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道·行思
——鄧志剛藏石欣賞

2022-03-06 07:24孫永鳳
寶藏 2022年10期
關鍵詞:賞石觀賞石奇石

改革開放后,北京作為賞石文化復興的重要陣地,在賞石文化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各重要產地的觀賞石精品也在這時紛紛涌向北京。作為地道的北京人,鄧志剛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人和親歷者。20 世紀90 年代初,鄧志剛在友人的帶動下開始介入觀賞石收藏,成為北京賞石界較早期的重要賞石家之一。自此,他在石市摸爬滾打30 余年,可謂閱歷豐富,且深有感觸。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鄧志剛走進這段時光。

孫永鳳:作為北京賞石文化復興和發展的見證人和親歷者,是什么吸引您投身觀賞石收藏的?

鄧志剛: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也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北京的社會、經濟、文化得到迅猛發展,吸引了大批的文化和藝術人士來到北京。北京成為了文化和藝術的殿堂,各種各樣的藝術品在這個大舞臺上綻放光彩,其中就包括觀賞石。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被紅水河的觀賞石迷住了。起初,我只是到賞石館、攤位轉,遇到有意思的石頭就買下來。但是在看石頭的過程中,我也從來自全國各地的石友那里學到了很多賞石文化的知識。隨著不斷地學習積累,我的收藏品位逐漸提高,收藏了不少精品。這時,我萌生了開設自己的賞石館的想法,并在1995 年將這一想法落地。最早是在弘燕奇石城,后來和我哥在小武基奇石城開了第二個石館。之后的十五六年,又先后在垡頭橋西、王四營、高碑店民俗園、十里河奇石城等地開館,廣交全國石友。

題名:【官印】 石種:彩陶石 規格:26cm×20cm×20cm 收藏:鄧志剛

孫永鳳:在您的收藏中,我們發現:石種以摩爾石、來賓石等紅水河石種為主,創作主題則多帶有“山形”“儒釋道”“如意”等傳統元素。

鄧志剛:是的。因為在我看來傳統賞石也好,現代賞石也好,不是以石種為劃分依據的。賞石藝術創作應是創作者的一種自我表達,是個人的內在性、情感性的東西與觀賞石的有機融合。而我們既處于5000多年的傳統文化的滋養之中,又處于新時代的浪潮之中,所以我們的賞石文化創作就既要展現傳統文化魅力,同時也要善于發現新石種、新題材,展現鮮明的時代特色。

更坦白地說,我認為:賞石藝術創作不能簡單地停滯在對石種的選擇上,或是徘徊在某一類的藝術風格的假象之中,我們要更為關注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創作者內心的表達,我們要展現觀賞石藝術作品的藝術的多樣性和創作的多元化。我們要將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文化情懷寓于其中。

題名:【龍鈕玉璽】 石種:運江石 規格:30cm×23cm×10cm 收藏:鄧志剛

以我為例,因為自小深受傳統文化熏陶,在接觸石頭后,我的賞石藝術創作也就自然而然地更為偏愛傳統題材。尤其是山形石,那是我的最愛。因為我覺得山形石是自然景象中三維空間藝術的最好載體。我們的先賢早有“仁者愛山”的說法,玩賞山形石寄托著我們對自然的崇拜與敬仰,是我們親近自然的方式。而儒釋道、如意等題材的觀賞石作品,深受中華傳統文化沃土的滋養,契合我們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思維。

孫永鳳:您常說觀賞石可以帶給人們治愈力。在您認知中的觀賞石給人們的治愈力具體是指什么?這種治愈力又是如何形成和體現的呢?

鄧志剛:賞石文化由來已久,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都有賞石文化的影子??梢哉f,賞石文化是伴隨著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腳步而不斷得到充實、完善和進步的。而賞石文化之所以得到迅猛發展,備受推崇,并被稱為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在我看來,就是因為它擁有神奇的“治愈力”——直指人心,證悟本性,滋養靈魂。賞石的最高境界就應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以石為師、為友,觀察自然、學習自然、領悟人生真諦。

猜你喜歡
賞石觀賞石奇石
奇石共欣賞,雅石相與識——黃巖博物館館藏奇石賞鑒
觀賞石產業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關于開展觀賞石鑒評專業人員申報的通知
賞石·人
賞石·圖
賞石·景
中國觀賞石協會2017年大事記
賞石拍賣新觀察
龍園觀賞石交易基地
奇石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