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的自動化運行分析

2022-03-13 21:27顧鳴雷
科海故事博覽·上旬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用電工程輸配電

顧鳴雷

摘 要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革新,我國的自動化技術日益成熟,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地應用自動化技術提升自身的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各領域對電能的需求都在顯著增大,將自動化技術運用到輸配電與用電工程中,對于提升電力行業的生產效率與輸電質量,滿足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輸配電 用電工程 電力自動化運行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2)03-0025-03

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如何進一步提升電力企業生產運行的效率與質量,成為了電力行業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懈追求的目標。在輸配電與用電工程中應用自動化運行技術,能夠顯著提升電力傳輸的經濟性與高效性,為電力企業帶來更大的綜合效益。因此,電力工作人員應加強對輸配電、用電工程中自動化運行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1 電力自動化運行的重要性及特點概述

1.1 實現電力自動化運行的重要性

電力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電力能源的部分。進一步發展輸配電與用電工程的自動化運行技術,是電力企業與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有效對接的體現。電力企業可通過高效的輸配電與用電工程,為我國社會以及民眾提供更可靠、更源源不斷的電力資源,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保障。另外,在當前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對電能的使用方式不斷豐富,同時電能的用量也在不斷上漲。在這一形勢下,電力企業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必須盡快實現自身技術模式的創新,完善生產、管理方式,實現對輸配電與用電工程的自動化運行,進而跟上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滿足人們對電力能源的日益提升的需求,為電力企業創造更多的利益價值的同時,助推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1.2 電力自動化運行技術的特點

1.2.1 智能性與便捷性

由于供電企業的輸配電以及用電工程的自動化建設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因此這一自動化系統融合了各種高新的信息技術,能夠集成發揮先進技術的優勢,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電力系統運行的智能性。在這一自動化系統中,科學、準確的數據是系統得以運行的前提,嚴密的邏輯程序則可為供電系統的智能化運行帶來直接的作用,免去傳統運行模式下因人工操作不當而導致的許多錯誤;此外,該自動化系統也具有全天、不間斷運行的特色,能夠及時、有效地發現電力系統中存在的問題,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

1.2.2 高效性與靈活性

電力企業可應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對輸配電與用電工程展開有效的管理,當電力系統涉及到的層面較為廣泛或工序較為復雜時,自動化運行技術能夠對各工作展開自動化控制,進而顯著提升電力企業輸電的質量與速度;此外,對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也為工作人員統一管理各地區的輸配電工程提供了支持,進一步擴大了用電工程的普及率,讓電力系統更為高效;除此之外,對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還為工作人員實時監控電力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帶來了支持,在故障出現時,自動化系統會第一時間監測到,進而上報到后臺,為檢修人員的維修工作帶來參考,這顯著提升了對電力系統的檢修效率,保障了電力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

1.2.3 服務性與安全性

電力行業是我國危險性較高的行業之一,多種安全事故在電力行業中常有發生,為員工的人身安全與企業的綜合效益都帶來了難以挽回的影響。而應用自動化運行技術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電力系統運行中的人工操作工序,進而將員工與一些危險性較高的設備隔離開來,并提升電力系統工作的嚴謹性,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1]。

1.2.4 綜合性與簡約性

電力輸配是一項操作較為復雜、涉及技術面多的工作,系統中各部分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又彼此制約的,一個環節發生問題,就會導致整個電力系統難以正常運行,在維修上也需要耗費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將自動化運行技術應用于電力輸配,便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具體而言,應用了先進自動化系統的輸配電及用電工程,具有智能、精簡的特點,讓輸配電工程變得更加簡約、高效,同時又不失綜合性,有效節約了企業在電力操作、設備檢修以及安全管理中花費的時間成本,提升了輸配電的穩定性與質量。

此外,這種簡約化的電力系統出現疑難雜癥的次數相比傳統電力系統也明顯降低,即使出現問題,工作人員也可應用自動化技術輕松處理,讓系統得以更快恢復運行。

2 在輸配電與用電工程中應用自動化運行技術所面臨的問題

2.1 消耗資源的龐大

輸配電與用電工程實現自動化運行,消耗的資源量十分龐大,這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國與電力行業相關的自動化技術還不成熟,對電腦科技、數字化技術、信息技術的研發都存在一定的落后,這常導致在實現對輸配電與電力工程的自動化建設的過程中,電力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完成對自動化運行體系建設的摸索,為企業帶來大量的資源消耗,甚至可能因為經驗不足而帶來一定的資源浪費問題。因此,可以說消耗資源的龐大,是阻礙電力企業實現輸配電與用電工程自動化的首要問題。

2.2 缺乏科學管理意識

電力企業工作人員缺乏科學管理意識,是制約自動化運行技術在企業中得到應用的重要原因。究其原因,首先是電力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滯后,不愿改革企業電力工作的運行模式,并且電力工作本身的可變性小,許多先進的技術很難系統性地更新到企業內部中,電力人員已經對電力技術形成了固定的管理操作模式,管理者更是不愿意加強自動化運行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其次是缺乏對自動化運行技術人才的培養機制,自動化運行技術雖然具有突出的先進性與高效性,但還是脫離不了專業技術人員的操作,尤其是當自動化系統發生故障時,還需要專業人士來維修,而企業又缺乏對自動化技術人才的培訓、管理機制,專業的自動化技術人才流動性強、崗位調動頻繁,無法在崗位上持續發揮其效能,也為自動化技術在電力企業中的普遍應用增加了難度[2]。

2.3 電能損耗嚴重

目前,我國的自動化技術在具體應用中依然存在著突出的需要改進的問題。例如,在輸配電與用電工程中,電能損耗是制約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的自動化運行技術的電能損耗問題相對突出,具體表現為:首先,輸配電設備本身存在問題,即設備或構成設備的部件在質量上存在問題,而采購人員與試驗人員并未及時發現;其次,工作人員未及時對自動化技術展開維護,或維護不力,導致電力管線出現老化、破損的問題,在電力設備到達規定的使用壽命后,依然使用設備,導致設備在長距離運輸的情況下,出現明顯的電能損耗;最后,工作人員對設備的檢修不力,導致設備在實際運行中常有故障發生,為企業帶來了本可以避免的電能損耗,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2.4 環境因素對輸配電與用電工程的影響突出

對電能的傳送,需要架設電塔、鋪設管線,在貧困山區,甚至還需要翻山越嶺,這都顯示了輸配電與用電工程建設環境的嚴苛性。因此,在電力運輸過程中,許多電力線路以及設備,都會暴露在相對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久而久之產生老化現象,為輸配電與用電工程的正常運行帶來不利影響。在多種環境因素中,最為突出的影響因素是溫度,例如夏季高溫時,線路絕緣層的老化速度加快,絕緣性能降低,再加上線路輸電負荷較大,容易發生漏電。此外,自然氣候的善變與惡劣,也會造成當地用電需求的陡增陡降,忽弱忽強的用電量,無形中進一步增強了對電力系統的損耗。因此,為保證自動化運行技術在輸配電與用電工程中的應用質量,工作人員還應當對影響輸配電與用電工程的環境因素加強管理。

3 加強自動化運行技術在輸配電與用電工程中應用的對策

3.1 加大對自動化建設的投入力度

實現輸配電與用電工程的自動化運行,不是一項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個電力企業與工作人員不斷探索的過程。因此,電力企業應當加大對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建設的投入力度,積極尋求可靠的方案,解決目前輸配電與用電工程實現自動化所面臨的困境,合理運用政府提供的扶持政策,做好對各項資源的科學分配,提升資源利用率,并減少自動化建設中容易發生的資源浪費問題,力求最高效率、最高質量地完成自動化建設。此外,電力企業也應當積極聯系相關機構,做好對現代化供電網絡的疏通與開發,完善供電單位的運行品質,進而保證輸配電與用電工程的自動化建設能夠真正得到全面落實。

3.2 提升電力人員的管理水平

電力從業人員應當及時摒棄落后管理理念,提升對電力設備、電力系統工作的日常管理質量,跟上時代的發展需求,加強對多種科學技術與手段的應用,并選擇先進的電力企業管理模式,科學地調動電力企業中的工作人員,保障人員管理的穩定性,進而保障電力輸配工作的穩定運行,為自動化運行技術的應用夯實基礎。

3.3 加強引進自動化運行技術

我國輸配電與用電工程的自動化運行技術發展舉步維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得不到人才與技術的支撐。電力企業應當加強引入自動化運行技術,大力研發更為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力求在引入的同時研發出更符合我國電力行業發展需求的自動化運行技術,推動輸配電系統以及相關技術設備的優化升級。

3.4 加大對自動化人才的培訓力度

目前,我國自動化運行技術在輸配電與用電工程中的應用率,相比發達國家而言遠遠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對于電力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電力企業對相關領域的人才的重視程度不足。由此可見,欲推進自動化運行技術在我國電力企業中的應用,光加強引入先進自動化技術是不夠的。國家與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自動化專業人才的扶持力度,同時電力企業也應當加強對自動化人才的管理與培訓力度,推動電力輸配工程的自動化進程。

3.5 積極應對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對電力的供應具有重要的影響,電力行業工作人員應建立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減少環境因素對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的影響。例如,在夏季,整體溫度較高,用戶用電量顯著增大,在輸配電與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中,電力工作人員應注意電壓荷載的問題,以及絕緣層老化的問題,采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電力系統的正常穩定運作,做好對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冬季,電力企業應當注意電力線路結冰承壓增大、線路斷裂的問題。電力企業可根據輸配電與用電工程在各季節、各環境因素下容易出現的問題,建立一定的應急方案,做好戰略發展規劃,立足于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做好對電力系統問題的預防。電力企業的相關管理者還應當積極組織與這些應急情況相關的模擬演練,引導工作人員做好對基礎設備的應急維護,結合電力系統在不同情況下的需求,做好對電力系統的應急管理,積極響應我國對節能減排的號召,保障電力系統能夠始終穩定地運作。

4 自動化運行技術在輸配電與用電工程中的應用方向

4.1 實現對電力輸配過程的遠程控制

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系統主要由繼電保護裝置與自動化監測組成。在電力輸配過程中,用戶能夠運用監測設備實時監控電力傳輸的過程,直觀監測輸配過程中每個電力參數數值,進而明確電力設備運行狀態;電力企業可以運用自動化運行技術對電力系統中的元件展開遠程控制,并運用相應的信息技術模塊,及時調配電力傳輸系統,提升電力傳輸的效率與質量;在電力輸配過程中,若發生故障,自動化運行的計算機系統的警告模塊會在電腦顯示器上第一時間向工作人員發送警告信息,自動判斷出故障點,并彈出一個對話框,顯示對故障的分析與結論,工作人員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對故障點展開監測,進而采取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式清除故障,保證電力傳輸的穩定性。

4.2 優化輸配環節,降低電能損耗

減少電力傳輸過程中的電能消耗,是電力輸配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電力行業工作人員可以采取自動化運行技術,來實現對電力輸配工作中的每一環節的精準控制,實現對輸配電線路與用電流程的優化,實現對電網線路的科學調控,以及對各技術設備的有效應用。工作人員可借助自動化技術,完成對電能運行全過程的有效管理,對設備的運行狀況展開實時監測,根據實際的社會需求,科學調度電力,進而減少電力無功負荷長距離運輸現象的發生,在不影響電力傳輸效率的同時降低電能損耗、保證人們的用電安全。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輸配電與用電工程中應用自動化運行技術,能夠對電力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進而避免傳統人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與問題,提升電力輸配工作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提升電力系統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進而提升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推動我國電力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向玥.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及其輸配電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20(19):193-195.

[2] 覃炳思.分析輸配電及其用電工程的自動化運行維護[J].建材與裝飾,2019(36):254-255.

3224500338260

猜你喜歡
用電工程輸配電
淺談輸配電線路運行與維護管理
10kV輸配電線路運行管理探析
輸配電系統的過電壓保護芻議
輸配電系統的過電壓保護芻議
探討自動化運行技術在輸配電及用電工程中的應用
輸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與管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