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詩經》中的鄉愁詩看鄉愁意識的形成

2022-03-09 21:34賈婷婷
文史雜志 2022年2期
關鍵詞:詩教詩經文化

賈婷婷

關鍵詞:詩經;鄉愁詩;“詩教”文化;鄉愁意識

故國、故鄉、故人,人之所戀,古今相似。余光中的一首《鄉愁》,使“鄉愁”一詞被廣為熟知。其實,“鄉愁”一詞雖出現得較晚,但懷鄉思親的“鄉愁”情感早已存在于中國古代社會,相關的文字表達可以追溯至《詩經》。

一、《詩經》中鄉愁詩的類別

《詩經》內容豐富,有戰爭詩、農事詩、征役詩、婚戀詩、鄉愁詩等等。其中包含的鄉愁詩主要涉及因故國破滅、遠出久役、出嫁離家、流落異鄉等原因而思念家鄉和親人。

(一)故國破滅而懷鄉思親

《國風》中的《王風·黍離》抒發了周大夫對故國(西周)的懷念惋傷之情。詩中敘述了主人公看到昔日故國繁華不再,故地盡是“彼黍離離”,不禁感慨萬千,悲憤而嘆:“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正如《毛詩序》云:“《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薄多嵐{》對此注云:“宗周,鎬京也,謂之西周。周,王城也,謂之東周。幽王之亂而宗周滅,平王東遷,政逐微弱,下列于諸侯?!盵1]

(二)遠出久役而懷鄉思親

此類詩篇既包括因出征久戍而懷鄉思親,也包括因差使、勞役繁多等而懷鄉思親;主人公既有官吏、將帥,也有普通百姓。首先,敘述因出征久戍而懷鄉思親的篇目主要有《國風》中的《王風·揚之水》《邶風·擊鼓》《豳風·東山》和《小雅》中的《鹿鳴之什·出車》《鹿鳴之什·采薇》《鹿鳴之什·杕杜》《祈父之什·祈父》等。如關于《王風·揚之水》,《毛詩序》云:“《揚之水》,刺平王也。不撫其民,而遠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盵2]詩篇中三次談及“懷哉懷哉,曷月予懷歸哉”,表達了主人公遠出久戍而懷鄉思親的盼歸之情。其次,敘述因差使、勞役繁多而懷鄉思親的篇目主要有《小雅》中的《北山之什·北山》《北山之什·小明》《鹿鳴之什·四牡》等。如關于《鹿鳴之什·四牡》,《毛詩序》[3]與朱熹《詩集傳》[4]均認為此篇為勞使臣之說,詩篇多次言及“豈不懷歸”,只是“王事靡盬”,因此“是用作歌,將母來諗”,抒發了主人公因忙于王事而不能歸家的懷鄉思親之情。

(三)出嫁離家而懷鄉思親

《國風》中的《衛風·竹竿》《鄘風·載馳》《邶風·泉水》等抒發了出嫁女的懷鄉思親之情。如《毛詩序》指出上述三篇均是衛女思歸之作:“《竹竿》,衛女思歸也”,“適異國而不見答,思而能以禮者也”[5];“《載馳》,許穆夫人作也”,“許穆夫人閔衛之亡,傷許之小,力不能救,思歸唁其兄,又義不得,故賦是詩也”[6];“《泉水》,衛女思歸也”,“嫁于諸侯,父母終,思歸寧而不得,故作是詩以自見也?!盵7]詩篇中“豈不爾思”,只是“遠莫致之”;“視爾不臧,我思不遠”,“視爾不臧,我思不閟”;“有懷于衛,靡日不思”等詩句均抒發了主人公對故國、親人的思念之情。

(四)流落異鄉而懷鄉思親

《國風》中的《王風·葛藟》和《小雅》中的《祈父之什·黃鳥》等抒發了流落異鄉者的懷鄉思親之情?!锻躏L·葛藟》敘述了主人公“終遠兄弟”,在異鄉稱謂他人為父母、兄弟,但仍沒能獲得對方的歡迎和照顧,由此懷鄉思親。朱熹《詩集傳》對此釋云:“世衰民散,有去其鄉里家族而流離失所者,作此詩以自嘆”,“今乃終遠兄弟而謂他人為己父,己雖謂彼為父,而彼亦不我顧,則其窮也甚矣?!盵8]《祈父之什·黃鳥》敘述的也是主人公在異鄉的困苦生活,言說“此邦之人”對其不友好,因此希望能夠“復我邦族”“復我諸兄”“復我諸父”,朱熹《詩集傳》對其釋云:“民適異國,不得其所,故作此詩?!盵9]

二、《詩經》中鄉愁詩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

關于《詩經》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大抵而言,《詩經》產生的年代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10]這一時期農業發展、人口流動受限等促進了安土重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發展;同時,血緣宗親關系緊密,人們重視并依戀血緣親情。在此社會背景下,當人們遠離家鄉、親人,尤其是在久出難歸而現實生活又比較困苦時,懷鄉思親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一)安土重遷的生活方式

安土重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強懷鄉戀土的情結。首先,農業發展促進了安土重遷生活方式的形成與發展,正如《漢書·食貨志》所言:“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盵11]《詩經》寫作的年代,我國農業已取得了較大發展。據相關歷史文獻記載,早在堯舜禹時期的周民族就比較重視農業生產,并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而在殷商覆滅之后,西周統治者更把“農?!弊鳛榱?,積極采取多項措施促進農業的發展。如《尚書·虞書·堯典》記載:“棄,黎民阻饑,汝后稷,播時百谷”[12];《詩經·大雅·生民》歌頌了后稷在農業種植方面的特殊才能和功績,介紹了周民族農業的起源、農業的結構(大豆、禾粟、麻麥、黍、谷、小瓜等)和操作技術(收獲、脫粒、加工等)等;[13]《國語·周語上》中記載了開耕前天子將率群臣躬耕田畝,行“藉田”之禮,以做親耕勸農之舉,而到宣王即位時“不藉千畝”,因此遭到虢文公的勸諫。[14]另外,《周禮》中記載了與農業相關的官職設置及其具體職責,包括負責劃分田地、征收田稅、教導耕作、懲罰荒廢田地、儲藏作物等,從中可見農業在周代的發展及周王朝對農業的重視情況。如《周禮·遂人》中記載遂人掌管王國畿內的野地,負責劃分田野的畛域、授給人民田地、教導他們耕種作物;[15]《周禮·載師》中記載載師負責對不耕種而使田地荒蕪者作出懲罰(罰其出屋粟);[16]《周禮·草人》中記載草人負責改造土地之法,要使土地能夠因地制宜的種植莊稼等等。[17]農業的發展使土地成為人們生活的必要條件,人們因此對土地產生了濃厚的感情;同時“起居有定,耕作有時”的農業生產又要求把人們束縛在土地和固定的生活區域上,加之統治者為維護統治地位而行重農、勸農之舉,安土重遷便逐漸成為農耕文明社會的主要生活方式,也逐漸影響到懷鄉戀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

其次,限制人口流動的制度要求強化了安土重遷的生活方式。周代統治者為促進農業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采取多項制度將民眾限制在固定區域,使其終生固守田園;長此以往,無形中強化人們的安土重遷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加深族親鄉人之間的情感。如實行分封制,領地間人口流動受限;同時又設置行政區劃,安排專門官員統計人口和管理戶口,規定住地一經確定不能隨便遷移。如《周禮·地官司徒·比長》記載:“比長各掌其比之治……徙于國中及郊,則從而授之。若徙于他,則為之旌節而行之。若無授無節,則唯圜土內之?!盵18]顯然,當時是沒有遷徙自由的。如果遷移者沒有比長送往或者沒有“旌節”作證,是會下獄的。

(二)重視血緣宗親關系

對血緣宗親關系的重視和依戀有助于增強人們的重孝、戀親意識,因此,當遠離家鄉親人時便易思念家鄉和親人。第一,為維護王朝長治久安,統治者進一步完善了以血緣為基礎的宗法制度。這一制度自上而下地對周代社會關系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影響到人們的家庭觀念和宗族觀念。第二,周代通過禮樂文化進一步增強了血緣宗親關系,強化了重孝、戀親意識。殷商時期祖宗崇拜意識已非常突出;到了周代,更是將重視血緣宗親的倫理意識制度化、理性化,如周代的冠、昏、祭、喪等諸禮有助于增強人對“宗族成員的親和情感,對人間生活和人際關系的熱愛,對家族家庭的義務和依賴?!盵19]第三,重視血緣關系是人的情感需求,同時也是對當時社會生產條件的適應,即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要求家庭成員需要通過相互協作來共同生產、生活,這自然會進一步增強人們的家庭意識,深化血緣情感。顯然,家庭不僅是當時政治活動的基本單位,也是經濟活動的基本單位。[20]總之,長期在這種以血緣宗親關系為紐帶的熟人社會中生產、生活,自然會對家人、宗親、鄰里鄉人、家鄉故園等產生特殊的親密和依賴之情;當離開故土面對陌生、孤寂的生活環境時,便易思念家鄉和親人。

(三)久出難歸的現實境遇

久出難歸的現實境遇易激發懷鄉思親的情感,是《詩經》中鄉愁詩得以頻出的直接原因。為維護王朝統治,統治者一方面希望人民安土重遷,另一方面又總是因戰爭、勞役、任官、聯姻、災荒等原因而不斷地迫使人們遠離家園,生活困苦。這種空間上的遠離、時間上的遙遙無期和自身現實生活的不如意或對家人生活的擔憂等均易使人懷念親人和家鄉。當這種離愁積蓄到一定程度,風吹、鳥鳴或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象以及節日等時間節點都可能觸發內心的懷鄉思親之情并因之作詩。如《小雅》中的《北山之什·小明》,講述了主人公在二月的吉日啟程,在他鄉已歷經寒暑,眼看年終已到,但歸期仍不知在何時(“二月初吉,載離寒暑”,“曷云其還?歲聿云莫”),而所到之地荒涼偏僻,自己形單影只又差事繁多(“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念我獨兮,我事孔庶”),面對如此境遇,“豈不懷歸”,只是害怕責罰(“畏此罪罟”“畏此譴怒”“畏此反覆”)。

三、從“詩教”文化看《詩經》的鄉愁詩對鄉愁意識形成的影響

《詩經》中的鄉愁詩能夠對鄉愁意識的形成與發展產生影響,主要出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上述鄉愁情感得以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在中國古代社會長期存在,使得《詩經》中的鄉愁詩能夠不斷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并被廣為流傳;二是中國古代社會的“詩教”文化使《詩經》中的鄉愁詩能夠應用于教育教化活動中,從而影響鄉愁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這從“詩教”的地位、內容要求、目標指向等方面便可見一斑。

(一)“詩教”的地位使《詩經》的鄉愁詩影響深遠

《詩經》雖在漢代才被奉為“經”[21],但早在孔子時期就已成為儒家教育的重要教材,對人的性情端正、修養提升等都起著重要作用;其受教對象也不限于貴族階級,普通民眾也有機會受到教化作用。再說儒家教育,強調要以《詩》為先,要求“小子何莫學夫詩”,認為“不學詩,無以言”及“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22]。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就說:“人之文,六經之首,就六經言,《詩》又首之?!盵23]可見在儒家的教育中《詩經》頗受重視;加之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社會的長期影響,使得“詩教”文化源遠流長,這無疑有助于《詩經》鄉愁詩之教化作用的發揮。同時,《詩經》“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興觀群怨”的社會價值以及“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等學《詩》、用《詩》方法也有利于《詩經》中鄉愁詩教化作用的發揮。

(二)“詩教”的內容要求使《詩經》鄉愁詩多被應用

“詩教”的內容“大致包括詩樂之教、德行之教、政事之教、文學之教?!盵24]首先,《詩經》的鄉愁詩蘊含著豐富的優良道德品質,如愛國愛家、愛親敬長、重視血緣倫理、重視家庭責任等等,這些都符合“德行之教”的內容要求。因此,《詩經》中的鄉愁詩可運用于“德行之教”。其次,《詩經》中部分鄉愁詩也是征役詩、戰爭詩,其內容之一是對征役、戰事等政事的敘述和諫刺,可作政事之教的內容。最后,同其他類別的詩一樣,《詩經》的鄉愁詩也具有語言、文學價值,可作文學之教的內容。一言以蔽之,《詩經》的鄉愁詩符合“詩教”的內容要求,被大量應用于“詩教”,這是其教化作用能夠得以發揮的內在原因。

(三)“詩教”的目標指向使《詩經》鄉愁詩多被重視

從“《詩三百》,一言以弊之,曰:思無邪”[25];“溫柔敦厚,《詩》教也”[26];“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27]等論述可知,不論是美、是刺,“詩教”的目的是要正天下人之情性,純正其品質,從而達到使人溫柔敦厚的目標。顯然,“詩教”是以德為本,以德為導向的。而《詩經》鄉愁詩所表達的對家國的眷戀之情涉及到忠孝仁義等中國古代社會所強調的核心價值,因此《詩經》鄉愁詩可以達到涵養性情、純正品質的教化目的,符合“詩教”的目的要求,這便使《詩經》的鄉愁詩多被重視。

總之,《詩經》的鄉愁詩是對當時社會生活的反映,安土重遷的生活方式、重視血緣宗親關系、久出難歸的現實境遇是其產生的主要社會文化背景。由于鄉愁情感得以產生的社會文化因素在中國古代社會長期存在,且因儒家“詩教”文化在后世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使得《詩經》中的鄉愁詩對中華民族鄉愁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大影響。這種影響是深遠的,尤其當它成為一種人文傳統、集體無意識后,便會長遠地影響到后世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即使在當今社會,雖然社會背景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如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森嚴的宗法禮儀制度、嚴苛的人口流動限制等均已不復存在,在異鄉生活的現實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當人們背井離鄉時依然會對家鄉、親人產生濃烈的思念之情。

3819501908232

猜你喜歡
詩教詩經文化
我與詩教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華詩詞學會詩教委員會成立儀式暨“中華詩教深圳示范區”建設項目啟動會
詩經
現代詩經
現代詩經
楊叔子當代詩教理論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誰遠誰近?
喚起“詩心”,更要喚起“詩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