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敬畏之心”讀寫遷移

2022-03-06 04:40王淦生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12期
關鍵詞:論點敬畏綜述

王淦生

主旨解析

人有敬畏之心,社會才能和諧運轉。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規律,敬畏規則,敬畏法律……敬畏,其實就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尊重,一種與無知和狂妄絕緣的虔誠,一種摒棄貪婪與私欲的退讓……人有敬畏之心,便會懂得珍愛生命、守護自然、遵守規則、敬重知識、尊重個性、保持寬容、悲天憫人,世界便會和諧安寧,萬物便能有序共生,地球生命共同體理念便會融入人心。但是,敬畏不是困難出現時的畏縮、災難降臨時的潰退,大敵當前時的屈服,而是明白“進”的方向和“退”的底線,懂得有一些紅線永遠不能觸碰。

時評鏈接

給死亡以敬畏,給生命以意義

(標題句式整齊,表達精準,彰顯主題:敬畏死亡,珍惜生命,活出意義。)

鞏育華

從出生到死亡,人生是一段不可逆的旅程。每到清明前后,除了濃濃的哀思,關于生命的思考也正當其時。因為工作關系,我采訪過重癥監護室醫生、臨終關懷從業者、樹葬管理員、墓園守墓人……他們,都是近距離觀察死亡的人。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他們的故事。(起:綜述生命的特征,引出論述話題,總領全文)(首段=綜述引題+領起下文)

301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周飛虎,從醫已經20多年了。每天他都會給ICU的病人們排序,有所好轉往后排,病情加重往前挪。在這份名單上,沒有人想當第一。他對死亡并不感到陌生,因而經常對很多人的舉動感到不解,寧肯為了身外之物頭破血流,卻忘了生命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人要活得“鈍”一點。(承:舉例論證,提出分論點一——敬畏生命,就應當關注生命本身,少計較身外之物)(第二段=例證+提出分論點)

北京松堂臨終關懷醫院的創始人李偉深有同感。他總覺得,死亡會突襲,人要活得有質量,死得有尊嚴。30多年來,這家醫院總共送走了4萬多名逝者。有涉世未深的稚子,也有走上巔峰的贏家。臨終關懷的意義,一方面在于減少病人面對死亡的恐懼和痛苦,另一方面就在于好好告別自己、告別親人、告別塵世。(承:舉例論證,提出分論點二——敬畏生命,就應當活得有質量,死得有尊嚴)(第三段=例證+簡析+提出分論點)

對推廣生態葬的王艷菊來說,生命從來沒有盡頭。從業10年來,人們對樹葬、海葬由陌生到熟悉,由猶疑到接受,她見證了這個不小的轉變。無數次,她小心翼翼地將逝者的骨灰裝進可降解的壇子,打著傘,鄭重地埋到木槿樹下。從此,這棵樹就成了親人的寄托。她說她死后也會選擇樹葬,樹會開花,生命也將會得到延續。(承:舉例論證,提出分論點三——敬畏生命,就應當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第四段=例證+提出分論點)

守墓人是一個聽起來有點陰郁的職業,但苗松林卻格外開朗。一開始他會害怕,但慢慢地,莊重、肅穆便占據了全部的身心。每次看到墓園里多了新成員,他的心情都會掀起一絲波瀾。在墓地巡邏時,他會看看墓碑,逝者叫什么名字,什么年齡去世,有什么墓志銘??炊嗔?,他會感慨,一定要珍惜眼前人,一旦失去就晚了。(承:舉例論證,提出分論點四——敬畏生命,就應當珍惜生命,珍惜眼前每一個人)(第五段=例證+提出分論點)

這些對生命和死亡的觀察,來自日常的點滴,簡單,質樸,透著一絲淡然。他們與死亡打交道,和逝者近距離接觸,比其他人更明了終點的意義,對活著的價值也有著更深刻的理解。(轉:綜述直面死亡會讓人更明了死亡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的道理,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第六段=議論分析+承上啟下)

平心而論,人們對“死亡”常常避而不談?;蛟S因其太過沉重,或許覺得離自己太過遙遠。然而,關于生命的誕生和隕逝,生活遲早會給出安排,有時候是自然地離開,有時候是一場意外……從這一意義上說,早一些認識生離死別,早一點承認生老病死,反而更能收獲一段有規劃、有意義的人生。比如珍惜光陰,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熱愛的事業中去;珍重感情,用真誠釀造一份畢生的美好回憶;珍視好奇心,在無垠的學海中、在奇妙的大自然中、在多味的生活中去探索新發現。因為易逝,所以更懂。(轉:分析認識生離死別、承認生老病死的意義,進一步揭示文章的主旨)(第七段=運用排比+分析點題)

有人說,一個人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出生的時候,一次是當他意識到生命只有一次的時候。也有人就此提出了“向死而生”的哲學概念,意思是我們活著的每一天,不論悲喜,都無法改變最終結局,這種倒計時的生命方式讓我們更加注重審視和定位自己的人生。由此看來,一些高校開設“死亡教育課”“生命教育課”,通過撰寫墓志銘、參觀殯儀館等方式,引導人們養成正視死亡、敬畏死亡的價值觀。這,或許是一次勇敢的嘗試、一段新奇的體驗、一場必然的成長——這正是:敬畏死亡,用心生活。向死而生,反求諸己。(合:運用引證和例證,總結全文,得出結論——敬畏死亡,用心生活。向死而生,反求諸己)(末段=引證+論證+總結)

(選自人民網,有刪改)

思維導圖

標題:

給死亡以敬畏,給生命以意義。

引論:

起:綜述生命特征,引出論述話題,總領全文。

本論:

承:通過例證闡述分論點一:敬畏生命,應關注生命本身,少計較身外之物;

通過例證闡述分論點二:敬畏生命,就應做到活得有質量,死得有尊嚴;

通過例證闡述分論點三:敬畏生命,就應當讓生命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

通過例證闡述分論點四:敬畏生命,就應珍惜生命,珍惜眼前每一個人。

轉:先綜述直面死亡會讓人更明了死亡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承上啟下;

后分析認識生離死別、承認生老病死的意義,進一步揭示文章主旨。

結論:

合:運用引證和例證,總結全文,得出結論,深化文章主題。

佳句集錦

1.給死亡以敬畏,給生命以意義。

2.從出生到死亡,人生是一段不可逆的旅程。

3.他對死亡并不感到陌生,因而經常對很多人的舉動感到不解,寧肯為了身外之物頭破血流,卻忘了生命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人要活得“鈍”一點。

4.關于生命的誕生和隕逝,生活遲早會給出安排,有時候是自然地離開,有時候是一場意外……從這一意義上說,早一些認識生離死別,早一點承認生老病死,反而更能收獲一段有規劃、有意義的人生。比如珍惜光陰,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熱愛的事業中去;珍重感情,用真誠釀造一份畢生的美好回憶;珍視好奇心,在無垠的學海中、在奇妙的大自然中、在多味的生活中去探索新發現。因為易逝,所以更懂。

5.有人說,一個人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出生的時候,一次是當他意識到生命只有一次的時候。也有人就此提出了“向死而生”的哲學概念,意思是我們活著的每一天,不論悲喜,都無法改變最終結局,這種倒計時的生命方式讓我們更加注重審視和定位自己的人生。

6.敬畏死亡,用心生活。向死而生,反求諸己。

寫作訓練

閱讀下面兩則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法國人阿爾貝特·史懷澤,被愛因斯坦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創立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學。他認為,敬畏生命,所有生命的休戚與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吧剖潜4婧痛龠M生命,惡是阻礙和毀滅生命?!比绻覀償[脫偏見,拋棄對其他生命的疏遠性,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那么我們就是道德的。只有這樣,我們才是真正的人。

在大自然中的各種生命的面前人們有各自不同的認識和行為,請你以“敬畏生命”為話題,寫—篇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片段練習

請按照題目要求,圍繞文章主題,按照時評鏈接文最末一段的段落模式要求(時評鏈接文末段的模式是:先引證,再分析,再例證,最后總結)寫一個議論片段。

■片段示例

康德說過一段著名的話:“人不要過分地陶醉于征服大自然的喜悅之中,人類每一次對大自然的征服,大自然都會報復人類。我們對大自然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所喚起的那種越來越大的驚奇和敬畏就會充溢我們的心靈?!比祟愒噲D征服自然、主宰地球、傲視“眾生”,結果常常是破壞自然、惡化環境、讓許多動植物滅絕或面臨困境;人類只有學會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保持生命的多樣性,我們才會擁有一個綠水青山、鳥語花香、多彩多姿的美麗家園。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懂得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保護地球生命多樣性的意義,倡導低碳生活,糾正各種破壞生態的做法,優化自然環境,給各種生物以適宜其生存和繁衍的空間……相信這一系列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舉措必將使地球母親的病體得以康復,使各種生物迎來自己生命的伊甸園,使我們的家園永遠洋溢著生命的綠意,飄蕩著生命的歡歌……

猜你喜歡
論點敬畏綜述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SEBS改性瀝青綜述
NBA新賽季綜述
敬畏先烈
議論文分論點的提取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敬畏 果決 篤信
中共黨史論文論點摘編
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