松發生率增高,會誘發髖部骨折風險,骨折術后一般由于其自身疼痛原因使其骨質疏松情況加重,因此,老年患者抗骨質疏松治療應具備足夠規律[10-11]。每天日照時間低于30 min,同時服用抗骨質疏松藥物的依從性較差,鍛煉次數低于2 次,會導致對側髖部骨折風險增加,日光照射會影響人體骨密度,與光照時間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合理、科學的鍛煉、運動可促進老年患者心肺功能提高,使其機體平衡能力及肌力改善,降低患者骨折風險,但絆倒、摔倒等運動損傷同樣需要注意[12-14]。研究發現,初次骨折類型一般與患者對側髖部再骨折發生之間存在關聯性。此研究選取樣本量相對較少,隨訪周期較短,應進一步展開大量樣本研究[15-16]。

髖部骨折一般在老年人中高發,由于老年人聽力、視力、行動反應遲鈍,更容易摔倒。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逐步加劇,老年髖部骨折發病率逐年升高,老年人的骨質疏松以及髖部功能下降會引發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手術治療后對側髖部再骨折發生率提升。髖部骨折手術治療后,能顯著提升其對側髖部再骨折發生率。因此,應需要針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手術治療后發生對側髖部再骨折的影響因素進行有效分析,并適當采取干預手段,能夠積極預防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患者對側髖部再骨折。臨床研究發現,重度骨質疏松為對側髖部再骨折產生的獨立因素,60 歲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其身體協調能力較差,會產生跌跤。跌跤為大部分老年患者引發再骨折的直接原因。同時,其年齡越大,反應越遲緩,機體平衡能力越差,更容易產生跌跤。高齡為髖部骨折手術治療后對側髖部再骨折的危險因素,老年患者會存在骨質疏松。臨床研究發現,骨質疏松嚴重程度與髖部骨折術后對側髖部再骨折的發生風險表現為正相關。由于骨質疏松患者骨量低、骨皮質脆弱,術后愈合速度相對較慢,進而引發其骨折延緩愈合及骨不愈等,如患者常年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會使患者骨量受到較大影響。進一步加重骨質疏松程度,因此,提示,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髖部骨折術后可利用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如患者缺乏正確的功能鍛煉會使其下肢肌肉萎縮,對于髖關節協調功能產生影響,日?;顒又袝斐傻?,使其出現對側髖部再骨折。

本研究顯示,經過單因素分析發現,不同年齡(60~70 歲2 例,≥70 歲28 例)、骨質疏松程度(輕度5例,重度25 例)、合并基礎疾?。ㄊ?0 例,否10 例)、手術時機(<10 d 22 例,≥10 d 8 例)、術后臥床時間(<30 d 4 例,≥30 d 26 例)、術后功能鍛煉(是6 例,否24 例)、鍛煉依從性(良好12 例,差18 例)的患者術后對側髖部再骨折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初發骨折類型、手術方式的患者側髖部再骨折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吳曉天等[17]的研究“不同年齡(60~70 歲1 例,≥70 歲29 例)、骨質疏松程度(輕度4 例,重度26 例)、合并基礎疾?。ㄊ?2 例,否8 例)、手術時機(<10 d 22 例,≥10 d 8 例)、術后臥床時間(<30 d 3 例,≥30 d 27 例)、術后功能鍛煉(是23 例,否7例)、鍛煉依從性(良好12 例,差18 例)的患者術后對側髖部再骨折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初發骨折類型、手術方式的患者側髖部再骨折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的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應對于老年髖部骨折術后對側再骨折風險較高的患者積極實現早期功能鍛煉指導,促進患者下肢肌力增強,降低對側髖部再骨折發生率。

猜你喜歡
髖部骨質骨折
不可忽視的“一點點”骨折
居家運動——髖部練習(高級篇)
居家運動——髖部練習(初級篇)
居家運動——髖部練習(中級篇)
關注健康 遠離骨質疏松
逍遙散加味降低髖部骨折老年患者術后譫妄效果觀察
中老年骨質疏松無聲息的流行
骨質疏松怎樣選擇中成藥
“骨康操”預防骨質疏松
同時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關節骨折的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